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愛蓮亭記》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08-24 10:55:04
邱兢
原文:
郡①之北郭有水瀅然,曰蕭湖。湖之北,舍舟步行,不五六里,曰后湖。湖與運河止間一堤,南始伏龍洞,北抵缽池山,東繞鹽河一帶,周環(huán)約十數(shù)里,淮之勝境也。余生長于淮,未獲一至其地。
癸巳秋七月,溽暑初伏,涼風暫起,買舟于菰蒲曲之港口。菰蒲曲者,水南程先生別業(yè),切近伏龍洞者也。舟行數(shù)十弓②,左轉(zhuǎn)石橋,云景波光,千頃一碧。濟南大明湖、杭州西子湖,向之嘆為澄涵沱澹者,仿佛遇之。于是載沉載浮,與波上下,推篷四望,曠然神怡。釣艇橫煙,遙歌斷續(xù),菱汊也;蔬籬茅茨,數(shù)家掩映,蒲洲也;禪林道院,隱隱叢叢,柳灣也;綠樹紅橋,藹藹宛宛,愛蓮亭也。亭四面皆種蓮花,故因以名,風景清絕,冠全湖之勝。閻省庵題聯(lián)句云:“五六月間無暑氣,二三更后有漁歌?!鄙w實景也,亭雖小而杰出于湖中。甫登舟遙望焉,以為即之甚易,乃度漁梁③,穿荻港,沿荇田,凡經(jīng)數(shù)十轉(zhuǎn),而后得造斯亭。亭后為般若寺,僧聞客至,出迎,延坐于清風閣,餉以雪藕。解衣盤桓,俯仰流連,見夫水鳥拍波,游魚唼藻,不禁喟然嘆曰:“物之樂其樂也,如是乎?殆移我情矣!”
久之,扣舷沿舊路而返,偕游者曰:“湖之勝在愛蓮亭,缽山之勝在景慧寺,由亭詣寺,直一葦航之耳,盍回舟為薄暮游?”舟子曰:“時不及矣!”遂止。
嗟夫!世之鹿鹿④塵途者,其于某水某邱,雖在故都,至老不能識焉,況侈宇宙之大觀乎?然則余今之獲游于此,亦非偶然,故不可以不記。
(選自《中國游記散文大系》)
【注】①郡:指淮安。②弓:古代計量單位,六尺為一弓(一說八尺)。③漁梁:筑堰圍水捕魚的一種設(shè)施。④鹿鹿:即“碌碌”。
譯文/翻譯:
淮安城的北面有一片澄明清澈的水泊,名叫蕭湖。蕭湖的北面,棄船步行,不超過五六里的地方,叫后湖。后湖和運河只隔著一條堤岸,南面始于伏龍洞,北面抵達缽池山,東面圍繞鹽河一帶,四面圍起來大約有十幾里,是淮安的一處優(yōu)美風景。我生長于淮安,但沒有一次能有機會到這個地方。
癸巳年初秋七月,夏天的潮濕悶熱剛剛有所消解,涼爽的秋風剛剛吹起來時,(我們)在菰蒲曲的港口雇了船。菰蒲曲是水南程先生的別墅,靠近伏龍洞。船走了幾十丈,向左轉(zhuǎn)過石橋,云影波光,千傾的湖面一片碧綠。濟南的大明湖、杭州的西子湖,以前人們贊嘆為澄澈浩渺的美景,似乎在這里遇上了。于是船只時起時伏,隨著波浪上上下下,推開船篷四處眺望,心曠神怡。釣魚的小船在煙波中穿行,遠處的漁歌時斷時續(xù),那里是采菱的河汊;菜園為籬,茅草作頂,幾戶人家相互掩映,那里是長滿蒲葦?shù)木G洲;佛寺道觀,在樹叢中隱約可見,那里是長滿柳樹的河灣;綠樹紅橋,茂密彎曲,愛蓮亭就在那里。亭的四面都種植著蓮花,因此命名為愛蓮亭,風景清麗至極,在全湖美景中位居第一。閻省庵題寫聯(lián)句說:“五六月間無暑氣,二三更后有漁歌。”的確是實景的描寫,愛蓮亭雖然小,卻高高突出于湖中。剛登船時,遙望愛蓮亭,以為到達那里很容易,沒想到竟然要穿過漁梁和長滿蘆荻的港灣,沿著荇田航行,一共經(jīng)過幾十次轉(zhuǎn)折,然后才能到達這座亭子。愛蓮亭后面是般若寺,僧人聽說客人到了,出門迎接,請我們到清風閣就坐,并拿雪藕給大家吃。我們在這里解開衣襟,四處徘徊,上上下下,樂而忘返,看見水鳥拍打浪花,游魚吃著水草,不禁嘆息道:“萬物都以它們喜愛的東西為樂,應該就像這樣吧?真使我情馳神往??!”
過了很久,我們才拍著船舷沿舊路返回,同游的人說:“蕭湖的佳景在愛蓮亭,缽池山的佳景在景慧寺,從亭到寺,只要一條小船就能航行到達了,為何不掉轉(zhuǎn)船頭回去作一次傍晚之游呢?”船家說:“時間來不及了!”就作罷了。
唉!世上那些忙于塵俗的人,他們對于某一山水景觀,即使就在自己的故鄉(xiāng),到老卻不能認識它,何況廣大宇宙的盛大景觀呢?這樣說來,那么我今天能有機會到此一游,也不是偶然的,因此不能不記錄下來。
《游愛蓮亭記》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冬月,山之叟擔一牡丹,高可隱人,枝柯鄂韡①,蕊叢叢以百數(shù)。主人異目視之,為損重貲。慮他處無足當是花者,庭之正中,舊有數(shù)本,移其位讓焉。冪錦張
- 文言文智囊(選錄)·上智部·范仲淹原文及其翻譯智囊(選錄)·上智部·范仲淹原文及翻譯上智部·范仲淹作者:馮夢龍【原文】范文正公用士,多取氣節(jié)
- 初中重點文言文:《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原文】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 明史原文:張昺,字仲明,慈溪人。舉成化八年進士,授鉛山知縣。性剛明,善治獄。有寡婦惟一子,為虎所噬,訴于昺。昺與婦期五日,乃齋戒祀城隍神。及
- 元史原文:馬亨,字大用,邢州南和人。憲宗三年,世祖征云南,留亨為京兆榷課所長官。京兆是世祖的封藩地,,亨以寬簡治之,不事掊克,蒞政五年,民安
- 小學古詩誦讀1 《采葵莫傷根》東漢 無名氏采葵莫傷根,傷根葵不生。結(jié)交莫羞貧,羞貧友不成。2 《送別》 隋朝民歌楊柳青青著地垂,
- 《贈別王十七管記》文言文翻譯《贈別王十七管記》以悲哀的自述開篇,承此而稱贊了友人倜儻的風采,轉(zhuǎn)而開始對邊塞現(xiàn)實進行淋漓盡致的剖析,復又言自己
- 【作者小傳】 鄒陽,齊人,活動于漢文帝、景帝時期。初仕吳王劉濞,因劉濞陰謀叛亂,上書婉諫,吳王不聽,離吳
- 謝萬北征文言文翻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文言文更是多不勝數(shù)。下面小編帶來的是謝萬北征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原文:謝萬北征,常以嘯
- 《孫權(quán)勸學》文言文練習題及參考答案一、文學常識填空?!秾O權(quán)勸學》選自《 》,該書是 主持編纂的一部 通史。作者是北宋的政治家、 家。二、解釋
- 文言文禮樂卷五皇后歲祀一。季春,吉,巳享先蠶,遂以親桑。散齋三日于后殿;致齋一日于 正寢,一日于正殿。前一日,尚舍設(shè)御幄于正殿西序及室中,俱
- 文言文漁家傲的重點字句塞下:邊地。風景異:指景物與江南一帶不同。衡陽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陽縣南有回雁峰,相傳雁至此不再南飛。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
- 高考語文必考文言文知識點:六國論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率: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全都,一概)2、以:不賂者以賂者喪(因為)3、蓋:蓋失強援
- 刻舟記文言文翻譯注釋刻舟求劍是比喻不懂事物已發(fā)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這一成語背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刻舟記文言文
- 文言文閱讀《列子·天瑞》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林類①年且百歲,底春被裘,拾遺穗于故畦,并歌并進。孔子適衛(wèi),望之于野,顧謂弟子曰
- 殺身成仁 【原文】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①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②,小人窮斯
- 三國志原文:陳群字長文,熲川許昌人。祖父實,父紀。群為兒時,實常奇異之。魯國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紀、群之間,先與紀友,后與 * ,更為紀拜,由是
- 牛僧孺,字思黯,隋仆射奇章公弘之裔。幼孤,下杜樊鄉(xiāng)有賜田數(shù)頃,依以為生。工屬文,第進士。元和初,以賢良方正對策,與李宗閔、皇甫浞俱第一,條指
- 寶界山居記【明】歸有光①太湖,東南巨浸也。廣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濤之間以百數(shù),而重涯別塢,幽谷曲隈,無非仙靈之所棲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悅;水或
- 【甲】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