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梅圣俞墓志銘》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25 08:35:18
梅圣俞墓志銘
歐陽修
嘉祜五年,京師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臥城東汴陽坊。明日,朝之賢士大夫往問疾者,屬路不絕。城東之人,市者廢,行者不得往來,咸驚顧相語曰:“茲坊所居大人誰耶?何致客之多也!”居八日,癸未,圣俞卒。于是賢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而其尤親且舊者相與聚而謀其后事, 自丞相以下皆有以賻①恤其家。六月甲申,其孤增載其柩南歸,以明年正月丁丑,葬于宣州陽城鎮(zhèn)雙歸山。 。
圣俞,字也,其名堯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其家世頗能詩,而從父詢”以仕顯,至圣俞遂以詩聞。自武夫、貴戚、童兒、野叟,皆能道其名字,雖妄愚人不能知詩義者,直曰此世所貴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日踵門,而圣俞詩遂行天下。其初喜為清麗閑肆平淡,久則涵演深遠,間亦琢刻以出怪竅,然氣完力余,益老以勁。其應(yīng)于人者多,故辭非一體,至于他文章皆可喜,非如唐諸子號詩人者僻固而狹陋也。
圣俞為人仁厚樂易,未嘗忤于物。至其窮愁感憤,有所罵譏笑謔,一發(fā)于詩。然用以為歡,而不怨懟,可謂君子者也。初在河南,王丈康公見其文,嘆曰:“二百年無此作矣?!逼浜蟠蟪紝宜]宜在館閣,嘗一召試,賜進士出身,余輒不報。嘉祜元年,翰林學士趙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梅某經(jīng)行修明,愿得留與國子諸生講論道德,作為雅頌,以歌詠圣化。乃得國子監(jiān)直講。
圣俞初以從父蔭補太廟齋郎,歷桐城、河南、河陽三縣主簿,以德興縣令知建德縣,又知襄城縣,監(jiān)湖州鹽稅,簽署忠武、鎮(zhèn)安兩軍節(jié)度判官,監(jiān)永濟倉,國子監(jiān)直講,累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嘗奏其所撰《唐載》二十六卷,多補正舊史闕繆。乃命編修《唐書》,書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
圣俞學長于《毛氏詩》,為《小傳》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注《孫子》十三篇。余嘗論其詩曰:“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蓋非詩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圣俞以為知言。
(選自《毗陵橫山梅氏宗譜》,有刪節(jié))
注:① 膊:送布帛財物助人辦喪事.②詢:梅詢,梅圣俞的堂叔.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屬路不絕 屬:囑托
B.吾能得之,用以自矜 矜:夸耀
C.未嘗忤于物 忤:抵觸
D.未奏而卒 奏:上書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葬于宣州陽城鎮(zhèn)雙歸山
②翰林學士趙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
③以明年正月丁丑
④圣俞初以從父蔭補太廟齋郎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其家世頗能詩,而從父詢以仕顯,至圣俞遂以詩聞。(4分)
(2)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蓋非詩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4分)
9.梅圣俞去世后,為什么“賢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請聯(lián)系全文加以概括。(4分)
參考答案
6.(3分)A(屬:連接)
7.(3分)C(于:都是介詞,分別表處所、對象。以:都是介詞,分別表時間、憑借)
8.(8分)(1)(4分)他家世代都很擅長寫詩,叔父梅詢因做官而顯名,到了圣俞便因詩歌而聞名。(“家世”“從父”“顯”“遂”各1分)
(2)(4分)世人說詩人很少顯達,大多窮困,其實不是詩能使人窮困,而是詩人大概在窮困潦倒之后詩才寫得好。(“達”“窮人”“殆”“工”各1分)
9.(4分)①人品好,仁厚樂易。②詩文成就高,影響大。(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
嘉祐五年,京城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瘟疫。四月乙亥(十七)日,圣俞染上疾病,躺在城東汴陽坊里。第二天,朝廷賢士大夫前往探問病情的人,路上接連不斷。城東的老百姓,做買賣的停市了,過路的不能往來通行,都驚訝地看著,相互議論說:“這座坊里住的大人物是誰呀?怎么招來這么多客人?”過了八天,到癸未(二十五)日,圣俞去世了。這時候賢士大夫又都前往吊唁痛哭,情形如同前些日子一樣,而且人數(shù)更加多了。他最為親近、交情最深的人都聚在一起,商量他的后事,自丞相以下,人們都贈送錢財,幫助辦理喪事,周濟他的家人。六月甲申(二十八)日,他的兒子梅增用車裝著他的靈柩起程回南方,于第二年正月丁丑,在宣州陽城鎮(zhèn)雙歸山安葬。
圣俞,是字,他的名叫堯臣,姓梅,宣州宣城人。他家世代都很擅長寫詩,叔父梅詢則因做官而顯名,到了圣俞便因詩歌而聞名。從武夫、貴戚到兒童、農(nóng)夫,都能說出他的名和字,即便是愚庸無知、不能懂得詩歌含義的人,只是說他的詩是社會上看重的,我能得到他的詩,以此來自我夸耀。所以求詩的人每天都接連不斷登門,圣俞的詩于是流傳天下。他的詩起初喜歡追求清麗閑雅、恣肆平淡的風格,后來就變得涵容深邃、發(fā)揮廣遠,偶爾也雕琢詞句表現(xiàn)得怪異奇巧,然而氣勢充沛,富有力度,筆法更加蒼老遒勁。他應(yīng)別人的請求而作的詩歌很多,所以他的詩并非只有一種風格。至于其他的文章,也都令人喜愛,并不像唐代那些號稱詩人的人的文章,都很怪僻拘泥,狹隘淺陋。
圣俞為人仁愛厚道,和樂平易,從不曾和人有過抵觸。當他窮困憂傷、感慨忿懣時,凡是對事情有所謾罵譏諷、嘲笑戲謔,全都在詩歌里表現(xiàn)出來。然而他只是以詩取樂,而不是借此怨恨什么,真可謂君子。當初圣俞在河南時,王文康公看了他的文章,慨嘆說:“二百年來沒有這樣的文章了?!贝撕蟠蟪紓兌啻嗡]舉他應(yīng)該在館閣任職,朝廷曾經(jīng)召他應(yīng)試過一次,賜他為進士出身,其余的建議都未批復。嘉祐元年,翰林學士趙概等十多人在朝廷上陳言說:梅某的學問人品整飭清明,希望留用他,讓他給國子監(jiān)的學員們講解道德準則,創(chuàng)作雅頌歌樂,以歌頌圣明的教化。圣俞這才獲得了國子監(jiān)直講的職務(wù)。
圣俞當初憑借叔父的恩蔭,補為太廟齋郎,歷任桐城、河南、河陽三縣主簿,由德興縣令擔任建德知縣。又任襄城知縣,監(jiān)管湖州鹽稅,兼任忠武、鎮(zhèn)安兩軍節(jié)度判官,監(jiān)管永濟倉,任國子監(jiān)直講,積功升到尚書都官員外郎。他曾經(jīng)上書自己所編撰的《唐載》二十六卷給朝廷,這本書對舊史書中的缺漏和錯誤作了很多補充和糾正。朝廷于是命令圣俞編修《唐書》,書完成后,尚未上書給朝廷,圣俞便去世了,享年五十九歲。
圣俞的學問在研究《毛氏詩》方面有專長,作《小傳》二十卷,他的文集有四十卷,注解《孫子》十三篇。我曾經(jīng)評論他的詩歌說:“世人說詩人很少顯達,大多窮困,其實不是詩能使人窮困,而是詩人大概在窮困潦倒之后詩才寫得好?!笔ビ嵴J為我說的是內(nèi)行話。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舊唐書原文:魏玄同,定州鼓城人也。舉進士,累轉(zhuǎn)司列大夫。坐與上官儀文章屬和,配流嶺外。上元初赦還。工部尚書劉審禮薦玄同有時務(wù)之才,拜岐州長史
- 北史原文:元孚,宇秀和,少有令譽。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聰、司徒崔光等見孚,咸曰:“此子當準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見耳?!崩圻w兼尚書右丞。靈
- 末帝①遣鄩屯兵魏縣。莊宗②入魏,鄩以為晉兵悉從莊宗赴魏,而太原可襲,乃結(jié)草為人,執(zhí)以旗幟,以驢負之往來城上,而潛軍出黃澤關(guān)襲太原。晉兵望梁壘
- 破甕救友文言文翻譯文言文在學習的時候是同一個難點,同學們,我們看看下面的破甕救友文言文翻譯吧!破甕救友文言文翻譯原文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
- 駱賓王原文: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①,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jié),穢亂 * 。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
- 文言文特殊句式詳解例子現(xiàn)代漢語的判斷句,一般要在主語的謂語之間加判斷動詞是。 古代通常不用是來聯(lián)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1) 用語氣助詞
- 楊維楨,字廉夫,山陰人。少時,日記書數(shù)千言。父宏,筑樓鐵崖山中,繞樓植梅百株,聚書數(shù)萬卷,去其梯,俾誦讀樓上者五年,因自號鐵崖。元泰定四年成
- 《論語》中的名言1、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弊g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
- 文言文魚,我所欲也知識點詳解魚,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 晉書原文:閻鼎,字臺臣,天水人也。初為太傅東海王越參軍,轉(zhuǎn)卷令,行豫州刺史事,屯許昌。遭母喪,乃于密縣間鳩聚西州流人數(shù)千,欲還鄉(xiāng)里。值京師失
- 鄭人買履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鄭人買履諷刺了那些死守教條,墨守成規(guī),不知變通的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鄭人買履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參考~鄭人買
-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③,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兒可得全
- 李繼昌,字世長。初,父崇矩與太祖同府厚善,每太祖誕辰,必遣繼昌奉幣為壽。嘗畀弱弓輕矢,教以射法。建隆三年,蔭補西頭供奉官。太祖欲選尚公主,崇
- 《中山狼傳》文言文翻譯《中山狼傳》來自明代馬中錫《東田文集》中的《中山狼傳》,全文及注譯如下,歡迎閱讀。原文:趙簡子(春秋時晉國大夫)大獵于
- 晉書原文:朱伺字仲文,安陸人。少為吳牙門將陶丹給使。吳平,內(nèi)徙江夏。伺有武勇,而訥口,不知書,為郡將督,見鄉(xiāng)里士大夫,揖稱名而已。及為將,遂
- 宋琪,字俶寶,幽州薊人。少好學,晉祖割燕地以奉契丹,契丹歲開貢部,琪舉進士中第,署壽安王侍讀,時天福六年也。幽帥趙延壽辟琪為從事,會契丹內(nèi)侵
- 劉吉,字祐之,博野人。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充經(jīng)筵官。進修撰。累遷禮部左侍郎。成化十一年與劉珝同受命,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wù)。尋
- 文言文實詞按按誅五人 // 收攝按問(追究、查辦)當表奏皆當死 // 蒙毅當趙高法應(yīng)死(判罪)德(1)趙郡農(nóng)民德之(感激)(2)周順昌好為德
- 高中語文文言文常用通假字案:同“按”;審察,察看。動詞。“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绷T:通“疲”;疲勞。形容詞。“罷夫贏老易于而咬
- 蕭彥,字思學,涇縣人。隆慶五年進士。除杭州推官。以工科左給事中視陜西四鎮(zhèn)邊務(wù)。還奏訓兵、儲餉十事,并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