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叟,字倫許,安定臨涇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28 20:13:00
胡叟,字倫許,安定臨涇人也。世有冠冕,為西夏著姓。叟少聰敏,年十三,辨疑釋理,知名鄉(xiāng)國。其意之所悟,與成人交論,鮮有屈焉。學不師受,友人勸之,叟曰:“先圣之言,精義入神者,其唯《易》乎?猶謂可思而過半。末世腐儒,粗別剛柔之位,寧有探賾①未兆者哉?就道之義,非在今矣?!奔芭x群籍,再閱于目,皆誦于口。好屬文,既善為典雅之詞,又工為鄙俗之句。以姚政將衰,遂入長安觀風化,隱匿名行,懼人見知。時京兆韋祖思,少閱典墳,多蔑時輩,知叟至,召而見之。祖思習常,待叟不足,叟聊與敘溫涼,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當與君論天人之際,何遽而反乎?”叟對曰:“論天人者,其亡久矣。與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賦韋、杜二族,一宿而成,時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敘中世有協(xié)時事而末及鄙黷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筆。世猶傳誦之,以為笑狎。
叟孤飄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漢中。劉義隆梁、秦二州刺史馮翊吉翰,以叟才士,頗相禮接。授叟末佐,不稱其懷。未幾,翰遷益州,叟隨入蜀,多為豪俊所尚。時蜀沙門法成,鳩率僧旅,幾于千人,鑄丈六金像。劉義隆惡其聚眾,將加大辟。叟聞之,即赴丹陽,啟申其美,遂得免焉。復還于蜀。法成感之,遺其珍物,價直千余匹。叟謂法成曰:“緯蕭何人,能棄明珠?吾為德請,財何為也?”一無所受。
(節(jié)選自《魏書 胡叟傳》
【注】①探賾:探索深奧的道理。②鄙黷:輕蔑傲慢。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鮮有屈焉 屈:屈辱。
B. 鳩率僧旅 鳩:聚合。
C. 將加大辟 大辟:死刑。
D. 遺其珍物 遺:贈送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其唯《易》乎 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
B. 拂衣而出 倚歌而和之
C. 遂得免焉 風雨興焉
D.復還于蜀且貳于楚也
11.下列句子的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學不師受
A.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B.則告訴不許
C.為國以禮 D.毋吾以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胡叟與友人的交談,顯示出他對經典的獨特見解,以及對當時那些缺乏真才實學的讀書人的不屑。
B.文章敘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見的過程,刻畫出他言辭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過 為別人解難一事的敘述,贊美胡叟敢為他人仗義執(zhí)言但又不求回報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聰敏過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韋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13.用“/”給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3分)
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敘中世有協(xié)時事而末及鄙黷人皆奇其才畏其筆
1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學不師受,友人勸之,叟曰:“先圣之言,精義入神者,其唯《易》乎?”
(2)論天人者,其亡久矣。與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
參考答案
9.答案:A。解析:屈:屈服。例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0.答案:B。(都是連詞表修飾)
11.D(都是賓語前置句)
12.D(胡叟“仕途受阻,一生坎坷”與京兆韋祖思無關)
13.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敘中世∕有協(xié)時事∕而末及鄙黷∕人皆奇其才∕畏其筆
14.(1)他所學的知識沒有經過名師傳授,友人勸他,胡叟說:“先圣的言論,精義傳神的地方,大概只有《易》吧?”
(2)談論天人的人,大概消亡很久了。同你互相了解,何必像這樣夸耀自己啊。
參考譯文:
胡叟,字叫倫許,是安定臨涇人。他的家中世代為官,(他的姓)是西夏著名的大姓。胡叟小時候很聰明,年方十三歲,辨析疑難解釋事理,聞名于家鄉(xiāng)。他通過思考與領悟的(事理),同德才兼?zhèn)涞娜宿q論,也很少有屈服的時候。他所學的知識沒有經過師傅傳授,友人勸他,胡叟說:“先圣的言論中,精研事物的微義,達到神妙的境地的,大概只有《易經》吧?(我)還是認為可以通過而領悟其中多半的道理。衰敗世道迂腐的讀書人,只能粗略地辨別陰陽的位置,哪里有從尚未顯示跡象的事物中探索深奧道理的人呢?求師問道的道理,不能存在于今天了。”等到他翻讀各類書籍,閱讀兩遍,就都能在口中背誦出來。(胡叟)喜歡寫文章,既善于寫典雅的詞句,又擅長寫通俗的語句。因為姚氏政權將要衰亡,于是(他)來到長安觀察風俗民情,不露姓名,隱藏行蹤,害怕別人看見并認出。當時的京兆尹韋祖思,從小就熟讀經典,常蔑視當時的著名人物,知道胡叟到了此地,召他來相見。韋祖思像平常的態(tài)度那樣(與胡叟相見),對待胡叟很輕慢。胡叟勉強與韋祖思說了幾句天氣冷熱的寒暄話,就拂袖而去了。韋祖思堅決挽留胡叟,說:“正要與你談論自然和人事的關系,為什么急匆匆地要返回去呢?”胡叟回答說:“談論自然和人事問題的人消亡很久了,同你互相了解,何必像這樣夸耀自己啊?!庇谑遣宦渥碗x開了。到了主人家,為韋、杜二族作賦,一夜就寫完成了,當時他年齡十八歲。他的文章記述韋杜的過去,沒有掩去其舊日美德,敘及中世則符合當時的事,而沒有涉及輕賤侮慢的事。人們都驚奇于他的才華,害怕他犀利的文筆。世人還傳誦他的文章,把它作為談資。
胡叟孤獨飄泊坎坷不得志,沒有入仕的路徑,于是進入漢中。劉義隆時梁、秦二州的刺史馮翊人吉翰,認為胡叟是才士,很是以禮對待他。授予胡叟小官職,不合(胡叟)的心意。沒有多久,吉翰調往益州做官,胡叟隨他進入蜀地,時常被豪士俊杰所尊崇。當時蜀地的和尚法成,聚集帶領僧眾,(人數)差不多達到千人,鑄造了一尊一丈六尺高的金像。劉義隆憎惡法成聚集僧眾,將對他施加死刑。胡叟聽到這件事,馬上趕赴丹陽,陳述申明這件事的好處,于是法成得以免罪。胡叟又返回到蜀地。法成感激胡叟,贈送胡叟珍貴的物品,價值一千多匹絹。胡叟對法成說:“(我是)編織蒿草(安貧樂道)的人,為何能舍棄明珠呢?我為德行而請命,拿錢財干什么?”一點也沒接受法成所贈的禮物。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桃花源記文言文和翻譯《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桃花源記文言文翻譯”,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桃花源記文言文和翻譯魏晉:陶
- 世說新語原文: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
- 世說新語德行文言文及翻譯《世說新語》在我國文學界具有很高的地位,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世說新語德行文言文及翻譯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
- 陳書原文:淳于量,字思明。其先濟北人也,世居京師。父文成,仕梁為將帥,官至光烈將軍、梁州刺史。量少善自居處,偉姿容,有干略,便弓馬。梁元帝為
-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原 文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寡
- 談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論文【摘要】文言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難點,本文試從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激發(fā)興趣,改進教法,科學訓練等方面,談談提
- 優(yōu)孟,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棗脯。馬病肥死,使猖臣①喪之,欲
- 史記原文:欒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為家人時,嘗與布游。窮困,賃傭于齊,為酒人保。數歲,彭越去之巨野中為盜,而布為人所略賣,為奴于燕。為其家
- 秦儀,長七尺五寸,容貌甚偉,美須髯,有算略,少能舞劍,騎射絕人。道武幸賀蘭部,侍從出入。登國初,賜爵九原公。從破諸部,有謀戰(zhàn)功。及帝將圖慕容
- 13、醉翁亭記 歐陽修環(huán)(環(huán)繞)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樣子)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
- 桑生李樹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對于有的同學來說有難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桑生李樹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桑生李樹未知:佚名南頓張助,于田中種禾
- 歐陽修原文: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為理也。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財貨也。
- 三國志原文:①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蒙年十五六,竊隨當擊賊。時當職吏以蒙年小輕之,曰:“彼豎子
- 文言文段落閱讀習題閱讀名著節(jié)選,完成后面題目?!炯住侩S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忽陰云漠漠,驟雨將
- 兩小兒辯日文言文原文翻譯《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御寇所編的《列子·湯問》,是一篇極具教育意義的寓言文言文。下面小編收集了兩小兒辯日文言文原文翻譯
- 史記原文:張騫,漢中人也,建元中為郎。是時天子問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
-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風姿詳雅??偨菄L造山濤,濤嗟嘆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毖苣晔?,
- 文言文-課后習題一、形近字組詞。弈( ) 俱( ) 援( ) 盂( )奕( ) 懼( ) 緩( ) 孟( )二、按要求寫四字詞語。1.意思與
- 記超山梅花文言文夏容伯同聲,嗜古士也,隱于棲溪。余與陳吉士、高嘯桐買舟訪之。約尋梅于超山。由溪上易小舟,循淺瀨至超山之北。沿岸已見梅花。里許
- 莊子呆若木雞原文:紀渻子為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驕而恃氣?!笔沼謫?。曰:“未也,猶應響影?!笔沼謫?。曰:“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