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忠之言逆于耳,倒于心”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27 04:41:34
至忠之言逆于耳,倒于心,非賢主口孰能聽之?故賢主之所說,不肖主之所誅也。人主無不惡暴劫者,而日致之,惡之何益?今有樹于此,而欲其美也,人時灌之,則惡之,而日伐其根,則必?zé)o活樹矣。夫惡聞忠言,乃自伐之精者也。
楚莊王獵于云夢,射隨兕,中之。申公子培劫王而奪之。王曰:“何其暴而不敬也? ”命吏誅之。左右大夫皆進諫曰:“子培,賢者也,又為王百倍之臣,此必有故,愿察之也。”不出三月,子培疾而死。荊興師,戰(zhàn)于兩棠,大勝晉,歸而賞有功者。申公子培之弟進請賞于吏曰:“人之有功也于軍旅,臣兄之有功也于車下。”王曰:“何謂也? ”對曰:“臣之兄犯暴不敬之名、觸死亡之罪于王之側(cè),其愚心將以忠于君王之身,而持千歲之壽也。臣之兄嘗讀故記曰:‘殺隨兕者,不出三月。’是以臣之兄驚懼而爭之,故伏其罪而死?!蓖趿钊税l(fā)平府注而視之,于故記果有,口厚賞之。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謂穆行矣。穆行之意,不以人知之為勸,不以人不知為沮。行無高乎此矣。
齊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摯,文摯至,視王之疾,謂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
雖然,王之疾已,則必殺摯也?!碧釉唬骸昂喂?”文摯對曰:“非怒王則疾不可治,怒王則摯必死?!?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太子頓首強請曰:“茍已王之疾,臣與臣之母以死爭之于王。王必幸臣與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文摯曰:“諾。請以死為王。” 與太子期而將往不到者三齊王固已怒矣文摯至不解屨登床履王衣。有頃,問王之疾,王怒而不口言。文摯因出辭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說,將生烹文摯。太子與王后急爭之,而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摯。爨之三日三夜,顏色不變。文摯曰:“誠欲殺我,則胡不覆之,以絕陰陽之氣? ”王使覆之,文摯乃死。夫忠于治世易,忠于濁世難。文摯非不知活王之疾而身獲死也,為太子行難,以成其義也。
(選自《呂氏春秋·仲冬紀(jì)·至忠》,有刪改)
[注]平府:書庫名,是楚國收藏古籍文書的地方。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賢主之所說,不肖主之所誅也 誅:懲罰
B.此必有故,愿察之也故:故交
C.王令人發(fā)平府而視之 發(fā):打開
D.非怒王則疾不可治 怒:激怒
10.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br/>①非賢主口孰能聽之
②于故記果有,口厚賞之
③王怒而不口言
A.其 且 為 B.焉 乃 為
C.其 乃 與 D.焉 且 與
1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與太子期而將往\不到者三\齊王固\已怒矣\文摯至\不解屨登床\履王衣
B.與太子期\而將往不到者三\齊王固\已怒矣\文摯至不解\屨登床\履王衣
C.與太子期而將往\不到者三\齊王固已怒矣\文摯至不解\屨登床\履王衣
D.與太子期\而將往不到者三\齊王固已怒矣\文摯至\不解屨登床\履王衣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開篇闡述了忠言雖逆耳逆心、但君主不能厭惡聽取的道理,運用樸實易懂的比喻論證,增強了說服力。
B.申公子培品德高尚,不怕獲犯上不敬之罪,替楚莊王接受射殺隨兕帶來的不祥之災(zāi),為君王竭盡忠心。
C.文摯精通醫(yī)術(shù),他明知用激怒齊王的手段治病會有不測,但還是冒死而行,顯示了高尚的節(jié)義。
D.文章通過楚莊王游獵誅殺賢臣和齊王患病烹煮名醫(yī)兩件事,告誡為政者要善納忠言。厚遇忠臣。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謂穆行矣。穆行之意,不以人知之為勸,不以人不知為沮。行無高乎此矣。(5分)
(2)太子頓首強請曰:“茍已王之疾,臣與臣之母以死爭之于王。王必幸臣與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5分)
參考答案
9.B(故:緣故)
10.C
11.D(與太子期,而將往不到者三,齊王固已怒矣。文摯至,不解屨登床,履王衣)
12.D(“楚莊王游獵誅殺賢臣”不合文意)
13.(1)申公子培的忠誠可稱得上是美德了。美德的意思是:不因為別人理解自己就受到鼓勵,也不因為別人不理解自己就感到沮喪。德行沒有比這更高尚的了。(5分)“知”“勸”“沮”“高乎此”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太子叩頭下拜,極力請求說:“如果治好父王的病,(而父王真的要殺先生的話)我和我的母親以死向父王為您爭辯,父王一定哀憐我和我的母親,希望先生不要擔(dān)憂?!?5分?!邦D首”“強”“已”“患”各1分,句意通順1分)
參考譯文:
竭盡忠誠的話不順耳,逆人心,如果不是賢明的君主,有誰能聽取它?因此,這是賢明的君主喜歡的,是不賢明的君主要懲罰的。君主無一不痛恨侵暴劫奪的行徑,然而自己的所作所為卻在天天招致它,痛恨它又有什么益處?假如這里有棵樹,希望它生長茂盛,別人按時澆灌它,自己卻討厭別人的行為,并且每天砍伐樹根,這樣,一定不會有活樹了。厭惡聽取忠言,正是最嚴(yán)重的一種自我毀滅的行為。
楚莊王在云夢澤打獵,射中了一只猛獸隨兕。申公子培搶在王之前把隨兕奪走了。楚莊王說:“怎么這樣地犯上不敬啊!”命令官吏殺掉子培。左右大夫都上前勸諫說:“子培是個賢人,又是您最有才能的臣子,這里面必有緣故,希望您能仔細(xì)了解這件事。”不到三個月,子培生病而死。后來楚國起兵,與晉國軍隊在兩棠交戰(zhàn),大勝晉軍,回國之后獎賞有功將士。申公子培的兄弟上前向主管官吏請賞說:“別人在行軍打仗中有功,我的兄長在大王的車下有功。”莊王問:“為什么這么說呢?”他回答說:“我的兄長在大王您的身旁冒著犯上不敬的惡名,遭獲死罪,但他本心是要效忠君王,讓您享有千歲之壽啊!我的兄長曾讀古書,古書記載說:‘殺死隨兕的人,不出三個月必死?!虼宋业男珠L見到您射殺隨兕,十分驚恐,因而搶在您之前把它奪走,所以后來遭遇災(zāi)禍而死?!鼻f王讓人打開平府查閱古籍,在古書上果然有這樣的記載,于是厚賞了他。申公子培的忠誠可稱得上是美德了。美德的意思是:不因為別人理解自己就受到鼓勵,也不因為別人不理解自己就感到沮喪。德行沒有比這更高尚的了。
齊王得了惡瘡,派人到宋國接文摯。文摯到了,察看了齊王的病,對太子說:“大王的病肯定可以治愈。雖然如此,大王的病一旦痊愈,就一定會殺死我?!碧诱f:“什么原因呢? ”文摯回答說:“如果不激怒大王,大王的病就治不好,但如果大王真的被激怒了,那我就必死無疑?!碧舆殿^下拜,極力請求說:“如果治好父王的病而父王真的要殺先生的話,我和我的母親以死向父王為您爭辯,父王一定哀憐我和我的母親,望先生不要擔(dān)憂。”文摯說:“好吧。我愿拼著一死為大王治病?!蔽膿锤蛹s定了看病的日期,多次都不如期前往,齊王本來已經(jīng)發(fā)怒了。文摯來了之后,不脫鞋就登上了齊王的床,踩著齊王的衣服。過了一會兒,詢問齊王的病情,齊王惱怒,不跟他說話。文摯于是口出不遜之辭激怒齊王。齊王大聲呵斥著站了起來,病于是就好了。齊王盛怒未消,要把文摯活活煮死。太子和王后急忙為文摯與齊王辯解,但卻未能改變齊王的決定,齊王果然用鼎把文摯活活地煮了。文摯被煮了三天三夜,容貌沒有改變。文摯說:“真的要殺我,為什么不蓋上蓋,隔斷陰陽之氣?”齊王讓人把鼎蓋上,文摯才死。由此看來,在本平盛世做到忠誠容易,在亂世做到忠誠很難。文摯不是不知道治愈齊王的病自己就得被殺,他是為了太子去做招致殺身的事,以便成全忠義啊。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張景憲傳文言文翻譯張景憲是河南人,也是一個有名的人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張景憲傳的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的閱讀。原文張景憲,字正國,河
- 周節(jié)婦傳宋 濂周節(jié)婦,姓趙氏,名淑。父孟德,有文學(xué),生二女,節(jié)婦長且賢。尤愛之,授《論語》《孝經(jīng)》《列女傳》,皆能通其義。年十八,求宜婚者,
- 宋狄武襄青①征儂智高②,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廟,人謂其神靈。武襄駐節(jié)而禱之,祝曰:勝負(fù)無以為據(jù),揮手一擲,百錢盡紅。舉軍歡呼聲震林野武襄亦大
- 《趙孟頫過揚州》元盛時,揚州有趙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樓,人作春題,多未當(dāng)意者。一日,趙子昂過揚,主人知之,迎致樓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銀
- 漢書原文:衛(wèi)青字仲卿。其父鄭季,河?xùn)|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侯家。平陽侯曹壽尚武帝姊陽信長公主。季與主家僮衛(wèi)媼通,生青。元光六年,拜為車騎將軍。
- 歐陽修原文:公諱仲淹,字希文。祥符八年舉進士。天圣中,晏丞相薦公文學(xué),以大理寺丞為秘閣校理。以言事忤章獻太后旨,通判河中府、陳州。久之,上記
- 姚鼐原文:以歲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積雨始霽,溪上大聲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樅、槐、楓、栗、橡,時有鳴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
- 送秦少章赴臨安簿序 (張耒)《詩》不云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夫物不受變,則材不成,人不涉難,則智不明.季秋之月,天地始肅,寒
- 顏真卿原文: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①。第十三(“從父”涂去)叔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jié)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
- 商湯見伊尹昔者湯將往見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君將何之?”湯曰:“將往見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賤人也
- 文言文閱讀學(xué)習(xí)指導(dǎo)四步法文言文閱讀學(xué)習(xí)指導(dǎo)四步法文言文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中學(xué)課本上所選的篇章又大多是膾炙人口的傳誦名篇。可是由于
- 愚人食鹽文言文翻譯愚人食鹽,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經(jīng)》。下面小編收集了愚人食鹽文言文翻譯,供大家參考。愚人食鹽作者:伽斯那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 《揚州慢》文言文賞析揚州慢趙以夫瓊花,唯揚州后土殿前一本。比聚人仙大率相類。而不同者有三:瓊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黃,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微青
- 韓云門娶盲女項城①韓云門,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幾,兩目失明。戚謂韓郎年少能文,必成遠(yuǎn)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毀婚而終女子于
- 中考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之文言文一、文言文與白話文也許現(xiàn)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區(qū)別到底在哪里?現(xiàn)在我們就分別來講講他們。“文言文”中的第
- 澄子亡緇衣文言文練習(xí)題及答案澄子亡緇衣【原文】宋有澄子者,亡緇衣①,求之涂②。見婦人衣緇衣③掾而弗舍④,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緇衣!” 婦
- 序技贈寫真李山人(明)吳承恩通州李子北游于淮陰,館于蔣氏。李子素善..貌人,其留于淮也,縉紳國人咸求..之貌。其貌人也,十嘗得十?;蛘邌栐唬?/div>《貞觀政要》文言文貞觀元年,太宗曰:“朕看古來帝王以仁義為治者,國祚延長,任法御人者,雖救弊于一時,敗亡亦促。既見前王成事,足是元龜。今欲專《芋園張君傳》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題。芋園張君傳[清]劉大櫆張君,桐城人,字珊骨,別字芋園。大學(xué)士文端之孫,工部侍郎廷瑑之枕中十書序(明)袁宏道 ①①人有言曰:“胸中無萬卷書,不得雌黃人物?!?然書至萬卷,不幾三十乘乎?除張司空外更幾人 哉!予于漢劉向、唐王仆射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