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子相宣文言文練習題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5-24 13:40:55
季文子相宣文言文練習題
季文子相宣、成①,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②,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共以子為愛③,且不hua6*國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視國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惡猶多矣,吾以是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惡,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者乎,且吾聞以德榮為國華,不聞以妾與馬。”
文子以告孟獻子④,獻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⑤之妾,衣不過七升之布,馬餼⑥不過稂莠⑦。文子聞之,曰:“過能改者,民之上也?!笔怪疄樯洗蠓?。 《后漢書》
【注釋】①宣、成:魯宣公、魯成公。 ②上卿:古代最高的官銜。③愛:吝嗇。④孟獻子:仲孫它的父親。⑤子服:仲孫它又名子服。 ⑥餼:(xì),飼料。⑦稂莠:(lángyǒu),雜草。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妾不衣帛(穿、穿衣)B.且不hua6*國乎(使……有光彩)
C.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惡猶多矣(破舊)D.衣不過七升之布(過錯)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A.子為魯上卿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B.人共以子為愛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C.人之父兄食粗衣惡,而我美妾與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D.且不hua6*國乎年且九十
【小題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且吾聞以德榮為國華,不聞以妾與馬。
② 過能改者,民之上也。
【小題4】本文運用對話的寫法來刻畫人物形象,回答了人應該以什么為“貴”這一問題。文中的季文子與仲孫它的觀點有什么區(qū)別?請根據(jù)文意,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D (3分)
【小題2】B C (4分,各2分)
【小題3】①而且我聽說過用高尚的德行替國家增光,沒聽說過因妻子與馬穿得好、吃得好(講究奢侈)為國增光的。
②有了過錯而能改正,這就在普通人之上了。(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小題4】在仲孫它看來,衣食住行要與地位相稱,不僅自己有光彩,而且也給國家爭光。而在季文子看來,一個人要以天下幸福為己任,以道德高尚為榮。(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自己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注意字詞在句子中的變化,如本題A句中的“衣”是名詞動用。D項中“過”是“超過”的意思,故錯。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先準確判斷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再根據(jù)各選句的`意思結合對文言常用詞的積累來判斷字詞義,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進行比較。B項中兩個“以”都是“認為”的意思,C項中兩個“而”都表示轉折。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參照注釋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鍵詞語“德榮”“華”“過”,最后疏通句子。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
試題分析:梳通文意,找到人物的語言,大致翻譯一下,然后再概括他們的觀點。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晉書原文:馬隆,字孝興,東平平陸人。少而智勇,好立名節(jié)。魏兗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誅,舉州無敢收者。隆以武吏托稱愚客,以私財殯葬,服喪三年,列植
- 元史原文:杜本,字伯原,其先居京兆,后徙天臺,又徙臨江之清江,今為清江人。本博學,善屬文。江浙行省丞相忽剌術得其所上《救荒策》,大奇之,及入
- 劉基《郁離子》寓言故事原文:衛(wèi)靈公怒彌子瑕,抶出之。瑕懼,三日不敢入朝。公謂祝鮀曰:“瑕也懟乎?”子魚對曰:“無之。”公曰:“何謂無之?”子
- 素問舉痛論文言文及譯文素問·舉痛論黃帝問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厭于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shù)極,所
- 南史原文:裴邃字深明,河東聞喜人。邃十歲能屬文,善《左氏春秋》。梁天監(jiān)初,除后軍諮議參軍。邃求邊境自效,以為廬江太守。五年,征邵陽洲,魏人為
- 由是文言文翻譯很多詞語在文言文中的詞義是不一樣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由是文言文翻譯:在文言文中,“由是”既不是復音詞
- 《阮籍傳 晉書》的文言文閱讀附答案文言文,完成4~7題。阮籍,容貌瑰杰,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于色?;蜷]戶視書,累月不出;
- 任光祿竹溪記文言文及翻譯余嘗游于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徼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斬竹而薪之,其為園亦必購求
- 曾燠清文觀止秋湖觴芰圖序[清]曾燠去年此日,湖水入圖;閏月今秋,蓮花展節(jié)。踏芳草而舊徑出,訊竹林而新雨來。芰荷深淺,不減于昔游;朋友舍離,已
- 王陽明原文:①來書①云:“所喻知行并進,不宜分別前后,即《中庸》‘尊徳性而道問學’之功,交養(yǎng)互發(fā),內外本末,一以貫之之道?!豕ご蔚?,不能無先
- 薛端,字仁直,本名沙陀。有志操,遭父憂,居喪合禮。與弟裕勵精篤學,不交人事。年十七,司空高乾邕辟為參軍。賜爵平陰男。魏孝武西遷,周文①令大都
- 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武選登第,為河東從事。經略使韓縝語之曰:“君奇士也,他日當據(jù)吾坐?!睘楦?、火山軍巡檢。遼人常越境而汲,灌親申畫界
- 《送天臺陳庭學序》翻譯及賞析《送天臺陳庭學序》是一篇贈序。贈序的通常寫法,多以對所贈人物進行勸勉為主。宋濂在這篇贈序中也有這方面的內容,但更
- 得過且過文言文翻譯關于得過且過的文言文故事你有聽說過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得過且過文言文翻譯,歡迎參考!原文五臺山有鳥,名曰寒號蟲,四足,肉翅
- 程頤上谷郡君家傳程頤原文:先妣夫人姓候氏,太原盂縣人,行第二。世河東大姓。祖暠,當五代之亂,以武勇聞。父道濟,始以儒學中科第,為潤州丹徒縣令
- 文言文閱讀:陳諫議教子宋陳諫議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蹄嚙傷人多矣。一日,諫議入廄,不見是馬,因詰仆①:“彼馬何以不見?”仆言為陳堯咨售之賈
-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
- 學好文言文的三個方面學好文言文并非太難,只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基本就可以了。一、熟讀成誦宋代朱熹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
- 韓愈《獲麟解》【原文】 麟之為靈①,昭昭也②。詠于《詩》③,書于《春秋》④,雜出于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
- 晏子之晉,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負芻,息于途側者,以為君子也。使人問焉,曰:“子何為者也?”對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為至此?”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