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一湖文言文閱讀題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shí)間:2023-03-01 19:15:20
洞庭一湖文言文閱讀題
閱讀下列文章,回答小題(8分)
①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huì)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shí)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小題1:上文節(jié)選自課文《 》,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2分)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注意劃線字的含義。(3分)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小題3:下面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第①段中“前人之述備矣”。
B.第②段寫覽陰雨連綿季節(jié)之景而觸景傷情,悲慟不止。
C.第③三段寫覽春天溫和明媚之景而感到無比欣慰和歡喜。
D.第④四段“斯人”是指作者的朋友重修岳陽樓的滕子京。
參考答案:
小題1:岳陽樓記 范仲淹
小題2: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shí)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
小題3:D
小題1:試題分析:《岳陽樓記》原文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北宋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政治家,文學(xué)家,軍事家。他出身貧寒,年幼喪父,母親改嫁,外出讀書求學(xué),勤奮刻苦,他從小有大志,作秀才時(shí),就“以天下為己任”。后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被貶。后任參知政事,曾提出均田賦等改革時(shí)弊的`建議,再次被貶。后在赴穎州上任途中病死。本文寫于1046年,范仲淹貶放鄧州,第二年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作記,因?yàn)槎送潜毁H之人,因而有共同的思想情感,所以文中滿載述志勵(lì)友之情,既表現(xiàn)作者憂國憂民的遠(yuǎn)大抱負(fù),又表達(dá)對好友的慰勉和規(guī)箴之意。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時(shí),要注意把“嘗”(曾經(jīng))、“求”(探求)、“或”(或許)這些字詞翻譯準(zhǔn)確。
小題3:試題分析:通過閱讀文章,第④四段“斯人”應(yīng)該指的是和作者一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利令智昏文言文翻譯利令智意思是因貪利而失去理智,不辨一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利令智昏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原文齊人有欲得金者,清旦,
- 世說新語原文:衛(wèi)玠總角時(shí),問樂令“夢”,樂云:“是想?!毙l(wèi)曰:“形神所不接而夢,豈是想邪?”樂云:“因也。未嘗夢乘車入鼠穴、搗齏啖鐵杵,皆無
- 不責(zé)碎玉吏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下面請欣賞小編為大家?guī)淼牟回?zé)碎玉
- 元結(jié)原文:元子①家有乳母為圓轉(zhuǎn)之器,以悅嬰兒,嬰兒喜之,母聚孩孺助嬰兒之樂。友人公植者,聞?dòng)袘騼褐?,請見之。及見之,趨焚之。?zé)元子曰:“吾
-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常見文言詞類活用:1、名詞的'活用:(1)名詞活用為動(dòng)詞: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殺)。(2)名詞活用為使動(dòng):
- 如何學(xué)好初中文言文文言作品中有許多詩文堪稱精品,它們大多布局嚴(yán)謹(jǐn),行文簡潔,氣韻生動(dòng),文采斐然。多讀這樣的作品,會(huì)使人受益匪淺,對全面提高學(xué)
- 任環(huán),字應(yīng)乾,長治人。嘉靖二十三年進(jìn)士。歷知黃平、沙河、滑縣,并有能名。遷蘇州同知。倭患起,長吏不嫻兵革。環(huán)性慷慨,獨(dú)以身任之。三十二年閏三
-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王安石 【原文】君諱平(1),字秉之,姓許氏。余嘗譜其世家(2),所謂今泰州海陵
- 奚斤,代人也,世典馬牧。太宗即位為鄭兵將軍循行州郡問民疾苦太宗幸云中斤留守京師昌黎王慕容伯兒反斤聞而召伯兒窮問款引悉收其黨誅之世祖即位,為司
- 文言文片段對比習(xí)題閱讀下面[甲]、[乙]]兩個(gè)文言選段,作6-9題[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 文言文復(fù)習(xí)題整理總結(jié)一,古文默寫1、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__________。(《禮記》)2、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
- 袁宏道原文: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時(shí)使之也。妍媸之質(zhì),不逐目而逐時(shí)。唯識時(shí)之士,為能堤其而通其所必變。夫古有古之時(shí),今有今之時(shí),襲古人語言之跡
- 一道文言文練習(xí)題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①,以就有道②,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
- 《魚我所欲也》文言文及譯文《魚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為依據(jù),對人的生死觀進(jìn)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強(qiáng)調(diào)“正義”比“生命”更重要,主張舍
- 文言文翻譯高分策略參考翻譯文言文不是能讀懂文本就可以輕易做到的,因?yàn)樾睦镞吤靼撞坏扔谧焐夏軌蛘f出來,嘴上能說出來不等于筆下能夠?qū)懗鰜恚€涉
- 韓愈謂柳子曰:“若知天之說乎?吾為子言天之說。今夫人有疾痛、倦辱、饑寒甚者,因仰而呼天曰:‘殘民者昌,佑民者殃!’又仰而呼天曰:‘何為使至此
- 鄭人買履,既是一個(gè)成語,又是一個(gè)典故,更是一寓言,說的是鄭國人因過于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它告訴人們,遇事要實(shí)事求是,要會(huì)靈活
- 康懷英,兗州人也。事朱瑾為牙將,梁兵攻瑾,瑾出略食豐、沛間,留懷英守城,懷英即以城降梁,瑾遂奔于吳。太祖得懷英,大喜。后從氏叔琮攻趙匡凝,下
-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lì)精⒅,險(xiǎn)
- 蛇銜草原文昔有田父耕地,值見傷蛇在焉。有一蛇,銜草著瘡上,經(jīng)日傷蛇走。田父取其草余葉以治瘡,皆驗(yàn)。本不知草名,因以“蛇銜”為名?!侗阕印吩?/div>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