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縛虎》閱讀答案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27 21:14:05
壯士縛虎
(清)沈起鳳《諧鐸》
沂州山峻險,故多猛虎,邑宰①時令獵戶捕之,往往反為所噬。有焦奇者陜人投親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挾千佛寺前石鼎,飛騰大雄殿左脊,故人呼為焦石鼎云。知沂嶺多虎,日徒步入山,遇虎輒手格斃之,負以歸,如是為常。
一日入山,遇兩虎帥一小虎至。焦性起,連斃兩虎,左右肩負之,而以小虎生擒而反。眾皆辟易,焦笑語自若。富家某,欽其勇,設筵款之。焦于座上,自述其平昔縛虎狀,聽者俱色變。而焦益張大其詞,口講指畫,意氣自豪。倏有一貓,登筵攫食,腥汁淋漓滿座上,焦以為主人之貓也,聽其大嚼而去。主人曰:“鄰家孽畜,可厭乃爾!”亡何,貓又來。焦急起奮拳擊之,座上肴核盡傾碎,而貓已躍伏窗隅。焦怒,又逐擊之,窗欞盡裂。貓一躍登屋角,目耽耽視焦。焦愈怒,張臂作擒縛狀,而貓嗥然一聲,曳尾徐步,過鄰墻而去,焦計無所施,面墻呆望而已。主人撫掌笑,焦大慚而退。
夫能縛虎而不能縛貓,豈真大敵勇小敵怯哉,亦分量不相當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鮮,千斤之弩,不可以中鼷鼠。懷材者宜知,用材者益宜知矣。
注釋:①邑宰:某一邑的長官
8、對下列加點詞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日徒步入山 日:每天 B.而以小虎生擒而反 反:“反”通“返”,返回
C.眾皆辟易 辟:開辟 D.用材者益宜知矣 益:更加
資*源%庫9、為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有焦奇者/陜人投親/不值/流寓于沂。 B.有焦奇者/陜人/投親不值/流寓于沂。
C.有焦奇者陜/人投親/不值流/寓于沂。 D.有焦奇者陜人/投親不值流/寓于沂。
10、下列對文章意思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焦奇異常勇猛,曾經舉起一座石鼎,飛躍到大雄寶殿的左邊的屋脊上。
B.焦奇為人低調,當富人宴請他時,他格外謙虛。
C.焦奇無法捉到貓是因為他太小瞧貓,捕捉時很急躁。
D.焦奇的故事對懷有絕技的人和任用人材的人都有啟迪。
11、將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夫能縛虎而不能縛貓,豈真大敵勇小敵怯哉,亦分量不相當耳。
參考答案:
8、C“辟”通“避”,躲避
9、B
10、D
11、能捉住老虎卻不能捉住貓,難道真是遇到大敵勇敢遇到小敵怯懦嗎,也是分量不相當罷了。
參考譯文:
沂州山勢險峻,所以多有猛虎,縣令經常命令獵戶捉捕它。往往反而被虎所吃。有一個名叫焦奇的,陜西人,投靠親戚沒有遇到,流浪暫時居住在沂州。焦奇一向神勇無比,他夾著千佛寺前面的石鼎,飛騰跳到大雄殿左脊,所以稱他為焦石鼎。焦奇知道沂州山嶺多有虎,每天步行進入大山,遇到老虎總是徒手搏斗殺死它,背著老虎回家,像這樣是經常事。
一天焦奇進山,遇到兩只老虎帶著一只小虎。焦奇性起,連著殺死兩只虎,左右肩各背負一只大虎,并且把小虎活捉然后返回。眾人都躲的遠遠的,而焦奇卻談笑自若。有一個富人,欽佩他的勇敢,設筳款待他。焦奇在座位上,自己講述他平時捉虎的情形,聽的人都變了臉色。而焦奇更加夸大其詞,嘴里大講特講手上指指畫畫,洋洋得意。突然一只貓,登上筵席抓食物,腥汁淋漓滿座上,焦奇以為是主人的貓,聽任它大嚼而去。主人說:“鄰家孽畜,竟然如此討厭!”不一會兒,貓又來了。焦奇急忙起身出拳打它,座上的菜肴全都倒碎了,而貓已跳趴在窗戶角落。焦奇大怒,又追打它,窗欞全裂了,貓一躍登上屋角,目視眈眈看著焦。焦更加生氣,伸開胳膊拿出擒拿的動作,而貓嗥的一聲,搖著尾巴邁著慢步,跳過鄰居家墻而離去,焦奇無計可施,面對著墻呆呆望著罷了。主人拍手大笑,焦非常慚愧地走了。
能捉住老虎卻不能捉住貓,難道真是遇到大敵勇敢遇到小敵怯懦嗎,也是分量不相當罷了。裝牛之鼎,不能用來烹小魚,千斤之弩,不能用來射鼷鼠。懷材的人應該知道,用材的人更加應該知道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
告訴人們人有所長,寸有所短。能打虎的人不一定能縛貓,反之亦然。應揚長避短,各盡其才,這樣才是聰明的做法。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展喜犒師》文言文鑒賞《展喜犒師》記錄了展喜成功地說服了攻打魯國的齊國退兵的一次出色外交活動。齊大魯小,齊強魯弱,因此,齊國總想侵略魯國。這
- 作者EMAIL:ljzl9872@sina.com《陽子之宋》原文及翻譯:原文:陽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
- 甲明皇封禪泰山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甲)明皇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說女婿鄭鎰,本九品官,舊例封禪后,自三公以下皆遷轉一級,惟鄭鎰因說
- 及之而后知 履之而后艱原文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烏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談滄溟之廣以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
- 曾國藩原文:古者,自卿大夫之弟子與凡民之秀,皆置師以教之。于鄉(xiāng)有州長、黨正之儔,于國有師氏、保氏,天子既兼君師之任、其所擇,大抵皆道藝兩優(yōu).
- 宋書原文:張茂度,吳郡吳人,張良后也。名與高祖①諱同,故稱字。茂度不樂仕進,郡上計吏,主簿,功曹,州命從事史,并不就。除瑯邪王衛(wèi)軍參軍,員外
- 元史列傳文言文練習題答案及譯文拜住,安童孫也。五歲而孤,太夫人教養(yǎng)之。至大二年,襲為宿衛(wèi)長。英宗在東宮,問宿衛(wèi)之臣于左右,咸稱拜住賢。遣使召
- 宋史寇準傳文言文翻譯《宋史寇準傳》是一篇長篇的文言文,相信很多朋友都沒有讀過。以下是它的原文翻譯,一起來了解吧。宋史寇準傳文言文翻譯原文宋史
- 陳涉世家 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閱讀《陳涉世家》(節(jié)選),完成以下各題。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 高繼勛字紹先,儀狀頎偉,太宗見而異之,召問其家世,以瓊子對。擢寄班祗候,累遷內殿崇班。咸平初,王均據(jù)益州。招安使雷有終以兵五百授繼勛,守東郭
- 人虎說文言文翻譯《人虎說》這篇文章選自《宋文憲公全集》卷十七。作者記載了這則人偽裝成老虎來 * 謀財而終被揭穿的小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種種人虎式
- 鄧艾傳節(jié)選文言文翻譯鄧艾傳講得是鄧艾的生品故事,這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泥嚢瑐鞴?jié)選文言文翻譯,希望大家喜歡。鄧艾傳節(jié)選文言文翻譯原文:鄧艾字士載
- 文言文鄒忌諷齊王納諫知識點素材《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一》,講述了戰(zhàn)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厲清節(jié),為州里所服,舉孝廉。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以滂為清詔使,使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
- 隋書原文:蘇威,字無畏,京兆武功人也。高潁屢言其賢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臥內與語大悅拜太子少保,俄兼納言、民部尚書。威上表陳讓,詔曰:“
- 嘯亭雜錄文言文翻譯嘯亭雜錄文言文 節(jié)選自《嘯亭雜錄》和《郎潛紀聞》,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嘯亭雜錄文言文翻譯的更多詳細內容吧!嘯亭雜錄文言文翻譯原
- 故事兩則向有友人饋朱鯽①于孫公子禹年②,家無慧仆,以老傭往。走送之,及門,傾水出魚,索盤而進之。及達主所,魚已枯斃。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傭,
- 《黃鶴樓》的文言文及評析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作者:崔顥原文 Original Text譯文 Translated Text昔人已乘黃鶴去
-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復習要點一、詞語積累(一)常規(guī)詞語[子]先生,指孔子。 [時習]時常地復習。 時,時常(又:按一定時間)。習,溫習、復習
- 《宋史·黃伯思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宋史原文:黃伯思,字長睿,其遠祖自光州固始徙閩,為邵武人。祖履,資政殿大學士。父應求,饒州司錄。伯思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