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家告趙宣子》文言文鑒賞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30 22:13:51
《鄭子家告趙宣子》文言文鑒賞
《鄭子家告趙宣子》講的是鄭晉外交斗爭的一個回合。鄭國處于晉楚兩強之間,對于近鄰的晉國要侍奉,可對于遠一些的楚國也要朝拜,這還未計尚須在齊秦的周旋,察言觀色仰人鼻息,夾縫中的茍活苦不堪言。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鄭子家告趙宣子》文言文鑒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鄭子家告趙宣子》
出處:《左傳》
晉侯合諸侯于扈①,平宋也②。
于是晉侯不見鄭伯③,以為貳于楚也。鄭子家使執(zhí)訊而與之書④,以告趙宣子曰⑤:
“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與之事君⑥。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難⑦,寡君是以不得與蔡侯偕,十一月,克減侯宣多而隨蔡侯以朝于執(zhí)事⑧。十二年六月,歸生佐寡君之嫡夷⑨,以請陳侯于楚而朝諸君⑩。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蕆陳事⑾。十五年五月,陳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燭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陳蔡之密邇于楚⑿,而不敢貳焉,則敝邑之故也。雖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見于君⒀,夷與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絳⒁。雖我小國,則蔑以過之矣⒂。
今大國曰:‘爾未逞吾志。⒃’敝邑有亡,無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幾?⒄’又曰:‘鹿死不擇音。⒅’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⒆,急何能擇?命之罔極,亦知亡矣。將悉敝賦以待于鯈,唯執(zhí)事命之⒇。文公二年,朝于齊(21);四年,為齊侵蔡(22),亦獲成于楚。居大國之間而從于強令,豈有罪也?大國若弗圖,無所逃命?!?/p>
晉鞏朔行成于鄭(23),趙穿、公婿池為質焉(24)。
【注釋】
①晉侯:晉靈公,名夷皋。扈(hù):鄭地,在今河南原武縣西北。
②平宋:平定宋亂以立宋文公。宋昭公無道,先一年十一月,被宋襄公的夫人派人殺了。
③鄭伯:鄭穆公。名蘭,為鄭國第九個國君。
④子家:即公子歸生,鄭大夫。
⑤趙宣子:即趙盾。晉卿,晉國的執(zhí)政大臣。
⑥蔡侯:蔡襄公。君:這里指晉襄公,晉靈公之父。
⑦敝邑:對別人稱自己的國家的謙稱。侯宣多之難:侯宣多,鄭大夫,鄭穆公為侯宣多所立,于是侯宣多居功專權,所以稱之為“侯宣多之難”。
⑧克減:稍稍壓制。
⑨寡君:人臣對別國稱呼自己國君的謙詞。嫡夷:指鄭穆公的太子夷。嫡:嫡子,正夫人所生的兒子,一般都立為繼承君位的太子。
⑩陳侯:陳共公。
⑾蕆(chǎn):完成。
⑿密邇:緊密靠近。
⒀襄:晉襄公。君:這里指晉靈公。
⒁及:來到。絳:晉都,在今山西曲沃縣西南。
⒂蔑:無,沒有。
⒃逞:快心。
⒄畏首畏尾,身其余幾:言外之意是,鄭北畏晉,南畏楚,又有什么辦法呢?
⒅音:同“蔭”,樹蔭,引申為庇護。此句言外之意是,鄭被你們逼得瀕于滅亡,就交不擇所從了。
⒆鋌:疾走。罔極:無窮。
⒇悉:全部。盡其所有。賦:兵。古代按田賦出兵,所以稱賦。鯈(chouz):晉鄭交界之地。唯執(zhí)事命之:這是客氣的說法。真正的意思是,看你們怎么回答吧。
(21)文公:指鄭文公。
(22)四年:指鄭文公四年。
(23)鞏朔:晉大夫。
(24)趙穿:晉卿。公婿池:晉靈公的女婿。
【白話翻譯】
晉靈公在黃父舉行大型軍事訓練,于是借機又召集各國諸侯在鄭國的扈地會合,目的是要與宋國談和。魯文公沒有來參加,因為有齊國侵伐魯國的患難?!洞呵铩穼懙馈爸T侯會于扈”,意思是說這次會合沒有效果。
當時晉靈公拒絕與鄭穆公見面,認為鄭國既服從晉國又投靠楚國。鄭國大夫子家就派一位送信的官員到晉國送了一封信,信寫給趙盾,信中說:“我們君主即位的第三年,就邀請蔡莊公一起服從你們君主。這年九月,蔡莊公來到我國準備同我們國君一起去晉國,但因為我國發(fā)生了侯宣多恃寵專權的患難,我們君主因此而不能與蔡莊公一起去。這年十一月,戰(zhàn)勝滅絕了侯宣多,我們君主就與蔡莊公相隨朝見服事于你這位執(zhí)政。我們君主即位后第十二年六月,歸生輔佐我們君主的太子夷,為了向楚國請求他們與陳靈公講和,特地去朝見了你們君主。十四年七月,我們君主又以完成了陳國的事情朝見你們。十五年五月,陳靈公從我國去朝見你們君主。去年正月,燭之武去,陪同太子夷去朝見你們。八月,我們君主又去。作為陳、蔡,與楚國如此親密相近,卻不敢投靠楚國,那是有我們的緣故。雖然我們如此對待貴國君主,卻為何不免得到你們的.責罰呢?你們在位的君主當中,我們朝見過晉襄公一次,而朝見過在位君主兩次。太子夷與我們國君的一些臣僚一個接一個地去到絳都。雖則我們是小國,這樣做也沒有哪個國家能超過了吧。現在你作為大國說:‘你們還做得不快我們的心意。’我國(要像這么被要求)就只有滅亡,再不能增加什么了。古人有言說:‘頭也害怕尾也害怕,留下身子還能剩余多少不害怕呢?’又說:‘鹿要死也就不管自己的聲音了。’小國服侍大國,大國以仁德對待它,它就是人;不用仁德對待它,它就是一只鹿,著急了就會疾速走入險境,著急了還能選擇嗎?大國無準則地下命令,我們也知道要滅亡了,只能把我國的全部軍資集中起來在鯈地等待了,任憑你執(zhí)政命令我們吧。我們文公即位的第二年六月壬申,到齊國朝見。四年二月壬戌,因為齊國侵伐蔡國,我們也只得與楚國談和。處在大國之間,都要求我們服從強者的命令,難道成了我們的罪過?你們大國如果不考慮這些,那我們就無處逃避性命了?!?/p>
(趙盾看到信后)派鞏朔到鄭國和談,趙穿、公婿池也到鄭國作了人質。
【簡析】
鄭國是夾在晉、楚兩個對立的大國之間的小國,外交關系很難處理,鄭子家的這篇外交辭令,利用兩大國的矛盾,逐年逐月羅列事實,批評晉的苛刻要求,甚至不惜以決裂相警告,終于迫使晉人讓步。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游褒禪山記》譯文與注釋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此后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 歲寒三友文言文翻譯導語:中國傳統(tǒng)寓意指松、竹、梅經冬不衰,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歲寒三友文言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div>《百家姓.尤》文言文的歷史來源《百家姓?尤》作者:佚名歷史來源「尤」源出 ;一 ; 出自「沈」姓。據《梁溪漫錄》所載,五代時,王審之在福建稱韓非子原文:楚莊王欲伐越,莊子諫曰:“王之【1】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鼻f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3】,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原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餐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李中,字子庸,吉水人,正德九年進士。楊一清為吏部,數召中應言官試,不赴。 及授工部主事,武宗自稱大慶法王,建寺西華門文言文《大道之行也》譯文及注釋《大道之行也》是初二語文教材里的文言文,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洞蟮乐幸病纷g文及注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文言文讓我認識這樣的世界微風輕撫,陽光和煦的午后,獨自一人靜坐在由百年藤蔓編制而成的竹藤椅上,品上一壺幽香的西湖龍井茶,手執(zhí)一本文言書籍。我李疑者,居通濟門外,閭巷子弟執(zhí)業(yè)造其家,得粟以自給。故貧甚,然獨好周人急。金華范景淳吏吏部,得疾,無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門,告曰:文言文《吳起守信》原文及翻譯《吳起守信》是一篇值得小學生讀的文言文,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秴瞧鹗匦拧吩募胺g,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初中文言文:“之”字全面解析具有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的語文老師說,現在孩子語文成績不好,除了作文普遍不會寫或寫的不出色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閱綠蔭齋古桂記文言文閱讀綠蔭齋古桂記(清)戴名世①距虎丘三里而近,有朱氏園林,蓋昔朱某翁先生之所創(chuàng)也。園昔為田為圃,先生買而為園。園之大二百畝文言文《學弈》譯文及賞析學弈先秦:佚名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幼時記趣》文言文翻譯《幼時記趣》選自《浮生六記》?!陡∩洝肥乔宄L洲人沈復著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小說。記敘了作者夫婦的家《百家姓榮》文言文的歷史來源及家族名人歷史來源「榮」源出:一、以邑名為氏。據《風俗通義》所載,為周成王的卿士榮伯之后,受封于榮邑(在今陜西省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暑期練習三峽一、實詞。1、自三峽七百里中( ) 2、略無闕處( )( )3、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 )( )( )史記談文言文翻譯“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tǒng)的中華文化與學術。提供了史記談文言文翻譯,希望對大家學好語文有所幫助?!妒酚洝分械?/div>南齊書原文:江謐字令和,濟陽考域人也。祖秉之,臨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書都官郎,吳令,為太初所殺。謐系尚方,孝武乎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墨子.貴義原文: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唐]元稹公諱倰,字德長。宣州觀察使崔衍狀為南陵,會南陵賦錢三萬,稅輸之戶天地相遠,不可等度,由是歲累逋負,人被鞭迫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