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01 23:53:27
鳴機夜課圖記
蔣士銓
吾母姓鐘氏,幼與諸兄從先祖滋生公讀書,十八歸先府君。時府君樂施與,散數(shù)千金,囊篋蕭然。越二載生銓,家益落,歷困苦空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無愁蹙狀,戚黨人爭賢之。府君由是得復游燕趙間,而歸吾母及銓寄食外祖家。
銓四齡,母日授四子書數(shù)句,苦兒幼不能執(zhí)筆,乃鏤竹枝為絲斷之,詰屈作波磔點畫,合而成字,抱銓坐膝上教之。既識,即拆去。日訓十字,明日令銓持竹絲合所識字,無誤乃已。至六齡,始令執(zhí)筆學書。先外祖家素不潤,歷年饑大兇,益窘乏。時銓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繡組織,凡所為女紅,攜于市,人輒爭購之;以是銓無襤褸狀。
記母教銓時,組紃紡績之具,畢置左右,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讀,咿唔之聲,與軋軋相間。兒怠,則少加夏楚①,旋復持兒而泣曰:“兒及此不學,我何以見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擁被覆雙足,解衣以胸溫兒背,共銓朗誦之;讀倦,睡母懷,俄而母搖銓曰:“可以醒矣。”銓張目視母面,淚方縱橫落,銓亦泣。少間,復令讀;雞鳴,臥焉。諸姨嘗謂母曰:“妹一兒也,何苦乃爾?”對曰:“子眾可矣;兒一,不肖,妹何托焉!”
銓九齡,母授以《禮記》《周易》《毛詩》,皆成誦;暇更錄唐宋人詩,教之為吟哦聲。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少痊,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母有病,銓則坐枕側不去。母視銓,輒無言而悲。銓亦凄楚依戀,嘗問曰:“母有憂乎?”曰:“然!” “然則何以解憂?”曰:“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也?!便屨b聲瑯瑯然,母微笑曰:“病少差矣?!庇墒悄赣胁?,銓即持書誦于側,而病輒能愈。
十歲父歸。先府君每決大獄,母輒攜兒立席前曰:“幸以此兒為念!”府君數(shù)頷之。先府君在客邸,督銓學甚急;稍怠,即怒而棄之,數(shù)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撲之,令跪讀至熟乃已,未嘗倦也。銓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亦益是以嚴。
又十載歸,卜居于鄱陽,己巳,有南昌老畫師游都陽,能圖人狀貌。銓延之為母寫小像,因請于母,且問:“母何以行樂,當圖之以為娛。”母愀然曰:“嗚呼! 自為蔣氏婦,常以不及奉舅姑盤匝為恨;而處憂患哀慟間數(shù)十年,凡哭父,哭母,哭兒,哭女夭折,今且哭夫矣。未亡人欠一死耳,何樂為?“銓跪曰:“雖然,母志有樂得未致者,請寄斯圖也可乎?”母曰:“茍吾兒及新婦能習于勤,不亦可乎?鳴機夜課,老婦之愿足矣,樂何有焉?”銓于是退而語畫士,乃圖秋夜之景;虛堂四敞,一燈熒熒,高梧蕭疏,影落檐際,堂中列一機,畫吾母坐而織之,婦執(zhí)紡車坐母側;檐底橫列一幾,剪燭自照,憑畫欄而讀者,則銓也。階下假山一,砌花盆蘭,婀娜相倚,動搖于微風涼月中,其童子蹲樹根捕促織為戲。
圖成,母視之而歡。銓謹按吾母生平勤勞,為之略,以請求諸大人先生之立言而與人為善者。
[注]①夏楚:打。
20.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母工纂繡組織 組織:紡織、編織
B.十八歸先府君 歸:歸來,回來
C.即怒而棄之 棄:不理睬
D.銓延之為母寫小像 延:邀請
解析:B(歸:出嫁)
21.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現(xiàn)蔣母鐘氏嚴以教子并以兒子的成長為憂樂的一組是( )
①明日令銓持竹絲合所識字,無誤乃已
②兒及此不學,我何以見汝父
③張目視母面,淚方縱橫落
④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矣
⑤母輒攜兒立席前曰:“幸以此兒為念!”
⑥茍吾兒及新婦能習于勤,不亦可乎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解析:C(①僅是說教兒識字的嚴格要求,⑤是說督促丈夫判案要公正)
2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因為家道日益衰落,蔣母帶著兒子寄食在外祖父家,仍然樂觀安適,受到親戚和族人的
稱道。
B.蔣母根據(jù)幼兒特點,將竹枝削刻成漢字各種筆畫,合而成字教四歲兒子識字、拼字,讓
幼兒玩中認字。
C.蔣母邊紡織邊教兒讀書,寒夜把孩子抱在懷中為兒取暖;兒子在母親懷中睡著不到片刻
就被母親搖醒繼續(xù)讀書,直到雞鳴才能睡覺。
D.蔣母每生病,兒就讀書為母解憂;兒讀書稍有懈怠,蔣母就流著眼淚打兒子,讓兒跪在
地上直到讀熟為止。
解析:A(“帶著兒子寄食外祖父家”是為了便于丈夫在外游歷,不是親戚族人稱道的原因)
2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兒一,不肖,妹何可托乎?(3分)
(2)母何以行樂,當圖之以為娛。(3分)
(3)母志有樂得未致者,請寄斯圖也可乎?”(3分)
解析:
(1)只有一個兒子,如果不好,妹妹靠誰呢?(“兒一”“何可托”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2)母親用什么游戲取樂,就當把畫像作為娛樂。(“何以”“行樂”“圖”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3)母親心里有什么喜愛而尚未如愿的,請寄托在這幅畫里也該可以吧。(“志”“致”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參考譯文
我的母親姓鐘,(名叫令嘉,出身于南昌府名門望族,排行第九。)她在小時候和幾個哥哥一起跟著我外祖父滋生公讀書,十八歲嫁給我父親。那時我父親(四十多歲),性情俠爽,愛結交朋友,喜把財物施舍給別人,散給人家許許多多金錢,使得家里箱柜里東西都一空如洗。(家中常常賓客滿座,我母親拿下金玉首飾,換了錢辦酒席,席上酒菜豐盛,毫不減色。)結婚兩年,生下我,家境更加衰落,她經(jīng)歷了窮困的生活,別人都不能忍受的,我母親卻心情坦然沒有憂愁的樣子。親戚和同族人,個個贊她賢慧。由于這樣,我父親能再到北方去做官,把我母親和我寄放外祖父家靠他們生活。
我四歲的時候,母親每天教我《四書》幾句。為了我太小,不會拿筆,她就削竹枝成為細絲把它折斷,彎成一撇一捺一點一畫,拼成一個字,把我抱上膝蓋教我認字。一個字認識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個字,第二天,叫我拿了竹絲拼成前一天認識的字,直到?jīng)]有錯誤才停止。到我六歲時,母親才叫我拿筆學寫字。我外祖父家素來不富裕,經(jīng)歷了幾年的災荒,收成不好,生活格外窘迫。那時候我和年幼的仆役的衣服鞋帽,都是母親親手做的。母親精于紡織刺繡,她所做的繡件、織成品,叫年幼的仆役帶到市場上去賣,人們總是搶著要買。所以我和年幼仆役從來衣冠整潔,不破不爛。
回憶我母親教我的時候,刺繡和紡織的工具,全放在旁邊,她膝上放著書,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著書讀。母親一邊手里操作,一邊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讀書聲,夾著吱吱啞啞的織布聲,交錯在一起。我不起勁了,她就拿戒尺打我?guī)紫?,打了我,又抱了我哭,說:“兒啊,你這時候不肯學習,叫我怎么去見你爸!”到半夜里,很冷,母親坐在床上,拉起被子蓋住雙腳,解開自己衣服用胸口的體溫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讀;我讀得倦了,就在母親懷里睡著了。過了一會,母親搖我,說:“可以醒了!”我張開眼,看見母親臉上淚流滿面,我也哭起來。歇一下,再叫我讀;直到頭遍雞叫,才和我一同睡了,我的幾位姨媽曾經(jīng)對我母親說:“妹妹啊,你就這一個兒子,何苦要這樣!”她回答說:“兒子多倒好辦了,只有一個兒子,將來不長進,我靠誰呢!”
我九歲時,母親教我學《禮記》、《周易》、《毛詩》,都能夠背誦。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詩人的詩,教我朗誦古詩。母親和我兩人都身體弱、多病。每當我生病,母親就抱了我在室內(nèi)來回走動,自己不睡覺;我病稍稍好一點,她就指著貼在墻上的詩歌,教我低聲念誦作為游戲。母親生病,我總是坐在她枕邊不離開。母親看著我,常常一句不說,很悲傷的樣子,我也很傷心地依戀著她。我曾經(jīng)問她:“娘,您心里不快活嗎?”她說:“是不快活?!薄澳悄┰趺茨茏屇锔吲d呢?”她說:“你能把讀的書背給我聽,我就高興了?!庇谑俏揖捅硶?,瑯瑯的書聲,和藥罐煎藥水沸聲和在一起。母親微笑著說:“你看,我的病好些了!”從此,母親生病的時候,我就拿了書在她床邊讀書,這樣,她的病就會好。我十歲時,父親回家來了。父親每次審理有關人命的重案,母親總是拉著我立在他桌子前面說:“您不要忘記,您還有這樣一個兒子!”父親就頻頻點頭。父親在外地的寓所,督促我讀書時,脾氣急躁,我稍有一點不認真,他就發(fā)怒,把我丟在一旁,幾天不理睬我,母親就流著眼淚打我,叫我跪在地上,把書讀熟才放過我,從來不覺自己疲累。所以,我從不因為貪玩而荒廢了學業(yè),母親對我的教育,也因此而更加嚴格。
過了十年,我們回鄉(xiāng),在鄱陽縣定居下來。己巳年,有位南昌的老畫師來到鄱陽,年紀八十多歲,滿頭的白發(fā)長過兩耳,能夠畫人的相貌。我請他來給我母親畫幅小像,因此,我請示母親,畫像左右怎么安排景物,又問她:“娘用什么來娛樂,把這些畫上去讓娘高興?!蹦赣H傷感地說:“唉!自從我到蔣家來做媳婦,常常把趕不上侍候公婆認為遺憾;到今天,在憂愁和痛哭里過了幾十年:哭娘、哭爺,哭兒子、哭女兒短壽死去,現(xiàn)在又哭丈夫了!我欠缺的只是一死,有什么高興的??!”我跪下說:“盡管如此,娘有沒有想到什么高興的事情卻還沒有得到的,望您同意畫在這圖像上,行不?”母親說:“只要我兒子和新娘子能夠勤勤懇懇,不就可以了嗎?在布機聲里夜里教你念書,我老太婆的愿望就夠了,其他還有什么樂趣??!”于是,我從母親處退出來,去把她的要求告訴了畫師。畫師就畫了幅秋夜的景色:堂屋里四面空敞,中間掛盞明亮的燈;屋外一株高大的梧桐,樹影落在屋檐上;堂屋中間排一座布機,畫我母親坐在機上織布,我妻子坐在母親旁邊搖紡車;屋檐下橫擺一只書桌,映著桌上的燭光靠著窗欄上讀著書的,是我,臺階下一座假山,階邊的花和盆中的蘭,抖抖瑟瑟,在微風和清涼的月光下?lián)u動。那個蹲在梧桐樹下捉蟋蟀玩的小孩子,和垂著短發(fā)、手拿羽毛扇在石上煮茶的女娃,就是書童阿同、丫環(huán)阿昭。
畫好了這張圖,母親看了,非常喜歡。所以,我特地把我母親勤勞的一生,寫了這篇概略的記敘,為的是請求著書立說、鼓勵人們善行的大人先生,據(jù)此寫出完善的文章來。
賞析:
作者先寫母親的出身和文化修養(yǎng)。“吾母姓鐘氏,名令嘉,字守箴”,女孩而有名有字,可見文化層次較高,非一般村野人家。下句便是“出南昌名族”,寫母親待字閨中的文化環(huán)境?!坝着c諸兄從先外祖滋生公讀書”,寫母家開明,男孩女孩可以享受同樣的教育,母親受到良好的文化滋養(yǎng)。這一句是后面教“我”課讀的基礎?!笆藲w先府君”,寫母親出嫁。最后一句寫作者出生。開頭這一段,詞少事多,語言簡潔,如“行九”、“越二載,生銓”等,造語非常潔凈,毫無贅詞。
然后寫四歲到六歲時,母親教作者讀書,識字。先寫課讀內(nèi)容和數(shù)量,“日授四子書數(shù)句”。次寫課讀方法,有授受之法——“鏤竹枝為絲斷之,詰屈作波磔點畫,合而成字,抱銓坐膝上教之”;有復習之法——“明日令銓持竹絲合所識字,無誤乃已”。從內(nèi)容的選擇,到方法的實施,表現(xiàn)出母親的良苦用心。四歲“識字”,六歲“學書”,母親非常重視對作者的早期教育。
下面寫母親教作者讀書的方式。這一部分緊扣題目“鳴機夜課”,可分三層?!坝浤附蹄寱r……我何以見汝父?”為第一層,“組繡績紡之具畢陳左右,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讀”,點“鳴機”課讀?!皟旱?,則少加夏楚”,寫課讀之“嚴”?!靶龔统謨浩?,寫母親對兒的疼愛,愛而不失其嚴?!暗 倍跋某?,卻又“持兒泣”,反映母親的心理矛盾。一個“少”字,表現(xiàn)出作者對母親的理解,母子深情含蘊其中?!爸烈狗趾酢u鳴臥焉”為第二層,寫深夜課讀。這一層最為動人。“夜分”一語,寫課讀時間之久,“寒甚”二字,明課讀境況之劣。在這樣寒冷的深夜,母親仍不輟教作者讀書?!敖庖乱孕販貎罕?,共銓朗誦之”,慈母形象,躍然紙上,慈而不廢其學?!白x倦,睡母懷”,勤苦如此。不久,母親又把作者搖醒,“銓張目視母面,淚方縱橫落”,重重心事,種種情懷,全由“淚方縱橫落”這五字出?!爸T姨嘗謂母曰……妹何托焉?”為第三層,前兩層直接描寫課子之嚴,這一層側面描寫何以嚴,殷殷希望,和盤托出。
接下來寫九歲時,母親教作者課讀的內(nèi)容和病中教子課讀。分兩層寫,第一層記課讀內(nèi)容,初蒙以“四子書”,九齡“授以《禮記》《周易》《毛詩》”“唐宋人詩”,表明了課讀內(nèi)容次第。這一層意思略寫,只用“皆成誦”和“教之為吟哦聲”帶過。第二層記母親病中教子課讀。這一層意思詳寫?!般屆坎 ?,母“未嘗寢”;“母有病,銓則坐枕側不去”,母子深情就在數(shù)字之中?!吧偃?,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也”,時刻不忘教子課讀。讀書能醫(yī)母病,數(shù)句描寫,切切之心,呼之欲出。
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點是敘事簡潔,詳略得宜。文章多用短句,夠傳達意思即止,絕不作任何陪襯鋪張。寫母親初教作者識字,有“既識,即拆去”“無誤乃已”等短句,極為簡練;寫母親教作者課讀,用”兒怠,則少加夏楚”寫課讀之嚴;“讀倦,睡母懷”寫夜讀之勤苦,句子都很短,且具表現(xiàn)力。像“淚方縱橫落”“解衣以胸溫兒背”等句,表現(xiàn)力都極強。母親對作者的教育付出的辛勞很多,作者選取四齡啟蒙,六齡學書,九齡讀《禮》《易》三個階段,啟蒙識字較詳,“學書”一筆帶過,讀《禮》《易》也略寫。作者著力詳寫的是“鳴機夜課”和“病中教讀”,情節(jié)十分感人。寫“鳴機夜課”部分,詳寫深夜課讀,略寫鳴機課讀,詳中有略。寫“病中教讀”部分,“銓每病”用概括敘述的方法;“母有病”用細致描寫的方法,行文富于變化。
該文的另一個特點是敘述、描寫與抒情結合,寓情于敘述和描寫之中。全文主要用敘述語言,但也多有描寫,如“睡母懷”等細節(jié)描寫,“母有病”時的對話描寫,在描寫和敘述中寄托了作者濃濃的深情。句句出肺腑,字字都是情。
蔣母重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課讀之嚴且堅持不懈,終于使兒子成為“江右三大家”之一,這說明蔣母的教育是成功的。但是,這個個例在現(xiàn)代社會不一定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通常情況下,輕松愉快的教育效果更佳。王守仁說:“大抵童子之情,樂嬉游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焙玫慕逃椒?,是在快樂的教育中把子女培養(yǎng)成材,而不是采用“頭懸梁,錐刺股”的近于自虐的學習方法。但蔣母的教育則近于苛刻,有違一般的教育規(guī)律。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位終膳部員外郎,自有傳。父閑,終奉天令。 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天寶末,獻《
- 初中文言文閱讀:舊唐書程務挺傳程務挺,洺州平恩人也。父名振大業(yè)末仕竇建德為普樂令甚有能名諸賊不敢犯其境后歷晉蒲二州刺史龍朔二年卒贈右衛(wèi)大將軍
- 馬說(雜說四)文言文知識總結人教版語文八下中考文言文復習梳理:馬說(雜說?四)一、 文學常識1.韓愈,字退之,唐代河陽人,文學家,唐宋八大家
- 寄歐陽舍人書文言文翻譯導語:《寄歐陽舍人書》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寫給其師歐陽修的一封感謝信,文章通過對銘志作用及流傳條件的分析。下面是小編為你整
- 蘇軾原文:和子由①澠池②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③,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④已死
- 初中語文課內(nèi)外文言文練習閱讀課內(nèi)外文言文,完成題(10分)(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
- 韓愈原文:公諱昌裔,字光后,本彭城人。曾大父諱承慶,朔州刺史。大父巨敖,為太原晉陽令。再世宦北方,樂其土俗,遂著籍太原之陽曲。父訟,贈右散騎
- 文言文閱讀理解之環(huán)翠亭記環(huán)翠亭記[明]宋濂臨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聳起,如青芙蕖,鮮靚可愛。沿城直趨而西,是為羅家之山。承平之時,有字仲孚者
- 送虛白上人序[明]高啟余始不欲與佛者游,嘗讀東坡所作《勤上人詩序》,見其稱勤之賢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間,必不負歐陽公?!庇嘤谑潜看蠓蛑?/div>李昭述字仲祖,以父蔭為秘書省校書郎。各試學士院,賜進士出身,為刑部詳覆官,累遷秘書丞。群牧制置使曹利用薦為判官,鄆州牧地侵于民者凡數(shù)千頃,昭楊公則,字君翼,天水西縣人也。氐賊李烏奴作亂,攻白馬,公則固守經(jīng)時,矢盡糧竭,陷于寇,抗聲罵賊。烏奴壯之,更厚待焉,要與同事。公則偽許而圖之韓適有東孟之會,韓王及相①皆在焉,持兵戟而衛(wèi)者甚眾。聶政直入,上階刺韓傀。韓傀走而抱哀侯,聶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亂。聶政大呼,所殺者數(shù)十金史原文:完顏陳和尚,豐州人,系出蕭王諸孫。貞祐中,陳和尚年二十余,為北兵①所掠,大帥甚愛之,置帳下。時陳和尚母留豐州,從兄斜烈事之甚謹。陳鷸蚌相爭文言文翻譯文言文閱讀需要在順利翻譯的基礎上理解全文內(nèi)容,體味古人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鷸蚌相爭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柳文言文翻譯引導語:文言文想必大家都接觸過不少,那么有關柳的文言文以及翻譯哪里有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柳柳貴于垂何蕃傳韓 愈太學生何蕃,入太學廿余年矣。歲舉進士,學成行尊,自太學諸生推頌不敢與蕃齒,相與言于助教、博士①,助教、博士以狀申于司業(yè)、祭酒②,《師說》文言文原文及賞析《師說》作者是唐朝文學家韓愈。其全文如下:【前言】《師說》作于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韓愈任四門博士時,這篇文章晉書原文:衛(wèi)玠字叔寶,年五歲,風神秀異。祖父罐曰:“此兒有異于眾,顧吾年老,不見其成長耳?!笨偨浅搜蜍嚾胧?,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驃騎學弈文言文翻譯《學弈》通過弈秋教學生下棋的事。說明了在同樣的條件、老師下不同的態(tài)度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告訴我們做事要專心致志,絕對不可以三心二《百家姓昌》文言文《百家姓昌》作者:佚名歷史來源「昌」源出 ;一﹕出自「妊」姓,以國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傳說上古有昌意,為黃帝之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