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杳,字士深,平原人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06 01:24:22
劉杳,字士深,平原人也。祖乘民,宋冀州刺史。父聞慰齊東陽太守,有清績,在《齊書·良政傳》。杳年數(shù)歲,征士明僧紹見之,撫而言曰:“此兒實千里之駒?!笔?,丁父憂,每哭,哀感行路。杳少好學,博綜群書,沈約、任昉以下,每有遺忘,皆訪問焉。出為臨津令,有善績。秩滿,縣人三百余人詣闕請留,敕許焉。杳以疾陳解還除云麾晉安王府參軍詹事徐勉舉杳及顧協(xié)等五人入華林撰《遍略》書成以本官兼廷尉正又以足疾解因著《林庭賦》。王僧孺見之嘆曰:“《郊居》以后,無復此作?!逼胀ㄔ辏瑥统嫡?,遷尚書駕部郎;數(shù)月,徙署儀曹郎,仆射勉以臺閣文議專委杳焉。出為余姚令,在縣清潔,人有饋遺,一無所受,湘東王褒稱之。還除宣惠湘東王記室參軍,母憂去職。服闋,復為王府記室,兼東宮通事舍人。大通元年,遷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昭明太子謂杳曰:“酒非卿所好,而為酒廚之職,政為不愧古人耳?!倍碛须?,代裴子野知著作郎事。昭明太子薨,新宮建,舊人例無停者,敕特留杳焉。仍注太子《徂歸賦》,稱為博悉。仆射何敬容奏轉杳王府諮議,高祖曰:“劉杳須先經(jīng)中書。”仍除中書侍郎。尋為平西湘東王諮議參軍,兼舍人、知著作如故。遷為尚書左丞。大同二年,卒官,時年五十。杳治身清倫,無所嗜好。為性不自伐,不論人短長,及睹釋氏經(jīng)教,常行慈忍。天監(jiān)十七年,自居母憂,便長斷腥膻,持齋蔬食。及臨終,遺命斂以法服,載以露車,還葬舊墓,隨得一地,容棺而已,不得設靈筵祭醊。其子遵行之。
(選自《梁史·劉杳傳》,略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杳以疾陳解/還除云麾晉安王府參軍/詹事徐勉舉杳及顧協(xié)等五人入華林撰《遍略》/書成/以本官兼廷尉正/又以足疾解/
B.杳以疾陳解還/除云麾晉安王府參軍/詹事徐勉舉杳及顧協(xié)等五人入華林/撰《遍略》書成/以本官兼廷尉正/又以足疾解/
C.杳以疾陳解/還除云麾晉安王府參軍/詹事徐勉舉杳及顧協(xié)等五人入華林/撰《遍略》書成/以本官兼廷尉正/又以足疾解/
D.杳以疾陳解還/除云麾晉安王府參軍/詹事徐勉舉杳及顧協(xié)等五人入華林撰《遍略》/書成/以本官兼廷尉正/又以足疾解/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刺史,漢武帝始置,“刺”,檢核問事之意。孝成帝把刺史改稱州牧,職權進一步擴大,由監(jiān)察官變?yōu)榈胤杰娛滦姓L官。
B.“普通元年”是用年號紀年。我國古代的紀年法常用的有年號紀年和干支紀年。中國古代從漢武帝時開始使用年號紀年。
C.服闋,又叫服除,指守喪期滿除去喪服。根據(jù)與死者關系的親疏,居喪者的服喪期長短不同?!捌诠Α本褪谴﹩史M一年。
D.尚書,一指《尚書》,是中國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以記言為主;另指官職,本文“尚書左丞”就是輔佐尚書令的職官。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劉杳孝敬父母,能夠克己守制。劉杳十三歲為父親守喪,常常癰哭,哀傷得讓過路人也感動不已。后來他為母親守孝不食葷腥,只吃素食。
B.劉杳政績很好,深受百姓愛戴。劉杳出任臨津縣令,在任期滿后,該縣有三百多人到朝廷請求他繼續(xù)留任,皇帝下詔同意了百姓的請求。
C.劉杳博聞強記,文學成就卓著。沈約、任昉等人每遇到遺忘的,都來問他。他還曾參與撰寫《遍略》《林庭賦》和注解《徂歸賦》。
D.劉杳清廉儉樸,沒有過多嗜好。臨死時,他要求兒子喪事從簡。回鄉(xiāng)安葬時,選擇墓地,只需安放下一副棺材就行,不要設靈筵祭奠。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分)
(1)出為余姚令,在縣清潔,人有饋遺,一無所受,湘東王褒稱之。
(2)昭明太子薨,新宮建,舊人例無停者,敕特留杳焉。
參考答案
4.(3分) A(本題考查斷句能力。“陳解”是“請求離職”,“還”指“回京”,與“除云麾晉安王府參軍”聯(lián)系更緊密。所以排除B與D兩項。“舉”的賓語是“杳及顧協(xié)等五人入華林”,補足語是“撰《遍略》”,所以,“詹事徐勉舉杳及顧協(xié)等五人入華林撰《遍略》”放在一起。另外,“《遍略》”“書成”要分開。)
5.(3分) C(“期”是“穿喪服滿一年”的意思。)
6.(3分) C(《林庭賦》為獨撰)
7.(10分)
(1)(5分)(劉杳)出京任余姚縣令,在任期間清正廉潔,有人給他送禮,全都沒有接受,湘東王對他大加稱贊和褒獎。(“清潔”“饋遺”“褒稱”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5分)昭明太子死后,新立太子,原東宮人員按舊例沒有留任的,皇帝下詔特意留下劉杳仍在太zi6*宮任職。(“新宮”“例”“無?!备?分,句子大意2分)
參考譯文
劉杳字士深,平原郡人。祖父劉乘民,劉宋時任冀州刺史。父親劉聞慰,齊朝時任東陽郡太守,政績清廉,事跡記錄在《齊書?良政傳》中。
劉杳只有幾歲,征士明僧紹見到他,撫摸著他的頭說:“這小孩真是一匹千里小馬。”十三歲。父親去世守喪,每次痛哭,哀傷得讓過路人也感動不已。
劉杳年少時十分好學,博覽群書,沈約、任昉等人,每遇到有些遺忘的東西都來問劉杳。出任臨津縣令,政績很好,任期滿后,臨津縣三百多人到朝請求他留任,皇帝下詔同意了百姓的請求。劉杳因病請求離職,回京后任云麾晉安王府參軍。詹事徐勉推舉劉杳和顧協(xié)等五人進華林院撰寫《遍略》,該書完成后,以原任職官兼任廷尉正,又因腳疾解職。因此有閑暇著《林庭賦》。王僧孺看了后贊嘆地說:“沈約的《郊居》以后,便沒有這樣好的作品?!逼胀ㄔ辏?20),又任建康縣令,提升為尚書駕部郎,幾個月后改任署儀曹郎,仆射徐勉將臺閣文議交由劉杳負責。出任余姚縣令,在任期間清正廉潔,有人給他送禮,全都沒有接受,湘東王對他大加稱贊和褒獎?;鼐┖笕涡菹鏂|王記室參軍,母親去世后去職離任。服喪期滿,恢復王府記室官位,兼任東宮通事舍人。大通元年(527),提升為步兵校尉,仍兼任東宮通事舍人。昭明太子對劉杳說:“酒不是你所喜歡的,但任酒廚之官,完全是為了不愧古人?!辈痪糜性t令讓他代替裴子野負責著作郎的事務。昭明太子死后,新立太子,原東宮人員按舊例都要離職調任,皇帝下詔特留劉杳仍在太zi6*宮任職。繼續(xù)注釋昭明太子的《徂歸賦》,人稱他知識廣博。仆射何敬容奏請劉杳轉任王府咨議,高祖說:“劉杳必須先經(jīng)過中書。”于是任命他為中書侍郎,不久任平西湘東王咨議參軍,仍然兼任東宮通事舍人和著作郎。提升為尚書左丞。大同二年(536),死在官任上,年齡五十歲。
劉杳為人清廉儉樸,沒有過多的嗜欲。生性不不自我夸耀,不評論別人的長短是非,看了佛家的經(jīng)典后,時常做善事,忍讓克己。天監(jiān)十七年(518),自從為母親守孝,便長期不食葷腥,只吃素食。臨死時,遺言用僧服裝殮,用敞車運載,還鄉(xiāng)安葬,隨便選擇一片墓地,只需安放下棺材就夠了,不要設靈臺祭筵。其子按他的遺愿辦理了喪事。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周仁美,深州人。開寶中,應募隸貝州驍捷軍。關南李漢超選備給使,屢捕獲契丹諜者。從漢超戰(zhàn)于西嘉山,身中重創(chuàng),補隊長。漢超上其功,隸殿前班,賜衣
- 桓榮子郁。郁字仲恩,少以父任為郎。敦厚篤學,傳父業(yè),以《尚書》教授,門徒常數(shù)百人。榮卒,郁當襲爵,上書讓于兄子泛,顯宗不許,不得已受封,悉以
- 王安石原文:虔于江南地最曠,大山長谷,荒翳險阻,交、廣、閩、越銅鹽之販,道所出入,盜奪之奸,視天下為多。慶歷中,嘗詔立學州縣,虔亦應詔,而卑
- 三國志·吳書原文:朱然,字義封。嘗與權同學書,結恩愛。至權統(tǒng)事,以然為余姚長。后擢山陰令,董五縣。權奇其能,分丹楊為臨川郡,然為太守。會山賊
- 江城子密州出獵文言文賞析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
- 曾鞏原文:皇祐三年,司戶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書告其將陳珙。珙不聽,宗旦言不已。珙怒詆之曰:“司戶狂邪?”四年,智高出橫山,略其寨人,因其倉庫
- 原文: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扎有盛名,為司隸校尉。①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奔韧?,前坐
- 松風閣記文言文閱讀理解金雞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幾百年矣。微風拂之,聲如暗泉颯颯;稍大,則如奏雅樂;其大風至,則如揚波濤,又如振鼓,隱隱有節(jié)
- 長孫順德文言文翻譯長孫順德,是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的族叔。祖父長孫澄,北周秦州(治所在今甘肅天水)刺史。下面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長孫順德文言文
- 秦以關中之地,日夜東獵六國,百有余年,悉禽滅之。雖云得地利,善為兵,故百戰(zhàn)百勝,以予考之,實六國自有以致之也。韓、燕弱小,置不足論。彼四國者
-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原 文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寡
- 經(jīng)典必背文言文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以下是經(jīng)典必背文言文,歡迎閱讀。NO1、
- 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昭王使于齊,范雎從。齊襄王聞雎辯口,乃使人賜雎金十斤及牛酒。須賈大怒,以為雎持魏國陰事告齊,以告魏相
- 語文試題文言文《程師孟,字公辟,吳人》的閱讀理解附答案程師孟,字公辟,吳人。進士甲科。累知南康軍、楚州。瀘戎數(shù)犯渝州邊,使者治所在萬州,相去
- 蘇轍原文:潁濱遺老姓蘇氏,名轍,字子由。年十九舉進士,釋褐。二十三舉直言,仁宗親策之于廷。時上春秋高,始倦于勤。轍因所問,極言得失。策入,轍
- 吳時,字伸道,邛州人。初舉進士,得學究出身;再試,中甲科。知華州鄭縣,轉運使檄州運米五萬輸長安,鄭獨當三萬。時貽書使者曰:“會三萬斛之費,以
- 司馬光原文: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右諫議大夫司馬光惶恐再拜,介甫參政誅議閣下:曩者與介甫議論朝廷事,數(shù)相違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
- 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分析昔皖南有一農(nóng)婦,于河邊拾薪,微聞禽聲,似哀鳴,熟視之,乃鶩①也,婦就之,見其兩翅血跡斑斑,疑其受創(chuàng)也。婦奉之歸,治
- 江天一傳文言文翻譯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縣人。那么,關于江天一傳文言文翻譯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原文: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縣人。少喪父
- 陳書原文:吳明徹,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徹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墳塋未備,家貧無以取給,乃勤力耕種。秋而大獲,足充葬用。起家梁東宮直后。及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