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景公出獵》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6-07 17:00:19
齊景公出獵
齊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殆所謂之不祥也?"晏子曰:"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也?"
――劉向《說苑》
1.請從文章中找出兩個含有指示代詞的句子,再舉出我們學(xué)過的課文中的兩個例子。
文章中: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課文中: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與“殆所謂不祥也”一句中“所”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故有所覽輒省記 B.持童抵主人所
C.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 D.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3.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釋義。
“___”通“___”,意思是_____。
4.請用自己的話解釋。國有三不祥”的具體含義。
參考答案:
1.①是不與焉。是,這。 ②乃若此。此,這,這個。課文中:①微斯人,吾誰與歸?斯,這,這樣。 ②非獨書為然。然,這樣。
2.A(A.與動詞覽組成名詞性短語 B.名詞,處所 C.放在介詞前,組成名詞性短語,表示“……的處所”, D.“為……所。格式,表示被動。)
3.“曷為不祥也”中“曷”通“何”,為什么,怎么。
4.有賢人而不知道;知道而不任用;任用而不信任。
注釋:
①殆:大概,恐怕。
②與:在其中。
③賢:賢能的人。
④如:到,往。
⑤曷:同“何”,什么
⑥ 是:這
⑦知:明白
⑧任:信任
參考譯文
齊景公出外打獵,在山上看見了老虎,在沼澤又看見了蛇。心情很不好,回去之后,他詢問晏子:“今天我去打獵,上山看見老虎,下沼澤又看見了蛇,這大概就是一般人所說的不吉利吧!”晏子回答說:“一個國家有三種不吉利,而你剛才說的都不在其內(nèi)。國家的不祥是:有賢人卻不知道,這是第一不吉利;知道了卻不能任用,這是第二不吉利;任用了卻不能信任,這是第三不吉利。所謂不吉利,就是像這樣的事情。今天大王上山看見老虎,山本來就是老虎的窩呀;下沼澤看見蛇,沼澤本來就是蛇的洞穴呀!到老虎窩看到老虎,到蛇穴看到蛇,這是很正常的,怎么說是不吉利呢?”
齊景公出獵選自《晏子春秋》卷二,晏子借齊景公迷信所說的不祥來闡述真正的不祥:一是國家有賢能的人卻不知道;二是知道有賢能的人卻不用;三是用了有賢能的人卻不信任。這種本不是什么不祥的事情卻認(rèn)為是不祥。指出一個國家的治理者都應(yīng)目光遠(yuǎn)大,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麗江從教日記(節(jié)選)徐霞客先是途中屢有飛騎南行,蓋木公先使其子至院待余,而又屢令人來,示其款接之禮也。途中與通事者輒唧唧語,余不之省。比余至
- 王守仁原文:每日清晨,諸生參揖畢,教讀以次,偏詢諧生:“在家所以愛親敬畏之心,得無懈忽、未能填切否?溫清定省之儀,得無虧缺、未能實賤否?往來
- 高中文言文重點翻譯文言文翻譯是一種綜合性練習(xí),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的運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和學(xué)生的書面表達(dá)能力,是高考試題中的保留
- 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譯文/翻譯:八月洞庭湖水盛漲浩渺無邊,
- 馮夢龍原文:孝宗時,以孔鏞為田州知府。蒞任才三日,郡兵盡已調(diào)發(fā),峒獠倉卒犯城,眾議閉門守,鏞曰:“孤城空虛,能支幾日?只應(yīng)諭以朝廷恩威,庶自
- 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xué)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
- 文言文童趣翻譯及原文《童趣》寫了作者追憶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全文可分為兩部分。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 聊齋志異原文:潞安①某甲,父陷獄將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將詣郡關(guān)②說??珧叧?,則所養(yǎng)黑犬從之。呵逐使退。既走,則又從之,鞭逐不返,從行數(shù)十里
- 崔斌,字仲文,馬邑人。性警敏,多智慮,魁岸雄偉,善騎射,尤攻文學(xué),而達(dá)政術(shù)。世祖在潛邸召見,應(yīng)對稱旨,命佐卜憐吉帶,將游騎戍淮南。斌負(fù)才略,
- 戴名世蓼莊圖記[清]戴名世余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慨然有遺世之思。說者謂淵明生當(dāng)晉、宋之際,志欲棄塵離垢,高舉遠(yuǎn)引,托而為此記,非真有是事。
- 文言文精細(xì)閱讀之《三峽》一、文章內(nèi)容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 原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guī)p。地崩
- 朱國楨王長年智斗倭寇原文:古稱操舟者為“長年”[1]。王長年,閩人,失其名。自少有膽勇,漁海上。嘉靖己未[2],倭薄會城大掠[3],長年為賊
- “其”在文言文中的作用特點“其”在文言文中的作用有很多種。以下是整理的文言虛詞用法及舉例:其,請認(rèn)真學(xué)習(xí)。(1)代詞①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lǐng)屬
- 司馬光原文:(宋)太祖既得天下,誅李筠、李重進(jìn),召(趙)普曰:“天下自唐季以來,數(shù)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戈不自,蒼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
- 王景文,瑯邪臨沂人也。祖穆,臨海太守。伯父智,有高名,高祖甚重之。父僧朗,亦以謹(jǐn)實見知;薨,謚曰元公。美風(fēng)姿,好言理,少與陳郡謝莊齊名。太祖
- 《漢書藝文志》文言文讀后感《漢書·藝文志》是我國首部史志目錄,也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大型國家文獻(xiàn)分類目錄。東漢史學(xué)家班固作《漢書》以記載自秦以來
- 史記原文:竇太后,趙之清河觀津人也。呂太后時,竇姬以良家子入宮侍太后。太后出宮人以之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竇姬家在清河,欲如趙近家,
- 選自《明史》盛庸文言文閱讀能力提高訓(xùn)練題含答案文言文,完成4-7題。盛庸,不知何許人。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揮。建文初,以參將從耿炳文伐燕。李景
- 鈣果賦文言文歐李之珍,鈣補(bǔ)之王。生之中條,遍植遠(yuǎn)疆。滋養(yǎng)百世,貽香萬方。其色嬌艷,觀之晶瑩玲瓏;其質(zhì)也醇,食之酸澀透香。雖靈霄蟠桃,至人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