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嘗君傳》初中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20 22:01:39
《讀孟嘗君傳》初中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
一、原文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二、譯文
世人都稱孟嘗君能夠贏得納士,賢士因為這個緣故歸順?biāo)?孟嘗君)終于依靠他們的力量,從像虎豹一樣(兇殘)的秦國逃脫出來。唉!孟嘗君只不過是一群雞鳴狗盜的首領(lǐng)罷了,豈能說得到了賢士?如果不是這樣,(孟嘗君)擁有齊國強大的國力,(只要)得到一個(真正的)賢士,(齊國)就應(yīng)當(dāng)可以依靠國力面向南方稱王而制服秦國,哪里還要借助雞鳴狗盜之徒的力量呢?雞鳴狗盜之徒出現(xiàn)在他的門下,這就是(真正的)賢士不到他門下的原因。
三、注釋
①選自《臨川先生文集》?!睹蠂L君傳》指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姓田名文,戰(zhàn)國時齊國公子。
②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卒,終于。其,指門下士?;⒈?,像虎豹一樣兇殘的秦國?!妒酚洝っ蠂L君列傳》記秦昭王曾欲聘孟嘗君為相,有人進讒,秦昭王又囚而要殺他。孟嘗君像昭王寵姬求救,寵姬提出要白狐裘為報。而孟嘗君只有一白狐裘,已獻給秦王。于是門客裝狗進入秦宮,盜得狐白裘獻給秦王寵姬,寵姬為孟嘗君說情,昭王釋放孟嘗君,繼而后悔,派兵追趕。孟嘗君逃至函谷關(guān),關(guān)法規(guī)定雞鳴才能開關(guān),門客有能為雞鳴者,引動群雞皆鳴,孟嘗君才脫險逃出函谷關(guān),回歸齊國。
③特雞鳴狗盜之雄耳:特,只、僅僅。雄,長、首領(lǐng)。耳,罷了。雞鳴狗盜,指微不足道的本領(lǐng),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④擅齊之強:擁有齊國的強大國力。擅,擁有。
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稱王制服秦國。古代君臣相見,帝王坐北面南,臣在對面朝見。制,制服。
四、文章賞析:
1.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撫州臨川人(現(xiàn)為撫州東鄉(xiāng)縣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謚號“文”。
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
1042年(慶歷二年)登楊鎮(zhèn)榜進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1067年(治平四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xué)士。1069年(熙寧二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后,隱居,病死于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鐘山,謚文。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jì)改革家”。宋神宗時宰相。創(chuàng)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
文學(xué)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xí)”,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2.戰(zhàn)國末期,各諸侯國貴族為了維護岌岌可危的統(tǒng)治地位,竭力網(wǎng)羅人才,以擴大自己的勢力,而社會上的“士”(包括學(xué)士、策士、方士或術(shù)士以及食客)也企圖依靠權(quán)貴獲得錦衣玉食,因此養(yǎng)“士”之風(fēng)盛行。當(dāng)時,以養(yǎng)“土”著稱的有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后人稱為“戰(zhàn)國四公子”。
3.文意:本文駁斥“孟嘗君能得士”這一傳統(tǒng)說法,首先擺出這一論點,接著寫出這一論點的兩個依據(jù)。一個是“士以故歸之”,這是概括地說;一個是“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這是從具體事例說。
然后筆鋒一轉(zhuǎn),用“嗟呼”慨嘆孟嘗君只是“雞鳴狗盜之雄”,不是真正得士。這一論點提出,主要是把“雞鳴狗盜”排除在“士”之外,再從得一士可以“南面而制秦”(只是設(shè)想)否定“雞鳴狗盜之力”。最后以推理方式更進一層說明了孟嘗君不能得士的原因。
五、重點語句翻譯:
1.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
譯:終于依靠他們的力量,從像虎豹一樣兇狠的秦國逃脫出來。
2.特雞鳴狗盜之雄耳
譯:只不過是雞鳴狗盜的首領(lǐng)罷了。
3.豈足以言得士!
譯:哪里說得上是得到了賢士呢?
4.擅齊之強
譯:擁有齊國的強大國力。
5.南面而制秦
譯:南面稱王制服秦國。
6.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
譯:雞鳴狗盜一類人在他門下。
六、原文解答:
1.對于孟嘗君,世人有什么傳統(tǒng)觀念?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
2.作者把孟嘗君門下的“士人”稱作什么?雞鳴狗盜。
3.作者心目中的“士”應(yīng)是怎樣的?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4.“士之所以不至”的原因是什么?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黃宗羲原文:后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quán)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
- 舊唐書原文:畢諴者,字存之,鄆州須昌人也。少孤貧,燃薪讀書,刻苦自勵,母恤其疲,奪火使寐,不肯息。既長,博通經(jīng)史,尤能歌詩。端愨好古,交游不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
-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五節(jié)》文言文原文解析原文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狈g孟子說:“制造車輪、車廂的工匠能告訴人規(guī)矩,
- 《楊震拒賄》文言文賞析原文楊震已五十余,楊震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dāng)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yè)見,至夜懷金十斤
- 文言文《陳情表》譯文與注釋晉武帝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不愿應(yīng)詔,就寫了《陳情表》這篇申訴自己不能應(yīng)詔的苦衷的表文。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文言文
- 先生姓朱,諱筠,字竹君,順天大興人。九歲入都,十三歲通《五經(jīng)》,有文名。先生少英異,至性過人,與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為鉅公契賞。及丁父憂,
- 《隆中對》文言文原文及翻譯賞析《隆中對》原名《草廬對》,是中國東漢末年諸葛亮與劉備三顧茅廬時的談話內(nèi)容,選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史上
- 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清]彭端淑①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xué)有難易乎?學(xué)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xué),則易者亦難矣
- 易傳彖傳上同人文言文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yīng)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yīng),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
- 王禹偁原文: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
- 辛仲甫傳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義人。仲甫少好學(xué),及長,能吏事,偉姿儀,器局沉厚。周廣順中,郭崇掌親軍,署仲甫掌書記。顯德初,出鎮(zhèn)澶淵,仍署舊劉師道,字損之,開封東明人。雍熙二年舉進士,初命和州防御推官,歷保寧、鎮(zhèn)海二鎮(zhèn)從事,凡十年。王化基、呂秸之、樂史薦于朝,擢著作佐郎,才一月,徐有貞,字元玉,初名珵,吳人。宣德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時承平既久,邊備媮惰,而西南用兵不息,珵以為憂。正統(tǒng)七年疏陳兵政五事,帝善之而南齊書原文:袁彖,字偉才,陳郡陽夏人也。父覬,武陵太守。彖少有風(fēng)氣,好屬文及玄言。舉秀才,歷諸王府參軍,不就。覬臨終與兄顗書曰:“史公才識可《駱統(tǒng)傳 三國志》的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附答案(一)(12分)駱統(tǒng)字公緒,會稽烏傷人也。父俊,官至陳相,為袁術(shù)所害。統(tǒng)母改適,為華歆小妻,統(tǒng)時八歲青蓮閣記湯顯祖李青蓮居士為謫仙人,金粟如來后身,良是?!昂oL(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心神如在。按其本末,窺峨嵋,張洞庭,臥潯陽,醉青山,孤縱掩袁枚原文:我國家百有三十余載,而江寧以校官祠于學(xué)者,只二人焉。其一曰教諭湯先生,諱偉,字鵬乎,宣城人。康熙庚午舉人,居官時年已七旬。天倪甚和不責(zé)僮婢的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題及答案 (附譯文)不責(zé)僮婢【原文】唐臨性寬仁,多恕。嘗欲吊喪,令家僮歸取白衫,僮乃誤持馀衣,懼未敢進。臨察之,謂曰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