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答謝民師書》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7-24 23:06:59
蘇軾
原文:
近奉違,亟辱問訊,具審起居佳勝,感慰深矣。某受性剛簡,學(xué)迂材下,坐廢累年,不敢復(fù)齒縉紳。自還海北,見平生親舊,惘然如隔世人,況與左右無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數(shù)賜見臨,傾蓋如故,幸甚過望,不可言也。
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dāng)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鬃釉唬骸把灾晃模卸贿h(yuǎn)?!庇衷唬骸稗o達(dá)而已矣。”夫言止于達(dá)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風(fēng)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于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dá)。辭至于能達(dá),則文不可勝用矣。
揚雄好為艱深之辭,以文淺易之說,若正言之,則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謂雕蟲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類也。而獨悔于賦,何¨?終身雕篆,而獨變其音節(jié),便謂之經(jīng),可乎?屈原作《離騷經(jīng)》,蓋風(fēng)雅之再變者,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可以其似賦而謂之雕蟲乎?使賈誼見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賦鄙之,至與司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眾,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也;因論文偶及之耳。
歐陽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貴賤也。”紛紛多言,豈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須惠力法雨堂兩字,軾本不善作大字,強作終不佳,又舟中局迫難寫,未能如教。然軾方過臨江,當(dāng)往游焉?;蛏兴涗?,當(dāng)為作數(shù)句留院中,慰左右念親之意。今日至峽山寺,少留即去。愈遠(yuǎn),惟萬萬以時自愛。 (選自《經(jīng)進(jìn)東坡文集事略》)
【注釋】①書教:這里指書啟、諭告之類的官場應(yīng)用文章。②質(zhì):這里指體式。③疑若:懷疑。
譯文/翻譯:
最近我倆分別之后,多次承你來信問候,詳知你日常起居安好,十分欣慰。我稟性剛直簡慢,學(xué)問迂闊,才質(zhì)駑鈍,因事連年被廢黜,不敢再自居于士大夫行列。自從海南北還,見到舊日親友,也已經(jīng)漠然如同路人,何況與您平素沒有交往,還敢與您訂交嗎?您數(shù)次屈尊光臨,立談之間一見如故,使我萬分欣幸,意想不到,無法用言辭來形容。
您給我看的書啟(古代專指下級給上級的信件,后來用為信札的通稱)、詩賦、雜文,我已讀了多遍。大作猶如行云流水,原本無一定的形式,飄蕩流動,當(dāng)行則行,當(dāng)止則止,文理毫不做作,千姿百態(tài),舒卷自如??鬃诱f:“說話不講究文采,流傳就不會廣遠(yuǎn)?!坝终f:“言辭只求能表達(dá)意思就行了。“言辭僅要求能達(dá)意,好象是不講究文采,這是很不對的。要把握住事物的微妙處,就像捕風(fēng)捉影那樣難。心中能把事物徹底弄清楚的,大概在千萬人中也找不到一個,更何況是要用口說和手寫把事物表達(dá)清楚呢?表達(dá)清楚的,這就叫“辭達(dá)“。言辭要做到能夠達(dá)意,那么文采就運用不盡了。揚雄喜歡用艱深的辭藻來文飾淺顯易懂的意思,假如直捷了當(dāng)?shù)卣f出來,就人人都能明白了。這種寫作方法正是揚雄自己所批評的“雕蟲篆刻“那一套。他的《太玄》、《法言》都屬于這一類。而他偏偏只對作賦追悔,這是為什么呢?終身經(jīng)營雕蟲小技,而寫作《太玄》、《法言》時僅僅變有韻之文為無韻之文,便稱之為經(jīng),這可以嗎?屈原作的《離騷》,是《風(fēng)》《雅》傳統(tǒng)的再發(fā)展,即使與日月爭輝也不遜色。難道我們可以因為它象賦而稱之為雕蟲小技嗎?如果賈誼趕上了作孔子的學(xué)生,那么他的學(xué)行已經(jīng)足以“入室“了。而揚雄卻因他作過辭賦而看不起他,以至與司馬相如等同。像這樣淺陋的見解,在揚雄身上是很多的。這些話可以同明白人說,不能同一般人講,我因為議論文章,所以偶然談到。
歐陽修先生說:“文章像赤金美玉,市上本有定價,不是憑誰的一句話就能論定價格的貴賤?!蔽覇飭髦v了一大堆,對您未必有什么好處吧,真是慚愧惶恐不已。
您索要惠力寺法雨堂的題字,我本來不善于書寫大字,勉強寫來終究不好,又加上船上地方狹窄難以書寫,所以未能遵命寫好。但是我將路過臨江,理當(dāng)前去游覽?;蛟S寺僧要我寫一點什么,我會寫上幾句留在寺院內(nèi),以安慰您的鄉(xiāng)土之思。今天到達(dá)峽山寺,稍作逗留后就離開。與您相距越來越遠(yuǎn),希望您千萬珍重。不一一細(xì)說(舊時書信末尾常用此語)。
蘇軾《答謝民師書》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傷寒論 辨可發(fā)汗脈證并治》的文言文解說《傷寒論 辨可發(fā)汗脈證并治》作者:張仲景 * ,春夏宜發(fā)汗。凡發(fā)汗,欲令手足俱周,時出以 然,一時間許
- 薛奎,字宿藝,絳州正平人。進(jìn)士及第,為隰州軍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盜殺寺奴取財去,博者適至,血偶涴①衣,邏卒捕送州,考訊誣伏??氁?/div>王充《榮累之辨》高士所貴,不與俗均,故其名稱,不與世同。身與草木俱朽,聲與日月并彰;行與孔子比窮,文與楊雄為雙,吾榮之。身通而知困,官大而德文言文課內(nèi)外閱讀練習(xí)【古文閱讀】(甲)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邊歸讜,字安正,幽州薊人。歸讜弱冠以儒學(xué)名。后唐末,客游并、邠。晉祖鎮(zhèn)太原,召置門下,表為河?xùn)|節(jié)度推官、試秘書省校書郎,改太原府推官、試大理最新中考文言文成語第一冊溫故知新:溫習(xí)舊的知識而得到新的認(rèn)識和體會。也指重溫歷史可以認(rèn)識現(xiàn)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不新唐書原文:唐儉,字茂約,并州晉陽人。父鑒,隋戎州刺史,與高祖善,嘗偕典軍衛(wèi),故儉雅與秦王游,同在太原。儉見隋政浸亂,陰說秦王建大計。高祖嘗后漢書原文:黃琬字子琰。少失父。早而辯慧。祖父瓊,初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后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文言文《曹劌論戰(zhàn)》測試題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問:“何袁枚原文:乾隆三十九年春,大理寺正卿鄧遜齋先生予告還蜀。啟行之前一月,從京師作書寄其弟子袁枚曰:“蜀道大難,予偕汝衰,未必再見。即生死音耗,范雎說秦王范雎至秦,王庭迎,敬執(zhí)賓主之禮。范雎辭讓。是日見范雎,見者無不變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跪而請曰:“先生何(&nbs袁枚原文:高氏世居鐵嶺,為鑲黃旗著姓。一門印綬棨戟,布列中外。其官于南者,文良公其倬,總督兩江;相國公其位,提督松江。君為兩公猶子。初任吳塔木蘭詩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崔隱甫傳崔隱甫,貝州武城人。解褐左玉鈐衛(wèi)兵曹參軍,遷殿中侍御史內(nèi)供奉。浮屠惠范倚太平公主脅人子女,隱甫劾狀,反為所擠,貶邛州司馬。玄宗立,擢晉書原文:鄭袤,字林叔,滎陽開封人也。父泰,揚州刺史,有高名。袤少孤,早有識鑒。隨叔父渾避難江東。 時華歆為豫章太守,渾往依之,歆湯放桀文言文及譯文【原文】湯放桀《孟子》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四招學(xué)好高二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人使用的語言,讀懂文言文需要有文言文基礎(chǔ)。如何學(xué)習(xí)文言文,下面教你方法。給新高二學(xué)生參考,希望對大家的學(xué)習(xí)有幫助高中《召公諫厲王弭謗》文言文翻譯《召公諫厲王弭謗》選自《國語》上篇。故篇名亦作《國語·召公諫厲王弭謗》,題中,召公亦作邵公?!蹲髠鳌贩Q厲王為揚江陵府曲江樓記文言文閱讀及譯文廣漢張侯敬夫守荊州之明年,歲豐人和,幕府無事。常病其學(xué)門之外即阻高墉。乃鑿門通道,以臨白河,且為樓觀以表其上【甲】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 沉璧,漁歌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