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范滂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20 23:20:26
后漢書
原文: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厲清節(jié),為州里所服,舉孝廉。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以滂為清詔使,使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風解印綬去。
遷光祿勛主事。時陳蕃為光祿勛,滂執(zhí)公儀詣蕃,蕃不止之,滂懷恨,投版棄官而去。郭林宗聞而讓蕃曰:“若范孟博者,豈宜以公禮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無自取不優(yōu)之議也?”蕃乃謝焉。
復為太尉黃瓊所辟。后詔三府掾屬舉謠言①,滂奏刺吏、二千石權豪之黨二十余人。尚書責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對曰:“臣之所舉,深為民害,豈以污簡札哉!間以會日②迫促,故先舉所急,其未審者,方更參實。臣聞農(nóng)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貳,甘受顯戮。”滂睹時方艱,知意不行,因辭官去。
太守宗資聞其名,請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職,嚴整疾惡。其有行違孝悌,不軌仁義者,皆掃跡斥逐,不與共朝。顯薦異節(jié),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頌,公族子孫,而為鄉(xiāng)曲所棄,中常侍唐衡以頌請資,資用為吏。滂以非其人,寢而不召。資遷怒,捶書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猶以利刃齒腐朽。今日寧受笞死,而滂不可違?!辟Y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歸怨,乃指滂之所用以為“范黨”。
建寧二年,遂大誅黨人,詔下急捕滂等。督郵吳導至縣,抱詔書,閉傳舍,伏床而泣。滂聞之,曰:“必為我也?!奔醋栽劒z??h令郭揖大驚,出解印綬,引與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為在此?”滂曰:“滂死則禍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離乎!”其母就與之訣。滂白母曰:“弟仲博孝敬,足以供養(yǎng),滂從家父歸黃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蹦冈唬骸叭杲竦门c李、杜③齊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復求壽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辭。顧謂其子曰:“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毙新仿勚?,莫不流涕。時年三十三。
(選自《后漢書》,有刪改)
注釋:
①謠言:群眾反映官吏好壞的歌謠
②會日:指三公會議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
③李、杜:指當時的賢臣李膺、杜密。
譯文/翻譯: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從小就磨礪出高潔的節(jié)操,被州里人飲佩,因品行孝順、正直而被提拔。當時冀州地區(qū)發(fā)生饑荒,盜賊紛紛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為清詔使,派他前去巡行查辦。范滂走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穢的志向。等到到了冀州境內,太守、縣令知道自己貪污受賄,聽說范滂來了,都zi6*動6*辭官而離去。
(范滂)升遷為光祿勛主事。當時陳蕃擔任光祿勛,范滂執(zhí)行屬下參見上司的禮儀拜訪陳蕃,陳蕃沒有阻止他,范滂覺得很遺憾,扔下笏板棄官而去。郭林宗聽說后,責備陳蕃說:“像范滂這樣的人才,難道應該用屬下參見上司的禮儀來要求他嗎?現(xiàn)在你成全他辭官成就了他美名,莫非是自己選擇了不好的議論嗎?陳蕃于是向范滂道歉。
(范滂)又被太尉黃瓊征召。不久皇上下詔三府衙門的屬官呈報反映官吏好壞的歌謠,范滂舉奏了二十多個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祿的權貴。尚書責備范滂彈劾的人太多了,懷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說:“我檢舉的,是深深地禍害百姓的人,(我)難道會因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嗎?加之因為召開三公會議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舉奏了最緊要的;那些沒有查清的,將要進一步查實。我聽說農(nóng)夫除掉雜草后,好的禾苗才會茂盛;忠臣除掉奸賊后,皇上的周圍才會變得干凈。如果我的話有不符合事實的,甘愿受死刑?!狈朵杩吹疆敃r的時勢正處于混亂的時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實現(xiàn),于是辭掉官職離開了。
太守宗資聽說范滂美好的名聲,(于是)請求朝廷讓范滂暫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給他處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間,嚴厲地整治他痛惡的人和事。那些在行為上不孝順長輩、不尊敬兄長,不遵循仁義禮制要求的人,一律清除、驅逐出官府,不與和他們同朝共事。推薦品德特別高尚的人,使他們能夠顯貴,提拔貧寒之士,使他們能夠身居高位。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頌,是王侯之家的子弟,卻被同鄉(xiāng)的人所不齒。中常侍唐衡把李頌請托給宗資,宗資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卻認為他外甥李頌不是合適人選,就把這件事壓下不辦。宗資把怒氣轉嫁到書佐朱零的身上,鞭打書佐朱零。朱零仰起頭說:“范滂(這樣做)是公正的裁斷,好像用鋒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東西。今天寧肯被棒打而死,也不能違背范滂?!弊谫Y這才作罷??ぶ胁拍苤械纫韵碌娜?,沒有不怨恨范滂的,便共同指責范滂所用之人為“范黨”。
建寧二年,朝廷大肆誅殺鉤黨之人。詔書下達,緊急緝捕范滂等人。督郵吳導到縣,手捧詔書,(把自己)關在驛舍中,伏床哭泣。范滂聽說這件事后,說:“(這)一定是因為我呀!”當即趕到縣獄??h令郭揖十分吃驚,走出官衙,丟下官印,拉著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說到:“天下這么大,你為什么偏偏在這里?”范滂說:“我死了災禍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為我的罪名連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離他鄉(xiāng)呢!”范母前來和滂訣別,范滂告訴母親:“有弟弟仲博孝敬您就夠了,我跟隨先父去黃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親大人割舍這難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傷了?!彼哪赣H說:“你現(xiàn)在能夠與李膺、杜密齊名,死也無遺憾了!已有好名聲,再求長壽,可兼得嗎?”滂下跪受教,拜了兩拜辭別母親?;仡^對他兒子說:“我想要你為惡吧,則惡不可為;要你為善吧,我不為惡,(而結果如此!)”經(jīng)過的人聽見了,沒有人不被感動得流淚。這一年,范滂三十三歲。
《后漢書·范滂傳》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宋史·袁樞傳》的原文與翻譯袁樞,字機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學,嘗以《修身為弓賦》試國子監(jiān),周必大、劉珙皆期以遠器。試禮部,詞賦第一人,
- 李姬者,名香,母曰貞麗。貞麗有俠氣,所交接皆當世豪杰,尤與陽羨陳貞慧善也。姬為其養(yǎng)女,亦俠而慧,略知書,能辨別士大夫賢否,張學士溥、夏吏部允
- 君子言為士則文言文閱讀君子言為士則,行為世范。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①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
- 四明山道士葉沈,囊出古畫,畫有桃源圖,圖上有溪,溪名武陵之源。按《仙記》,分靈洞三十六之一支。其水趨流,勢與江河同。有深而綠,淺而白。白者激
- 大力將軍蒲松齡查伊璜,浙人,清明飲野寺中,見殿前有古鐘,大于兩石甕;而上下土痕手跡,滑然如新。疑之。俯窺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貯何物。使數(shù)人摳
- 精讀文言文馬說《馬說》一、文章內容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 郭氏之墟【原文】昔者,齊桓公出游于野,見亡②國故城郭氏之墟。問于野人曰:“是為何墟③?”野人曰:“是為郭氏之墟也?!被腹唬骸肮险哧聻棰苄?/div>文言文閱讀練習答案閱讀以下文言文,回答下面問題。動筒①嘗于國學②中看博士論難③云:孔子弟子達者有七十二人。動筒因問曰:達者七十二人,幾人已著元史原文:郭嘉,字元禮,濮陽人。祖昂,父惠,俱以戰(zhàn)功顯。嘉慷慨有大志,始由國子生登泰定三年進士第,授彰德路林州判官,累遷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除三國志諸葛亮傳略原文: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身長八尺①,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②,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贈蓋邦式序(宋)馬存予友蓋邦式,嘗為予言:“司馬子長之文章有奇?zhèn)猓`有志于斯文也,子其為說以贈我?!庇柚^:“子長之文章不在書,學者每以書求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課《文言文》參考教學目標:1、學會三個生字,理解語句意思,把握課文內容,體會做事要專心致志的道理。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文言文專項練習《與長子受之》與長子受之蓋汝好學,在家足可讀書作文,講明義理①,不待遠離膝下②,千里從師。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學,已無可望高中課文文言文張騫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呂氏春秋原文:晏子之晉,見反裘負芻息于涂者,以為君子也,使人問焉,曰:“曷為而至此?”對曰:“齊人累之,名為越石父?!标套釉唬骸拔?!”遽解左百喻經(jīng)文言文閱讀練習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問題。昔有長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積有年載,方得一車,持來歸家。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經(jīng)歷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實詞1.質(zhì)(1)名詞。①底子,質地。如: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②資質,稟性。如:其業(yè)有不精,德《赤壁之戰(zhàn)》原文與譯文原文 初,魯肅聞劉表卒,言于孫權曰:“荊州與國鄰接,江山險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jù)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王安石原文: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念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人也。父摛,梁戎昭將軍、太子左衛(wèi)率。母臧氏。光宅惠云法師每嗟陵早成就,謂之顏回。八歲能屬文,十二通《莊》《老》義。既長,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