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存《贈蓋邦式序》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30 22:08:20
贈蓋邦式序
(宋)馬存
予友蓋邦式,嘗為予言:“司馬子長之文章有奇?zhèn)?,竊有志于斯文也,子其為說以贈我。”予謂:“子長之文章不在書,學者每以書求之,則終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記》一部,在天下名山大川、壯麗奇怪之處,將與子周游而歷覽之,庶幾可以知此文矣。
“子長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負之時,足跡不肯一日休,非直為景物役也,將以盡天下之大觀以助吾氣,然后吐而為書。今于其書觀之,則其平生所嘗游者皆在焉。南浮長淮,溯大江,見狂瀾驚波,陰風怒號,逆走而橫擊,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猶斑斑,而不知魚腹之骨尚無恙乎?故其文感憤而傷激;北過大梁之墟,觀楚漢之戰(zhàn)場,想見項羽之喑嗚,高帝之謾罵,龍?zhí)④S,千兵萬馬,大弓長戟,交集而齊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膽栗;西使巴蜀,跨劍閣之鳥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見斧鑿之痕,故其文斬絕峻拔而不可攀躋;講業(yè)齊魯之都,觀夫子之遺風,鄉(xiāng)射鄒嶧,彷徨乎汶陽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溫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間萬物之變,可驚可愕,可以娛心,使人憂,使人悲者,子長盡取而為文章,是以變化出沒,如萬象供四時而無窮,今于其書觀之,豈不信哉!
“予謂欲學子長之文,先學其游可也。不知學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紉綴腐熟者,乃其常常耳。昔公孫氏善舞劍而學書者得之,乃入于神;庖丁氏善操刀,而養(yǎng)生者得之,乃極其妙,事固有殊類而相感者,其意同故也。今天下之絕蹤詭觀,何以異于昔,子果能為我游者乎?吾欲觀子矣。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吳越之清風;拂劍長嘯,可以吸燕趙秦隴之勁氣,然后歸而治文著書,子畏子長乎?子長畏子乎?不然斷編敗冊,朝吟而暮誦之,吾不知所得矣?!?br/>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 恨: 怨恨
B.不知魚腹之骨尚無恙者乎 恙: 病痛
C.公孫氏善舞劍而學書者得之 書: 書法
D.事固有殊類而相感者 殊: 不同
1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而”與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膽栗
A.其文斬絕峻拔而不可攀躋 B.子長盡取而為文章
C.事固有殊類而相感者 D.斷編敗冊,朝吟而暮誦之
1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學者每以書求之,則終身不知其奇
B.將與子周游而歷覽之,庶幾可以知此文矣
C.想見項羽之喑嗚,高帝之謾罵
D.其文典重溫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
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司馬子長之文章有奇?zhèn)?,竊有志于斯文也,子其為說以贈我。
(2)非直為景物役也,將以盡天下之大觀以助吾氣,然后吐而為書。
(3)今天下之絕蹤詭觀,何以異于昔。
20.文章第二段在語言寫作上具有哪些特點?寫出了什么內(nèi)容?
參考答案
16.A(遺憾)
17.D(D項中的“而”例句和均為連詞,表并列。A連詞,表因果;B連詞,表順承;C連詞,表轉(zhuǎn)折)
18.C(A古義:求學的人,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古義:可以憑借〈它〉,今義:表示可能或能夠。D古義:儀容面貌,今義:相貌)
19.(1)司馬遷的文章有奇特雄偉的氣韻,我私下有意對這文章進行研習,你可要陳述見解送給我。(2)不僅是被奇景異物役使,(更)是想通過看盡天下的大好景象來提升自己的氣質(zhì)修養(yǎng),然后化為文辭。(3)現(xiàn)在天下的奇蹤異觀,怎么會與過去不同?
20.文章第二段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語言工整,筆勢飛動,生動地表現(xiàn)出《史記》內(nèi)容上的包羅萬象和藝術上的千姿百態(tài),給人以一種審美的享受。
【參考譯文】
我的友人蓋邦式,曾經(jīng)對我說:“司馬遷的文章有奇特雄偉的氣韻,我私下有意對這文章進行研習,你可要陳述見解送給我。”我說:“司馬遷的文章精髓不在書上,求學的人常僅從他的書中去探求其精髓,便會終其一生也不能真正知曉其新奇之處。我有一部《史記》,它就蘊藏在天下的名山大川、壯麗奇異的地方,將給你在到各地游歷時一一地品讀它,希望你可以憑借它知曉司馬遷的文章的真正精髓。
司馬遷平生喜好游歷,正當他年少自負的時候,游歷的腳步一天也不肯停下,不僅是被奇景異物役使,(更)是想通過看盡天下的大好景象來提升自己的氣質(zhì)修養(yǎng),然后化為文辭。現(xiàn)在從他的文章來看,他平生曾經(jīng)游歷的收獲便都融匯在文章中。向南漂流淮河,溯游長江,看到驚濤駭浪,陰風怒號,逆奔橫沖,所以他的文章奔放曠遠;泛游沅江湘江,憑吊屈原的亡魂,悼念舜的二妃的遺恨,湘妃竹上還有很多斑點,不知道屈原和二妃的尸骨還完好嗎?所以他的文章感傷憤激;向北經(jīng)過大梁的廢墟,看著楚漢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浮想中仿佛看到了項羽的怒氣,劉邦的謾罵,龍騰虎躍,千軍萬馬,大弓長戟,同時出現(xiàn),一齊吶喊,所以他的文章雄勇猛健,使人膽戰(zhàn)心驚;向西出游巴蜀,跨越劍閣險道,上有接天的高崖,卻無斧鑿的痕跡,所以他的文章斬絕峻拔因而不可攀登;在齊魯一帶的大都市研習儒學,觀瞻孔子的遺風,鄒嶧的禮儀,在汶陽洙泗之上回轉(zhuǎn),所以他的文章典重溫雅,好似正人君子的儀容面貌。天地之間變化的萬物,大凡可以使人驚愕,使人快樂,使人憂傷,使人悲苦的,司馬遷全都把它們吸收來寫成文章,因此變化出沒,如同四時變化無窮的景象,現(xiàn)在從他的文章看來,難道不確實這樣嗎!
“我認為要學司馬遷的文章,可以先學他的游歷觀察。如果不懂得先學他通過游歷觀察來探求新奇就要下筆寫文章,寫出陳詞濫調(diào)的文章,也就很正常了。從前,公孫大娘擅長舞劍,學習書法的張旭從中獲得了啟示,這是進入到了神會的境界;庖丁擅長運刀,莊子從中領悟出了養(yǎng)生之道,這是達到了精妙的境界,事情本來就有不同事物卻相感應的情況,是它們內(nèi)在規(guī)律相同的緣故?,F(xiàn)在天下的奇蹤異觀,怎么會與過去不同,你果真能替我游歷嗎?我想看到你能做到這一點呢。醉意把酒,可以吞吐江南吳越的清風;拂劍長嘯,可以吸納燕趙秦隴的勁氣,然后回來研文著述,你不是敬服司馬遷嗎?做到了這一點,司馬遷不也敬服你嗎?如果不這樣,僅拿著斷編敗冊,早晚吟誦,我就不知道能得到什么了?!?br/>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糧車伏兵文言文翻譯裴行儉是唐高宗時名臣,曾經(jīng)擔任吏部尚書、禮部尚書、行軍大總管等職,不僅是一位將軍,還是一位書法家,文武兩道都有很深的造詣,
- 潘岳,字安仁,滎陽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瑯玡內(nèi)史。岳少以才穎見稱,鄉(xiāng)邑號為奇童,謂終賈之儔也。早辟司空太尉府,舉秀才。太始中,武帝
- 劉湜,字子正,徐州彭城人。舉進士,為澶州觀察推官,再調(diào)湖南節(jié)度推官,改秘書省著作佐郎、知益都縣,徙陰平。再遷太常博士、通判劍州。審閬州獄,活
- 陳壽字承柞,巴西安漢人也。少受學于散騎常侍誰周,治《尚書》《三傳》,銳精史、漢,聰警博識,屬文富艷。初應州命衛(wèi)將軍主薄、東觀秘書郎、散騎黃門
- 韓愈原文:三月十六日,前鄉(xiāng)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發(fā)。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
- 清史稿原文:馮子材,字翠亭,廣東欽州人。初從向榮討粵寇,補千總。改隸張國梁麾下,從克鎮(zhèn)江、丹陽,嘗一日夷寇壘七十余。國梁拊其背日:“子勇,余
- 八月望前一日,入雁蕩,按圖記以求名跡,則蕪沒者十之七矣。訪于眾僧,咸曰:“其始辟者,皆畸人也。庸者繼之,或摽①田宅以便其私,不則苦幽寂去而之
- 文言文虛詞“所”一.【所】(一)名詞,處所,地方。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②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二)助詞1.
- 庸人自擾文言文翻譯庸人自擾出自《新唐書·陸象先傳》,比喻常常有人跟自己過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煩。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庸人自擾文
- 傅咸字長虞,剛簡有大節(jié)。好屬文論,雖綺麗不足,而言成規(guī)鑒。潁川庾純常嘆曰:“長虞之文近乎詩人之作矣!”咸寧初,襲父爵,拜太子洗馬,累遷尚書右
- 名二子說蘇洵原文輪.輻.蓋.軫①,皆有職(13)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⑤者②。雖然,去⑦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⑧汝之不外⑨飾⑩也。天
-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
- 趙憬,字退翁,渭州隴西人。憬志行峻潔,不自炫賈。寶應中,方營泰、建二陵,用度廣,又吐蕃盜邊,天下薦饑,憬褐衣上疏,請殺禮從儉,士林嘆美。試江
- 《陽休之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解析文言文,完成4~7題。陽休之,字子烈,俊爽有風概,好學,愛文藻,時人為之語曰:“能賦能詩陽休之。”孝昌中,杜
- 文言文哲理名句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以下是文言文哲理名句,歡迎閱讀。NO1、君子以儉德辟難?!吨芤住し瘛種O2、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
- 《晏子使楚》文言文原文和譯文原文: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
- 高二語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識要點總結1、李白,盛唐詩人,字( 太白 ),號(青蓮居士)?,F(xiàn)存詩歌九百多首,人稱(詩仙)。他的詩歌想像豐富奇特,風
- 墨池記文言文翻譯《墨池記》是北宋散文家曾鞏的代表作品。文章從記敘墨池遺跡人手,緊密聯(lián)系王羲之苦練書法的故事,著重闡明勤學苦練出才能的道理,勉
- 文言文《諸葛亮傳》閱讀理解及解析章武三年春,先主①于永安②病篤,召亮③于成都,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④。若嗣子
- 明史原文:陳選,字士賢,臨海人。選自幼端愨寡言笑,以圣賢自期。天順四年會試第一,成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盡黜貪殘吏。廣寇流入贛州,奏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