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儉,河南洛陽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30 18:49:33
長孫儉,河南洛陽人也。本名慶明。儉少方正,有操行,狀貌魁梧,神彩嚴肅,雖在私室,終日儼然。性不妄交,非其同志,雖貴游造門,亦不與相見。孝昌中,起家員外散騎侍郎,從爾朱天破隴右。賀拔岳被害,太祖赴平?jīng)觯灿薪?jīng)綸謀策,儉皆參預(yù)。時西夏州仍未內(nèi)屬,而東魏遣許和為刺史,儉以信義招之,舉州歸附。即以儉為西夏州刺史,總統(tǒng)三夏州。
時荊、襄初附,太祖表儉功績尤美,宜委東南之任,授荊州刺史、東南道行臺仆射。所部鄭縣令泉璨為民所訟,推治獲實。儉即大集僚屬而謂之曰:“此由刺史教誨不明,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彼煊趶d事前,肉袒自罰,舍璨不問。于是屬城肅勵,莫敢犯法。魏文帝璽書勞之。荊蠻舊俗,少不敬長。儉殷勤勸導(dǎo),風(fēng)俗大革。務(wù)廣耕桑,兼習(xí)武事,故得邊境無虞,民安其業(yè)。吏民表請為儉構(gòu)清德樓,樹碑刻頌,朝議許焉。在州遂歷七載。
征授大行臺尚書,兼相府司馬。嘗與群公侍坐于太祖。及退,太祖謂左右曰:“此公閑雅,孤每與語,嘗肅然畏敬,恐有所失。”他日,太祖謂儉曰:“名實理須相稱,尚書既志安貧素,可改名儉,以彰雅操?!?br/>及梁元帝嗣位于江陵,外敦鄰睦,內(nèi)懷異計。儉密啟太祖,陳攻取之謀。于是征儉入朝,問其經(jīng)略,對答自若,太祖深然之。乃謂儉曰:"如公之言,吾取之晚矣。"令儉還州,密為之備。尋令柱國、燕公于謹總?cè)直姺ソ?。事平,以儉元謀,賞奴婢三百口。
嘗詣闕奏事,時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報,自旦達暮,竟無惰容。其奉公勤至,皆此類也。天和三年,以疾還京。為夏州總管,薨,遺啟,請葬于太祖陵側(cè),并以所賜之宅還官。詔皆從之。追封鄶公。荊民儀同、趙超等七百人,感儉遺愛,詣闕請為儉立廟樹碑,詔許之。建德四年,詔曰:"昔叔敖辭沃壤之地,蕭何就窮僻之鄉(xiāng),以古方今,無慚曩?哲。而有司未達大體,遽以其第即便給外。今還其妻子。"子隆。
(選自《周書·列傳第十八》,有刪改)
【注】曩(nǎng):先前
4.對下列句子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事平,以儉元謀 元:開始
B.以古方今,無慚曩哲 方:比較
C.舉州歸附 舉:發(fā)動
D.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 愆:過失
5.下列句子中,全都屬于直接表現(xiàn)長孫儉能力出眾的一組是(3分)
①吏民表請為儉構(gòu)清德樓,樹碑刻頌,朝議許焉。
②于是屬城肅勵,莫敢犯法。
③此公閑雅,孤每與語,嘗肅然畏敬,恐有所失。
④凡有經(jīng)綸謀策,儉皆參預(yù)。
⑤儉以信義招之,舉州歸附。
⑥于是征儉入朝,問其經(jīng)略,對答自若,太祖深然之。
A.①③⑥ B. 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長孫儉年少時就品行端正,行為莊嚴謹慎,平日保持恭敬莊重的態(tài)度,更從不與人胡亂結(jié)交。孝昌年間,他被從家中起用擔(dān)任員外散騎侍郎。
B.百姓狀告長孫儉的部下泉璨,后經(jīng)審問查證情況屬實,他立即召集部屬并且宣布罪不在泉璨,而源于自己的失職,并且肉坦自罰,來警戒眾人。
C.長孫儉曾和眾位大臣侍坐于太祖皇帝,太祖對長孫儉的進退舉止十分滿意,但是認為他的名字不好,所以賜他名為“儉”,來彰顯他的高雅情操。
D.長孫儉后來因病回京,不久病逝。在他的遺書中請求皇帝同意自己葬于太祖皇帝陵墓之側(cè),并且將所賜的府第歸還給朝廷。
7.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⑴儉殷勤勸導(dǎo),風(fēng)俗大革。務(wù)廣耕桑,兼習(xí)武事,故得邊境無虞,民安其業(yè)。(5分)
⑵嘗詣闕奏事,時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報,自旦達暮,竟無惰容。(5分)
參考答案:
4、 C 解析:舉:全部
5、D 解析:①“吏民表請為儉構(gòu)清德樓,樹碑刻頌,朝議許焉”為側(cè)面;②“于是屬城肅勵,莫敢犯法?!笔瞧渑e措的效果和作用,屬于側(cè)面描寫;③“此公閑雅,孤每與語,嘗肅然畏敬,恐有所失”是太祖皇帝對長孫儉的評價;
6、C 解析:太祖皇帝確實建議長孫儉改名“儉”字,但并沒有認為他的名字不好,而是希望名與實相符合,來彰顯他的德行。
7、⑴長孫儉反復(fù)地規(guī)勸開導(dǎo),民風(fēng)民俗大為改觀。百姓都致力于農(nóng)桑,閑暇時還兼習(xí)武功,所以邊境沒有憂患(即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yè)。(“殷勤勸導(dǎo)”“大革”“無虞”各1分,句子通暢2分)
⑵(長孫儉)曾經(jīng)進京稟奏相關(guān)事宜,當時正值天降大雪,于是立于雪地中等待回復(fù),從早上一直等到了晚上,始終沒有委靡不振的神情。(“詣闕”“待報”“竟”各1分,句子通暢2分)
【參考譯文】
長孫儉,河南洛陽人。原名叫慶明。長孫儉年少時行為品行端正無邪,有操守和高潔的品行,身材高大魁梧,神情嚴肅,即使在內(nèi)室 ,(也是)整日保持恭敬莊重的態(tài)度,生性謹慎不胡亂與人結(jié)交,只要不是和自己有共同志向的人,即使是王公貴族登門拜訪,他也不會見。孝昌年間,從家中被啟用擔(dān)任了員外散騎侍郎的職務(wù),跟隨爾朱天攻占隴西。賀拔岳被殺害,太祖皇帝親赴平?jīng)觯彩桥c制定謀劃國家大事有關(guān)的事情,長孫儉都參與其間。當時西夏州還未歸屬朝廷。而東魏派遣(任命)許和為刺史,長孫儉用誠信和大義招納他,許和于是率部歸順朝廷。朝廷就讓長孫儉擔(dān)任西夏州的刺史,統(tǒng)一管理三夏州的事務(wù)。
當時,荊州,襄陽剛剛歸附朝廷,太祖表彰長孫儉的功勞,對他贊許有加,認為應(yīng)該將東南重任交付于他。授予他荊州刺史、東南道行臺仆射的官職。長孫儉部屬鄭縣縣令泉璨被老百姓所告,經(jīng)過調(diào)查審問,證實泉璨確實有罪。長孫儉就召集所有的官僚部屬對他們說:“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是因為刺史教導(dǎo)的不夠明確,是我的過錯,并非是泉璨之錯誤?!庇谑蔷驮趶d堂前,肉袒謝罪,來懲罰自己,放過了泉璨,不去追問他的罪責(zé)。于是他管轄的地區(qū)整飭有法度,沒有人違法亂紀。魏文帝親下詔書慰問他。荊州蠻夷之地,那里舊有的風(fēng)俗,晚輩不尊敬長輩。長孫儉反復(fù)地規(guī)勸開導(dǎo),民風(fēng)民俗大為改觀。百姓都致力于農(nóng)桑,閑暇時還兼習(xí)武功,所以邊境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yè)。當?shù)氐墓倮艉桶傩丈媳沓⒄埱鬄殚L孫儉建造清德樓,立碑刻頌功德,朝廷商議之后,答應(yīng)了這個請求。在荊州任職七年。
曾經(jīng)與眾王公大臣在太祖面前侍坐談話。等到告退的時候,太祖對身邊的人說:“(長孫儉)這個人舉止情趣嫻靜文雅,我每次和他說話,都嚴正恭敬,擔(dān)心有所失誤?!焙髞碛幸惶欤鎸﹂L孫儉說:“名字和事跡理應(yīng)相稱,尚書你的志向既然是安于清貧、寒素,那么可以改名叫做儉,來彰顯你高雅的節(jié)操?!?br/> 等到梁元帝在江陵繼承帝位,對外表現(xiàn)敦厚,于鄰國和睦,對內(nèi)心懷不軌的圖謀。長孫儉暗地里密報太祖,陳述攻取的謀略。于是朝廷征召長孫儉入朝,皇帝詳細地詢問他的計劃和打算,應(yīng)答從容,太祖皇帝聽后,對他的看法非常認同,于是對長孫儉說:“正向你所說的,我奪取江漢太晚了?!庇谑敲L孫儉返回荊州,秘密準備。不久命令柱國、燕公于謹總領(lǐng)軍隊討伐江陵。平定之后,因為長孫儉是最早的出謀劃策者,于是賞賜他奴婢三百人。
長孫儉曾經(jīng)進京稟奏相關(guān)事宜,當時正值天降大雪,于是立于雪地中等待回復(fù),從早上一直等到了晚上,始終沒有委靡不振的神情。他對于公家的事情勤奮認真,都類似這樣的情形。天和三年,因為疾病回到了京城。擔(dān)任夏州總管,死后遺文上表世宗皇帝,請求葬于太祖皇帝的陵墓之側(cè),并且將所賜的府宅歸還朝廷?;实巯略t都依從了他的請求。追封他為鄶公。荊州百姓儀同趙超等七百人,被長孫儉的恩情、德行所感動,進京請求為長孫儉建廟立碑。朝廷下詔同意了他們的請求。建德四年,朝廷下詔說:“昔日孫叔敖和蕭何都是忠心不二的賢臣,不為地位錢財所動,拿古代的人和長孫儉相比,他一點都不輸于先哲。而相關(guān)部門不識大體,很快拿長孫儉的府第給了別人?,F(xiàn)在將它賜還給他的妻子兒女?!弊訉O后代人丁興。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劉璋傳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翻譯璋,字季玉,既襲焉(劉焉)位。而張魯稍驕恣,不承順璋,璋殺魯母及弟,遂為仇敵。璋累遣龐羲等攻魯,數(shù)為所破。魯部曲
- 裴松之【原文】其后有人上百戲者,能設(shè)而不能動也。帝以問先生:“可動否?”對曰:“可動?!钡墼唬骸捌淝煽梢娣??”對曰:“可益?!笔茉t作之。以大
- 高中文言文離騷知識歸納導(dǎo)語: 《離騷》是戰(zhàn)國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的文學(xué)作品。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高中文言文離騷知識歸納 ,歡迎閱讀。一、掌握下列重點
- 周書原文:盧柔字子剛。少孤,為叔母所養(yǎng),撫視甚于其子。柔盡心溫清,亦同己親。宗族嘆重之。性聰敏,好學(xué),未弱冠,解屬文。司徒、臨淮王或見而器之
- 《鄭子家告趙宣子》文言文鑒賞《鄭子家告趙宣子》講的是鄭晉外交斗爭的一個回合。鄭國處于晉楚兩強之間,對于近鄰的晉國要侍奉,可對于遠一些的楚國也
- 中考初中文言文閱讀題班超字仲升,扶風(fēng)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jié)。然內(nèi)孝謹,居家常執(zhí)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
- 王彥超,大名臨清人,性溫和恭謹,能禮下士。周祖平內(nèi)難后,北征契丹,以彥超為行營馬步左廂都排陣使,從周祖入汴。會軍變,周祖革命,即命彥超權(quán)知徐
- 學(xué)弈文言文翻譯答案翻譯是將一種相對陌生的表達方式,轉(zhuǎn)換成相對熟悉的表達方式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學(xué)弈文言文翻譯答案,希望大
- 北齊書原文:彭城景思王浟,字子深,神武第五子也。元象二年,拜通直散騎常侍,封長樂郡公。博士韓毅教浟?xí)?,見浟筆跡未工,戲浟曰:“五郎書畫如此。
- 《本草綱目蟲部蛙》文言文《本草綱目蟲部蛙》作者:李時珍釋名長股、田雞、青雞、坐魚、蛤魚。氣味甘、寒、無毒。主治水腫。用活蛙三個,每個口內(nèi)放一
- 張堪,南陽宛人也。年十六,受業(yè)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圣童”。世祖微時,見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召拜郎中。三遷為謁者。領(lǐng)騎七千匹,詣大司
- 原文: 竹里館(唐)王維獨坐幽篁①里,彈琴復(fù)長嘯②。深林③
- 《白蓮》 陸龜蒙 原文:素花多蒙別艷欺, 此花真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 月曉風(fēng)清欲墮
- 中考語文文言文墨池之上解析[甲]墨池之上,今為州學(xué)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又告于鞏曰:“愿有記?!蓖?/div>文言文翻譯妙法有哪些《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初中生能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而在各類考試時,這理解基本內(nèi)容常常以翻譯曾燠清文觀止秋湖觴芰圖序[清]曾燠去年此日,湖水入圖;閏月今秋,蓮花展節(jié)。踏芳草而舊徑出,訊竹林而新雨來。芰荷深淺,不減于昔游;朋友舍離,已楚鄰縣令大夫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題。梁大夫有宋就者,嘗為邊縣令,與楚鄰界。梁之邊亭,與楚之邊亭,皆種瓜,各有數(shù)。梁之童趣沈夏文言文翻譯作者追憶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童趣沈夏文言文翻譯相關(guān)資料,歡迎閱讀原文:《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會人。少力學(xué),尤習(xí)本朝典故。以父任入官,進《藝祖廟謨》百篇。又言:“元豐制,六察許言事,章悸為相始禁之,乞復(fù)舊制,以廣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