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與孫司封書》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5-28 07:27:06
曾鞏
原文:
皇祐三年,司戶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書告其將陳珙。珙不聽,宗旦言不已。珙怒詆之曰:“司戶狂邪?”四年,智高出橫山,略其寨人,因其倉庫而大賑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辩钣植粡摹7沧诘┲阽?,以書告者七, 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數(shù)。度珙終不可得意,即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親毋為與死此?!奔刃兄?,智高果反,城中皆應(yīng)之。宗旦猶力守南門,為書召鄰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賊!汝今立死,吾豈可污邪!”罵不絕口。智 高度終不可下,乃殺之。
當(dāng)其初,使宗旦言不廢,則邕州之禍必不發(fā)。發(fā)而吾有以待之,則必?zé)o事。使獨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況其死節(jié)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見朝廷所寵贈南兵以來伏節(jié)死難之臣,宗旦乃獨不與,此非所謂“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邪?
使宗旦初無一言,但賊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無賞。蓋先事以為備,全城而保民者,宜責(zé)之陳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與陳珙同戮,既遺其言,又負(fù)其節(jié)。為天下者,賞善而罰惡;為君子者,樂道人之善,樂成人之美。豈當(dāng)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軍殺將,喪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財者,非其變發(fā)于隱伏,而起于倉卒也。內(nèi)外上下有職事者,初莫不知,或隱而不言,或忽而不備,茍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為世所蔽,令與罪人同罰,則天下之事,其誰復(fù)言耶?
聞宗旦非獨以書告陳珙,當(dāng)時為使者于廣東西者,宗旦皆歷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懼重為己累.必不肯復(fù)言宗旦嘗告我也。 為天下者,猶須力開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況天下之事,其可憂者甚眾。而當(dāng)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與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則宗旦之事,豈可不汲汲載之天下視聽,顯揚褒大其人,以驚動當(dāng)世耶?
(選自《與孫司封書》,有刪改
譯文/翻譯:
皇祜三年,司戶孔宗旦策算到儂智高一定會zao6*反,就寫信向州將陳珙報告。陳珙沒有聽從,宗旦勸說不止。陳珙怒斥他:“司戶發(fā)瘋了嗎?”皇祜四年,儂智高越過了橫山寨,掠取了寨里人,憑借寨中的倉庫賑濟百姓。宗旦又告誡說:“事情危急了,不能不防御??!”陳珙又不聽從。宗旦對陳珙,書面告誡共有七次,口頭告誡多得數(shù)不清楚。宗旦估計陳珙終究不會接受自己的意見,就把家人送去桂州避難,說:“我有官職在身,不能離去,我的親人不必要與我一起死在這里?!彼募胰俗吡硕旌螅瑑z智高果然zao6*反,城中將士都響應(yīng)他。宗旦仍然奮力守住南門,并寫信向鄰近州縣討救兵 ,想抵擋儂智高。城破,儂智高抓住了宗旦很高興,想任用他。宗旦怒道:“反賊!你現(xiàn)在馬上就要死了,我豈能受此污辱!”罵不住口。儂智高思量終究不能 降服他,就殺了他。
當(dāng)初,假如宗旦的話不被廢棄,那么邕州的戰(zhàn)禍就一定不會發(fā)生。發(fā)生了戰(zhàn)禍而我方有所防備,就一定不會有什么大事。即使只有這一點好處,原已不可不加以表彰,何況他臨死時氣節(jié)如此之崇高!然而他的事跡卻未能大白于天下。最近見到朝廷優(yōu)寵封贈對南方用兵以來盡節(jié)死難的臣子的名單,宗旦卻獨獨不在其中。即使宗旦當(dāng)初不講一句話,僅僅賊兵到來時能寧死不離職守,本已不可不給予獎賞。因為在事先作好防備,保全城池與人民,應(yīng)該是陳珙的責(zé)任,而不是宗旦的事情?,F(xiàn)在隨意地判定他與陳珙同罪,既忘記了他的忠言,又辜負(fù)了他的高節(jié)。治理天下的人,本應(yīng)賞善罰惡;作為君子,則樂于稱道別人的善行,樂于成全他人的好事。難道應(yīng)當(dāng)像現(xiàn)在這樣處置嗎?至于南方的戰(zhàn)爭,最終發(fā)展到了失陷十余州,軍隊覆沒,將吏被殺,人民喪命,國家耗盡財力的地步,不是因為事發(fā)之前沒有跡象,禍起突然無法應(yīng)付。內(nèi)外上下的官吏在戰(zhàn)禍將起之時沒有不知道的,但他們有的隱瞞不說,有的疏忽無備,茍且偷安,互相推諉,發(fā)展到了無法抵御的地步。有一個事先敢說的,又被世人欺蒙埋沒,讓他與罪人受同樣的懲罰,對于天下大事,難道還有誰肯說呢!
聽說宗旦不單單寫信告誡陳珙,凡是當(dāng)時在廣東西路任轉(zhuǎn)運使的,宗旦都一一告誡過他們?,F(xiàn)在,他們既沒有聽宗旦之言,又害怕連累自己,一定不肯再 說“宗旦已經(jīng)告誡過我”了。對于治理天下的人來說,還必須力開言路,以防止尚未來臨的禍患。何況天下的事情,可憂慮的還很多,而當(dāng)前的弊病,沒有比人們不能說話和不肯說話,有的甚至不敢說話更大的了。這樣看來,宗旦的事跡,怎么可以不急切地讓天下人看到和聽到,表彰贊揚他,來震動當(dāng)世呢!
曾鞏《與孫司封書》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陳良翰,字邦彥,臺州臨海人。蚤孤,事母孝。資莊重,為文恢博有氣。中紹興五年進士第。知溫州瑞安縣。瑞安俗號強梗,吏治尚嚴(yán)。良翰獨撫以寬,催租不
- 文言文短文閱讀理解閱讀兩則短文,回答問題甲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
- 后漢書原文:竇固,字孟孫,少以尚公主為黃門侍郎。好覽書傳喜兵法貴顯用事中元元年襲父友封顯親侯顯宗即位遷中郎將監(jiān)羽林士后坐從兄穆有罪廢于家十余
- 鹿乳奉親文言文翻譯不知道朋友讀過《鹿乳奉親》一文的朋友們有沒有被文中主人公的`故事給感動到呢?鹿乳奉親文言文翻譯文言文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
- 宋史原文:張昭,字潛夫。自言漢常山王耳之后,世居濮州范縣。祖楚平,壽張令。楚平生直,即昭父也。初,楚平赴調(diào)長安,值巢寇亂,不知所終。直幼避地
- 齊桓公好服紫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dāng)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謂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
- 蒲松齡之妻五十余猶不忘進?、佟H嫒刷谥怪眨骸熬痦殢?fù)爾!倘命應(yīng)通顯,今已臺閣③矣。山林目有樂地,何必以肉鼓吹④為快哉!”松齡善其言。顧兒孫
- 郢書燕說文言文翻譯《郢書燕說》這句成語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記載的一個故事,我們看看下面哦!郢書燕說文言文翻譯【原文】郢人有遺相國書者
- 齊宣王問:“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孟子回答說:“孔子的門徒中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霸業(yè)的,所以后世不曾流傳,我
- 文言文閱讀賞析題閱讀下文,完成問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
- 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人也。父摛,梁戎昭將軍、太子左衛(wèi)率。母臧氏。光宅惠云法師每嗟陵早成就,謂之顏回。八歲能屬文,十二通《莊》《老》義。既長,
- 侯方域“馬伶?zhèn)魑难晕拈喿x及答案和譯文馬伶①者,金陵梨園部也。金陵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當(dāng)太平盛時,人易為樂。其士女之問桃葉渡、游雨花
- 《五柳先生傳》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習(xí)題及答案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
- 初中文言文閱讀理解:送東陽馬生序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
- 房彥謙,字孝沖,本清河人也。彥謙早孤,不識父。長兄彥詢,以彥謙天性穎悟,親教讀書。年七歲,誦數(shù)萬言,□宗黨所異。十五,出繼叔父子貞,事所繼母
- 歐陽修原文:范公諱仲淹,字希文,世家蘇州。公生二歲而孤,母夫人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家世,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xué)舍,自刻益苦。居
- 鄭板橋開倉濟民原文:鄭燮,號板橋,清乾隆元年進士,以畫竹,蘭為長。曾任范縣令,愛民如子。室無賄賂,案無留牘。公之余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至有忘其
- 高考文言文文學(xué)常識文言文知識是每年高考必考的試題,為了讓同學(xué)們更好地掌握好文言文內(nèi)容,小編特意整理了高考文言文文學(xué)常識,供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一、人
- 課外文言文一日一練班昭續(xù)《漢書》扶風(fēng)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學(xué)高才。世叔早卒,有節(jié)行法度。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
- 李崇斷案壽春縣人茍?zhí)┯凶尤龤q,遇賊亡失,數(shù)年不知所在。后見在同縣人趙奉伯家,泰以狀告。各言己子,并有鄰證,郡縣不能斷。(李)崇曰:“此易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