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原文:
呂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端為政清簡,遠人便之。十年,出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秦王廷美尹京,會太宗征河東,廷美將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主上櫛風沐雨,吊民伐罪,王地處親賢,當表奏扈從。今節(jié)度留務,非所宜也?!蓖⒚烙墒菓┱垙男?。
太宗欲相端,或曰:“端為人糊涂?!碧谠唬骸岸诵∈潞?,大事不糊涂?!睕Q意相之。先是,寇準為參知政事,端既為相,慮己先居相位,恐準不平,乃請參知政事與宰相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從之。時同列奏對多有異議惟端罕所建明上諭自今中書事必經(jīng)呂端詳酌乃得聞奏端愈謙讓不自當。
初,李繼遷擾西鄙,保安軍奏獲其母。太宗欲誅之,以寇準居樞密副使,獨召與謀。準退,過相幕,端疑謀大事,邀謂準曰:“軍國大計,端備位宰相,不可不知也?!睖仕旄嫫涔省6嗽唬骸昂我蕴幹??”準曰:“欲斬于北門外?!倍嗽唬骸霸干倬徶?,端將覆奏?!比朐唬骸拔繇椨鸬锰胫?,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蚺e大事不顧其親,況繼遷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殺之,繼遷獨可擒乎?若其不然,儻堅其叛心爾?!碧谠唬骸叭粍t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養(yǎng)視之,以招來繼遷?!碧诜Q善,遂用其策。其母后終老延州,繼遷尋亦死,繼遷子竟納款請命,端之力也。
太宗不豫,真宗為皇太子,端日與太子問起居。及疾大漸,內(nèi)侍王繼恩忌太子英明,陰與外臣謀立故楚王元佐。太宗崩,李皇后命繼恩召端,端知有變,鎖繼恩于閣內(nèi),使人守之而入,皇后曰:“宮車晏駕,立嗣以長,順也,今將如何?”端曰:“先帝立太子正為今日,今始棄天下,豈可遽違命有異議邪?”真宗既立,垂簾引見群臣,端請卷簾,升殿審視,然后降階,率群臣拜呼萬歲。
(節(jié)選自《宋史·呂端傳》)
譯文/翻譯:
呂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治理政務清正簡約,遠處的人也感覺到便宜。十年,出知蔡州,因政績良好,被官民上奏請求借留一任,秦王趙廷美擔任京城的府尹,時逢太宗征討河東,秦王趙廷美將可能接到留守京城的命令,呂端對廷美說:“皇上不顧風雨,來慰問百姓和討伐罪人,而大王您處于皇上的親人和賢臣的地位,應當上表隨從護駕。如果掌管留守事務,是不合適的。”廷美因此懇請跟從隨行。
太宗相任命呂端為宰相,有人說:“呂端為人糊涂。”太宗說:“呂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不糊涂?!蹦枚ㄖ饕庖蚊鼌味藶橄?。在這之前,寇準擔任參知政事一職,呂端任宰相后,他考慮自己先居宰相之位,擔心他內(nèi)心不平,就奏請參知政事和宰相分開日期輪流統(tǒng)領(lǐng)群臣,主持朝政,一起登政事堂,太宗聽從了他的建議。當時一般同事上朝奏對時,大多發(fā)表獨特的意見,只有呂端很少有所倡議。宮內(nèi)傳出皇帝的手書,命令說:“從今以后中書省的事務必須經(jīng)過呂端詳細斟酌,才能上奏皇帝?!眳味烁又t讓不敢承當。
當初,李繼遷騷擾西部邊境,保安軍奏報說捉住了李的母親。此時太宗想處死李母,因為寇準任樞密副使,便單獨召見,踉他商量此事??軠驶厝r,經(jīng)過宰相辦公之處,呂端猜想是商議大事,便邀他說:“軍國大事,我位居宰相,不能不知道?!笨軠示透嬖V了事情的原委。呂端說:“怎么處理這件事?”寇準說:“想要在保安軍北門外將李母斬首”呂端說:“希望您暫緩辦理,我將再去上奏?!边M了朝堂,他就說:“從前項羽抓住了太公(劉邦之父),想要烹煮他,高祖說:‘(如果你一定要烹他)希望能分給我一杯肉羹。’辦大事的人,不顧慮他的父母,更何況李繼遷這樣的悖逆之人呢?陛下今天殺了李母,難道就能捉住李繼遷嗎?如果不能捉住他,或許更堅定他的叛逆之心而已?!碧谡f:“那怎么辦呢?”呂端說:“依照臣的愚見,應當在延州安置李母,讓人優(yōu)厚地服侍她,以便招降李繼遷。就采用了他的計策。李母后來病死在延州,李繼遷不久也死了,繼遷的兒子終于投誠,這是呂端的功績啊。
宋太宗身體不好,宋真宗當時是皇太子,呂端每天都和太子一起問起居.等到宋太宗的病情加劇,內(nèi)侍王繼恩畏懼皇太子的英明,私下里與外臣計劃立先前的楚王元佐.宋太宗駕崩,李皇后讓李繼恩把呂端叫來,呂端感覺不對,于是就把李繼恩鎖在閣內(nèi),讓人看著他然后才去見李皇后.皇后說:“皇帝已經(jīng)晏駕,應立皇長子為繼任皇帝,這是順應天意的,(你說)現(xiàn)在該怎么辦吧?”呂端說:“先帝立太子正是為了今天這種狀況,皇帝才棄天下而去,怎能急著違抗先皇遺命呢?”宋真宗登基后,垂簾引見諸位大臣,呂端請求皇上卷簾,走上前去仔細查看,然后走下臺階,率領(lǐng)群臣跪拜并高呼萬歲。
《宋史·呂端傳》 《宋史·呂端傳》(二)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后漢書原文:杜詩字君公,河內(nèi)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稱。更始時,辟大司馬府。建武元年,歲中三遷為侍御史,安集洛陽。時,將軍蕭廣放縱
- 明史原文:沈鏈字純甫,會稽人。嘉靖十七年進士。入為錦衣衛(wèi)經(jīng)歷。鏈為人剛直,嫉惡如仇。每飲酒輒箕踞笑傲,旁若無人。錦衣帥陸炳善遇之。炳與嚴嵩父
- 宋白知舉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是非常常見的考試題型,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宋白知舉文言文翻譯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
- 歐陽修《與高司諫書》原文及翻譯導語: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的文壇領(lǐng)袖。領(lǐng)導了北宋革新運動,繼承并發(fā)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下面和
- 報任安書文言文原文和翻譯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
- 中考語文文言文《江城子》重點字詞(1)密州:今山東諸城。(2)聊:姑且。(3)左牽黃,右擎蒼:形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的架勢。黃,黃犬。蒼,蒼
- 初中語文文言文目錄七年級上冊: 《童趣 》 《論語》十則 《山市》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智子疑鄰 》 《塞翁失馬 》七年級下冊 《
- 文言文《六韜虎韜略地》原文及翻譯原文:武王問太公曰:“戰(zhàn)勝深入,略其地,有大城不可下。其別軍守險,與我相拒。我欲攻城圍邑,恐其別軍卒至而擊我
- 新唐書原文:薛訥,宇慎言,起家城門郎,遷藍田令。富人倪氏訟息錢于肅政臺,中丞來俊臣受賕,發(fā)義倉粟數(shù)千斛償之。訥曰:“義倉本備水旱,安可絕眾人
- 2017年高考古詩文情境默寫綜合訓練一、(1)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兩句,形容琵琶聲在沉咽、暫歇后,忽然又爆發(fā)出激越、雄壯的樂章。(2)
- 龐然大物文言文閱讀題文1、蛙與牛斗蛙于草中,視牛漸①近,龐然大物也,嫉之。遂吸氣鼓腹,欲逾②于牛,謂伙曰:“吾腹稍大,似牛乎?”伙曰:“去遠
- 詩詞說文言文詩詞者,發(fā)乎情,感于悟,持于禮,說(shui)不可言其也。故意到之,情寄之,蓋之以詩詞耶。余好詩詞,雖才思甚少,亦予以其三等之分
- 趙普文言文帶翻譯導語:年輕時熟悉官吏(應處理)的事務,學問不多,等到做了宰相...為了解決大家的疑問,小編特地為大家整理了“趙普文言文翻譯”
- 宋史原文:張載.字子厚,長安人。少喜談兵,至欲結(jié)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書謁范仲淹,一見知其遠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樂,何事于兵。
- 盤點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答題方法及技巧文言文閱讀我們對文言文題普遍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其實,只要稍稍作一點準備,就會發(fā)現(xiàn),歷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規(guī)
- 馬森,字孔養(yǎng),懷安人。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墜,殞焉??〗H其妻曰“我誤也”,不之罪。逾年而舉森。嘉靖十四年成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太平知府。民
- 蘇轍原文:公昔守穎上,樂其風土,因卜居焉。及歸而居室未完,處之怡然,不以為意。公之在滁也,自號醉翁,作亭瑯琊山,以醉翁名之。晚年又字號六一居
- 文言文閱讀及答案6年級六年級開始,我們開始接觸基本的文言文知識。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文言文閱讀及答案,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nèi)容哦!魚我所欲也《孟
- 中考文言文專項閱讀《盲人過橋》文言文閱讀:盲人過橋有盲子道涸溪。橋上失墜,兩手攀楯①,兢兢握固,自分②失手必墮深淵矣。過者告曰:“毋怖,第③
- 虞 美 人李煜原文: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