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與刺猬文言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11 00:07:25
虎與刺猬文言文翻譯
大家知道虎與刺猬這篇文章怎么翻譯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虎與刺猬文言文翻譯,希望能幫到大家!
虎與刺猬(1)原文
有一大蟲,欲向野中覓食,見一刺猬仰臥,謂是肉臠(2),欲銜之。忽被猬卷著鼻,驚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覺昏睡,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蟲忽起歡喜,走至橡樹下,低頭見橡斗(3),乃側身語云:“旦來遭(4)見賢尊(5),愿郎君且避道!”
【難點注解】
(1)本篇選自隋代侯白撰寫的笑話集《啟顏錄》。
(2)臠:切成小塊的肉,這里指肉丸子。
(3)橡斗:帶殼的橡實。
(4)遭:偶然碰見。
(5)賢尊:尊稱對方之父。
【譯文】
有一只老虎,想到野地里尋找食物,看見一只仰臥的刺猬,認為是肉丸子,準備咬它。猛的被刺猬卷住了鼻子,驚嚇得狂奔,不知道休息,一直跑到山里,累了,不知不覺昏昏睡著了,刺猬便放了老虎的鼻子跑了。
老虎忽然醒來(發(fā)現(xiàn)刺猬沒了)非常高興,來到橡樹下,低頭看見橡樹的樹果,就側身對它說:“剛才遇見了您的父親,愿意為您讓路!”
【短章新解】
一只覓食的老虎,發(fā)現(xiàn)了原野中一只仰臥的刺猬,以為是個肉丸,就想叼走它,誰知刺猬卻刺卷在它的鼻子上。老虎一刻不停地跑回山中,又累又乏,不知不覺睡著了。這時,刺猬趁機跑掉了。老虎醒來發(fā)現(xiàn)并沒有受傷,非常高興。它走到一株橡樹下,看見一個帶殼的橡子,于是低頭對橡子說:“早上我遇見你父親了,還希望你給我讓一下道兒?!薄耙怀簧咭?,十年怕井繩”的老虎見了橡子還以為是刺猬的兒子,害怕至極,無知而又愚蠢的老虎可笑至極。這篇寓言告訴我們,只從現(xiàn)象看問題,往往鬧笑話,也說明,人們在受到挫折或災禍之后,容易產(chǎn)生畏懼心理,枉自驚怕。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一個故事:
“大魚吃小魚”,這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然而科學家通過一項特別實驗,卻得到了不同的結論。
研究人員將一個很大的魚缸用一塊玻璃隔成了兩半,首先在魚缸的一半放進了一條大魚,連續(xù)幾天沒有給大魚喂食。之后,在另一半魚缸里放進了很多條小魚,當大魚看到了小魚后,就徑直地朝著小魚游去,但它沒有想到中間有一層玻璃隔著,所以被玻璃頂了回來。第二次,它使出了渾身的力氣,朝小魚沖去,但結果還是一樣,這次使得它鼻青臉腫,疼痛難忍,于是它放棄了眼前的美食,不再徒勞了。
第二天,科學家將魚缸中間的玻璃抽掉了,小魚們悠閑地游到大魚面前,而此時的大魚再也沒有吃掉小魚的欲望了,眼睜睜地看著小魚在自己面前游來游去……
其實,很多人心靈中也有無形的“玻璃”,也像被刺猬刺了鼻子的老虎見了橡子害怕一樣,他們不敢大膽地表明自己的觀念,或者在挫折面前也采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態(tài)度。一個人要走向成功,就要不斷地打碎心中的這塊“玻璃”,辨清是“橡子”還是“刺猬”,超越無形的障礙!這是這篇寓言故事給我們的深層次啟示。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之說苑·奉使和史記·南越前傳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9 題。陸賈從高祖定天下,名為有口辯士,居左右,常使諸侯。及高祖
- 柳宗元原文:四月三日,宗元白化光①足下:近世之言理道者眾矣,率由大中而出者咸無焉。其言本儒術,則迂回茫洋,而不知其適;其或切于事,則苛峭刻核
- 宋史原文:魏掞之,字子實,建州建陽人。自幼有大志.師胡憲,與朱熹游。以鄉(xiāng)舉試禮部不第。嘗客衢守章杰所。趙鼎以謫死,共子汾將喪過衢。杰雅憾鼎,
- 文言文閱讀提升練習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武帝時,齊人有東方生名朔,以好古傳書,愛經(jīng)術,多所博觀外家之語。朔初入長安
- 中考語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識點1、蟬則千轉不窮 “轉”(zhuǎn) 通“囀” 《與朱元思書》2、窺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與朱元
- 《司馬光傳》文言文翻譯導語:司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世稱涑水先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司馬光傳》文言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
- 文言文題型的解答方法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nèi)容理解題。對于不同的題目則采用不同的解題方法:(1)詞語解
- 《真州東園記》原文及翻譯導語: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革新運動,繼承并發(fā)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下面和小編一
- 《洧南居士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清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溝,邑居洧水南,故以為號。曾祖清,以明經(jīng)任大同經(jīng)歷;祖璿,贈戶
- 后漢書原文:曹褒,字叔通。少篤志,有大度,結發(fā)傳其父充業(yè),博雅疏通,尤好禮事。常感朝廷制度末備晝夜研精沉吟專思寢則懷抱筆札行則誦習文書當其念
- 韓愈《爭臣論》原文及翻譯導語:韓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下面和小
- 陳書原文:王元規(guī),字正范,太原晉陽人也。元規(guī)八歲而孤,兄弟三人,隨母依舅氏往臨??ぃ瑫r年十二??ね梁绖⑻钫撸Y財巨萬,以女妻之。元規(guī)母以其兄
- 高中必修一的文言文知識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小編整理的高中必修一的文言文,供參考!《燭之武退秦師》一、通假字1.今老矣,無
- 《陳涉世家》原文及翻譯《陳涉世家》是《史記》里面的名篇,以前收錄于中學的語文課本。下面整理了《陳涉世家》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閱讀!《陳涉世家
- 初二文言文中的成語第五冊初二語文文言文中的成語匯總(第五冊)。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圖。(歐陽修《醉翁亭記》)水落石出:指潮
- 姚鼐原文:故資政大夫,內(nèi)閣大學士兼禮部侍郎桐城張公者,贈光祿大夫諱士維之曾孫,贈光祿大夫諱秉彝之孫,而太傅大學士文端公之子也。雍正元年,恩詔
- 子路見孔子文言文的翻譯《子路見孔子》本篇選自《孔子家語》,記載了孔子與子路最初相見時的一段對話。本文的內(nèi)容是子路見孔子文言文的翻譯,歡迎大家
- 張久中墓志銘曾鞏君姓張氏,名持,字久中,初名伯虎。慶歷三年來自曲江,入太學。當是時,天子方詔學官歲獻士二人,學者以數(shù)百千人,獨獻君,會學散,
- 聊齋志異螳螂捕蛇原文: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①,見巨蛇②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樹,樹枝崩折。反側傾跌之狀,似有物捉制
- 大義感人洪邁理義感人心,其究至于浹肌膚而淪骨髓,不過語言造次之間,初非有怪奇卓詭之事也。楚昭王遭吳闔廬之禍,國滅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