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復(fù)習(xí)之屈原列傳知識點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27 10:59:50
文言文復(fù)習(xí)之屈原列傳知識點
一、通假字
1、離:猶離憂也(通罹)
2、指:其稱文小而而其指極大(通旨)
3、反:人窮則反本(通返)
4、絀:屈平既絀(通黜)
5、質(zhì):厚幣委質(zhì)事楚(通贄)
6、見:靡不畢見(通現(xiàn))
7、內(nèi):亡走趙,趙不內(nèi)(通納)
8、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濁)
二、一詞多義
1、聞:①博聞強(qiáng)志,明于治亂,(名詞,學(xué)識)
②無何,宰以卓異聞(動詞,聞名)
③況草野之無聞?wù)吆?名詞,名氣)
④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動詞,聽到)
2、志:①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名詞,品行)
②博聞強(qiáng)志,明于治亂(動詞,記憶)
③其志潔,其行廉(名詞,品行)
④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fù)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詞,意愿)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動詞,作標(biāo)志)
3、直: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志,以事其君(名詞,正直)
②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與橫相對)
③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通值,價值)
④與貴酋處二十日,爭曲直(對的')
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疏遠(yuǎn))
②以金籠進(jìn)上,細(xì)疏其能(名作動,用奏章寫)
③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詞,稀疏)
④《諫太宗十思疏》(一種文體)
三、詞類活用
1、入:入則與王圖議國事(動作狀,對內(nèi))
2、出:出則接遇賓客(動作狀,對外)
3、讒:因讒之曰(形作動,講壞話)
4、聽: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動作名,聽取意見)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xie6*惡的小人)
方正: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6、明:明道德之廣崇(形作動,闡明)
7、蟬:蟬蛻于濁穢(名作狀,象蟬蛻殼那樣)
8、怒:楚使怒去(動作狀,生氣地)
9、虎狼:秦,虎狼之國,不可信(名作狀,象虎狼那樣)
10、祖: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名作動,繼承)
1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狀,一天天地)
四、古今異義的詞
1、顏色:古義:臉色,氣色(顏色憔悴)
今義:色彩
2、形容:古義:形體,容顏(形容枯槁)
今義:對事物進(jìn)行描述
3、從容:古義:言語舉動適度得體(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今義:不慌不忙,鎮(zhèn)定自若
4、反復(fù):古義:反,覆轉(zhuǎn);復(fù),恢復(fù)
今義:顛來倒去
5、詭辯:古義:謊言,欺詐的言論
今義:無理狡辯
五、句式歸納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斷句)
2、明于治亂,嫻于辭令(狀語后置)
3、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被動句)
4、楚誠能絕(于)齊。(省略句、狀語后置)
5、秦,虎狼之國,不可信。(判斷句)
6、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賓語前置)
7、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被動句)
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被動句)
9、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被動句)
10、此不知人之禍也。(判斷句)
六、難句翻譯
1、博聞強(qiáng)記,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譯:(他)學(xué)識淵博,記憶力強(qiáng),對治理國家的道理很精通,對外交辭令非常熟悉。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譯:誠信卻被懷疑,忠貞卻被誹謗,能沒有怨憤嗎?
3、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fù)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譯:他愛護(hù)國君、振興楚國而一反楚國衰弱局面的意愿,在《離騷》這篇詩歌中再三表露出來。
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
譯:(結(jié)果),軍隊遭挫敗,國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已客死在秦國,被天下人恥笑。
5、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譯:整個社會都污濁,我一人潔凈;眾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劉向原文:梁①大夫有宋就者,嘗為邊縣令,與楚鄰界。梁之邊亭與楚之邊亭皆種瓜,各有數(shù)。梁之邊亭人劬②力數(shù)灌其瓜,瓜美;楚人寙③而稀灌其瓜,瓜惡
- 高中文言文虛詞用法(一)名詞,處所,地方。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司馬遷《陳涉世家》)②成反復(fù)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蒲松齡《促織》
- 語文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寓言狼子野心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一日,主人盡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
- 宿新市徐公店文言文解析《宿新市徐公店》作者是宋朝文學(xué)家楊萬里。其古詩全文如下: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 山陰王謔庵先生,名思任,字季重。先生作縣令,意輕五斗,兒視督郵,偃蹇宦途,三仕三黜。通籍五十年,強(qiáng)半林居,放浪山水,且以暇日閉戶讀書。自庚戌
- 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xué)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
- 高中怎樣學(xué)好文言文不少學(xué)生害怕學(xué)文言文,覺得自己雖然花了不少精力學(xué)習(xí),有了一定量的知識積累,但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卻
-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原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
- 三人越谷原文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與之臨乎淵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謂之勇,不然為怯。”彼勇者恥怯,必跳而越焉,其
- 文言文重要知識點復(fù)習(xí)虛詞“之”用法講解中考文言文知識點復(fù)習(xí):虛詞“之”用法講解一、代詞1、人稱代詞,譯作“他”、“她”、“他們”①公與人乘,
- 何敞字文高,扶風(fēng)平陵人也。其先家于汝陰。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時務(wù),每請召,常稱疾不應(yīng)。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禮。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
- 文言文被動句的格式1、用介詞“為”引進(jìn)行為的主動者。如:①炮臺悉為逆據(jù)。(《三元里抗英》)②兔不可復(fù)得,而身為宋國笑。(《五蠹》)2、用介詞
- 《曹二媳婦》文言文翻譯《曹二媳婦》是一篇古文,選自《閱微草堂筆記》,下面是《曹二媳婦》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文言文佃戶曹二婦悍甚,動輒訶詈風(fēng)
- 舊唐書原文:趙彥昭者,甘州張掖人也。父武孟,初以馳騁佃獵為事。嘗獲肥鮮以遺母母泣曰汝不讀書而佃獵如是吾無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學(xué),遂博通
- 王翦將兵 王翦者,頻陽東鄉(xiāng)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n
- 齊桓晉文之事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曰:“德
- 宋史原文:王益柔字勝之。為人伉直尚氣,喜論天下事。用蔭至殿中丞。元昊叛,上備邊選將之策。杜衍、丁度宣撫河?xùn)|,益柔寓書言:“河外兵餉無法,非易
- 中考語文文言文練習(xí)題之正正直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陽朱氏家,常與一術(shù)者游。會術(shù)者病篤,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煉水銀為白金,吾兒幼,
- 傅歧,建威將軍琰之孫。仕梁,兼尚書金部郎。母憂去職,居喪盡禮,服闋后疾廢久之,復(fù)除始新令。人有因相毆而死,死家訴郡,郡錄其仇人,考掠備至,終
- 史記原文:孝惠時,(季布)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嫚①呂后,不遜,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日:“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敝T將皆阿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