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侯韓信始為布衣時,貧”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27 17:46:48
淮陰侯韓信始為布衣時,貧,釣于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信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庇谑切攀煲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及項梁渡淮,信仗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數(shù)以策干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得知名,為連敖①,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悅之。言于上,上拜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鄙洗笈缡ё笥沂?。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鄙蠌土R曰:“諸將亡者以十數(shù),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蓖踉唬骸拔釣楣詾閷?。”何曰:“雖為將,信必不留?!蓖踉唬骸耙詾榇髮ⅰ!焙卧唬骸靶疑酰 庇谑峭跤傩虐葜?。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蓖踉S之。
(節(jié)選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注]①連敖:接待客人的低級官員。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眾辱之曰當眾
B.項梁敗,又屬項羽跟隨
C.為連敖,坐法當斬因為
D.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 授職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①不及以聞,自追之②諸將亡者以十數(shù)
B.①何為斬壯士②吾為公以為將
C.①貧,釣于城下②言于上
D.①次至信,信乃仰視 ②設壇場具禮,乃可耳
7.下列四組句子,分別屬于表現(xiàn)人們對韓信或輕視或推重的一組是(3分)
A.①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②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
B.①俯出胯下,匍匐。②與語,大悅之。
C.①居麾下,無所知名。②如失左右手。
D.①追信,詐也。②不及以聞,自追之。
8.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韓信做平民時,生活貧窮,一個漂洗絲綿的大娘見他饑餓不堪,拿飯給他吃,一連幾十天,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大為感激。
B.淮陰市中一個年輕屠戶看不起韓信,說他人高馬大,佩戴刀劍,實際內心懦弱,還讓韓信承受胯下之辱,被全市的人恥笑。
C.韓信先投奔楚軍,追隨項梁,后歸順漢軍,都只是擔任低級職務,難以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在漢軍中更是差點掉了腦袋。
D.滕公與蕭何都是發(fā)現(xiàn)賞識韓信的伯樂。滕公救了韓信一命,蕭何追回逃亡的韓信,又都極力推薦,使韓信得到漢王的重用。
9.斷句和翻譯。(10分)
⑴ 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曲線的句子斷句。(4分)
何 曰 諸 將 易 得 耳 至 如 信 者 國 士 無 雙 王 必 欲 長 王漢 中 無 所 事 信 必 欲 爭 天 下 非信無 所 與 計 事 者 顧 王策 安 所 決 耳
⑵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①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② 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參考答案:
5.C(坐:犯罪)
6.B(為:因為 A以:把/用;C 于:在/向,對;D乃:于是,就/才)
7.D
8.D(文中滕公并沒有使韓信得到重用)
9.⑴ 何曰 / 諸將易得耳 / 至如信者 / 國士無雙 / 王必欲長王漢中 / 無所事信 / 必欲爭天下 / 非信無所與計事者 / 顧王策安所決耳
⑵ ①大丈夫(大男人)不能養(yǎng)活自己,我可憐你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報答嗎?(關鍵詞“哀”)
③ 韓信揣測蕭何等人已多次向漢王推薦,漢王不任用自己,就逃走了。(關鍵詞“度”
【參考譯文】
淮陰侯韓信當初為平民百姓時,生活貧窮,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絲綿,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對那位大娘說:“我將來一定要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的?!贝竽锷鷼獾卣f:“大丈夫不能養(yǎng)活自己,我是可憐你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看不起韓信,說:“你雖然又高又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是個膽小鬼罷了?!庇之敱?a href="/cd/w/wuru22435.htm">侮辱他說:“韓信你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于是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全市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
等到項粱帶兵渡過淮河,韓信持劍追隨他,在項粱部下,沒有揚名的機會。項粱戰(zhàn)敗,又跟隨項羽,項羽讓他擔任郎中。他屢次向項羽獻策,以求重用,但項羽沒有采納。漢王劉邦進入蜀地,韓信逃離楚軍歸順了漢王。因為沒有什么名聲,只做了接待賓客的小官。后來犯法判處斬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殺了,輪到韓信,于是他抬頭仰視,正好看見滕公,說:“漢王不想成就統(tǒng)一天下的功業(yè)嗎?為什么要斬壯士!”滕公聽到他的話很驚奇,又見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滕公和韓信交談,很欣賞他,向漢王談到韓信,漢王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漢王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他有什么出奇超眾之處。
韓信多次跟蕭何談話,蕭何認為他是位奇才。到達南鄭,各路將領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幾十人。韓信揣測蕭何等人已多次向漢王推薦,漢王不任用自己,也就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了,來不及把情況報告漢王,親自追趕他。有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走了?!睗h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過了一兩天,蕭何來拜見漢王,漢王又是生氣又是高興。罵蕭何說:“你逃走,為什么?”蕭何說:“我不敢逃走,我去追趕逃走的人?!睗h王說:“你追趕的人是誰呢?”回答說:“是韓信?!睗h王又罵道:“眾將領逃走了幾十人,你沒去追趕的;說去追韓信,是騙人?!笔捄握f:“那些將領容易得到。至于像韓信這樣的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個。大王果真要長期在漢中稱王,沒有必要用著韓信,如果一定要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沒有可以和您計議大事的人了。只是看大王怎么決策了?!睗h王說:“我是要向東發(fā)展啊,怎么能夠內心苦悶長期地呆在這里呢?”蕭何說:“大王考慮向東發(fā)展,能夠重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來;不能重用,韓信終歸要逃走的?!睗h王說:“我因為您,讓他做個將軍?!笔捄握f:“即使是做將軍,韓信一定不肯留下。”漢王說:“讓他做大將軍?!笔捄握f:“太好了?!庇谑菨h王就要把韓信召來任命他。蕭何說:“大王向來對人傲慢,不講禮節(jié),如今任命大將軍就像呼喊小孩兒一樣。這就是韓信要離去的原因啊。大王決心要任命他,要選擇良辰吉日,親自齋戒,設置高壇和廣場,禮儀要完備,才可以呀?!睗h王答應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孫權勸學》 文言文習題含答案《孫權勸學》 文言文閱讀【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條。權曰:“孤豈欲卿治經
- 祁彪佳,浙江山陰人。祖父世清白吏。彪佳生而英特,豐姿絕人。弱冠第天啟二年進士授興化府推官始至吏民易其年少及治事剖決精明,皆大畏服。崇禎四年,
- 初中的文言文通假字歸納中考語文文言文30個通假字分享1.亡,通“無”。河曲智叟亡以應?!队薰粕健?.材,通“才”。食之不能盡其材?!?/div>蘇舜欽原文: 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1] ,始僦[2] 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李生論善學者:文言文練習題【原文】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這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文言文鴻門宴知識點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饗: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用酒食款待,犒勞)2、籍:籍史民,封府庫,而待將軍(登記)3、續(xù):此文言文《乘船》解析【原文】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吾粲傳節(jié)選文言文閱讀及答案粲字孔休,吳郡烏程人也。吳錄曰:粲生數(shù)歲,孤城嫗見之,謂其母曰:“是兒有卿相之骨?!睂O河為縣長,粲為小吏,河深奇之誘人出戶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我們學習語文的時候需要學到的,各位,我們看看下面的誘人出戶文言文翻譯吧!誘人出戶文言文翻譯原文:朱古民文學善謔.一劉仁軌文言文解釋翻譯導語:劉仁軌體恤百姓,直言勸諫。秋收還沒結束,太宗想要到同州打獵,劉仁軌認為這時即使節(jié)省征用勞役,也會對秋收造成妨害,建哲理文言文及翻譯有哲理的話有許許多多,從古至今,從中到外。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文言文的這里句子有哪些吧。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div>李之芳,字鄴園,山東武定人。順治四年進士,授金華府推官。卓異,擢刑部主事??滴跏?,以兵部侍郎總督浙江軍務。會吳三桂反,十三年,奏請復標兵文言文練習及答案[甲]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白居易原文:《論》曰:“忠、孝、智、勇四者,為臣、為子之大寶也?!惫使胖?,奉以周旋,茍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漢李陵策名上將,出討匈奴,閱讀文言文的幾種思路分享閱讀理解需要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間去獲取意義,理解是對閱讀的基本要求,理解能力在閱讀的各項能力中居于核心的位置。最有效《莊子內篇養(yǎng)生主》節(jié)選的文言文閱讀和答案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范諷,字補之,以蔭補將作監(jiān)主簿。知平陰縣。會河決王陵埽,水去而土肥,失阡陌,田訟不能決,諷分別疆畔,著為券,民持去不復爭。諷辨數(shù)激昂,喜為名宗澤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課外文言文閱讀。宗澤(節(jié)選)宗澤,字汝霖,婺州①義烏人。澤自幼豪爽有大志。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時太原失守,官兩河者赤壁的文言文翻譯導語:《赤壁》是唐代詩人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即物感興,托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zhàn)關系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下面是小編為你張邦昌,字子能,永靜軍東光人也。欽宗即位,拜少宰。金人犯京師,朝廷議割三鎮(zhèn),俾邦昌為質于金以求成。邦昌力主和議,不意身自為質,及行,乃要欽宗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