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韋嗣立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04 00:36:52
《新唐書·韋嗣立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原文:
嗣立,字延構(gòu),與承慶異母。少友悌,母遇承慶嚴,每笞,輒解衣求代,母不聽,即遣奴自捶,母感寤,為均愛。第進士,累調(diào)雙流令,政為二川最。承慶解鳳閣舍人,武后召嗣立謂曰:“爾父嘗稱二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稱職,如而父言。今使卿兄弟自相代?!奔窗蔌P閣舍人。
時學校廢,刑濫及善人,乃上書極陳:“永淳后,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學之官輕,章句之選弛。貴閥后生以僥幸升,寒族平流以替業(yè)去。垂拱間,仕入彌多,公行私謁,選補逾濫;經(jīng)術(shù)不聞,猛暴相夸。陛下誠下明詔,追三館生徒,敕王公以下子弟一入太學,尊尚師儒,發(fā)揚勸獎,海內(nèi)知響。然后審慎銓選,各呈所能,以之臨人,則官無曠,民樂業(yè)矣?!?/p>
長安中,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時州縣非其人,后以為憂。李嶠、唐休璟曰:“今朝廷重內(nèi)官,輕外職,每除牧守,皆訴不行,非過累不得遣。請選臺閣賢者分典大州,自近臣始?!焙笤唬骸罢l為朕行?”嗣立曰:“內(nèi)典機要,非臣所堪,請先行以示群臣?!焙髳?,以本官檢校汴州刺史,由是左肅政大夫楊再思等十八人悉補外。
嗣立與韋后屬疏,帝特詔附屬籍,顧待甚渥。營別第驪山鸚鵡谷帝臨幸命從官賦詩制序冠篇賜況優(yōu)備因封嗣立逍遙公名所居曰清虛原幽棲谷。韋后敗,幾死于亂,寧王為赦免。出為許州刺史,以定策立睿宗,賜封百戶,徙汝州。開元中卒,年六十六,贈兵部尚書,謚曰孝。(選自《新唐書·韋嗣立傳》) 譯文:
韋嗣立,字延構(gòu),和韋承慶同父異母。年少時能與兄弟友愛,母親對待韋承慶很嚴厲,每當(母親)用竹板打(承慶),(韋嗣立)就脫下衣服請求代替(挨打),母親不答應(yīng),(韋嗣立)就讓奴仆鞭打自己,母親感悟?qū)λ麄円粯哟葠邸?贾羞M士,多次調(diào)動后任雙流令,政績在二川地區(qū)最為優(yōu)秀。承慶解除了鳳閣舍人(的官職),武則天召見韋嗣立對他說:“你父親曾經(jīng)稱贊兩個兒子忠孝雙全,能侍奉朕。先前你們兄弟稱職,像你父親說的一樣。如今就讓你們兄弟自相替代?!本褪谟桫P閣舍人。
當時學校廢弛,刑法沒有酷濫,傷害到好人,于是他上書直言進諫:“永淳年以后,國學衰落凋零,學生缺少,儒學官員受人輕視,古籍注釋之選廢弛。權(quán)貴之后依賴僥幸升遷,寒族平民因?qū)W業(yè)廢棄而離去,垂拱年間,入仕更多。公行請托,選補官職越來越濫,不知經(jīng)術(shù),只以兇暴相夸,陛下如果能下達明詔,追召三館的'學生,命令王公以下的子弟,全部進入太學,尊尚儒學之師,發(fā)揚儒學獎勸道德,使天下得知并且向往,然后審查衡量挑選匯總,考核各人的才能,用他們治理百姓,就會官吏無不稱職,百姓安居樂業(yè)了?!?/p>
長安年間,拜授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當時州縣官大都不稱職,武后為此感到不安,李嶠、唐休璟說:“如果朝廷重視內(nèi)官,輕視外官,每當受任刺史,都是推托不愿赴任,不是犯了過錯就不得不派遣,請?zhí)暨x臺閣中的賢能之人,分別掌管大州,從近要之臣開始選任?!蔽浜笳f:“誰替朕出行?”韋嗣立說:“在內(nèi)執(zhí)掌機要,非臣所能。請讓我先出行(做個樣子)給眾臣示范?!蔽浜蟾吲d,(韋嗣立)也以本官檢校汴州刺史,因此左肅政大夫楊再思等十八人全都授任外官。
不久,韋承慶主持政事,韋嗣立以成均祭酒的身份調(diào)任魏、洛州,政績上沒有特別優(yōu)異。因跟二張交好犯罪,被貶為饒州長史。從相州刺史任上進入朝廷擔任黃門侍郎。調(diào)任太府卿、修文館大學士。
韋嗣立和韋后宗族關(guān)系疏遠,皇帝特地下令(讓他)附入韋后家的族譜,對他十分寵信。韋嗣立在驪山鸚鵡谷修建別墅,皇帝前往,命令近臣賦詩,(親自)作序加在篇首,賞賜優(yōu)厚,因而封韋嗣立為道遙公,將他的住所命名為“清虛原幽棲谷”。韋后失敗,(韋嗣立)幾乎死在戰(zhàn)亂中,寧王相救才得免。出任許州刺史,由于定計擁立睿宗即位,賜給封戶一百家,調(diào)任汝州刺史。開元年間他去世,終年六十六歲,追贈兵部尚書,謚號叫做“孝”。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夏梅說》的文言文練習題夏梅說[明]鐘惺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極熱之侯。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爭赴,此其極熱時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實,
- 陳禾節(jié)選文言文翻譯相信同學們都知道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陳禾節(jié)選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陳禾節(jié)選文言文
- 伯牙善鼓琴文言文及答案【甲】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
- 《促織》文言文重點知識總結(jié)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尚:宮中尚促織之戲(崇尚,愛好。)2、居:居為奇貨(積,儲存。)3、比:宰嚴限追比(追征)
- 初中生要怎么樣才能學好文言文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載體,學好文言文,既是初中生考試的需要,也是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的渠道
- 三國志原文:李典字曼成,山陽鉅野人也。典從父乾,有雄氣,合賓客數(shù)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眾隨太祖,破黃巾于壽張,又從擊袁術(shù),征徐州。呂布之亂,
- 資治通鑒原文:春,二月,曹操攻黎陽,與袁譚、袁尚戰(zhàn)于城下,譚、尚敗走,還鄴。諸將欲乘勝攻之,郭嘉曰:“袁紹愛此二子,莫適立也。今權(quán)力相侔,各
- 文言文《為學》的部分試題及答案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
- 梁史原文:陳慶之,字子云,義興國山人也。幼而隨從高祖。高祖性好棋,每從夜達旦不輟,等輩皆倦寐,惟慶之不寢,聞呼即至,甚見親賞。從高祖東下平建
- 曹劌論戰(zhàn)文言文閱讀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
- 明史原文:況鐘,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書呂震,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遷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稱職,會蘇州等九府缺,皆雄劇地,命部
- 作者EMAIL:zhengshirong2008@163.com《聊齋志異.夢狼》翻譯 原文:異史氏(注)曰:“竊嘆天下之官虎而吏
- 厓門吊古記[明]方良永弘治甲子春二月丙午,予出按海北,取道新會縣。縣官屬謁既,予進知縣羅僑,語之曰:“厓山之事,千古痛憤。辦香敬吊,行與子偕
- 王憲,字維綱,東平人。弘治三年進士。歷知阜平、滑二縣。正德初,擢大理寺丞。遷右僉都御史。清理甘肅屯田。進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以應(yīng)州御寇功,
-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一)介詞1.在,從,到①乃設(shè)九賓禮于庭。(在)(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②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③青
- 文言文之美小議作文文言文, 第一個文,是美好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于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
- 文言文虛詞乃的用法(一)用作副詞1.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①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司馬遷《廉頗藺相如
- 鏡喻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烏在其為明也?目能見物,而不能見吾之面,假于鏡而見焉。鏡之貴,不如目;鏡不求于目,而目轉(zhuǎn)求助于鏡。然世
- 高考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及注意事項作文“言之有物 清晰表達”問:在最后的階段,作文怎樣才能突破?答:要讓自己的作文脫穎而出,必須做到八個字:言
- 《哀溺文序》原文及賞析《哀溺文序》是柳宗元散文(寓言)的代表作之一,諷刺了世上貪于財貨、愛財如命之人的愚昧無知,下面是《哀溺文序》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