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政字德表,河東聞喜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04 12:48:43
裴政字德表,河東聞喜人也。政博聞強記,達于時政,為當時所稱。政明習故事,簿案盈幾,剖決如流,用法寬平,無有冤濫。囚徒犯極刑者,乃許其妻子入獄就之,至冬,將行決,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無所恨?!逼涮幏ㄔ斊饺绱?。轉(zhuǎn)左庶子,多所匡正,見稱純愨。東宮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劉榮,性甚專固。時武職交番,通事舍人趙元愷作辭見帳,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榮語元愷云:“但爾口奏,不須造帳?!奔白啵訂栐唬骸懊麕ぐ苍?”元愷曰:“稟承劉榮,不聽造帳?!碧蛹匆栽憳s,榮便拒諱,云“無此語”。太子付政推問,未及奏狀。有附榮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榮,推事不實?!碧诱儇熤嘣唬骸胺餐剖掠袃?,一察情,一據(jù)證,審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劉榮,位高任重,縱令實語元愷,蓋是纖介之愆。計理而論,不須隱諱。又察元愷受制于榮,豈敢以無端之言妄相點累。元愷引左衛(wèi)率、崔茜等為證,茜等款狀悉與元愷符同。察情既敵,須以證定。臣謂榮語元愷,事必非虛?!碧右嗖蛔飿s,而稱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無后言。時云定興數(shù)入侍太子,為奇服異器,進奉后宮。政數(shù)切諫,太子不納。政因謂定興曰:“公所為者,不合禮度,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將及禍?!倍ㄅd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為襄州總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給僚吏。民有犯罪者,陰悉知之,或競歲不發(fā),至再三犯,乃因都會時,于眾中召出,親案其罪,五人處死,流徙者甚眾。合境惶懾,令行禁止,小民稱為神明,爾后不修圖圄,殆無爭訟。卒官,年八十九。
(節(jié)選自《隋書·列傳第六十六》)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死無所恨 恨:遺憾。
B.多所匡正 匡:輔助。
C.蓋是纖介之愆 愆:過失。
D.親案其罪 案:核實。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裴政善于斷案的一組是(3分)
①簿案盈幾,剖決如流 ②東宮凡有大事,皆以委之 ③察情既敵,須以證定
④政數(shù)切諫,太子不納 ⑤愿公自引退,不然將及禍 ⑥陰悉知之,或競歲不發(fā)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裴政很有才干,被人們稱贊。他見聞廣博,記憶力強,通曉當時的治理情況;文書案卷堆滿桌子,能夠迅速作出公正判斷。
B.裴政斷案公平,為人正直。在受命審理劉榮一案時,面對劉榮黨羽的誣陷與太子的責問,他分析事理,依據(jù)證人證詞,最終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C.裴政執(zhí)法寬嚴適度。他允許死刑犯人的家屬到獄中探望;對初次犯罪的百姓,并不馬上揭發(fā),對那些再三犯法的人則嚴懲不貸。
D.裴政剛直不阿。他喜歡當面指責別人的過錯,曾經(jīng)多次遭到權(quán)臣的忌恨;后來因為直諫太子,被調(diào)出京城擔任襄州總管。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 0分)
(1)有附榮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榮,推事不實?!?br/> (2)合境惶懾,令行禁止,小民稱為神明,爾后不修囹圄,殆無爭訟。
參考答案:
4.(3分)B(匡:糾正)
5.(3分)B(②裴政受到太子重用;④裴政勸諫太子;⑤裴政指責云定興)
6.(3分)D(“曾經(jīng)多次遭到權(quán)臣的忌恨”理解有誤)
7.(10分)
(1)(5分)有依附劉榮的人先對太子說:“裴政想陷害劉榮,推究案情不合實情?!?大意2分,“附”“陷”“推”各1分)
(2)(5分)全境的人惶恐不安,有令則行,有禁則止,百姓將裴政奉為神明,此后境內(nèi)不設監(jiān)獄,幾乎沒有多少人打官司。(大意2分,“惶攝”“囹圄”“殆”各1分)
【參考譯文】:
裴政字德表,河東聞喜縣人。裴政見聞廣博,記憶力強,通曉當時的治理情況,被人們稱贊。裴政熟悉典章制度,文書案卷堆滿桌子,也能迅速作出分析判斷,執(zhí)法寬仁公正,沒有量刑過度的情況。有判死刑的囚犯,裴政就準許他的妻子兒女到獄中看望。到冬天將要處決時,犯人們都說:“裴大夫判處我們死刑,我們沒有什么遺憾?!彼麍?zhí)法公正都像這件事一樣。轉(zhuǎn)任左庶子,糾正了許多不合理的事,被人們稱贊誠實謹慎。東宮凡有大事,都交給他處理。右庶子劉榮生性非常專橫固執(zhí)。當時武職人員該輪番休息,通事舍人趙元愷奉命寫文書,沒來得及寫成,太子有旨意,再三催促,劉榮告訴元愷說:“你只管口頭陳奏,不必寫出文書。”等到上奏時,太子問道:“文書在哪里?”元愷說:“秉承劉榮的意思,沒有寫出文書?!碧泳湍眠@件事責問劉榮,劉榮便否認,說“沒說過這話”。太子把這件事交給裴政推究審問,還沒來得及陳奏,有依附劉榮的人先對太子說:“裴政想陷害劉榮,推究案情不合實情?!碧诱倥嵴焼枺嵴献嗾f:“凡推究事理有兩個要點,一是明察實情,二是依據(jù)證人證詞,辨明事情的實際情況,來判定是非。我推斷劉榮地位高權(quán)勢重,即使劉榮確實告訴過元愷,也不過是很小的過錯,按道理說,不必隱瞞。另外元愷受劉榮節(jié)制,怎敢拿毫無根據(jù)的話胡亂誣陷牽累別人。趙元愷找出左衛(wèi)率、崔茜等人作證,崔茜等人交代的情況和趙元愷所說完全相符。從情理上既然難分是非,就應當根據(jù)證人判定。我認為劉榮告訴過元愷,這一情況一定屬實?!碧記]有治劉榮的罪,卻稱贊裴政公平正直。裴政喜歡當面指責別人的過錯,但回去背后不再說什么了。當時云定興屢次進宮侍奉太子,準備些奇異的服飾器物,進獻給后宮。裴政多次懇切勸諫,太子不采納。裴政趁機對云定興說:“您的所作所為,不合禮儀制度,這對太子來說不是好名聲。希望您主動回避,否則將惹禍上身。”云定興大怒,把這話告訴了太子,太子更加疏遠裴政,并因此將他調(diào)出京城做了襄州總管。妻子兒女沒有跟隨上任,所得俸祿分給下屬官吏。百姓有犯罪的,都暗中掌握實情,有的一整年也不揭發(fā)他們,至于屢次犯罪的,就趁大規(guī)模的集會時,將他們從眾人中召出來,親自審查核實他們的罪行,有五人被處死,流放的人很多。全境的人惶恐不安,有令則行,有禁則止,百姓將他奉為神明,此后境內(nèi)不設監(jiān)獄,幾乎沒有多少人打官司。裴政死于襄州總管任上,終年八十九歲。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記”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在永州城西北。文章以凝煉而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小石
- 漁父屈原既⑴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⑵。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⑶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
- 尊師【原文】 學者師達而有材,吾未知其不為圣人。圣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在右則右重,在左則左重,是故古之
- 陳仲鸞同年之父母七十壽序曾國藩天之生賢人也,大抵以剛直葆其本真,其回枉柔靡者,?;渥匀恢?,而無以全其純固之天。即幸而茍延,精理已銷,恒干
- 以葉隱形原文楚人貧居,讀《淮南方》,得“螳螂伺蟬自鄣葉,可以隱形”,遂于樹下仰取葉——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
- 南史原文:何遠字義方,東海郯城人,武帝踐阼,為后軍鄱陽王恢錄事參軍。遠與恢素善,在府盡其志力,知無不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遷武昌太守
- 原文: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
- 王充讀書文言文翻譯東漢思想家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他小的時候就死了父親,鄉(xiāng)里的人都稱贊他很孝順。后來(王充)到了京城,在太學里學習,拜扶
- 《郁離子》文言文翻譯《郁離子》是劉伯溫的作品。下面小編收集了《郁離子》文言文翻譯,供大家參考!原文:《郁離子》者,誠意伯劉公在元季時所著之書
- 初中文言文第一冊知識點歸納之重要語句翻譯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2.學而不思則罔;
- 中學文言文翻譯技巧為更好的學習和貫徹習總在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精神,文言文的學習能力的提升,成為立足傳統(tǒng)教育的
- 文言文課后練習及答案京兆①田真兄弟三人,共議分財。生資②皆( )平均,唯堂前一株紫荊樹,共議欲破三片。翌日就截之( ),其樹即枯死,狀如火然
- 《核舟記》初中語文文言文復習參考譯文:明朝有個手藝特別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遠,(他)能夠在一寸長的木頭上,雕刻出宮殿、器具、人物,以至飛鳥
- 史記原文:欒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為家人時,嘗與布游。窮困,賃傭于齊,為酒人保。數(shù)歲,彭越去之巨野中為盜,而布為人所略賣,為奴于燕。為其家
- 劉秉忠,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世仕遼,為官族。曾大父仕金,為邢州節(jié)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澤而下,遂為邢人。秉忠生而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羈。
- 《素問·三部九候》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文:黃帝問曰:余聞九針于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shù)。余愿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
- 短歌行·對酒當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 原毀的文言文翻譯導語:《原毀》選自《昌黎先生集》,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chuàng)作的一篇古文。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原毀的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原毀
- 陳禾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翻譯陳禾,字秀實,明州鄞縣人。舉元符三年進士。累遷辟雍①博士。天下久平,武備寬弛,東南尤甚。禾請增戍、繕城壁,以戒不虞
- 漢書原文:杜欽字子夏,少好經(jīng)書,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為吏。茂陵杜業(yè)與欽同姓字,俱以材能稱京師,故衣冠謂欽為“盲杜子夏”以相別。欽惡以疾見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