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下》《太史公自序》文言文比較閱讀練習及答案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10 11:46:46
《孟子告子下》《太史公自序》文言文比較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甲】【乙】兩個語段,回答1014題。(16分)
【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孟子·告子下》)
【乙】于是論次①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②,幽于縲紲③。乃喟然而嘆曰:
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④,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于是卒述陶唐⑤以來至于麟⑥止自黃帝始。
(節(jié)選自《太史公自序》)
【注釋】①次:編次,整理。②李陵之禍:李陵兵敗投降匈奴,司馬遷認為他是難得的將才,在漢武帝面前為其辯解,因此被下獄問罪,處以宮刑。③縲紲(léi xiè):原是捆綁犯人的繩索,這里引申為監(jiān)獄。④羑里(yǒu):古地名,今河南湯陰縣北。⑤陶唐:即唐堯,五帝之一。⑥麟:獵獲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漢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
1.結合文意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過:
(3)乃喟然而嘆曰: (4)故述往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1)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2)《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3.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2分)
于 是 卒 述 陶 唐 以 來 至 于 麟 止 自 黃 帝始。
4.(1)【甲】文中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2分)
(2)對【乙】文內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記敘了司馬遷在遭受宮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記》創(chuàng)作的過程。
B.司馬遷借圣人賢士發(fā)憤著述的事來表明自己身處逆境自強的人生態(tài)度。
C.司馬遷作《史記》是為了表達為李陵辯護一事的懊悔和對漢武帝的怨恨。
D.列舉圣人賢士的事例,也含蓄地抒發(fā)了司馬遷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氣。
5.【乙】文中作者列舉眾多歷史人物的'事例,能證明【甲】文中哪一觀點?(2分)
參考答案:
1.(1)通增,增加(2)犯錯誤 (3)于是,就 (4)因此,所以
2.(1)心意困苦,思慮阻塞,然后才能奮起(奮發(fā)創(chuàng)造)(2分)。 (2)《詩》三百篇,大多是圣人賢士為發(fā)泄(抒發(fā))憤懣(憤怒)而寫的作品(創(chuàng)作的)(2分)。
3.于是卒述陶唐以來∕至于麟止∕自黃帝始(每斷對一處得1分)。
4.(1)在國內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1分);在國外有足以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1分)。 (2)C
5.生于憂患(或憂愁禍害足以使人生存)(2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對比習題附答案【甲】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
- 《百家姓.莘》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1、莘氏即是辛氏,因為他們的發(fā)音相近。2、出自姒姓,以封國名為氏。夏朝的初期,夏王啟封高辛氏的兒子摯于
- 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庫府,金玉珍寶,不可稱言。其尤驚異者,有青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燈。燈燃,鱗甲皆動,煥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復
- 李諮,字仲詢,唐趙國公峘之后。諮幼有至性,父文捷出其母,諮日夜號泣,食飲不入口,父憐之而還其母,遂以孝聞。舉進士,真宗顧左右曰:“是能安其親
- 宋書原文:垣護之,字彥宗。少倜儻,不拘小節(jié),形狀短陋,而氣干強果。隨到彥之北伐,彥之將回師,護之為書諫曰:“外聞欲回師反旆,竊所不同。何者?
- 南史原文:褚彥回幼有清譽。宋元嘉末,魏軍逼瓜步,百姓咸負擔而立。時父湛之為丹陽尹,使其子弟并著芒屨,于齋前習行?;蜃I之,彥回時年十余,甚有慚
- 《明史·羅喻義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明史原文:羅喻義,字湘中,益陽人。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請假歸。天啟初還朝,歷官諭德。六年擢
- 梁賈說蘇軾①梁民有賈于南者,七年而后返。茹杏實、海藻,呼吸山川之秀,飲泉之香,食土之潔,泠泠風氣,如在其左右。朔易弦化,磨去風瘤,望之蝤蠐然
- 《易傳》 文言文翻譯及注釋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譯文大有,陰柔得尊位而居(九四爻與
- 南齊書原文:孔稚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人也。稚珪少學涉,有美譽。太守王僧虔見而重之,引為主簿。州舉秀才。解褐宋安成王車騎法曹行參軍,轉尚書殿中
- 管鮑之交文言文及翻譯導語:管鮑之交這個成語,起源于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友誼的故事,最初見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
- 河中石獸文言文翻譯《河中石獸》是清代文學家紀昀的記事錄。紀昀,字曉嵐(1724-1805),直隸獻縣(今屬河北)人。學識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
- 劉基《郁離子》寓言故事原文:瓠里子自吳歸粵,相國使人送之,曰:“使自擇官舟以渡?!彼驼呶粗?,于是舟泊于滸者以千數(shù),瓠里子欲擇之而不能識。送者
- 文言文《黃香溫席》翻譯文言文《黃香溫席》選自初中文言文閱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黃香溫席》翻譯,歡迎閱讀參考!【原文】昔漢時黃香,江夏人
- 文言文《孟子離婁章句下第十一節(jié)》原文翻譯及解析原文: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翻譯孟子說:“作為成年人,說話不必守信
- 韓云門娶盲女項城①韓云門,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幾,兩目失明。戚謂韓郎年少能文,必成遠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毀婚而終女子于
- 《三國志·魏書》節(jié)選文言文閱讀練習及其答案解析袁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人也。父滂,為漢司徒??っ鼮楣Σ?,后辟公府,舉高第,除譙令,不就。劉備之
- 后漢書原文:龐參字仲達,河南緱氏人也。初仕郡,未知名,河南尹龐奮見而奇之,舉為孝廉,拜左校今。御史中丞樊準上疏薦參,鄧太后納其言,即擢參,召
- ①歐陽公諱曄,字日華。自為布衣,非其義,不輒受人之遺。少而所與親舊,后或甚貴,終身不造其門。初為隨州推官,治獄之難決者三十六。大
- 蘇緘,字宣甫,泉州晉江人。舉進士,調廣州南海主簿。州領蕃舶,每商至,則擇官閱實其貲,商皆豪家大姓,習以客禮見主者,緘以選往,商樊氏輒升階就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