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練習及答案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21 00:52:51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練習及答案
景公好弋①,使燭鄒②主鳥而亡之。公怒,召吏殺之。晏子日:“燭鄒有罪三,請數③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曰:”可?!坝谑钦俣鴶抵埃唬骸睜T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sha6*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是罪三也。數燭鄒罪已畢,請殺之。“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
(選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釋】
①弋:用帶著繩子的箭射鳥。②燭鄒:齊國大夫。③數:列舉。
【譯文】
齊景公喜歡射鳥,派燭鄒管養(yǎng)鳥卻讓鳥飛跑了。景公非常生氣,命令官吏要殺掉燭鄒。晏子說:“燭鄒有三條罪狀,請讓我列舉出他的罪狀之后再殺掉他?!本肮f:“可以?!庇谑前褷T鄒叫來在景公面前列舉他的罪過,晏子說:“燭鄒,你替我們的君主掌管養(yǎng)鳥卻讓鳥飛跑了,這是第一條罪狀;讓我們國君因為鳥的緣故sha6*人,這是第二條罪狀;讓諸侯聽到了這件事,認為我們的國君重視鳥卻輕視人才,這是第三條罪狀。我已經列舉完了燭鄒的罪狀,請景公殺掉他?!本肮f:“不殺了,我已經接受你的'教育了?!?/p>
【閱讀訓練】
1.解釋句中加點詞語
(1)好(2)主(3)之(4)聞
2.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使燭鄒主鳥而亡之(死亡)B.于是召而數之公前(上前)
C.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為了)D.使吾君以鳥之故sha6*人(因為)
3.翻譯
(1)使燭鄒主鳥而亡之。
(2)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是罪三也。
4.簡述這篇文章的主旨。
【參考答案】
1.(1)愛好、喜歡(2)掌管(3)代“燭鄒的罪狀”(4)接受、聽從
2.D
4.揭露了統(tǒng)治者奢侈玩樂,為了一只鳥而要輕易sha6*人的殘忍,贊揚了晏子巧言善諫的睿智。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鐘離意,字子阿,會稽山陰人也。少為郡督郵。時部縣亭長有受人酒禮者,府下記案考之。意封還記,入言于太守曰:“春秋”先內后外,《詩》云‘刑于寡妻
- 胡惟庸,定遠人。歸太祖于和州,授元帥府奏差。除寧國主簿,進知縣,遷吉安通判。吳元年,召為太常少卿。洪武三年拜中書省參知政事。六年正月,右丞相
- 縣令捕蝗原文錢勰為如皋縣令,會歲旱蝗發(fā),而泰興令獨紿群將云:“縣界無蝗。”已而蝗大起。郡將詰之,令辭窮,乃言縣本無蝗,蓋自如皋飛來,乃檄如皋
- 《師說》參考譯文 之一:“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古時候學習的人,一定要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教給業(yè)務知識
- 待漏院①記宋·王禹偁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
- 及之而后知 履之而后艱原文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烏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談滄溟之廣以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
- 文言文描寫品性的詞語解析1.正面品行1聰、慧、敏、穎:聰明,有才智2耿介:正直;孤高,不趨時。3鯁直:直爽,正直(義同:耿直梗直)4剛毅:剛
- 《諫太宗十思疏》文言文鑒賞第一段:原文:臣聞求木之長1者,必固其根本2;欲流之遠者,必浚3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豈望流之遠
- 閱微草堂筆記原文:河間①有游僧②,賣藥于市。先以一銅佛置案上,而盤貯藥丸,佛作引手取物狀。有買者,先禱于佛,而捧盤近之。病可治者,則丸躍入佛
- 〖甲〗石子①以靈巖著稱,其實橫山、馬鞍山、鴨山皆產之,賣石人各山坡揀來,卻只掛靈巖名目耳。各山石子不乏綺繡,然玉質朗潤,正背通透無翳障,則靈
- 幽默有趣的文言文“鄉(xiāng)野之書已罄稔,羅氏遂遍尋奇書佚志,終得‘知音’‘故事會’二篇,手不釋卷,反復把玩,引為經典?!迸笥褌鱽硪欢喂盼模⑸衩馗?/div>童華,字心樸,浙江山陰人。雍正初,為知縣。時方修律例,大學士朱軾薦其才,世宗召見,命察賑直隸。樂亭、盧龍兩縣報饑口不實,華倍增其數。怡賢親王魏書原文:鄭羲,字幼麟,滎陽開封人,魏將作大匠①渾之八世孫也。弱冠舉秀才,尚書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書博士。天安初,劉彧司州刺史常珍奇宋賈買璞宋之富賈有監(jiān)止子者,與人爭買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毀之,負其百金,而理其毀瑕,得千溢焉。注:溢,同"鎰",古時二十高思誠詠白堂記【金】王若虛 有所幕于人者,必有所悅乎其事也。或取其性情德行才能技藝之所長,與夫衣服儀度之如何,以想見其仿佛;甚者,緹縈①救父 文帝四年中,人上書言意②,以刑罪當傳西之長安。  翟鑾,字仲鳴,舉弘治十八年進士。嘉靖中,累遷禮部右侍郎。六年春,廷推閣臣。帝意在張孚敬,弗與。命再推,乃及鑾。中貴人多譽鑾者,帝遂逾次用之。《游褒禪山記》文言文翻譯原文: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許景衡傳許景衡字少伊,溫州瑞安人。登元祐九年進士第。宣和六年,遷殿中侍御史。朝廷用童貫為河東、北宣撫使,將北伐,景衡論其貪繆不可用者數十事,魯炅,幽人。長七尺余,略通書史。以蔭補左羽林長上。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引為別奏。安祿山反,拜上洛太守,將行,于帝前畫攻守勢。尋為山南節(jié)度使,以嶺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