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29 11:21:17
文言文虛詞于的用法
(一)介詞
1.在,從,到
①乃設九賓禮于庭。(在)(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③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前一個于:從)(荀子《勸學》)
④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到)(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①荊國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墨子《公輸》)
②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由于
①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進學解》)
4.向,對,對于。
①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②魯肅聞劉表卒,言于孫權曰(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③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韓愈《師說》)
5.被。
①君幸于趙王。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司馬遷《屈原列傳》)
6.與,跟,同。
①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陳壽《隆中對》)
②燕王欲結于君。(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莫若遣腹心自結于東,以共濟世業(yè)。(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后一個于:比)(荀子《勸學》)
(二)【于是】
1.相當于于+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
①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林嗣環(huán)《口技》)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這種情況下)(柳宗元《捕蛇者說》)
③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對此)(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于是余有嘆焉。(因此)(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⑤遂墨以葬文公,晉于是始墨。(從此)
2.連詞,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xiàn)代漢語于是相同。例:
①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張溥《五人墓碑記》)
②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觸龍說趙太后》)
(三)【見于】表示被動。
①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②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愚溪詩序》)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口技內(nèi)容分析本文是以記敘的方式寫的文言文,但中間對口技表演采用了較多的摹狀貌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因此也可以作為摹寫口技特色的說明文
- 竇太后,趙之清河觀津人也。呂太后時,竇姬以良家子入宮侍太后。太后出宮人以之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竇姬家在清河,欲如趙近家,請其主遣宦
- 文言文以字用法"以"是文言使用頻率很商的一個虛詞,僅諸葛亮《出師表》一文就有18處之多,表意復雜,文言文以字用法如下。一
- 《百家姓.狄》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狄」源出 ;一﹕以國為氏。 據(jù)《廣韶》載, 周文王之舅父為孝伯, 又稱為考伯, 本為姜姓參盧氏。 成
- 高二下學期期末備考知識點之文言文案:同“按”;審察,察看。動詞?!罢儆兴景笀D,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绷T:通“?!?疲勞。形容詞。“罷夫贏老
- 李繼勛,大名元城人。周祖領鎮(zhèn),選隸帳下。廣順初,補禁軍列校,累遷至虎捷左廂都指揮使、領永州防御使。顯德初,遷侍衛(wèi)步軍都指揮使、領昭武軍節(jié)度。
- 文言文勵志微信個性簽名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和社交網(wǎng)絡的發(fā)展,越來越多人熱衷于在網(wǎng)上設置自己的.個性簽名,借助個性簽名可以表現(xiàn)一個平常不敢表現(xiàn)的自己
-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有哪些理解掌握文言句式及其特點。對文言與現(xiàn)代漢語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古今漢語之間又有發(fā)展性,在文言中,有時主謂賓定狀補語的
- 文言文《戰(zhàn)國策》原文注釋賞析【提要】戰(zhàn)國時以公孫龍(著名的“白馬非馬”論的提出者)為代表的名家也出現(xiàn)在政治舞臺上。“名不正,言不順”。正名實
- 燕喜亭記韓愈太原王弘中在連州,與學佛人景常、元慧游。異日,從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間,上高而望,得異處焉。斬茅而嘉樹列,發(fā)石而清泉激,輦
- 袁中道原文:乙未,中郎①令吳,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隱,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懷子由②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聽雨”。十月,予往吳省之,見而嘆曰:“吾觀
- 貞元十九年,子厚又例①謫永州司馬。居閑,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為深博無涯涘。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嘆
- 高考語文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列舉高考語文文言文中常見的20個古今異義詞1.行李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古義:出使的人。2.夫人今義
- 王叔文母劉氏柳宗元夫人姓劉,其先漢河間王。王有明德,世紹顯懿。至于唐,有文昭者,為綿州刺史,號良二千石。其嗣慎言,為仙居令、光州長史,克荷于
- 文言文備戰(zhàn)的技巧之文言文虛詞而:1、連詞:可連結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1)表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譯作“和”或“及”或“又”。如
- 原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 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 口言善,身行惡
- 史記原文: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于齊,而習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數(shù)歲,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產(chǎn)業(yè),力工商,逐什
- 司馬池,字和中。少喪父,家貲數(shù)十萬,悉推諸父,而自力讀書。后中第,授永寧主簿。出入乘驢。與令相惡,池以公事謁令,令南向踞坐不起,池挽令西向偶
- 《金史阿離合懣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阿離合懣,景祖第八子也。健捷善戰(zhàn)。年十八,臘醅、麻產(chǎn)起兵據(jù)暮棱水,烏春、窩謀罕以姑里甸兵助之。世祖擒
- 滄浪亭記文言文注解〔明〕歸有光浮圖文瑛,居大云庵,環(huán)水,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滄浪亭記》,曰:昔子美之記,記亭之勝也。請子記吾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