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文言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09 20:02:01
西湖的文言文翻譯
在古時候的文人墨客眼里,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樣的美景呢?本文的內(nèi)容是西湖的文言文翻譯,請看看:
西湖的文言文翻譯1
原文:
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饘粥藥劑,遣使挾醫(y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軾曰:“杭,水陸之會,疫死比他處常多。”乃裒羨緡得二千,復發(fā)橐中黃金五十兩,以作病坊,稍畜錢糧待之。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頃,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錢氏,歲輒浚治。宋興,廢之,葑積為田,水無幾矣。漕河失利,取給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淘,為民 大患,六井亦幾于廢。軾見茅山一河專受江潮,鹽橋一河專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復造堰閘,以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復入市。以余力復完六井,又取葑田積湖中,南北徑三十里,為長堤以通行者。
吳人種菱,春輒芟除,不遣寸草。且募人種菱湖中,葑不復生。收其利以備修湖,取救荒余錢萬緡、糧萬石,及請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楊柳其上,望之如畫圖,杭人名為“蘇公堤”。
譯文:
蘇軾任杭州太守時,正逢旱災,收成不好,又有傳染病流行。蘇軾請朝廷免除上供的米三分之一,所以米 價沒有飆漲;又請朝廷賜下可出家為僧的執(zhí)照數(shù)百份,用來換取米糧救濟饑餓的百姓。第二年春天,將平常倉的存米減價賣出,人民才免除饑荒的痛苦。
杭州由于地處江海之間,水味咸苦,居民不多。唐代刺史李泌才開始引用西湖的水作成六個井,人民的飲水充足。到 白居易時又疏通西湖,引水入運河,再由運河取水灌溉農(nóng)田,廣達千頃,地方才日漸富裕起來。但是西湖中長滿水草,自唐代及錢王時代,每年都有疏通,所以湖水還夠用,宋代以后廢棄不管,到此時湖中盡是水草淤泥,被墾為田地的有十五萬丈多,而湖水已所剩無多,運河失去了湖水,只好依賴長江漲潮,湖水混濁多淤塞,船舶要在市區(qū)航行,每三年要疏通一次,成為市民的大患。六井也幾乎廢棄無用。 蘇軾到任后,就疏通茅山運河和鹽橋河,茅山運河接受錢塘江水,鹽橋河吸收西湖水,又建造水閘,控制湖水的儲蓄與宣泄,于是海潮才不致于流入市區(qū)。再以多余的財力重整六井,人民因而得到好處。 蘇軾利用閑暇時走到西湖,四處觀察了很久,說:“挖出來的水草和淤土,將安置于何處?西湖南北距離三十里,環(huán)湖來往一趟,一天都走不完,如果把水草淤泥堆積在湖中間,形成貫穿湖面的長堤,使南北直接相通,那么既可除去淤泥,又可方便行人通行。
吳人一向很珍視麥子,種植時往往在春天把野草徹底除盡,湖邊的田如果開辟出來招募農(nóng)家種麥,收得的利潤做為修長堤及維護西湖的基金,這樣西湖就不會再荒廢淤塞了?!庇谑侨〉镁葷哪晁S嗟腻X一萬緡,余糧一萬石,及上百份度人為僧的執(zhí)照,招募人種麥,長堤完成后,堤上種植芙蓉、楊柳,景色如畫,杭州人將它稱為“蘇公堤”。
西湖的文言文翻譯2
原文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譯文
從武林門往西走,就望見保叔塔高聳在重山疊嶺之中,這時我的心已經(jīng)飛到了西湖上面.午間進入昭慶寺,用茶過后,立即雇小船劃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紅,好似少女的面頰;暖風拂面,使人如飲醇酒;微波蕩漾,像綾羅般輕軟柔滑.我剛剛抬頭一看,就已心醉神迷.這時我想用一個詞來描繪眼前的光景,大約像東阿王曹植最初見到洛神時一樣了.我游西湖就從這一次開始,時間是萬歷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的文言文翻譯3
原文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
石簣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譯文
西湖最美的.時間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時刻是煙霧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籠罩的傍晚.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氣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此開放,更是難得的景觀.
石簣多次跟我說:“傅金吾家園中的梅,是宋朝張公甫遺留下來的,趕緊去看看吧!”我這時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柳如煙,桃紅似霧,彌漫二十多里,到處都傳揚著歌聲和器樂聲,年輕的女子們香汗淋漓,衣著華麗的富家子弟往來不絕,多得像堤邊的春草,真是美麗妖艷到極點.
但杭州人游湖,限于午、未、申這三個時辰.其實,湖光染綠、暮煙凝聚在山間的佳景都出現(xiàn)在旭日初升、夕陽還未落山之際,(有了它們)才把西湖濃媚的姿態(tài)發(fā)揮到了極點.月景尤其難以用言語形容,花和柳的情態(tài),山水的容顏和情意,另是一種趣味.這種快樂只留給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講給那些俗人聽呢?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玄字幼度。少穎悟,與從兄朗俱為叔父安所器重。安嘗戒約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
- 柴克宏文言文閱讀含答案及參考譯文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關于柴克宏文言文閱讀含答案及參考譯文,有需要的同學們??梢蚤喿x學習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
-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與翻譯[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觸株②,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③,冀復得兔④。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⑤?!?/div>《鄧肅字志宏》 閱讀答案及文言文翻譯鄧肅,字志宏,南劍沙縣人。少警敏能文,美風儀,善談論。居父喪,哀毀逾禮。入太學,所與游皆天下名士。欽宗嗣樂運,字承業(yè),南陽清陽人。運少好學,涉獵經(jīng)史。年十五而江陵滅,隨例遷長安。其親屬等多被籍沒,運積年為人傭保,皆贖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謹,由是以使至塞上文言文翻譯《使至塞上》是唐代詩人王維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紀行詩,以下是“使至塞上文言文翻譯”,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使至?/div>《百家姓·畢》 文言文及釋義作者:佚名歷史來源「畢」源出 ;一 ;出自「姬」姓,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文王第十五子被封于畢邑(陜西《百家姓.查》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1、出自姜氏,為炎帝的后裔,起源于春秋時期的齊國公族,以邑名為氏。齊國的君主齊頃公的兒子被封于楂,他的滿井游記 燕地寒,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nèi),欲出不得。每冒風馳《呆若木雞》《楚人學舟》文言文比較閱讀[甲] 紀渻子①為王(宣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驕而恃氣②。”十日又問。曰:歸氏二賢傳文言文及其翻譯歸有光,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世稱"震川先生"。漢族,明代官員、散文家,著名古文家。歸氏二賢傳文文言文翻譯的八種失誤情況有哪些近幾年,筆者從教學和考試中總結(jié)學生翻譯文言文失誤的情況,學生的失誤形式是:1.譯句不合乎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則。在古《素問痿論》文言文及翻譯黃帝問曰:五藏使人痿何也?岐伯對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故肺熱葉焦東郡某人文言文東郡某人,以弄蛇為業(yè)。嘗蓄馴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額有赤點,尤靈馴,盤旋無不如意。期年大青死。一夜寄宿山嘯亭雜錄文言文翻譯嘯亭雜錄文言文 節(jié)選自《嘯亭雜錄》和《郎潛紀聞》,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嘯亭雜錄文言文翻譯的更多詳細內(nèi)容吧!嘯亭雜錄文言文翻譯原真邪補瀉文言文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素問》卷八第二十七《離合真邪論篇》,又見《甲乙經(jīng)》卷十第二上篇。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九針》九篇,夫欒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為家人時,嘗與布游。窮困,賃傭于齊,為酒人保。數(shù)歲,彭越去之巨野中為盜,而布為人所略賣,為奴于燕。為其家主報仇,燕文言文西山經(jīng)及其翻譯西山經(jīng)來自于《山海經(jīng)》?!渡胶=?jīng)》也是中國志怪古籍,大體是戰(zhàn)國中后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文言文西山經(jīng)及其翻譯宋史原文:唐恪,字欽叟,杭州錢塘人。四歲而孤,聞人言其父,輒悲泣。以蔭登第,調(diào)郴尉。縣民有被害而尸不獲,吏執(zhí)其鄰人,抑使自誣,令以為信。恪爭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過湘扛,緣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窮山之高而止。攀捷而登,箕踞而邀,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