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論衡·儒增》閱讀答案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12 21:48:02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同“趨”而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見楚王,曰:“臣聞大王舉兵將攻宋,計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眾勞民,頓兵挫銳,負(fù)天下以不義之名,而不得咫尺這地,猶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為不義,曷為攻之?”墨子曰:“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宋?!蓖踉唬骸肮?,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設(shè)以攻宋,曷為弗?。俊蹦釉唬骸傲罟斣O(shè)攻,臣請守之?!庇谑枪敯阍O(shè)攻宋之械,墨子設(shè)守宋之備。九攻而墨子九卻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輟不攻宋。
《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
儒書稱:“魯般、墨子之巧,刻木為鳶,飛之三日而不集?!狈蜓云湟阅緸轼S飛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為鳶,以象鳶形,安能飛而不集乎?既能飛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審有機關(guān),一飛遂翔,不可復(fù)下,則當(dāng)言遂飛,不當(dāng)言三日,猶世傳言曰:“魯般巧,亡其母也?!毖郧晒槟缸髂拒囻R、木人御者,機關(guān)備具,載母其上,一驅(qū)不還,遂失其母。如木鳶機關(guān)備具,與木車馬等,則遂飛不集。機關(guān)為須臾間,不能遠(yuǎn)過三日,則木車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無為徑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實者矣!
《論衡·儒增》
魯般者,肅州敦煌人,莫詳年代,巧侔造化。于涼州造浮圖,作木鳶,每擊楔三下,乘之以歸。無何,其妻有妊,父母詰之,妻具說其故。父后伺得鳶,擊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吳會。吳人以為妖,遂殺之。般又為木鳶乘之,遂獲父尸。怨吳人殺其父,于肅州城南作一木仙人,舉手指東南,吳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為也?!标逦锞咔?shù)謝之,般為斷一手,其日吳中大雨。國初,土人尚祈禱其木仙。
注:魯般,姓公輸,名般,又作“班”,今常稱其魯班。
9.對下列各句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墨子聞而悼之悼,哀悼
B.于是乃偃兵偃,停止
C.如審有機關(guān)審,確實
D.赍物具千數(shù)謝之赍,贈送
10.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宋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飛之三日而不集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C.言巧工為母作木車馬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D.于涼州造浮圖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11.下無句子分編四組,全都能夠體現(xiàn)魯般技藝高超的一組是
①公輸,天下之巧士,作去梯之械,設(shè)以攻宋,曷為弗取
②九攻而墨子九卻之,弗能入
③刻木為鳶,飛之三日而不集
④巧工為母作木車馬、木人御者,機關(guān)備具
⑤機關(guān)為須臾間,不能遠(yuǎn)過三日
⑥作木鳶曷,每擊楔三下,乘之以歸。
A.①②③B.①④⑥
C.②⑤⑥D(zhuǎn).③④⑤
12.對上面三段文言文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一段中,魯班雖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與墨子的攻守模擬中完敗,說明人心向背是戰(zhàn)爭勝負(fù)的決定因素。
B.《論衡·儒增》一段,運用“以子之矛攻子這盾”的方法,指出儒書中對魯班的記浮夸不實之處,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論衡》作者的務(wù)實精神。
C.《酉陽雜俎·貶誤》一段,對魯班的記敘頗有神異色彩,雖然篇幅不長,但情節(jié)曲折,結(jié)構(gòu)完整,語言生動。
D.三段文字雖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魯班,但體裁有別,敘議各有側(cè)重,文字風(fēng)格不同,表達(dá)主旨各異。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必不得宋,又且為不義,曷為攻之?(3分)
(2)如木鳶機關(guān)備具,與木車馬等,則遂飛不集。(3分)
(3)般為斷一手,其日吳中大雨。(2分)
參考答案
9.A 10.B 11.B 12.A
13.(8分)
(1)果真(如果確實)得不到宋國,而且做不道義的事情,為什么還要攻打它呢?
(2)如果木鸞機件、樞紐完全具備,和木車馬相同,就一直飛翔不會落下來。
(3)魯般為他們砍斷(木人)一只手,那天吳中就下了大雨。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壯,而朱公中男 * ,囚于楚。朱公曰:“ * 而死,職也。然吾聞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視之。乃裝黃金千溢,置褐器
- 古詩文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白居易在《觀刈麥》中敘寫了割麥者的辛苦勞碌和拾麥者的辛酸苦楚,而作為朝中官員的自己卻“,
- 劉基《郁離子》寓言故事劉基原文:郁離子居山。夜,有貍?cè)∑潆u,追之弗及。明日,從者擭其入之所以雞擭:讀音huò,捕捉野獸的木籠,此處做動詞用,
- 何充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何充文言文翻譯,希望
- 《論語》選段文言文練習(xí)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16—19題。(共8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 世說新語原文: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車不停軌,鸞不輟軛。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人問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澄之不清,擾之不濁,
- 曹氏不怕鬼文言文閱讀附答案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精練曹氏不怕鬼曹司農(nóng)①竹虛言,其族兄自歙②往揚州,途經(jīng)友人家。時盛夏,延坐書屋,甚軒爽。暮欲下榻其
- 82個文言文古今異義1.卑鄙今義:品質(zhì)惡劣古義:卑,指出身低微,鄙,見識淺薄,常用作謙詞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 《翁登泰山》文言文解析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鄉(xiāng),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yuǎn)游
- 古詩文及文言文題型分析上篇 古詩詞欣賞第一部分:命題趨勢《語文課程標(biāo)準(zhǔn)》對古代詩詞的要求是:“誦讀古詩詞,但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
- 范仲淹原文:吾貧時,與汝母養(yǎng)吾親,汝母躬執(zhí)爨而吾親甘旨,未嘗充也。今得厚祿,欲以養(yǎng)親,親不在矣。汝母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貴之樂也
- 三國志原文:龐統(tǒng),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統(tǒng)弱冠往見徽?;詹缮S跇渖希y(tǒng)在樹下,共語白晝至夜,徽甚異
- 趙達(dá),河南人也。少從漢侍中單甫受學(xué),用思精密。謂東南有王者氣,可以避難,故脫身渡江。治九宮一算之術(shù),究其微旨,是以能應(yīng)機立成,對問若神,至計
- 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①熊蹯不熟,殺之,置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會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
- 蘇轍原文:曹公入荊州,降劉琮,欲順江東下,以取孫氏。賈詡言于公曰:“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yuǎn)聞,兵勢盛矣!若因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
- 送胡叔才序王安石 叔才,銅陵大宗,世以貲名。子弟豪者馳騁漁弋為己事,謹(jǐn)者務(wù)多辟田以殖其家。先時,邑之豪子
- 《后出師表》是《前出師表》的姊妹篇,寫于建興六年(228)。由于《三國志》本傳中不載,《文選》里也不見選錄,而是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在
- 字?jǐn)?shù)少的文言文和翻譯導(dǎo)語:關(guān)于文言文,各位可以多讀、多練習(xí)翻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字?jǐn)?shù)少的文言文和翻譯,歡迎各位閱讀和借鑒。1、 范仲淹有志于
- 凡音由于人心,天之與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響之應(yīng)聲。故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惡者天與之以殃,其自然者也。
- 陳亮原文:臣竊惟中國天地之正氣也,天命之所鐘也,人心之所會也,衣冠禮樂之所萃也,百代帝王之所以相承也。雖挈中國衣冠禮樂而寓之偏方①,天命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