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佐不辱命》文言文鑒賞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6-07 11:02:34
《齊國佐不辱命》文言文鑒賞
《齊國佐不辱命》通過齊國使臣賓媚人不辱使命的表現,謙謙君子的風度、超凡的勇氣和他大義凜然的正氣,反襯出晉國的霸道和無理,以及齊頃公的軟弱無能。
【原文】
《齊國佐不辱命》
出處:《左傳 成公二年》
晉師從齊師,入自丘輿①,擊馬陘②。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甗③、玉磬與地,“不可,則聽客之所為?!?/p>
賓媚人致賂,晉人不可,曰:“必以肖同叔子為質④,而使齊之封內盡東其畝⑤?!睂υ唬骸靶ね遄臃撬?,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敵,則亦晉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諸侯,而曰必質其母以為信,其王命何⑥?且是以不孝令也。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粢圆恍⒘钣谥T侯,其無乃非德類也乎?
“先王疆理天下⑦,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詩曰:‘我疆我理,南東其畝?!裎嶙咏碇T侯,而曰盡東其畝而已;唯吾子戎車是利,無顧土宜,其無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則不義,何以為盟主?其晉實有闕⑧!
“四王之王也⑨,樹德而濟同欲焉⑩;五伯之霸也⑾,勤而撫之,以役王命⑿;今吾子求合諸侯,以逞無疆之欲。詩曰:‘布政優(yōu)優(yōu),百祿是遒⒀?!訉嵅粌?yōu)而棄百祿,諸侯何害焉?
“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則有辭矣⒁。曰‘子以君師辱于敝邑,不腆敝賦以犒從者⒂;畏君之震,師徒橈敗⒃。吾子惠徼齊國之福⒄,不泯其社稷,使繼舊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愛,子又不許,請收合馀燼⒅,背城借一⒆。敝邑之幸,亦云從也;況其不幸,敢不唯命是聽?’”
【注釋】
①丘輿:地名,齊國境內,在今山東益都縣內。
②馬陘:讀音xíng,地名,齊邑名,在益都縣的西南。
③賓媚人:齊國上卿,即國佐。賂:贈送財物。甗:讀音yǎn,陶器,甑的一種,是一種禮器。玉磬:樂器。紀:古國名。為齊所滅。紀甗玉磬,是齊滅紀時所得到的珍寶。
④肖同叔子:肖,小國名;同叔:國王的名稱;子,女兒。蕭君同叔的女兒,即齊頃公的母親。
⑤封內:國境內。盡東其畝:田地壟畝全改為東西向,道路溝渠也相應地變?yōu)闁|西向,因為齊、晉東西相鄰,這樣一改,以后晉國的兵車過入齊境便于通行。古代田畝制,一畝寬一步,長百步,有東西向和南北向的不同。
⑥王命:先王以孝治天下的遺命。先王,已去世的君王。
⑦疆理:指劃分疆界和溝渠小路。
⑧闕:缺點,過失。
⑨四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
⑩濟:滿足的意思。同欲:共同的欲望。
⑾五伯: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⑿役王命:從事于王命。
⒀優(yōu)優(yōu):和緩寬大的樣子。百祿:百福,百種福祿。遒:聚。
⒁辭:言詞,話。
⒂腆:讀音tiǎn,豐厚。
⒃橈:讀音ráo,彎曲,屈從
⒄徼:讀音jiào,巡查
⒅燼:火灰。余燼:指殘余的軍隊。
⒆背城借一:背靠著城,再打一仗。意即在城下決一死戰(zhàn)。
【白話翻譯】
晉軍追趕齊軍,從丘輿進入齊國境內,攻打馬陘。齊頃公派賓媚人將紀國的炊器、玉磐贈送給晉國,并歸還魯、衛(wèi)兩國的土地?!安恍?,就任憑他們所為?!辟e媚人送上禮物,晉國人郤克不答應,說:“必須以蕭同叔的女兒做人質,同時使齊國境內的田畝全部改為東西向?!?/p>
賓媚人回答說:“蕭同叔的女兒不是別人,是敝國國君的母親。如果以對等相待,也就是晉國國君的.母親。您向諸侯頒布天子的命令,卻說一定要人家的母親做人質作為憑信,將何以對天子之命?而且這是以不孝來命令諸侯?!对娊洝ご笱拧ぜ茸怼氛f:‘孝子的心從不衰竭,永遠賜福于你的同類。’如果以不孝命令諸侯,恐怕不是施恩德于同類吧?先王劃定天下的疆界,治理天下的道路,河流,考察土性所宜而分派它們的利益。所以《詩經·小雅·信南山》說:‘我劃定疆界,治理溝壟,朝南朝東修起田埂?!F在您劃分和治理諸侯的土地,卻說‘全部將田壟改為東西向’就完了,只顧有利于您的戰(zhàn)車出入,不顧土性所宜,恐怕不是先王的遺命吧?違反先王就是不義,怎么做諸侯的領袖?恐怕晉國的確有過錯。四王統(tǒng)一天下的時候,樹立德行,幫助實現大家的共同愿望。五伯稱霸諸侯的時候,勤勞王事,安撫諸侯,奉行天子的命令?,F在您卻謀求會合諸侯,以滿足無止境的貪欲。《詩經·商頌·長發(fā)》說:‘施政寬和,百福聚集?!鷮嵲诓豢蠈挻?,從而拋棄各種福祿,這對諸侯有什么害處呢?如果您不同意,敝國國君命令使臣,已有言辭在先了,說:‘您率領貴國國君的軍隊光臨敝國,敝國以微薄的兵賦來犒勞您的隨從。由于畏懼貴國國君的威嚴,軍隊遭到了挫敗。承蒙您為求取齊國的福佑,不滅絕它的社稷,使它繼續(xù)同貴國保持舊日的友好關系,敝國決不敢吝惜先君這些破舊的器物和土地。您又不答應。那就請允許我們收集殘余,在敝國城下決一死戰(zhàn)。即使敝國僥幸取勝,也要服從貴國;倘若不幸戰(zhàn)敗,敢不完全聽從貴國的命令?’”
【簡析】
全文大概意思是:晉軍追趕齊軍,齊頃公懼怕不已,急派大臣賓媚人將玉器和土地當禮物送給晉軍,并說:只要不打仗,怎么都行。賓媚人奉命與晉軍交涉。晉人不同意齊王的請求,并提出要把齊王的母親作為人質,同時齊國境內的所有田地全部改為東西走向。賓媚人據理力爭 ,就晉人提出的兩個苛刻要求與晉人理論,最后以君子形象 結束交涉。
賓媚人說話條理清晰,有理有據,有力的駁回了晉人的無理要求,同時大大挫了晉軍的銳氣 。賓媚人先禮后兵的說辭讓人敬佩,他既沒有低三下四的請求,也沒有失禮,即使到最后提出要打仗時,依然保持君子風度,既沒有損傷齊國的形象,又對晉國提出的要求以諷刺 的意寓反擊。
本文通過齊國使臣賓媚人不辱使命的表現,謙謙君子的風度、超凡的勇氣和他大義凜然的正氣,反襯出晉國的霸道和無理,以及齊頃公的軟弱無能。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寓言《刻舟求劍》文言文翻譯寓言故事《刻舟求劍》諷刺了那些不用變化眼光處理問題的人。小編整理了寓言《刻舟求劍》文言文翻譯,歡迎欣賞與借鑒。原文
- 義賞賞罰之柄,此上之所以使也。其所以加者義,則忠信親愛之道彰。久彰而愈長,民之安之若性,此之謂教成。教成則雖有厚賞嚴威弗能禁。故善教者,不以
- 高中必修文言文翻譯技巧文言文翻譯技巧一、翻譯的標準“信、達、雅”是得到公認的文言文翻譯的三條標準?!靶拧笔侵缸g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于
- 王安石原文:予少時,客游金陵,浮屠慧禮者②從予游。予既吏淮南,而慧禮得龍興佛舍,與其徒日講其師之說。嘗出而過焉,庳屋數十椽,上破而旁穿,側出
- 何栗,字文緽,仙井人。政和五年進士第一,擢秘書省校書郎。逾年,提舉京畿學事,召為主客員外郎、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兼侍講?;兆跀祻淖稍L欲付以言
- 漢書原文:段會宗字子松,天水上邽人也。竟寧中舉為西域都護西域敬其威信三歲拜為沛郡太守徙為雁門太守數年坐法免西域諸國上書愿得會宗陽朔中,復為都
- 《死灰復燃》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死灰復燃》出自于《史記·韓長儒列傳》的成語詞匯,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接下來小編搜集了《死
- 高考必背文言文引導語:高中必背文言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關于高中必背文言文介紹,歡迎閱讀!《寡人于國也》選自《孟子 梁惠王上》梁
- 原文: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雖人弗捐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 貞元十九年,子厚又例①謫永州司馬。居閑,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為深博無涯涘。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嘆
- 明史列傳第六十的文言文閱讀練習題王來,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會試乙榜授新建教諭。六年,以薦擢御史,出按蘇、松、常、鎮(zhèn)四府。命偕巡撫周忱考
- 康福,蔚州人,世為本州軍校。祖嗣,蕃漢都知兵馬使,累贈太子太師。父公政,歷職至平塞軍使,累贈太傅。福便弓馬,少事后唐武皇,累補軍職,充承天軍
- 阿房宮賦文言文翻譯《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以下是“阿房宮賦文言文翻譯”,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阿房宮賦唐代:
- 楚人獻魚文言文的練習以及答案楚人有獻魚楚王者曰:“今日漁獲,食之不盡,賣之不售,棄之又惜,故來獻也。”左右曰:“鄙哉!辭也?!背踉唬骸白硬?/div>宋書原文:張暢,字少微,吳郡人。暢少與從兄敷、演、敬齊名,為后進之秀。起家為太守徐佩之主簿,佩之被誅,暢馳出奔赴,制服盡哀,時論美之。弟枚嘗表示說的文言文詞語文言文字詞積累是學好文言文的關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表示說的文言文詞語,快來看看吧!表示說的文言文詞語一字詞語:講 說 喊禮記原文:凡音①,生于人心者也。樂②者,通于 * 者也。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聲③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文言文重點語句翻譯重點語句翻譯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譯: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順利,百姓安居樂業(yè),各種荒廢了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具《高適傳》文言文練習附答案高適者,渤海蓨人也。……天寶中,海內事干進者注意文詞。適年過五十,始留意詩什,數年之間,體格漸變,以氣質自高,每吟《明史·伍文定傳》文言文閱讀及譯文伍文定,字時泰,湖北松滋人。登弘治十二年進士。有膂力,便弓馬,議論慷慨。授常州推官,精敏善決獄,稱強吏。魏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