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擊楫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25 00:07:33
中流擊楫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中流擊楫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zhōng liú jī jí,比喻立志奮發(fā)圖強。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中流擊楫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流擊楫出處:
《晉書·祖逖傳》
中流擊楫文言文
二十八 *祖逖①
《資治通鑒》
【導讀】
祖逖少有大志,中夜聞雞鳴,起床舞劍,后來“聞雞起舞”就成了有志者及時奮發(fā)的典故。東晉王朝偏安于建康(今南京市),祖逖力主北伐,收復失地。他征募士兵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情辭慷慨。宋以后的詩文多用“中流擊楫”這個典故比喻收復失地的決心。
范陽祖逖(tì),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②,同寢,中夜聞雞鳴,蹴(cù)琨覺(jué),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ruì)③以為軍諮祭酒④。逖居京口⑤,糾合驍健,言于睿曰:“晉室之亂,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⑥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⑦既遭殘賊⑧,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tǒng)之以復中原,郡國⑨豪杰,必有望風響應者矣!”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jǐ)千人廩(lǐn)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
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進。
①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晉紀十》?!顿Y治通鑒》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的通史。主編者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著名的史學家。祖逖(266—321),東晉時人。曾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失地。55歲時病逝于雍丘(今河南杞縣)。
②【司州主簿】官職名,主管文書簿籍。司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
③【?!克抉R睿,襲封瑯琊王,后西晉滅亡,睿在建康即位,為東晉元帝。
④【軍諮祭酒】官職名,軍事顧問。
⑤【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市。
⑥【戎狄】舊指我國北方的民族。
⑦【遺民】淪陷區(qū)的人民。
⑧【殘賊】殘害。
⑨【郡國】這里指全國各地???,縣級以上的行政區(qū)。國,晉王朝分封的藩國。
⑩【廩】米倉,這里指軍餉。 【部曲】漢朝j隊建制,這里指j隊?!咀驽巡荒芮逯性鴱蜐?,有如大江】古人設誓之辭。意思是:我祖逖如果不能肅清中原的敵人再渡江回來,就像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頭。濟,渡過江河。
【探究和練習】
一、閱讀課文,用口語講述祖逖的故事。
二、查字典,看注解,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讀音和意義。
1. 中夜聞雞鳴,蹴琨覺(蹴: 覺: )
2. 大王誠能命將出師(誠: 將: )
3. 不給鎧仗,使自召募(給鎧仗: )
4.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將: 楫: )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 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因: )
2.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及: 以為: )
3. 睿素無北伐之志(素: )
4. 遂屯淮陰(遂: )
四、把下列短語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注意詞語在句中的`意義。
1. 糾合驍健——
2. 望風響應——
3. 自相魚肉——
4. 起冶鑄兵——
五、背誦課文。
中流擊楫文言文翻譯: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duo6*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鉆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F(xiàn)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后,大家都想著奮發(fā)殺敵,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tǒng)領j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后,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j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于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繼續(xù)前進。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中焉的意思和發(fā)音讀音:yān翻譯:①相當于“之”,可譯作“它”、“他”等。《捕蛇者說》:“以俟夫觀風者得~?!雹诒硎疽蓡?,相當于“何”
-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
- 文言文閱讀理解之林紓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8分)閡縣林琴南孝廉紓①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歸,以襪實米,滿之,
- 《與陳伯之書》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練習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1),感生平于疇日(2),撫弦登陴(3),豈不愴悢
- 歐陽修原文:蜀于五代為僭國,以險為虞,以富自足,舟車之跡不通乎中國者五十有九年。宋受天命,一海內,四方次第平,太祖改元之三年,始平蜀。然后蜀
- 文言文虛詞記憶順口溜之記憶順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間可譯“的”;用作動詞“去、往、到”,用作助詞可不譯。1、用作代詞:可以代人、代物、
- 高考語文必考文言文知識點:六國論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率: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全都,一概)2、以:不賂者以賂者喪(因為)3、蓋:蓋失強援
- 宋史原文:允正字修己,以蔭補供奉官。太平興國中,掌左藏庫,屢得升殿奏事,太宗頗記憶其舊故。雍熙中,與張平同掌三班,俄為閣門祗候。四年,遷閣門
- 魯炅,幽人。長七尺余,略通書史。以蔭補左羽林長上。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引為別奏。安祿山反,拜上洛太守,將行,于帝前畫攻守勢。尋為山南節(jié)度使,以嶺
- (甲)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
- 種皓字景伯,洛陽人。父為定陶令,有財三千萬。父卒,皓悉以賑恤宗族及邑里之貧者。恥貴貨利,人之進趣名利者,皆不與交通。(漢)順帝末,為侍御史。
- 張孟傳文言文練習題答案及譯文張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廣平推官。稍遷漢中同知。入為順天治中,累進尚寶丞。高拱以內閣兼吏部,
- 文言文教學的誤區(qū)誤區(qū)之一:字字精準加尋章摘句幾乎所有的考試,凡涉及默寫填空,多一字,少一字,錯一字,概不給分,哪怕這一字改動無關緊要,哪怕改
- 常夢錫,字孟圖,扶風人,或曰京兆萬年人也。岐王李茂貞不貴文士,故其俗以狗馬馳射博弈為豪。夢錫少獨好學,善屬文,累為秦隴諸州從事。茂貞死,子從
- 邪不干正文言文翻譯“邪不勝正”的大意為: * 的壓不倒正派剛正的事物。下面是關于邪不干正文言文翻譯的內容,歡迎閱讀!邪不干正原文內容:貞觀中,
- 在籬笆那邊(Emily Dickison) Over the fence— Strawbe
- 唐代的邊塞詩,寫出了西北邊地的遼遠和荒涼,抒發(fā)的是豪邁蒼涼的情調。詩人感嘆大自然的高曠,也謳歌戍邊的將士英勇。李益,王昌齡,高適,岑參,王之
- 秋湖觴芰圖序[清]曾燠①去年此日,湖②水入圖;閏月今秋,蓮花展節(jié)。踏芳草而舊徑出,訊竹林而新雨來。芰荷深淺,不減于昔游;朋友舍離,已殊于前度
- 慈圣光獻曹皇后,真定人,樞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孫也。明道二年,郭后廢,詔聘入宮。景祐元年九月,冊為皇后。性慈儉,重稼穡,常于禁苑種谷、親蠶。慶歷
- 與朱元思書初中文言文翻譯文章開篇以簡潔的筆觸,給人們勾畫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陽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氣清新,山色蒼翠,并總述自富陽至桐廬水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