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陋室銘》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17 09:40:54
文言文《陋室銘》原文及翻譯
劉禹錫因在任監(jiān)察御史期間,曾經(jīng)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革新失敗后,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后寫下《陋室銘》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陋室銘
唐代: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里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jīng)。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鬃诱f:有什么簡陋的呢?
注釋
⑴陋室:簡陋的屋子。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駢句,句式較為整齊,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動詞。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詞用作動詞。
⑷靈(líng):名詞作動詞,顯得有靈氣。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這是簡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詞,此,這。是:表肯定的判斷動詞。陋室:簡陋的屋子,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為(陋室銘)的銘文(就不感到簡陋了)。惟:只。吾:我,這里是指(陋室銘)的銘文。馨: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渡袝ぞ悺罚骸笆蝠⒎擒?,明德惟馨。”。
⑺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上:長到;入:映入。
⑻鴻儒(hóng rú):大儒,這里指博學的人。鴻:同“洪”,大。儒,舊指讀書人。
⑼白?。浩矫?。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⑽調(diào)(tiáo)素琴:彈奏不加裝飾的琴。調(diào):調(diào)弄,這里指彈(琴)。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⑾金經(jīng):現(xiàn)今學術界仍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是指佛經(jīng)(《金剛經(jīng)》),也有人認為是裝飾精美的經(jīng)典(《四書五經(jīng)》),但就江蘇教育出版社的語文書則指的是佛經(jīng)(《金剛經(jīng)》)而安徽考察則是后者。金:珍貴的。金者貴義,是珍貴的意思,儒釋道的經(jīng)典都可以說是金經(jīng)。
⑿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的總稱,“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⒀之:語氣助詞,不譯。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⒁亂耳:擾亂雙耳。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亂,擾亂。
⒂案牘(dú):(官府的)公文,文書。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高考文言文名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以下是高考文言文名句,歡迎閱讀。NO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jīng)周南關雎)
- 東莞伯和真清?錢謙益真,姓何氏,東莞之員岡人,生八歲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奪。少英偉好書劍。至正間,嶺南盜起,焚掠州郡,真集義兵保鄉(xiāng)里。仕為河源
- 文言文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以下是文言文的名句,歡迎閱讀。NO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墩撜Z·子張》NO2、實事求是
- 宋史【原】是歲,哲宗親祀南郊,軾為鹵簿使,導駕入太廟。有赭傘犢車并青蓋犢車十余爭道,不避儀仗。軾使御營巡檢使問之,乃皇后及大長公主。時御史中
- 文言文考點梳理文言文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一塊奇葩。那里有岳陽樓的壯美,有小石潭的幽靜,有桃花源的迷人……提到文言文,我們就要著眼于中考。中考文
- 陶母責子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陶母責子文言文
- 施閏章原文:昔劉夢得嘗愛終南、太華、女幾、荊山,以為此外無奇秀,及見九華,始自悔其失言。是說也,嘗竊疑之。而李太白以山有蓮花峰,改九子為九華
- 《應科目時與人書》文言文解析【作品介紹】《應科目時與人書》作于貞元九年(公元793)。韓愈進士出身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時寫給別人的信。目的是希
- 蘇軾《趙清獻公神道碑》原文及翻譯導語: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都是兼從文、道兩方面著眼。下面和小編一起來
- 裴忌,字無畏,河東聞喜人也。祖髦,梁中散大夫。父之平,倜儻有志略,召補文德主帥,以功封費縣侯。忌少聰敏,有識量,頗涉史傳,為當時所稱。解褐梁
- 司成公家傳[明]侯方域叔父司成公,諱恪,字若木。年二十四登第,不肯仕,更讀書為詩賦。三歲而方相國從哲賢之,以為翰林院庶吉士,然立朝論議,終不
- 宋史原文:梅堯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侍讀學士詢從子也,工為詩,以深遠古淡為意,間出奇巧,初未為人所知。用詢蔭為河南主簿,錢惟演留守西京,特嗟
- 中考語文文言文倒裝句[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diào)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
- 臨終遺表文言文翻譯導語:《臨終遺表》是作者諸葛亮創(chuàng)作的一篇文言文。本文講述了諸葛亮憂勞成疾,自知將不久于世,與年秋八月手書遺表給后主劉禪。以
- 百喻經(jīng)文言文閱讀練習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問題。昔有長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積有年載,方得一車,持來歸家。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經(jīng)歷
- 原文: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
- 探索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文言文離我們年代久遠,與現(xiàn)代口語和書面語都有巨大差異,因此很多人認為沒有實用價值,除了被動學習一些用以應付考試外,沒
- 古代文言文的名句在中華數(shù)千年歷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古代文言文的`名句,僅供大家參考,希望
- 孔子生魯昌平鄉(xiāng)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
- 文言文特殊句式詳解之省略句(1)主語省略省略主語的現(xiàn)象在古今漢語中都有,只是在古漢語中更多一些。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這句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