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書·盧文偉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06 16:12:12
北齊書
原文:
盧文偉,字休族,范陽涿人也。為北州冠族。父敞,出后伯假。文偉少孤,有志尚,頗涉經(jīng)史,篤于交游,少為鄉(xiāng)閭所敬。州辟主簿。年三十八,始舉秀才。除本州平北府長流參軍,說刺史裴俊按舊跡修督亢陂,溉田萬余頃,民賴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偉。文偉既善于管理,兼展私力,家素貧儉,因此致富。
孝昌中,詔兼尚書郎中,時行臺常景啟留為行臺郎中。及北方將亂,文偉積稻谷于范陽城,時經(jīng)荒儉,多所賑贍,彌為鄉(xiāng)里所歸。尋為杜洛周所虜。洛周敗,復入葛榮,榮敗,歸家。時韓樓據(jù)薊城,文偉率鄉(xiāng)閭屯守范陽,與樓相抗,乃以文偉行范陽郡事。防守二年,與士卒同勞苦,分散家財,拯救貧乏,莫不人人感說。爾朱榮遣將侯深討樓,平之,文偉以功封大夏縣男,邑二百戶,除范陽太守。深乃留鎮(zhèn)范陽。及榮誅,文偉知深難信,乃誘之出獵,閉門拒之。深失據(jù),遂赴中山。
莊帝崩,文偉與幽州刺史劉靈助同謀起義。靈助克瀛州,留文偉行事,自率兵赴定州,為爾朱榮將侯深所敗。文偉棄州。走還本郡,仍與高乾邕兄弟共相影響。屬高祖至信都,文偉遣子懷道奉啟陳誠,高祖嘉納之。中興初,除安東將軍、安州刺史。時安州未賓,仍居帥任,行幽州事,加鎮(zhèn)軍、正刺史。時安州剌史盧曹亦從靈助舉兵,助敗,因據(jù)幽州降爾朱兆,兆仍以為刺史,據(jù)城不下。文偉不得入州,即于郡所為州治。太昌初,遷安州刺史,累加散騎常侍。天平末,高祖以文偉行東雍州事,轉(zhuǎn)行青州事。
文偉性輕財愛賓客善于撫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頗得人情雖有受納吏民不甚苦之。興和三年卒于州,年六十。贈使持節(jié)、待中、都督定瀛殷三州軍事、司徒、尚書左仆射、定州刺史,謚曰孝威。
(選自《北齊書》,有刪改)
譯文/翻譯:
盧文偉,字休族,范陽涿地人氏。家族為北方最大的豪門世族。父親名為盧敞,出繼給伯父盧假。文偉少時喪父,有志向,閱讀了不少經(jīng)史著作,喜好結交朋 友,年輕時便被鄉(xiāng)里人敬重。州府舉薦他任主簿。盧文偉三十八歲,才被推舉為秀才。被授予本州平北府長流參軍,說服刺史裴俊依舊跡整修督亢陂,灌溉良田一萬 余頃,百姓從中受益,其修整工程大多委托給文偉辦理。文偉既善于經(jīng)營管理,又發(fā)展自家產(chǎn)業(yè),家中平素清貧節(jié)儉,因此致富。
孝昌年間,朝廷下詔任命盧文偉兼任尚書郎中,當時行臺常景上書朝廷請求留文偉任行臺郎中。等到北方快要動亂的時候,文偉早在范陽城屯積了很多糧食, 一出現(xiàn)荒災,馬上進行賑濟,更是贏得了鄉(xiāng)里民心。不久文偉被杜洛周俘虜。洛周兵敗,又投奔葛榮,葛榮兵敗,文偉回到故鄉(xiāng)。當時韓樓占據(jù)薊城,文偉率鄉(xiāng)民屯 守范陽,與韓樓對抗。朝廷便讓文偉代理范陽郡事務。防守了兩年,文偉與士卒同勞共苦,分散自己的家財,拯救貧困者,人們無不感激歡悅。爾朱榮派遣大將侯深 討伐韓樓,平定了薊城。文偉因功被封大夏縣男,食邑二百戶,拜任范陽太守。侯深便留下鎮(zhèn)守范陽。到爾朱榮被誅殺時,文偉知道侯深難以信任,就引誘他外出打 獵,然后緊閉城門不讓他入城。侯深失去了根據(jù)地,于是前往中山。
莊帝去世后,文偉與幽州刺史劉靈助共同商議起義。靈助攻克瀛州,留下文偉主事,自己領兵趕赴定州,卻被爾朱榮的大將侯深打敗。文偉放棄瀛州,逃歸本郡,仍然和高乾邕兄弟互相策應。恰逢高祖來到信都,文偉派兒子懷道奉送書信陳述歸附的誠心,高祖高興地接納了他們。中 興初年,被授予安東將軍、安州刺史。當時安州沒有歸順朝廷,文偉還是留守,擔任統(tǒng)帥的職務,代理幽州事務,被授予鎮(zhèn)軍、正刺史等職務。當時安州刺史盧曹也 隨靈助起兵,靈助失敗,盧曹因而占據(jù)幽州投降了爾朱兆,爾朱兆還是讓他做刺史,盧曹占據(jù)城池,文偉久攻不下。文偉不能入州,就以郡府為州府。太昌初年,升 任安州刺史,屢經(jīng)加封任散騎常侍。天平末年,高祖命令文偉代理東雍州事務,后改任代理青州事務。
文偉生性輕視財物,愛交賓客,善于撫慰待人,好行小惠,所以在任職之地頗得民心,雖然也收受賦稅,但官吏百姓不覺得很苦。興和三年在州中去世,享年六十歲。贈使持節(jié)、侍中、都督定瀛殷三州軍事、司徒、尚書左仆射、定州刺史,謚號為孝威。
《北齊書·盧文偉傳》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敝壑?,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文言文輔導習題及答案(甲)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 錢若水,字澹成,一字長卿,河南新安人。若水幼聰悟,十歲能屬文。華山陳摶見之,謂日:“子神清,可以學道;不然,當富貴,但忌太逮爾。”雍熙中,舉
- 子產(chǎn)為政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魯襄公三十年(前543),子產(chǎn)在鄭國執(zhí)政,整頓了國家的政治秩序,雖暫時損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經(jīng)過較長時間后,人民得
- 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文言文,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的東西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讓學生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不僅心
- 宋書原文:沈懷文,字思明,吳興武康人也。懷文少好玄理,善為文章,嘗為楚昭王二妃詩,見稱于世。丁父憂,服闋,除尚書殿中郎。隱士雷次宗被征居鐘山
- 《張齊賢明察》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張齊賢明察宋張齊賢,嘗為江南轉(zhuǎn)運使①。一日家宴,一奴竊銀器數(shù)件,齊賢于簾下熟視而不問。爾后張齊賢三為宰相,門下
- 造父學御文言文造父學御《列子》造父之師曰泰豆氏。造父之始從習御也,執(zhí)禮甚卑,泰斗三年不告。造父執(zhí)禮愈謹,乃告之曰:“古詩言:‘良弓之子,必先
- 病痞 【原文】 余病痞①且悸,謁醫(yī)視之,曰:“唯伏神②為宜③。”明日
- 譯 文原 文面對美酒應該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好比晨露轉(zhuǎn)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譬如朝露,去日
- 《唾面自干》文言文翻譯翻譯文言文不是能讀懂文本就可以輕易做到的,因為心里邊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夠說出來,嘴上能說出來不等于筆下能夠?qū)懗鰜恚€涉
- 魏文侯問李克【原文】魏文侯問李克曰:“為國如何 ? ” 對曰:“臣聞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文侯曰:“吾賞罰皆
- 劉祥道,字同壽,魏州觀城人。父林甫,武德時為內(nèi)史舍人,典機密,以才稱。與蕭瑀等撰定律令,著《律議》萬余言。歷中書、吏部二侍郎,賜爵樂平縣男。
- 《幼時記趣》文言文翻譯《幼時記趣》選自《浮生六記》。《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著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小說。記敘了作者夫婦的家
- 文言文《天凈沙·秋思》原文及譯文天凈沙·秋思元代: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譯文天色黃昏,一群
- 疑人竊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
-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
- 與高司諫書文言文修頓首再拜,白司諫足下:某年十七時,家隨州,見天圣二年進士及第榜,始識足下姓名。是時予年少,未與人接,又居遠方,但聞今宋舍人
- 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貴重。若以彈雀,豈非可惜?況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wǎng),徑即受納,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
- 初中語文第六冊所選文言文兩個知識點的質(zhì)疑參考一、《陳涉世家》中“贊阝”字注音質(zhì)疑九年制義務教材初中語文第六冊所選文言文《陳涉世家》中“攻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