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久久人妻白浆|精品国产仑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dd id="kqay2"><nav id="kqay2"></nav></dd>
    <abbr id="kqay2"></abbr>
    位置:首頁>> 語文>> 文言文>> 袁中道《聽雨堂記》原文及翻譯

    袁中道《聽雨堂記》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05-01 13:09:33 

    標簽:

    袁中道

    原文:

    乙未,中郎①令吳,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隱,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懷子由②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聽雨”。十月,予往吳省之,見而嘆曰:“吾觀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顛沛流離之際,室家妻子瀟然不在念,而獨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風雨之感無日無之,乃竟不得與子由相聚也?!?nbsp;  
    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骯臟③好盡,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則可以隱。夫孰有子瞻與子由兩相知者?以兩相知之兄弟,而偕隱于山林,講究性命之理,彈琴樂道,而著書瑞草、何村之間,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違性乖質,以戰(zhàn)于功名之途,卒為世所忌,幾至于死。彼黃州之行已矣,元祜初,既得放歸陽羨,當此時,富貴功名之味,亦既嘗之矣;世路風波之苦,亦既歷之矣;己之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見矣,肱已九折矣?;蛘凶佑芍脸?,或移家至許,或相攜而歸,使不得遂其樂于中年者,庶幾得遂于晚歲,亦奚不可。胡為乎招即來,麾即去,八年榮華,所得幾何?而飄零桄榔之下,寂寞蜒島之中,瀕海相逢,遂不得與子由再見,此吾之所不曉于子瞻者也。夫人責自照。陶潛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剛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學陶,夫不學之于少,而學之于老,是賊去而彎弓也。   
    今吾兄弟三人,相愛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無兄,子由無弟,其樂尚減于吾輩。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獨吾觀兩兄道根深,世緣淺,終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內(nèi)寬而外激,心和而跡孤,尤與山林相宜。今來令吳中,令簡政清,了不見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豈有鑒于子瞻之覆轍,彼所欲老而學之者,中郎欲少而學之乎?如是則聽雨之樂,不待老而可遂也,請歸以俟。
    (選自明·袁中道《袁小修小品》)
    【注釋】①即袁宏道,為本文作者袁中道之兄。②蘇轍在《<逍遙堂會宿二首>并引》中寫道:“轍幼從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既壯,將游宦四方,讀韋蘇州詩,至‘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留詩為別曰‘夜雨何時聽蕭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復移守膠西,而轍滯留于淮陽、濟南,不見者七年。”③骯臟:亦作“抗臟”,高亢剛直。

    譯文/翻譯:

    乙未年(萬歷二十二年),中郎做吳縣縣令,念及我們兄弟三人有的出仕、有的隱居,分散在四方(不能相見),就取蘇軾思念蘇轍之意,為自己的休息閑坐之所題寫匾額“聽雨”。這一年的十月,我去吳縣探望他,見到聽雨堂后(不由)感嘆道:“我看蘇軾為官四十多年,在顛沛流離之時,家室妻子全然不顧念,卻唯獨沒有一刻能忘記蘇轍,對兒時兩人風雨對床的人生樂趣的感念,沒有一天沒有的,可是最終他也沒能和蘇轍相聚。
    唉!宋朝自宋仁宗以后,都不是安定太平的時代。蘇軾高亢耿直,無所保留地進諫忠言,蘇轍潔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他倆都有隱居山林的風骨氣度,(本質上)不是迎合世俗謀取功名之人。古代的君子,有一個人了解他,就可以隱居了。何況蘇軾、蘇轍兩人互為知己?兩個互為知己的兄弟,一起隱居山林,講究性命之理,彈琴論道,在瑞草橋、何村中著書,恐怕也不會太寂寞吧??墒撬谷贿`背本性,在功名仕途上努力,最終被世人嫉妒,幾乎處于死地。那黃州之行也就罷了,元祐初年得以回到陽羨,在那時,富貴功名的滋味已經(jīng)嘗過了;世路坎坷的苦楚,也經(jīng)歷過了;自己的為人,足以招致怨恨和忌妒,也大約可見了,可謂歷經(jīng)磨練而富有經(jīng)驗了?;蛘哒刑K轍到常州,或者搬家到許昌,或者兄弟二人一起回到故鄉(xiāng),讓不能在中年實現(xiàn)的樂趣,在晚年實現(xiàn),也不是不可能的。為什么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八年之間,榮華富貴得到了多少呢?結果是被貶謫惠州、儋州,飄零寂寞,最終不能與蘇轍相見。這是我不理解子瞻的地方。人貴在自我了解。陶潛可以做到出仕卻不為外物所役(而辭官),是因為他性情剛毅啊。子瞻被貶到海南以后才想學陶淵明,他不在年輕的時候學,卻在老年的時候學,這和賊逃走了以后才想要彎弓射箭是一樣的。
    現(xiàn)在我們兄弟三人,相親相愛的程度不亞于子瞻和子由。子瞻沒有哥哥,子由沒有弟弟,他們的快樂要比我們兄弟三人少。然而我福薄,或許可以免于功名。只是我看兩個哥哥修道的根基深,俗世的緣分淺,終究不是功名之人。而且中郎心胸寬廣而外顯激切,心態(tài)平和而行跡孤傲,尤其適宜隱居?,F(xiàn)在在吳縣擔任縣令,政令清簡,全然不見繁忙,但是他的心中常常好像不快樂。莫非從子瞻的覆轍中有所鑒戒,子瞻想在年老的時候學陶淵明,而中郎想要在年輕的時候學陶淵明嗎?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兄弟對床聽雨的快樂,不用等到老年就可以實現(xiàn)了,請讓我回去等待這一天。
    袁中道《聽雨堂記》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義犬文言文翻譯注釋義犬一文是聊齋志異篇目。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義犬文言文翻譯注釋,相信能帶給大家?guī)椭?。義犬文言文潞安某甲,父陷獄將死。搜括
    • 靈芝記  (清) 管同      ①凡木之生,不材則已,材則為棟梁,為舟楫,為凡
    • 中考語文文言文各地試題分類詳解1.齊齊哈爾市(09黑龍江省) 三 閱讀理解及分析。(第11——27題,共35分)(一)閱讀《三峽》,(回答1
    • 《百家姓·畢》 文言文及釋義作者:佚名歷史來源「畢」源出 ;一 ;出自「姬」姓,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文王第十五子被封于畢邑(陜西
    • 花云,懷遠人。貌偉而黑,驍勇絕倫。至正十三年杖劍謁太祖于臨濠。奇其才,俾將兵略地,所至輒克。太祖將取滁州,率數(shù)騎前行,云從。猝遇賊數(shù)千,云翼
    • 《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記”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在永州城西北。文章以凝煉而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小石
    • 龍洞山記【元】張養(yǎng)浩歷下多名山水,龍洞尤為勝。洞距城東南三十里,舊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時出云氣,旱禱輒雨,勝
    • 有關描寫描寫冬天的古詩詞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
    • 素問·刺瘧文言文素問·刺瘧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后熱,(火高)(火高)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足少陽之瘧,令人
    • 中考文言文閱讀:與朱元思書閱讀《與朱元思書》,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12分,每小題3分)與朱元思書吳均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 杜佑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翻譯杜佑,字君卿,京兆萬年人。父希望,重然諾,所交游皆一時俊杰。為安陵令,都督宋慶禮表其異政,后坐小累去官。佑以蔭補
    • 元史原文:吳澄,字幼清,撫州崇仁人。高祖曄,初居咸口里。九歲,從群子弟試鄉(xiāng)校,每中前列。既長,于經(jīng)傳皆習通之。 至元十三年,民初附
    • 山濤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為大家分享了山濤的文言文翻譯,一起來看看吧!山
    • 文言文松風閣記原文及翻譯《松風閣記》由上下兩篇組成,內(nèi)容的重點各自不同。第一篇以議論為主,先從風和松談起,接著談到松聲的特點,再歸結到金雞峰
    • 《馬說》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閱讀兩段文章,回答問題。(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
    • 文言文《伯牙絕弦》原文及翻譯《伯牙絕弦》是一篇值得細細琢磨的文言文,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恫澜^弦》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
    • 古代文言文版故事郊廟冊文【原文】上親郊廟①,冊文皆曰“恭薦歲事②”。先景靈宮③,謂之“朝獻”;次太廟,謂之“朝饗”;末乃有事④于南郊。予集《
    • 核舟記文言文及翻譯核舟記出自清代張潮編輯的《虞初新志》。是魏學洢所寫的說明文言文。大家也是很熟悉的吧。核舟記文言文及翻譯,我們來看看。核舟記
    • 《論語》八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nbs
    • 初中語文文言文《三峽》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div>

    評論

    發(fā)表評論
    手機版 語文 詞典網(wǎng)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