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統(tǒng)字仲寧,安定烏氏人。更始二年”閱讀答案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20 04:32:59
梁統(tǒng)列傳
范曄
梁統(tǒng)字仲寧,安定烏氏人。更始二年,拜酒泉太守。會更始敗,赤眉入長安,統(tǒng)與竇融及諸郡守起兵保境,謀共立帥。初以位次,咸共推統(tǒng),統(tǒng)固辭曰:“昔陳嬰不受王者,以有老母也。今統(tǒng)內有尊親,又德薄能寡,誠不足以當之?!彼旃餐迫跒楹游鞔髮④?,更以統(tǒng)為武威大守。
性剛毅而好法律。統(tǒng)在朝廷,數(shù)陳便宜。以為法令既輕,下奸不勝,宜重刑罰,以遵舊典。乃上疏曰:“臣聞立君之道,仁義為主,仁者愛人,義者政理,愛人以除殘為務,政理以去亂為心。刑罰在衷,無取于勸,是以五帝有流、殛、放、殺之誅,三王有大辟、刻肌之法。高帝受命誅暴,平蕩天下,約令定律,誠得其宜。文帝寬惠柔克,遭世康平,惟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它皆率由,無革舊章。武帝值中國隆盛,財力有余,征伐遠方,軍役數(shù)興,豪桀犯禁,奸吏弄法,故重首匿①之科,著知從②之律,以破朋黨,以懲隱匿。宣帝聰明正直,總御海內,臣下奉憲,無所失墜,因循先典,天下稱理。至哀、平繼體,而即位日淺,聽斷尚寡,丞相王嘉輕為穿鑿,虧除先帝舊約成律,數(shù)年之間,百有余事,或不便于理,或不厭民心。伏惟陛下包元履德,權時撥亂,功逾文、武,德侔高皇,誠不宜因循季末衰微之軌?!?br/>事下三公、廷尉,議者以為隆刑竣法,非明王急務,施行日久,豈一朝所厘。統(tǒng)今所定,不宜開可。帝令尚書問狀,統(tǒng)對曰:“聞圣帝明王,制立刑罰,故雖堯、舜之盛,猶誅四兇??鬃釉唬骸塘P不衷,則人無所厝手足。’衷之為言,不輕不重之謂也。自高祖之興,至于孝宣,君明臣忠,猶因循舊章,不輕改革,海內稱理,斷獄③益少。至初元,所減刑罰百有余條,而盜賊浸多,歲以萬數(shù)。是時以天下無難,百姓安平,而狂狡之勢,猶至于此,皆刑罰不衷,愚人易犯之所致也。由此觀之,則刑輕之作,反生大患;惠加奸軌,而害及良善也。”議上,遂寢不報。
后出為九江太守,定封陵鄉(xiāng)侯。統(tǒng)在郡亦有治跡,吏人畏愛之。卒于官。
(節(jié)選自《后漢書·梁統(tǒng)列傳》)
【注】①首匿:謂主謀藏匿罪犯。②知從:即“知縱”,謂知道別人犯法而不檢舉告發(fā)。
③斷獄:審理和判決的案件。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刑罰在衷,無取于勸 衷:恰當、合適
B.施行日久,豈一朝所厘 厘:改正、改革
C.則人無所厝手足 厝:交錯、交叉
D.盜賊浸多,歲以萬數(shù) 浸:逐漸、漸漸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屬于梁統(tǒng)“宜重刑罰,以遵舊典”的理由的一組是(3分)( )
①內有尊親,又德薄能寡 ②法令既輕,下奸不勝
③天下無難,百姓安平 ④隆刑竣法,非明王急務
⑤刑輕之作,反生大患 ⑥惠加奸軌,而害及良善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②③④ D. ①③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更始帝劉玄兵敗后,梁統(tǒng)和竇融以及各位郡守起兵保衛(wèi)邊境,大家推舉梁統(tǒng)為統(tǒng)帥,
但是他堅決推辭,后被重新推舉為武威太守。
B.梁統(tǒng)認為人君執(zhí)政之法,應以仁義為主,即愛護百姓,消除can6*暴。他極力主張加重
刑罰,遵循舊典,用嚴格的法律治理國家。
C.在中原興盛時期,當時有些豪桀違反禁令,有些官吏玩弄權術,因此,漢武帝制定了嚴格的法令來破除朋黨,懲罰隱匿犯罪的人。
D.三公、廷尉沒有認同梁統(tǒng)的建議,他們認為嚴酷刑法不是英明之主所為。后來奏議
呈上,光武帝認可“重刑法遵舊典”的建議,并頒令推廣。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統(tǒng)在朝廷,數(shù)陳便宜。(3分)
(2)愛人以除殘為務,政理以去亂為心。(3分)
(3)數(shù)年之間,百有余事,或不便于理,或不厭民心。(3分)
參考答案
9.C(A項“衷”,同“中”,折中,引申為恰當、合適。C項“厝”,同“措”,放置、安排?!耙回人窎|,一厝雍南”(《愚公移山》)中“厝”即放置之義。)
10.B(①是梁統(tǒng)推辭統(tǒng)帥之位的理由; ③表現(xiàn)的是社會安定的情況;④是三公、廷尉的看法,反對之聲。)
11.D(“遂寢不報”,“寢”是停止、平息的意思。意思是奏議被上面扣住了,沒有往上報?!安㈩C令推廣”于文無據(jù)。)
12.(1)梁統(tǒng)在朝中,經(jīng)常向光武帝提出有利于國家的建議。(“數(shù)”“便宜”各1分,大意1分。)
(2)愛護百姓則務必消除can6*暴,政務治理則是以清除混亂為中心。(“務”“ 去亂”各1分,大意1分。)
(3)數(shù)年時間,有上百件案子,有的不便于審理,有的在處理上不服民心。(“或”“厭”各1分,大意1分。)
參考譯文
梁統(tǒng),字仲寧,安定烏氏人。更始二年(24),授職酒泉太守。更始失敗后,赤眉軍進入長安,梁統(tǒng)與竇融以及各郡守起兵保衛(wèi)本境,大家商議要立一個統(tǒng)帥。開始按位次排列,大家推選梁統(tǒng),梁統(tǒng)堅決推辭道:“從前陳嬰不肯做王,因為老母在世。現(xiàn)在我內有尊親,又德薄能少,的確不能勝任?!庇谑谴蠹疫x竇融做河西大將軍,以統(tǒng)做武威太守。梁統(tǒng)性格剛毅,喜好法律。
開始在州郡做官。梁統(tǒng)在朝廷,多次上奏對國家有利的事。他認為法令太輕,壞人就會增多,應該加重刑罰,遵照舊典辦事。于是上疏道:“臣下見過元、哀二帝輕判特殊的刑罰,處理一百二十三件事,親手sha6*人的減死刑一等,從此以后,立下了標準,所以人們輕易犯法,官吏隨便sha6*人?!俺枷侣犝f立君的道理,以仁義為主,仁者才能愛護人民,義者政治才能得到治理,愛人民就應除去can6*暴,整理政治就應除去叛亂。刑罰在于適中,不能太輕,因此五帝有流、殛、放、殺等辦法,三王有大辟、刻肌膚等做法??鬃诱f:‘仁者必有勇?!终f:‘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漢高帝受天命誅暴秦,平定天下,約法三章,的確十分恰當。漢文帝主張寬惠,以柔克剛,處在太平之世,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別的都依舊章辦事。漢武帝時正是中國強盛之時,財力有余,征伐遠方,調兵多次,一些豪杰違犯禁令,奸吏鉆法律的空子,所以對首犯及窩藏犯極其重視,對脅從者也應法辦,用來破除朋黨,懲罰隱匿不報之人。漢宣帝聰明正直,統(tǒng)治天下,臣下按法辦事,沒有錯誤,照先典辦事,天下得到治理。到了哀帝、平帝繼位,時間不長,辦案不多,丞相王嘉隨便改動先帝的舊法,幾年之內,出了百多件事,有的不近情理,有的不能滿足民心?,F(xiàn)在我把一些對政體有害的地方陳述在左邊:“臣下想到陛下品德高尚,權宜時勢,撥亂反正,功勞超過文王武王,品德與高皇帝相通,不應按照末代衰微的軌跡行事。
事情下達到三公、廷尉那里,大家認為嚴刑峻法,不是明王當前的急務,舊法施行日久,不是一個早晨改得好的。梁統(tǒng)所提,不宜采納。皇帝命令尚書問明情況,梁統(tǒng)回答說:“我聽說圣帝明王,設制刑罰,因此就是在堯舜盛世,也有誅除四個兇惡之人的事?!鬃诱f:“刑罰不適當,百姓則不知怎樣去做?!械囊馑季褪钦f不輕不重?!洞呵铩分械膽土P,并不回避親戚,主要是為了防備禍患制止混亂,保全安定黎民百姓,難道沒有仁愛恩澤,重視斷絕兇狠can6*暴者之路嗎?自從漢高祖立國以來,直到漢宣帝時期,君王英明臣下忠誠,謀略深遠廣博,卻仍然因循過去的典章,不輕易改革,天下得到治理,案件越來越少。到初元、建平年間,減少的刑罰達到一百多條,而盜賊逐漸增多,一年之中以萬計。那時因天下沒有災難,百姓安寧平靜,而叛亂者的氣勢尚且到了這種程度,這都是因為刑罰不適當,使愚蠢之人輕易犯法造成的。由此可見,減輕刑罰的舉動,反而會產(chǎn)生大的禍患;對壞人施加恩惠,反而會傷害善良的人?!弊嘧h呈上,上邊扣住,沒有給以回答。
后來梁統(tǒng)又出任九江太守,定封為陵鄉(xiāng)侯。梁統(tǒng)在郡也有治理的功績,官吏百姓都畏愛他。后死在官位。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資治通鑒原文:鄭文貞公①魏征寢疾,上②遣使者問訊,賜以藥餌。又遣中郎將李安儼宿其第,動靜以聞。上復與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③其子叔
- 春望文言文翻譯《春望》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詩。以下是“春望文言文翻譯”,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和拼憾鸥粕胶釉?,城春草木深。?/div>張志和《漁歌子》—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鑒賞漁歌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注釋]1.西塞山:在浙江《張萬福傳》原文及翻譯導語: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張萬福傳》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傷仲永的文言文翻譯傷仲永是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信息,僅供大家閱讀參考!【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白侯之賢文言文閱讀練習白侯之賢三衢沈君持正,盛稱其守白侯①之賢。予問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貧人。侯察其奸,以田定文言文《吊古戰(zhàn)場文》譯文及注釋《吊古戰(zhàn)場文》寫的是什么?你會翻譯嗎?下面是文言文《吊古戰(zhàn)場文》譯文及注釋,為大家提供參考。譯文廣大遼闊的無邊三峽文言文翻譯及賞析導語:《三峽》節(jié)選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學家,官員,文學家,散文家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中學生平時學習用時最多的是文言文,花工夫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頭腦發(fā)漲的是文言文,可考試時出錯最多的仍是文言文,應用起來最難的《如夢令》的中考語文文言文重點篇目考點總結譯文:昨天夜里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后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孟子文言文閱讀附答案為了提高學生們的閱讀技巧和興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孟子文言文閱讀附答案,歡迎閱讀!下面的短文選自《孟子》,請你閱讀后思考并管子文言文的練習以及答案病句桓公問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對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懼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課外文言文閱讀之吳山圖記(明)歸有光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為吳縣,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君之為縣,有惠愛,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宋史原文:劉筠,字子儀,大名人。舉進士,為館陶縣尉。還,會詔知制語楊億試選人校太清樓書,摧筠第一,以大理評事為秘閣校理。真宗北巡命知大名府觀2.董遇談“三余”勤讀 原文: 有人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睆膶W者云:“苦寇準字平仲,華州下邽人也。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年十九,舉進士。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蚪虦试瞿?,答曰:“準方進取,可欺觸蠻之戰(zhàn),蝸角之爭莊周魏瑩與田侯牟①約,田侯牟背之。魏瑩怒,將使人刺之。犀首②公孫衍聞而恥之,曰:“君為萬乘之君也,而以匹夫從仇。衍請受甲二上樞密韓太尉書的文言文作者:蘇轍〔宋〕蘇轍太尉執(zhí)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孟子曰:“我善養(yǎng)《說苑?臣術》寓言故事原文:高繚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諫曰:“高繚之事夫子三年,曾無以爵位,而逐之,其義可乎?”晏子曰:“嬰,仄陋之人也。七年級下冊核舟記文言文原文和翻譯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mǐn)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wǎng)不因勢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