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傳》“有少年得斗鶉”閱讀答案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06 20:56:26
王安石傳有少年得斗鶉①,其儕②求之不與,恃與之昵③輒持去,少年追殺之。開封當(dāng)④此人死,安石駁曰:“按律,公取、竊取皆為盜。此不與而彼攜以去,是盜也;追而殺之,是捕盜也,雖死當(dāng)勿論。”遂劾府司失入⑤。府官不伏,事下審刑、大理⑥,皆以府?dāng)酁槭?。詔放⑦安石罪,當(dāng)詣閣門謝。安石曰:“我無罪?!辈豢现x。御史舉奏之,置不問。
[注釋]
①斗鶉:鶉,一種鳥,身上長有麻點,性兇狠,古代常有“斗鶉”娛樂。②儕(chái)伙伴。
③昵:親近。④當(dāng):量刑判處。⑤失入:罪輕而罰重。⑥審刑、大理:審刑,指中書省下屬的審刑院,掌管上奏案件的裁決;大理,古代全國最高的審判機關(guān)。⑦放:寬免。
17、用“/“給文中畫線句子劃分良朗讀節(jié)奏。(只劃一處)(1分)
恃與之昵輒持去
18、解釋句子中的加點詞語。(3分)
(1)是: (2)詣: (3)謝:
19、說說“此不與而彼攜以去,是盜也”的意思。(2分)
20、用自己的話說說少年sha6*人的原因。(2分)
21、結(jié)合全文,請你對王安石這個人物作簡要評價。(3分)
參考答案
17、恃與之昵/輒持去
18、(1)對,正確(2)到……去(3)道歉,謝罪
19、這個人不給(他斗鶉)那個人卻強拿走(斗鶉),這是強盜行徑。
20、少年得到一只斗鶉,他的伙伴索取不成就侍機拿走,少年就殺了他。
21、他熟悉法令,知道當(dāng)時“按律,公取、竊取皆為盜”;了解情況后果斷得出結(jié)論并彈劾府司,說明他做事果斷,秉公辦事,不官官相護;最后維持原判,按理他被免到閣門謝罪可是他卻不認(rèn)罪,說明他堅持己見,性格倔強。(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參考譯文:
有個少年得到一只用來斗的鵪鶉,他的同伴想要,他不給。那同伴自恃和他親密,就一把拿跑了。少年去追,把他殺了。開封府判定該少年應(yīng)被處死。王安石反駁說:“按照律(刑統(tǒng)?)的規(guī)定,不論是公然搶奪還是暗中偷竊都算是盜竊罪。此案中少年不給,他的同伴就拿走了,這就算盜竊。少年去追并把他殺掉,應(yīng)該是追捕盜賊,即使殺死,也不應(yīng)定罪?!币虼吮銖椲篱_封府有關(guān)部門判罪過重。開封府的官員不服,此案上報到審刑院和大理院,這兩處都認(rèn)為開封府的判定是正確的。(王安石因其彈劾不當(dāng)而應(yīng)被判罪),但皇帝下詔赦免了他的罪名,按照慣例,這種情況應(yīng)該到閣門去答謝。王安石說:“我無罪?!辈豢锨叭?,御史因此彈劾他,皇帝卻沒有理會。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刻舟求劍》的文言文翻譯刻舟求劍比喻人的眼光未與客觀世界的發(fā)展變化同步,不懂得根據(jù)實際情況處理問題。也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下面,小
- 闞名原文:香倩者,粵東瞽姬也。色藝佳絕,惟雙目俱瞽。其假母虐甚,稍不懌,鞭撲交至,香倩受之,無怨詞。 附城某村,有富室娶婦者,召瞽
- 季氏將伐顓臾原文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
- 《齊桓晉文之事》文言文知識歸納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放、辟:放辟邪侈,無不為已(放蕩;邪辟,不老實)2、諸:不識有諸?(兼詞,“之乎”的合
- 酈道元原文: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
- 郁離子原文:衛(wèi)懿公好禽,見觗牛而悅之,祿其牧人如中士。寧子諫曰:“不可。牛之用在耕,不在觗,觗其牛,耕必廢。耕,國之本也,其可廢乎?臣聞之,
- 于襄陽名頔,字允元,河南洛陽人,公元798年(唐德宗貞元十四年)九月以工部尚書為山東道節(jié)度使。由于做過襄陽大都督,故稱于襄陽。公元801年(
- 劉杳,字士深,平原人也。祖乘民,宋冀州刺史。父聞慰齊東陽太守,有清績,在《齊書·良政傳》。杳年數(shù)歲,征士明僧紹見之,撫而言曰:“此兒實千里之
- 文言文通假字1共通供,供給2闕通缺,侵損3說通悅,心服4知通智,聰明5讎通仇,仇恨,如:仇讎敵戰(zhàn)之國也。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踐之地,南
- 歸有光原文:予為童子時,則知有吳純甫先生。長而登先生之門,悅而忘其歸也。蓋世之所謂慷慨魁磊之士,吾必日先生焉。先生精于學(xué),邃于文,熟于事。少
- 清史稿原文:洪亮吉,字稚存,江蘇陽湖人。少孤貧,力學(xué),孝事寡母。乾隆五十五年,成一甲第二名進士。性豪邁,喜論當(dāng)世事。督貴州學(xué)政,地僻無書籍,
- 莊辛謂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毕逋踉唬骸跋壬香:??將以為楚國妖祥乎?”莊辛
- 白居易原文:古之達人,皆有所嗜。玄晏先生嗜書,嵇中散嗜琴,靖節(jié)先生嗜酒,今丞相奇章公嗜石。石無文無聲,無臭無味,與三物不同,而公嗜之,何也?
- 裴琰之作同州 司戶,年才弱冠,但以行樂為事,略不為案牘。刺史譙國公李崇義怪之 △ 問戶佐。佐曰:“司戶達官兒郎,恐不閑書
- 如何學(xué)好高一文言文方法一:“三多”1、多讀:不僅要讀課本,而且要讀讀本,可能的話,盡可能閱讀一些文言作品,擴大自己的視野。2、多背:意思是指
- 文言文山海經(jīng)精衛(wèi)填海原文翻譯精衛(wèi)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相傳精衛(wèi)本是炎帝神農(nóng)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
- 女媧補天文言文原文注釋女媧補天是以“神話、傳說故事”為主題的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女媧補天文言文原文注釋,歡迎參考~女媧補天往古之時
- 羅亨信,字用實,東莞人。永樂二年進士。仁宗嗣位,始召入為御史。監(jiān)通州倉儲, 巡按畿內(nèi)。GkStK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僉都御史,練兵平?jīng)?、西?/div>寶繪堂記文言文閱讀附答案寶繪堂記(宋)蘇軾①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于物,雖微物宋庠原文:里有織婦,蓍簪葛帔,顏色憔悴,喟然而讓于蠶曰:“余工女也,惟化治絲枲①是司,惟服勤組紃②是力,世受蠶事,以蕃天財。爾之未生,余則浴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