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石之死文言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22 04:49:39
若石之死文言文及翻譯
導(dǎo)語:若石之死,選自《郁離子》,郁,有文采的樣子;離,八卦之一,代表火;郁離,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謂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若石之死文言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若石之死
原文 :
若石居冥山之陰,有虎恒窺其藩。若石帥家人晝夜警,日出而殷鉦,日入而舉輝,筑墻掘坎以守。卒歲虎不能有獲。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為虎死無毒已者。.于是弛其備,撤其備,墻壞而不葺。無何,有貙聞其牛羊豕之聲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為貙也,斥之不走,。貙人立而爪之?dāng)?。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p>
注釋:
1、陰:(山的)北面
2、恒:常常
3、窺:窺視,偷看
4、藩:籬笆
5、帥:帶領(lǐng)
6、警:警惕
7、卒:終,完畢
8、歲:年
9、毒:危害
10、弛:放松,放下
11、弩(nǔ):裝有機關(guān)的弓
12、備:防備
13、修:修補
14、決:破裂
15、葺(qì):修葺,修補
16、無何:不多久
17、貙(chū):一種兇猛的`野獸,形似貍。
18、止:停
19、隈(wēi):墻角
20、豕(shǐ):豬
21、斥:呵斥
22、走:跑
23、以:用
24、人立:像人一樣站立起來
25、但:只
26、宜:應(yīng)該
譯文:
若石隱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經(jīng)常蹲在他的籬笆外窺視。若石率領(lǐng)他的家人日夜警惕。日出的時候敲響金屬,日落的時候就點起篝火,夜晚就敲鈴鐺守夜。種荊棘灌木、在山谷筑墻來防守。一年過去了,老虎沒有得到任何東西。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很開心,自以為老虎死了就沒有對自己形成威脅的動物了。于是放松了警惕,撤除了防備,墻壞了不補,籬笆破了不修理。忽然有一天,有一只貙追捕麋鹿來到(這里),在他家的一角停了下來,聽到他的牛羊豬的聲音就進入并吃它們。若石不知道它是貙,拼命地叫它走,它不跑開,(又)用土塊打它,貙象人一樣站立起來用爪子抓死了他。大家說:"若石是只知道一樣不知道兩樣,應(yīng)有此下場啊!"
啟發(fā)與借鑒:
千萬不能放松警惕,對生物災(zāi)害要常備不懈。
文言知識:
陰。古代山的北面叫“陰”,山的南面叫“陽”。上文“若石居冥山之陰”,意為若石住在冥山的北面。古代有“華陽縣”與“華陰縣”,據(jù)此可推測“華陽縣”在華山的南面,“華陰縣”在華山的北面。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談文言文的弊端一、我國的兩個文化斷層各國在創(chuàng)立文字時,初期都存在與語言脫節(jié)的問題;但隨著書寫文字材料的進步,很快都與語言一致,使文字成為語言
- 趙炳,字彥明,惠州灤陽人。炳幼失怙恃,鞠于從兄。歲饑,往平州就食,遇盜,欲殺之,兄解衣就縛。炳年十二,泣請代兄,盜驚異,舍之而去。甫弱冠,以
- 章亨書絕壁 原文章惇嘗與蘇軾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臨絕壁萬仞,岸甚狹。子厚推軾下潭書壁,軾不敢。子厚履險而下,以漆墨濡筆大書石壁
- 倪云林先生墓忠銘周南老亡友云林倪瓚,字元鎮(zhèn),元處士也。處士之志業(yè),未及展于時,而有可以傳于世,誦其詩知其為處士而已,處士之詩,不求工而自理致
- 元史原文:伯顏,蒙古八鄰部人,長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見其貌偉,聽其言厲,曰:“非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迸c謀國事,恒出廷臣右
- 牡丹說【清】袁枚冬月,山之叟擔(dān)一牡丹,高可隱人,枝柯鄂韡,蕊叢叢以百數(shù)。主人異目視之,為損重資。慮他處無足當(dāng)是花者,庭之正中,舊有數(shù)本,移其
- 宋史原文:張昭,字潛夫。自言漢常山王耳之后,世居濮州范縣。祖楚平,壽張令。楚平生直,即昭父也。初,楚平赴調(diào)長安,值巢寇亂,不知所終。直幼避地
-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濟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婦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宮妝,髻上加氈笠,錦衣弓鞋,結(jié)束為急裝。腰劍,騎黑衛(wèi),極神駿,婦人神
- 文言文翻譯的十大失分點文言文翻譯十大失分點 文言文翻譯十大失分點(一)誤譯原文言實詞文言文翻譯十大失
- 《百家姓.皮》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皮」源出 ;出自姬姓。以王子字為氏。據(jù)《風(fēng)俗通義》及《元和姓纂》所載, 魯獻公次子仲山浦, 曾輔佐周
- 學(xué)習(xí)文言文應(yīng)理清三大關(guān)系中學(xué)文言文學(xué)習(xí),應(yīng)將文言文知識與文中蘊含的人文思想、審美價值結(jié)合起來,將文言文中的情、境、語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讓我們在
- 御史梁皙次先生傳[清]王世槙先生行梁氏,諱熙,字曰緝,皙次其別號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紈绔之習(xí),讀書好古,視聲利篾如也。于詩嗜陶淵明,少的句
- 文言文劉文靜字肇仁的閱讀答案及譯文劉文靜,字肇仁,自言系出彭城,世居京兆武功。倜儻有器略。大業(yè)末,為晉陽令,與晉陽宮監(jiān)裴寂善。寂夜見邏堞傳烽
- 晏子之御者【原文】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
- 學(xué)好文言文的方法指導(dǎo)一、日積月累字求其訓(xùn),句索其旨,這是我國宋代著名學(xué)者朱熹的讀書經(jīng)驗。讀文言文應(yīng)該力求弄清楚每個字的詞義,每句話的語意。然
- 曾鞏原文:劉向所定《戰(zhàn)國策》三十三篇,《崇文總目》稱第十一篇者闕。臣訪之士大夫家,始盡得其書,正其誤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戰(zhàn)國策》三十三
- 晏子春秋原文: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①隘囂塵,不可以居,請更諸爽塏(kǎi)者?!鞭o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
- 王鈺原文:吾家居泌水之南七世矣。山可樵,水可漁,可牧可耕,不邇喧囂,不鄰強梗,不尚險健,故士之端謹(jǐn)者樂居焉。 邑東郭史氏之后曰公仁
- 疑人竊履文言文訓(xùn)練習(xí)題及答案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竊履進,楚人不知也。他日,
- 強弱之辯夫強不自強,因弱以奉①強;弱不自弱,因強以御②弱。故弱為強者所伏,強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則所謂強者,豈壯勇之謂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