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出獵,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閱讀答案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03 23:21:37
齊桓公出獵,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見一老公而問之曰:“是為何谷?”對曰:“為愚公之谷?!被腹唬骸昂喂??”對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視公之儀狀,非愚人也,何為以公名之?”對曰:“臣請陳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賣之而買駒。少年曰:‘牛不能生馬?!斐竹x去。傍鄰聞之,以臣為愚,故名此谷為愚公之谷?!被腹唬骸肮\愚矣!夫何為而與之?”桓公遂歸。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過也。使堯在上,咎繇③為理,安有取人之駒者乎?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又必不與也。公知獄訟之不正,故與之耳。請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記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賢佐也,猶有以智為愚者也,況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注]①牸(zì)牛:母牛。②夷吾;即管仲。③咎繇:人名,法官。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以臣名之名( )
(2)臣故畜牸牛畜( )
(3)公誠愚矣誠( )
(4)管仲正衿再拜曰正( )
2.下列句中“為”字用法與另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A.是為何谷
B.何為以公名之
C.以臣為愚
D.故名此谷為愚公之谷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使堯在上,咎繇為理,安有取人之駒者乎?
(2)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又必不與也。
4.從全文看,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桓公、管仲都認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認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認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認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認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認為他是愚者。
參考答案
1.(1)命名;(2)養(yǎng);(3)確實(或:真);(4)使……正(或:整理好)。
2.B。
3.(1)假使堯在上主政,咎繇當(dāng)法官,怎么會有奪人馬駒的呢?(2)如果有人像這個老人一樣被欺負,也一定不會給他馬駒的。
4.C。
二:
1.寫出下列加粗詞在句中的意思。
(1)以臣名之名( )
(2)臣故畜牸牛畜( )
(3)公誠愚矣誠( )
(4)管仲正衿再拜曰正( )
2.下列句中“為”字用法與另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
A.是為何谷
B.何為以公名之
C.以臣為愚
D.故名此谷為愚公之谷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使堯在上,咎繇為理,安有取人之駒者乎?
(2)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又必不與也。
4.從全文看,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桓公、管仲都認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認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認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認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認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認為他是愚者。
5.管仲“請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政”的內(nèi)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命名
(2)養(yǎng)
(3)確實(或:真)
(4)使……正(或:整理好)
2.B
3.(1)假使堯在上主政,咎繇當(dāng)法官,怎么會有奪人馬駒的呢?
(2)如果有人像這個老人一樣被欺負,也一定不會給他馬駒的。
4.C
5.獄訟不正;完善法制
參考譯文
齊桓公出外打獵,因追趕野鹿而跑進一個山谷時??匆娨焕先?,就問他說:“這叫做什么山谷?”老人家回答說:“叫做愚公山谷?!被腹f:“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他回答說:“用臣下的名字做它的名字?!被腹f:“今天我看你的儀表舉止,不像個愚笨的人,老人家為什么起這樣一個名字呢?”老人家回答說:“請允許臣下一一說來。我原來畜養(yǎng)了一頭母牛,生下一頭小牛,長大了,賣掉小牛而買來小馬。一個少年說:‘牛不能生馬?!桶研●R牽走了。附近的鄰居聽說了這件事,認為我很傻,所以就把這個山谷叫做愚公之谷?!被腹f:“您確實夠傻的!您為什么把小馬給他呢!”桓公就回宮了。第二天上朝,桓公把這件事告訴了管仲。管仲整了整衣服,向齊桓公拜了兩拜,說:“這是我的愚笨。假使唐堯為國君,咎繇為法官,怎么會有強取別人小馬的人呢?如果有人像這位老人一樣被欺凌,也必定不給的。那位老人知道現(xiàn)在的監(jiān)獄斷案不公正,所以只好把小馬給了那位少年。請讓我下去修明政治吧?!笨鬃诱f:“弟子們記住這件事,桓公是霸主;管仲是賢明的宰相。他們尚且有把聰明當(dāng)作愚蠢的情況,更何況那些不如桓公和管仲的人呢!”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學(xué)常識1。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一》。2。《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時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初有《國策》《國事》
- 書斷王羲之文言文翻譯書斷王羲之文言文是張懷瓘的作品之一,下面請看書斷王羲之文言文翻譯的'更多詳細!歡迎閱讀!書斷王羲之文言文翻譯原文
- 《吳山圖記》文言文原文及賞析《吳山圖記》是明代散文家歸有光所寫的一篇文章,主旨在于說明賢者于其所至,不獨使其人不忍忘,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下面
- 童區(qū)寄傳文言文及翻譯引導(dǎo)語:《童區(qū)寄傳》是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創(chuàng)作的一篇傳記文學(xué)作品,寫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兒童區(qū)寄被兩個強盜劫持后,憑著自己的勇
- 姚鼐原文:①金陵四方皆有山,而其最高而近郭者,鐘山也。諸官舍悉在鐘山西南隅,而率蔽于墻室,雖如布政司署瞻園最有盛名,而亦不能見鐘山焉。②巡道
- 精衛(wèi)填海文言文《精衛(wèi)填?!肥且黄难晕?,選自《山海經(jīng)·北次三經(jīng)》。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毒l(wèi)填?!肺难晕脑募胺g,歡迎大家閱讀。精衛(wèi)填海原文
- 臥薪嘗膽勾踐之圍會稽也,嚼然嘆曰:“各終于此乎?”種曰:“湯系夏臺,文王囚麥里,晉重斗奔翟,齊小白奔苦,其卒王霸。由是觀之,何速不為福乎?”
- 高中文言文背誦五種方法背誦有兩個明顯的功能;一、能幫助深入理解內(nèi)容;二、能提高閱讀翻譯的效果。因此學(xué)習(xí)文言文最好熟讀到背誦,這對文言文閱讀翻
-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登飛來峰》的內(nèi)容《登飛來峰》作者: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翻譯】譯文一:
- 游千山記 程啟充①千山在遼陽城南六十里,秀峰疊嶂,綿亙數(shù)百里。東引甌脫②,南抱遼陽,蓊郁而時有佳氣。予丙申遷蓋州,道出遼陽,乃.與同志徐、劉
-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石鐘山記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是:是說也,人常疑之(這個)2、置、雖: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放在;即使)
-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歸納優(yōu)秀總結(jié)下面針對古漢語中與現(xiàn)代漢語不相同的較特殊的幾種句式,作舉例翻譯與講解。一、主謂倒置為了強調(diào)謂語,有時將謂語置于
- 古代文言文小故事文言文很多人都看不懂,但是卻對里面的故事感興趣,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古代文言文小故事,供大家參閱!古代文言文
- 吳喜,吳興臨安人也。本名喜公,明帝減為喜。出身為領(lǐng)軍府白衣吏。少知書,領(lǐng)軍將軍沈演之使寫起居注,所寫既畢,暗誦略皆上口。演之嘗作讓表,未奏失
- 文言文閱讀《疑人竊履》題目(四)疑人竊履(8分)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竊履進
- 北齊書原文:崔昂,字懷遠,博陵安平人也,年七歲而孤,性端直少華,沉深有志略,堅實難傾動。世宗入輔朝政,召為開府長史。時勛將親族賓客在都下,放
-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練習(xí)及答案景公好弋①,使?fàn)T鄒②主鳥而亡之。公怒,召吏殺之。晏子日:“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③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曰:”可?!坝谑钦?/div>《舊唐書、李揆傳》文言文練習(xí)附答案李揆字端卿,祖籍隴西成紀人,而家于鄭州,代為冠族。少聰敏好學(xué),善屬文。開元末,舉進士,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則善矣;雖然,天下之難物于故也?!弊幽友栽唬骸疤煜轮烤犹夭蛔R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zhàn),殺身為名[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