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文言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5-17 17:20:08
和氏璧文言文翻譯
導(dǎo)語:和氏璧,最早見于《韓非子》、《新序》等書,傳為琢玉能手卞和在荊山發(fā)現(xiàn),初不為人知,后由文王常識,琢磨成器,命名為和氏璧,萬成為傳世之寶。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和氏璧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蓖跻院蜑檎N,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有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蓖跤幸詾檎N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為,和乃抱其璞而哭與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qū)氂穸}之石也,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蓖跄耸褂袢死砥滂?,而得寶焉,遂民曰“和氏璧”。
全文翻譯:
楚國有一個叫卞和,在荊山里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奉獻給楚厲土,歷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淚后又繼續(xù)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就命名為和氏壁。
文言文《和氏璧》賞析
關(guān)于和氏璧,歷史上又演繹出了藺相如完璧歸趙,秦始皇將和氏璧制成傳國玉璽后來又在戰(zhàn)亂中摔去一角等一系列大家比較熟悉的故事,和氏璧和卞和一樣,也算是多災(zāi)多難的了。這個和氏璧的傳說,向來是被當成人才悲劇的一個比喻吧?有道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試想想,正是因為當初那兩代楚王沒有眼光、不識貨,才把寶玉被當成石頭,卞和因此而被跺去了雙腳。古往今來,像和氏璧那樣的被埋沒的人才悲劇故事實在是數(shù)不勝數(shù)!
這個和氏璧被“出土”的過程吧,這塊寶玉藏的實在是太“深”了,真的很難讓人識別:首先,是“鳳凰棲于石上”才引起了卞和的注意,如果不是卞和心細,沒有那么細心的人,它是不會被發(fā)現(xiàn)的;其次,之前兩任楚王找人鑒別都沒能看出來是寶玉,鑒定的人至少應(yīng)該算是個“專家級”的人物了吧,也就是說這個寶玉實在不太好認;第三,和氏璧最終顯現(xiàn)出它的`光彩奪目也是在“鑿開雕琢”以后,如果不給它這次加工機會,寶玉還是會被埋沒的……如果和氏璧不是深藏于石頭之中,如果這塊寶玉比較好認,如果卞和自己對“石頭”進行加工,故事的情形肯定是大不一樣了!
再說說“人才”的話題。很多“人才”感喟懷才不遇,這一定是時代的錯誤、社會的錯誤嗎?有沒有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真的是“世有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嗎?那些“千里馬”們?nèi)绻茏约赫覚C會一展駿足,何須那位高明的“伯樂”出來鑒定呢,一般老百姓都能看出來!換個角度看,正因為世間“伯樂”不常出現(xiàn),我們那些“千里馬”們就理應(yīng)換個思路,要自己想辦法脫穎而出了!“空悲切”、“一棵樹上吊死”,空等著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現(xiàn)的“伯樂”,那只能是自己埋沒了自己!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芙蕖文言文翻譯賞析蓮花,這一種尋常的植物,在我國清代戲曲家李漁看來,卻是渾身都是寶,一切都顯得那么不平?!,F(xiàn)在讓我們來看一看他是怎樣來展示這
- 語文下冊文言文總復(fù)習(xí)知識點1. 惡能無紀 惡:怎樣。紀:通“記”,記載。2. 凍風(fēng)時作 作:起。3. 局促一室之內(nèi) 局促:拘束。4. 波色乍
- 謝小娥傳(唐)李公佐 小娥姓謝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歲喪母,嫁歷陽俠士段居貞。居貞負氣重義,交游豪俊。小娥父畜巨產(chǎn),隱名商賈間
- 寒窯賦的文言文賞析版本一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
- 晉書原文:王珣,字元琳,瑯邪臨沂人。弱冠與陳郡謝玄為桓溫掾,俱為溫所敬重。溫嘗謂之曰:“謝據(jù)年四十,必擁旄杖節(jié)。王掾當作黑頭公①。皆難得之才
- 梁書原文:王志,字次道,瑯邪臨沂人。祖曇首,父僧虔,并有重名。志年九歲,居所生母憂,哀容毀瘠,為中表所異。褚淵為司徒,引志為主簿。淵謂僧虔曰
- 高中文言文期末復(fù)習(xí)考點-李白傳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天寶初,白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
- 學(xué)弈的文言文鑒賞《學(xué)弈》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xué)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
- 樵髯傳(清)劉大櫆樵髯翁,姓程氏,名駿,世居桐城縣之西鄙。性疏放,無文飾,而多髭須,因自號曰“樵髯”云。少讀書聰穎,拔出凡輩。于藝術(shù)匠巧嬉游
- 楊士奇原文: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始吾廬陵人,年已八十余,好道家書。其子立恭,兼治儒術(shù),能詩。皆意度闊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
- 初中語文第二冊文言文中的成語·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樂而環(huán)境幽美的世界,現(xiàn)在用以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xiàn)實斗爭的地方。(《桃花源記》)·
- 古詩文名篇名句默寫3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論語》中,有一句講的是學(xué)習(xí)的方法,孔子強調(diào)了功課要及時溫習(xí)或?qū)嵙?xí),這句話是“_
- 三國志·魏書原文:夏侯淵字妙才,惇族弟也。太祖居家,曾有縣官事,淵代引重罪,太祖營救之,得免。太祖起兵,以別部司馬、騎都尉從。 十
- 張岱西湖七月半①張岱②①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雌咴掳胫?,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峨冠盛筵,燈火優(yōu)傒,聲光相亂,名
- 楚人學(xué)舟楚人有習(xí)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于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shù),遽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在險,乃四顧膽
- 孫子文言文謀攻原文及翻譯《謀攻》是春秋時期孫武著作《孫子兵法》的第三篇,主要講的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孫子
- 《五人墓碑記》原文及翻譯《五人墓碑記》是明代張溥的作品,記述和頌揚了蘇州市民不畏強 暴、不怕犧牲、敢于向惡勢力進行斗爭的英勇事跡。下面是小編
- 李白大鵬賦文言文譯文與賞析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原文:余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fēng)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
- 資治通鑒原文:秦武安君伐韓,拔野王。秦左庶長王龁攻上黨,拔之。上黨民走趙。趙廉頗軍于長平,以按據(jù)上黨民。王龁因伐趙。趙軍數(shù)戰(zhàn)不勝,廉頗堅壁不
- 晁君成詩集敘蘇軾“達賢者有后,張湯是也?!睆垳藷o后者也?!盁o其實而竊其名者無后,揚雄是也?!睋P雄宜有后者也。達賢者有后,吾是以知蔽賢者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