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官職升貶的專用詞語解析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04 07:44:32
文言文官職升貶的專用詞語解析
高考文言文閱讀題多為人物傳記,其中往往涉及古代官職升降調(diào)動的一些專用詞語。正確理解、掌握這些詞語,對于疏通文意,培養(yǎng)和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不無裨益。文言文中涉及古代官職升貶的專用詞語有三種情況:
一、用于升職
拜:授予官職。例:①詔書特下,拜臣郎中。(李密《陳情表》高中語文)②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高中語文) 另外,“拜”也可引申為“接受官職”的意思。例:于是辭相印不拜。(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除:本義為臺階,引申為任命授職之意,往往用于除去舊官而授予新職。例:①尋蒙國恩,除臣洗馬。(李密《陳情表》)②署為府長流參軍,除南清河守。
任:本義為信任,引申為委任之意。例:①受任于敗軍之際。(諸葛亮《出師表》)②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魏征《諫太宗十思書》)③以祖任為丹州司法參軍。
用:任用,使用有才能的人。例: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退秦師》,高中語文第一冊)②皇上欲大用康先生。(梁啟超《譚嗣同》)
擢:選拔、提升官職。往往指提拔本來沒有官職的人。例:至微至陋,過蒙拔擢。(李密《陳情表》)有時也指越級提升。例:皇上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梁啟超《譚嗣同》)有時“擢授”并用,為授職、任命之意。例: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晉書 左思傳》)
封:秦漢時期,帝王授給臣子土地或封號,叫做封。
例:①安厘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司馬遷《史記 .信陵君竊符救趙》)②劉良佐者,故弘光四鎮(zhèn)之一,封廣昌伯。(邵長蘅《閻典史傳》)
二、用于調(diào)職
遷:本義為從低處遷移到高處,引申為調(diào)動官職。例:遷左丞,行涼州事。也指升官。例:①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如振落葉耳。(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②再遷太史令。(范曄《后漢書 張衡傳》)③文帝即位,累遷至吏部侍郎。
徙:本義為遷徙的動作,引申為調(diào)動官職。例:①及孝景帝立,廣為隴西都尉,徙為騎郎將。(司馬遷《史記 李將軍列傳》 ②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范曄《后漢書 張衡傳》)
調(diào):調(diào)動、遷調(diào)之意。例:調(diào)清河丞,尋知大谷縣。有時也指升官。例:婿以不調(diào)。(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有時還指降職。例:盎亦以數(shù)直諫不得久居中,調(diào)為隴西都尉。(班固《漢書 爰盎傳》)
出:出任,一般指京官外調(diào)。例: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白居易《琵琶行》,高中語文第三冊)有時也指由家居而出任官員。例:永和初,出為河間相。(范曄《后漢書 ? 張衡傳》)
放:被委派的意思,多指京官外調(diào)。例:既而胡即放寧夏知府,旋升寧夏道。(梁啟超《譚嗣同》)有時也指罷官放逐。例: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司馬遷《史記? 屈原列傳》高中語文第六冊)
三、用于貶職
謫:古代官吏因罪而被降職并遠調(diào)。例:①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陽樓記》)②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洵陽城。(白居易《琵琶行》)有時“遷謫”并用,與“謫”同義。例: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白居易《琵琶行》)
遷:因罪而被貶職并遠調(diào)或放逐。例: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范仲淹《岳陽樓記》)有時指罷官放逐。例:頃襄王怒而遷之。(司馬遷《史記 ? 屈原列傳》)有時“左遷”并用,古代把升官叫做“右遷”,把降職叫做“左遷”。例: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琵琶行》)
黜:廢黜、貶退之意。例:①屈平既絀(通“黜”),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縱親。(司馬遷《史記 ? 屈原列傳》)②臺臣慚,追受其牒,為復(fù)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啟《書博雞者事》)
罷:本義為放逐有罪之人,引申為罷免、撤職之意。例:①復(fù)請之,吾輩無生理,而主讞者亦各罷去。(方苞《獄中雜記》)②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琯王藏等。(司馬遷《史記 ? 魏其武安侯列傳》)
免:罷免官職。例:①免官削爵。(班固《漢書 ? 貢禹傳》)②大理丞狄仁杰斷善才罪止免官。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朱子奢,蘇州吳人,從鄉(xiāng)人顧彪授《左氏春秋》,善文辭。隋大業(yè)中,為直秘書學(xué)士。天下亂,辭疾還鄉(xiāng)里。后從杜伏威入朝,授國子助教。太宗貞觀初,高麗
- 人有負鹽負薪者皮得實(人有負鹽負薪者) 選自《北史·李惠傳》原文(后魏惠,為雍州刺史。)人有負①鹽與負薪②者,二人同釋③重擔,息于樹陰下。少
- 清史稿原文:魏琯,字昭華,山東壽光人。明崇禎進士,官御史。順治二年,以薦起原官,巡按甘肅。請開馬市以柔遠人,下部議行。涼州兵劫參議道廨,捕得
- 文言文虛詞“且”字介紹【且】另:“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荊軻刺秦王》中的.“且”讀為“ū”,在古籍中,“且”字往往作為“雎”的通假
- 莊子渾沌之死原文: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
- 曾國藩原文:吾師江陰季先生,自名其寓舍日“槐陰補讀之室”,而屬人為之圖。圖成于道光癸卯之夏,時先生方官內(nèi)閣學(xué)士,職思簡易。曰“補讀”云者,以
- 高三語文文言文實詞愛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 順民先王先順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心有道,萬乘之國,百戶之邑,民無有不說
- 舊唐書原文:李元纮,其先滑州人,世居京兆之萬年。元纮少謹厚。初為涇州司兵,累遷雍州司戶。時太平公主與僧寺爭碾硙,公主方承恩用事,百司皆希其旨
- 劉文靜,字肇仁,自言系出彭城,世居京兆武功。倜儻有器略。大業(yè)末,為晉陽令,與晉陽宮監(jiān)裴寂善。寂夜見邏堞傳烽,叱曰:“天下方亂,吾將安舍?”文
- 歐陽修《縱囚論》原文及翻譯導(dǎo)語:歐陽修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fēng)。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歐陽修《縱囚論
- 《退庵論文》文言文練習(xí)附答案我輩作文,必幾經(jīng)刪潤①,而后文成。聞歐陽文忠作《晝錦堂記》,原稿首兩句是:“仕宦②至將相,富貴歸故鄉(xiāng)。”再四改訂
- 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柳宗元原文:先君諱鎮(zhèn),字某。天寶末,經(jīng)術(shù)高第。遇亂,奉德清君1夫人載家書隱王屋山。間行以求食,深處以修業(yè)。合群從弟子
-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用法詳解一、主謂倒置為了強調(diào)謂語,有時將謂語置于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
- 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寓言故事原文:晏子將至楚,楚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
- 原文: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弊雍痹唬骸拔乙圆回潪閷殻粻栆杂駷閷?,若以與我,皆喪寶也
- 終軍,字子云,濟南人也。少好學(xué),以辯博能屬文聞于郡中。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至府受遺,太守聞其有異材,召見軍。甚奇之,與交結(jié)。軍揖太守而去,
- 孫沔,字元規(guī),越州會稽人。中進士第,補趙州司理參軍。跌蕩自放,不守士節(jié),然材猛過人。 時宰相呂夷簡求罷,
- 王克敬,字叔能,大寧人。既仕,累遷江浙行省照磨,尋升檢校。調(diào)奉議大夫、知順州,以內(nèi)外艱①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監(jiān)倭人互
- 高考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xí)《荊軻刺秦王》知識點梳理文學(xué)常識:《戰(zhàn)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xué)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