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龍說》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6-04 00:31:59
龍說
韓愈
①龍噓②氣成云,云固③弗靈于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④光景⑤,感震電,神變化⑥,水⑦下土,汩gǔ⑧陵谷,云亦靈怪矣哉!
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云,無以⑨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⑩不可歟(yú) !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兑住吩唬骸霸茝凝垻??!奔仍唬糊?,云從之矣。
【閱讀提示】
本文以云龍作比喻,寓意深刻。清人李光地認為“此篇取類至深,寄托至”。其主旨是借龍能創(chuàng)造出自己所憑借依賴的東西,勉勵有志之士要努力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可以施展抱負才能的良好條件。
【閱讀訓練】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云固弗靈于龍也(本來,當然) B.然龍乘是氣(這)
C.神變化(神靈) D.云從龍(跟從,隨著)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窮”字與“茫洋窮乎玄間”中的窮字的意思不相同的兩項是:( )
A.欲窮其林 B.君子固窮 C.窮冬烈風
D.日暮途窮 E.樂亦無窮 F.理屈辭窮
4.本文借“龍”和“云”的相互關(guān)系,表達了自己的情懷,這種寫法是: 。
5.本文以“龍”喻 ,以“云”喻 ,含蓄地表達了作者 的感慨。
參考答案
2.C
3.B C
4.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
5.人才 際遇 懷才不遇
注釋
①龍說:選自《雜說》,為其首篇,題目為編者加。
②噓:噴吐。龍吹氣成云是古代的一種傳說。
③固:本來、當然。
④伏:遮蔽。
⑤感通“撼”,震撼
⑥神變化:語出《管子·水地篇》“龍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則化為蠶蠋(zhuo,二聲),欲大則藏于天下,欲上則凌于云氣,欲下則入于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謂之神?!?br/>⑦水:名詞用作動詞,下雨。
⑧汩:淹沒。
⑩信:確實、的確。
⑨無以:沒有可以用來。
⑾云從龍:語出《易·乾·文言》“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睆模弘S,跟隨。
譯文
龍吐出的氣形成云,云本來不比龍靈異。但是龍乘著這股云氣,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處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電,變化神奇莫測,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淪。這云也是很神奇靈異的呢!
云,是龍的能力使它有靈異的。至于龍的靈異,卻不是云的能力使它這樣子的。但是龍沒有云,就不能顯示出它的靈異。失去它所憑借的云,實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龍所憑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吨芤住氛f:“云跟隨著龍。”那么既然叫做龍,就應該有云跟隨著它?。 ?br/>簡析
文章以龍喻圣君,以云喻賢臣,借“龍噓氣成云”,然后“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圣君任用,圣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為《馬說》的姊妹篇。韓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這篇根據(jù)典籍和傳說寫的雜感,用意很明顯:作者以龍喻圣君,以云喻賢臣,說明了圣君與賢臣之間的關(guān)系,即圣君是要依靠賢臣建功立業(yè),賢臣又要仰仗圣君的識拔才能荷重行遠,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通篇只就龍與云的關(guān)系著筆,從一個“靈”字著眼,所無一句點明本旨,可處處扣題。含蓄而又生動形象的寫法,使行文委婉曲折,起伏跌宕,讀來意味深遠。“龍”與“云”相互依存,形象說明了圣君與賢臣相互依存。賢臣固然不可無圣君,而圣君更加不可無賢臣,說明要使國家長治久安,圣君與賢臣缺一不可。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高考文言文復習與解題技巧分享一、聯(lián)系教材高考試題中測試的詞語用法大部分在教材中出現(xiàn)過,因此聯(lián)系教材解題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例1.諷帝大征四方
- 高考文言文文學常識文言文知識是每年高考必考的試題,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掌握好文言文內(nèi)容,小編特意整理了高考文言文文學常識,供同學們學習!一、人
- 周澤字稺都,北海安丘人也。少習《公羊嚴氏春秋》,隱居教授,門徒常數(shù)百人。建武末,辟大司馬府,署議曹祭酒。數(shù)月,征試博士。中元元年,遷黽池令。
- 中考語文文言文重點字詞-《江城子 密州出獵》(2)密州:今山東諸城。(3)聊:姑且。(4)左牽黃,右擎蒼:形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的架勢。黃,
- 初,會稽潘夫人有寵于吳主,生少子亮,吳主愛之。全公主既與太子和有隙,欲預自結(jié),數(shù)稱亮美,以其夫之兄女妻之。吳主以魯王霸結(jié)朋黨以害其兄,心亦惡
- 高陽應造屋 【原文】 高陽應將為室家①,匠②對曰:“未可也,木尚生③
- 《王祎傳》文言文練習附答案王祎,字子充,義烏人。幼敏慧,及長,身長岳立,屹有偉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為書七八千言上時宰。危素、張起巖并
- 沈周原文:介夫者,姓疏名介。介為人茂軀干,濯秀可愛,有介然于世者。其先居趙魏之郊,從樹藝以生,子孫甚衍盛,至介始徙宋。久之,由司城子罕以見宋
- 曹劌論戰(zhàn)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
- 民貧,則奸邪生。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nóng),不農(nóng)則不地著①,不地著則離鄉(xiāng)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輕
- 吳道南,字會甫,崇仁人。萬歷十七年進士及第。授編修,進左中允。直講東宮,太子偶旁矚,道南即輟講拱俟,太子為改容。歷左諭德少詹事。擢禮部右侍郎
- 宋史原文:邵曄,字日華,幼嗜學,恥從辟署。太平興國八年,擢進士第,解褐,授邵陽主簿,知蓬州錄事參軍。時太子中舍楊全知州,性悍率蒙昧,部民張道
- 諫說之難文言文翻譯《諫說之難》原文及翻譯洪邁容齋隨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諫說之難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諫說之難原文:韓非作《說難》,而死于
- 后漢書原文:種暠字景伯,河南洛陽人,仲山甫之后也。父為定陶令,有財三千萬。父卒,暠悉以賑恤宗族及邑里之貧者。其有進趣名利,皆不與交通。(漢)
- 高考語文文言文教會斷句的方法一、斷句解讀韓愈在《師說》中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習其句讀就是教學生斷句。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
- 夢溪筆談王安石破常規(guī) 原文 嘉佑中,進士奏名訖未御試,京師妄傳王俊民為狀元,不知言之所起,人亦莫
- 復庵記文言文譯文【原文】復庵記顧炎武舊中涓范君養(yǎng)民,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數(shù)年,始克結(jié)廬于西峰之左,名曰復庵。華下之賢士大
- 董遇“三余”讀書原文:《魏略·董遇傳》 董遇字季直,性質(zhì)訥而好①學。興平中,關(guān)中擾亂,與兄季中依將軍段煨。采稆負販,而常挾持經(jīng)書,投閑習讀,
- 答謝民師書蘇 軾近奉違,亟辱問訊,具審起居佳勝,感慰深矣。某受性剛簡,學迂材下,坐廢累年,不敢復齒縉紳。自還海北,見平生親舊,惘
- 李翱《楊烈婦傳》建中四年,李希烈陷[1]汴州;既又將盜[2]陳州,分其兵數(shù)千人抵項城縣。蓋將掠其玉帛,俘累[3]其男女,以會[4]于陳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