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片段對比習題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24 16:24:43
文言文片段對比習題
閱讀下面[甲]、[乙]]兩個文言選段,作6-9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
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②皆無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
所見ba6*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侨?,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數(shù)片,如鸞
鶴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異也。
(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釋]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賢的處所。②太、華、衡、廬:泰山、華山、衡山、廬山。③翳:遮
蓋,這里指云。
6.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絕。 絕:
②或王命急宣。 或:
③不以疾也。 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悉:
7.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4分)
①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②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
8.[甲] [乙]兩文都寫到“山”,兩文段所寫的`“山”各有著怎樣的特點?(4分)
9.[甲] [乙]兩文段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這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6. ①斷②有時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釋對兩個得1分)
7. ①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趣味無窮②議論的人說泰山、華山、衡山、廬山都沒有這種奇異的景象。(
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確,無語病即可)
8.[甲]文段寫群山具有連綿不斷、雄奇險拔、遮天蔽日的特點。[乙]文段描繪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
、奇、秀等特點。(4分,各2分)
9.對祖國壯麗山川的熱愛與贊美之情。(3分,只答出“熱愛”或只答出“贊美”一方面內容的得2分)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聊齋志異原文:豫人張氏者,其先齊人。明末齊大亂,妻為北兵掠去。張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訥。無何,妻卒,又娶繼室牛氏,生子誠。牛氏悍甚,
- 巨蛇偷蛋【原文】吳氏雞蛋行中積蛋不知幾億萬也,而月終盤計,必少數(shù)百枚。主人不甘,早暮伺之,見有蛇長數(shù)丈,身圍如碗,高踞梁上,而下垂其頭以吸蛋
- 后漢書原文:劉翊,字子相,潁川潁陰人也。家世豐產,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陳國張季禮遠赴師喪,遇寒冰車毀,頓滯道路。翊見而謂曰
- 呂文仲,字子臧,歙州新安人。文仲在江左,舉進士,調補臨川尉,再遷大理評事,掌宗室書奏。入朝,授太常寺太祝,稍遷少府監(jiān)丞。預修太平《御覽》、《
- 語文課外文言文翻譯:《樂羊子妻》樂羊子妻 作者:范曄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河南郡樂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兒。羊子嘗
- 如何巧妙快速的背誦文言文文言文閱讀三分鐘自我測試記憶一般同學認為,文言文閱讀的記憶類考題,僅是默寫的6道小題,只占18分。其實不然,古詩詞賞
- 文言文《歸去來兮辭并序》知識點總結高一下冊《歸去來兮辭并序》知識點總結人教版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橫”)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
- 杭世俊喜博先生①一歲必兩歸錢塘②。歸后無事,或攜錢數(shù)百與里中少年博望仙橋下。時錢文敏視學③浙中。一日盛暑,張蓋往訪先生。踏過橋下,文敏從輿④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練習題文言文。(15分)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
- 文言文《愚公移山》譯文及注釋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那么現(xiàn)在我們就來詳細讀讀《愚公移山》這篇文言文吧,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div>《存亡大計》高中文言文閱讀題洪邁《存亡大計》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附答案存亡大計(宋)洪邁國家大策系于安危存亡。方變故交切,幸而有智者陳至當之謀杜牧原文:譚忠者,絳人也。忠豪健喜兵,燕①牧劉濟與二千人,障白狼口。元和五年,中黃門②出禁兵伐趙,魏牧田季安曰:“趙誠虜,魏亦虜矣,計為之何張岱原文:紹興燈景,為海內所夸者無他,竹賤、燈賤、燭賤。賤,故家家可為之;賤,故家家以不能燈為恥。故自莊逵以至窮檐同巷1,無為燈、無不棚者。《文侯與虞人期獵》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墨子》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感二鳥賦(并序)韓愈貞元①十一年,五月戊辰,愈東歸②。癸酉,自潼關出,息于河之陰。時始去京師,有不遇時之嘆。見行有籠白烏、白鴝鵒③而西者,號《百家姓·酆》 文言文及釋義作者:佚名歷史來源「酆」源出;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文王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國游廬山記文言文廬山據(jù)潯陽彭蠡之會,環(huán)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敵其大以蕩潏之則靈。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曠,與海水異。故并海諸山多壯郁,而廬山有子猶①曰:貧者,士之常也;儉者,人之性也。貧不得不儉,而儉者不必貧,故曰“性也”。然則儉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儉而吝,則雖堆金積玉,與乞兒何劉廷讓字光乂,其先涿州范陽人。少有膂力,周祖鎮(zhèn)鄴,以隸帳下。從世宗征淮南,以功領雷州刺史。乾德二年春,詔領兵赴潞州,以備并寇。冬,興師伐蜀,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