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文言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09 18:52:24
阿房宮賦文言文及翻譯
《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xué)家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以下是“阿房宮賦文言文翻譯”,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p>
阿房宮賦
唐代: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不知乎 一作:不知其;西東 一作:東西)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yuǎn)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縵立遠(yuǎn)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有不見者 一作:有不得見者)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jī)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du6*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六國的君主滅亡了,全國(為秦所)統(tǒng)一;蜀地的山(樹木被砍盡,)光禿禿的,阿房宮建造出來了。它(面積廣大,)覆壓著三百多里地面,(宮殿高聳,)把天日都隔離了。它從驪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轉(zhuǎn)彎,一直走向咸陽。渭水、樊川浩浩蕩蕩的,流進(jìn)宮墻里邊。五步一座樓,十步一個閣,走廊如綢帶般縈回,牙齒般排列的飛檐像鳥嘴向高處啄著。樓閣各依地勢的高低傾斜而建筑,(低處的屋角)鉤?。ǜ咛幍模┪菪模ú⑴畔嘞虻模┪萁潜舜讼喽?。盤結(jié)交錯,曲折回旋,(遠(yuǎn)觀鳥瞰,)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轉(zhuǎn)的水渦,高高地聳立著,不知道它有幾千萬座。沒有起云,為什么有龍?原來是一座長橋躺在水波上。不是雨過天晴,為什么出虹?原來是天橋在空中行走。(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離,使人不能分辨東西。歌臺上由于歌聲響亮而充滿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飄拂而充滿寒意,有如風(fēng)雨凄涼。一天里邊,一座宮殿中間,氣候卻不一樣。
六國的宮妃和王子王孫。辭別六國的宮樓,走下六國的宮殿,坐著輦車來到秦國。他們早上歌唱,晚上奏樂,成為秦國的宮人。明亮的星星晶瑩閃爍,這是宮妃們打開了梳妝的鏡子;烏青的云朵紛紛擾擾,這是宮妃們在梳理晨妝的發(fā)髻;渭水漲起一層油膩,這是宮妃們拋棄了的胭脂水;煙靄斜斜上升,云霧橫繞空際,這是宮中在焚燒椒、蘭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響,這是宮車駛過去了;轆轆的車聲越聽越遠(yuǎn),無影無蹤,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每一片肌膚,每一種容顏,都美麗嬌媚得無以復(fù)加。宮妃們久久地站著,遠(yuǎn)遠(yuǎn)地探視,盼望著皇帝來臨。有的宮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沒能見到皇帝。
燕趙收藏的金玉,韓魏營謀的珍寶,齊楚的精華物資,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從他們的人民那里掠奪來,堆疊得像山一樣。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運(yùn)送到阿房宮里邊來。寶鼎被當(dāng)作鐵鍋,美玉被當(dāng)作頑石,黃金被當(dāng)作土塊,珍珠被當(dāng)作沙礫,丟棄得到處接連不斷,秦人看起來,也并不覺得可惜。
唉,一個人的意愿,也就是千萬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歡繁華奢侈,人民也顧念他們自己的家。為什么掠取珍寶時連一錙一銖都搜刮干凈,耗費(fèi)起珍寶來竟像對待泥沙一樣。(秦皇如此奢侈浪費(fèi),)致使承擔(dān)棟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農(nóng)夫還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織機(jī)上的女工還多;梁柱上的釘頭光彩耀目,比糧倉里的粟粒還多;瓦楞長短不一,比全身的絲縷還多;或直或橫的欄桿,比九州的城郭還多;管弦的聲音嘈雜,比市民的言語還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說,心里卻敢憤怒。(可是)失盡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驕傲頑固。(結(jié)果)戍邊的陳涉、吳廣一聲呼喊,函谷關(guān)被攻下,楚項(xiàng)羽放一把火,可惜(華麗的阿房宮)化為了一片焦土。
唉!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啊。族滅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蓢@呀!假使六國各自愛護(hù)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來抵抗秦國。假使秦王朝又愛護(hù)六國的人民,那就順次傳到三世還可以傳到萬世做皇帝,誰能夠族滅它呢?(秦王朝滅亡得太迅速)秦人還沒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卻不把他作為鏡子來吸取教訓(xùn),也只會使更后的人又來哀悼這后人啊。
注釋
(1)六王畢:六國滅亡了。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的國王,即指六國。畢 ,完結(jié),指為秦國所滅。
(2)一:統(tǒng)一。
(3)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禿了,阿房宮出現(xiàn)了。兀,山高而上平。這里形容山上樹木已被砍伐凈盡。出,出現(xiàn),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4)覆壓三百余里:(從渭南到咸陽)覆蓋了三百多里地(里是面積單位,不是長度單位。古代五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三百余下里,約合7500戶人家的面積。300里地,即150公里,現(xiàn)代人也無法做到,夸張過度,難以令人信服)。這是形容宮殿樓閣接連不斷,占地極廣。覆壓,覆蓋(覆壓:應(yīng)當(dāng)是指“層層疊疊”)。
(5)隔離天日:遮蔽了天日。這是形容宮殿樓閣的高大。
(6)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阿房宮)從驪山北邊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陽(古咸陽在驪山西北)。走,趨向。
(7)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緩流的.樣子。
(8)廊腰縵回:走廊長而曲折。廊腰,連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這樣說??z,縈繞。回,曲折。
(9)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鳥嘴)向上撅起。檐牙,屋檐突起,猶如牙齒。
(10)各抱地勢:各隨地形。這是寫樓閣各隨地勢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狀態(tài)。
(11)鉤心斗角:指宮室結(jié)構(gòu)的參差錯落,精巧工致。鉤心,指各種建筑物都向中心區(qū)攢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對峙。如今指各自用盡心機(jī)互相排擠。
(12)盤盤焉,囷囷(qūn qūn)焉,蜂房水渦:盤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渦。焉,相當(dāng)于“凜然”“欣然”的“然”,意為...的樣子。樓閣依山而筑,所以說像蜂房,像水渦。盤盤,盤旋的樣子。囷囷,屈曲的樣子,曲折回旋的樣子。
(13)矗不知其幾千萬落:矗立著不知它們有幾千萬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聳立的樣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與此相同。落,相當(dāng)于“座”或者“所”。
(14)長橋臥波,未云何龍:長橋臥在水上,沒有云怎么(出現(xiàn)了)龍?《易經(jīng)》有“云從龍”的話,所以人們認(rèn)為有龍就應(yīng)該有云。這是用故作疑問的話,形容長橋似龍。
(15)復(fù)道:在樓閣之間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復(fù)道。霽:雨后天晴
(16)冥迷:分辨不清。
(17)歌臺暖響,春光融融:意思是說,人們在臺上唱歌,歌樂聲響起來,好像充滿著暖意。如同春光那樣融和。融融,和樂。
(18)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意思是說,人們在殿中舞蹈,舞袖飄拂,好像帶來寒氣,如同風(fēng)雨交加那樣凄冷。(19)妃嬪媵嬙(feīpín yìng qiáng):統(tǒng)指六國王侯的宮妃。她們各有等級(妃的等級比嬪、嬙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為嬪、嬙。下文的“王子皇孫”指六國王侯的女兒,孫女。
(20)辭樓下殿,輦(niǎn)來于秦:辭別(六國的)樓閣宮殿,乘輦車來到秦國。
(21)明星熒熒,開妝鏡也:(光如)明星閃亮,是(宮人)打開梳妝的鏡子。熒熒,明亮的樣子。下文緊連的四句,句式相同。
(22)漲膩:漲起了(一層)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臉的“脂水”)。
(23)椒蘭:兩種香料植物,焚燒以熏衣物。
(24)轆轆遠(yuǎn)聽:車聲越聽越遠(yuǎn)。轆轆,車行的聲音。
(25)杳:遙遠(yuǎn)得蹤跡全無。
(26)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任何一部分肌膚,任何一種姿容,都嬌媚極了。態(tài),指姿態(tài)的美好。妍,美麗。
(27)縵立:久立??z,通“慢”
(28)幸:封建時代皇帝到某處,叫“幸”。妃,嬪受皇帝寵愛,叫“得幸”。
(29)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tǒng)一中國,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這里說三十六年,指其在位年數(shù),形容阿房宮很大,有36年都沒有見到皇帝的宮女。
(30)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寶等物。下文的“經(jīng)營”也指金玉珍寶等物?!熬ⅰ?,形容詞作名詞,精品,也有金玉珍寶等物的意思。
(31)摽(piāo)掠其人:從人民那里搶來。摽 ,搶劫,掠奪。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民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國各愛其人”“秦復(fù)愛六國之人”的“人”,與此相同。
(32)倚疊:積累。
(33)鼎鐺(chēng)玉石,金塊珠礫:把寶鼎看作鐵鍋,把美玉看作石頭,把黃金看作土塊,把珍珠看作石子。鐺,平底的淺鍋。
(34)邐迤(lǐ yǐ):連續(xù)不斷。這里有“連接著”、“到處都是”的意思。
(35)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心,心意,意愿.
(36)奈何:怎么,為什么。
(37)錙銖(zīzhū):古代重量名,一錙等于六銖,一銖約等于后來的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錙、銖連用,極言其細(xì)微。
(38)負(fù)棟之柱:承擔(dān)棟梁的柱子。
(39)磷磷:水中石頭突立的樣子。這里形容突出的釘頭。
(40)庾(yǔ):露天的谷倉。
(41)九土:九州。
(42)du6*夫:失去人心而極端孤立的統(tǒng)治者。這里指秦始皇。
(43)固:頑固。
(44)戍卒叫:指陳勝、吳廣起義。
(45)函谷舉:劉邦于公元前206年率軍先入咸陽,推翻秦朝統(tǒng)治,并派兵守函谷關(guān)。舉,被攻占。
(46)楚人一炬:指項(xiàng)羽(楚將項(xiàng)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陽,并焚燒秦的宮殿,大火三月不滅。
(47)使:假使。
(48)遞:傳遞,這里指王位順著次序傳下去。
(49)萬世:《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載: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下詔曰:“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jì)數(shù),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然而秦朝僅傳二世便亡。
(50)族:使……滅族。
(51)不暇:來不及。
(52)哀:哀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書《洛陽名園記》后李格非① 【原文】論曰:洛陽處天下之中,挾殽澠之阻②,當(dāng)秦隴之襟喉③,而趙魏之走集④,
- 柳升,懷寧人。襲父職為燕山護(hù)衛(wèi)百戶。大小二十余戰(zhàn),累遷左軍都督僉事。永樂初,從張輔征交陛,破賊魯江,斬其帥阮子仁等。守成子關(guān)。賊入富良江,舟
- 戰(zhàn)國策原文:范子因王稽入秦,獻(xiàn)書昭王曰:“臣聞明主蒞正,有功不得不賞,有能者不得不官;勞大者其祿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眾者其官大。故不能’者
- 南史原文:劉繪字士章,愃弟也。豫章王嶷鎮(zhèn)江陵,繪為鎮(zhèn)西外兵參軍,以文義見禮。時瑯邪王詡為功曹,以吏能自進(jìn),嶷謂僚佐曰:“吾雖不能得應(yīng)嗣陳蕃,
- 《黃州快哉亭記》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轍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記敘文,緊緊圍繞“快哉”二字來作文章,也是就建亭者的用意,來加以發(fā)揮的。前二段重在描寫亭
- 何岳兩次還金文言文翻譯及注釋啟示1、文言文秀才何岳,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1),恐勸其留金也。次日攜至拾銀處,見一人
- 世說新語原文:衛(wèi)玠總角時,問樂令“夢”,樂云:“是想?!毙l(wèi)曰:“形神所不接而夢,豈是想邪?”樂云:“因也。未嘗夢乘車入鼠穴、搗齏啖鐵杵,皆無
- 文言文《景公飲酒》原文和譯文《景公飲酒》原文:景公飲酒,移于晏子家,前驅(qū)報(bào)閭曰:“君至”。晏子被元,端立于門曰:“諸侯得微有故乎?國家得微有
- 高考語文文言文《鄒忌諷齊王納諫》知識點(diǎn)一、重點(diǎn)詞語解釋1、鄒忌修八尺有余(修:長,這里指身高)2、徐公何能及君也(及:比得上)3、期年之后,
- 三國志原文:鐘會字士季,穎川長社人。太傅繇小子也。少敏惠夙成。中護(hù)軍蔣濟(jì)著論謂:“觀其眸子,足以知人?!睍晡鍤q,繇遣見濟(jì),濟(jì)甚異之曰:“非
- 朱震,字子發(fā),荊門軍人。登政和進(jìn)士第,仕州縣以廉稱。胡安國①一見大器之,薦于高宗,召為司勛員外郎,震稱疾不至。會江西制置使趙鼎入為參知政事,
- 六年級學(xué)奕的文言文翻譯學(xué)奕為我們揭示了學(xué)習(xí)應(yīng)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六年級學(xué)奕的文言文翻譯,相信能帶給大家?guī)椭?/div>百家姓上官的文言文《百家姓?上官》作者:佚名歷史來源出自羋姓,春秋時楚國有上官大夫,其后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楚懷王封他的小兒子蘭為上官邑(今寇準(zhǔn)傳(節(jié)選) 準(zhǔn)少英邁,通《春秋》三傳①。年十九,舉進(jìn)士。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唐才子傳原文: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勃六歲解屬文,構(gòu)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勛、勵,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珠樹也?!迸嫱踬t長孫嵩,代人也,太祖賜名焉。父仁,昭成時為南部大人。嵩寬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統(tǒng)軍。昭成末年,諸部乖亂,苻堅(jiān)使劉庫仁攝國事,嵩與王師范,青州人。父敬武,初為平盧牙將。唐廣明元年,無棣人洪霸郎合群盜于齊、棣間,節(jié)度使安師儒遣敬武討平之。及巢賊犯長安,諸籓擅易主帥,敬武乃蘇轍原文:高安丐者趙生,敝衣蓬發(fā),未嘗沐洗,好飲酒,醉輒毆詈其市人。雖有好事時召與語,生亦慢罵,斥其過惡。故高安之人皆謂之狂人,不敢近也。然段太尉逸事狀文言文及翻譯《段太尉逸事狀》是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的一篇傳記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段太尉逸事狀文言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參考。段太尉逸宋史原文:劉昌言,字禹謨,泉州南安人。少篤學(xué),文詞靡麗。本道節(jié)度陳洪進(jìn)辟功曹參軍,掌箋奏。洪進(jìn)遣子文顯入貢,令昌言偕行,太祖親勞之。太平興國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