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向高傳》“熹宗初政,天下欣欣望治”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05 14:00:07
葉向高傳
熹宗初政,天下欣欣望治。然帝本沖年①,不能辨忠佞。魏忠賢、客氏漸竊威福,構殺太監(jiān)王安,以次逐吏部尚書周嘉謨及言官倪思輝等,大學士劉一燎亦力求去。向高諫言:“客氏出復入,而一燥顧命大臣不得比保姆,致使人揣摩于奧穾②不可知之地,其漸當防?!敝屹t見向高疏刺己,恨甚。
向高為人光明忠厚,有德量,好扶植善類。再入相,事沖主,不能謇直如神宗時,然猶數有匡救。給事中章允儒請減上供袍服,奄人③激帝怒,命廷杖,向高論救者再,乃奪俸一年;御史帥眾指斥宮禁,奄人請帝出之,以向高救免;給事中陳良訓疏譏權奄,忠賢摘其疏中“國運將終”語,命下詔獄,向高以去就爭,乃奪俸而止;熊廷弼、王化貞論死,言官勸帝速決,向高請俟法司復奏,帝從之。
忠賢既默恨向高,而其時朝士與忠賢抗者率倚向高。六月,楊漣上疏劾忠賢二十四大罪。
向高謂事且決裂,深以為非。廷臣相繼抗章至數十上,或勸向高下其事,可決勝也。向高念忠賢未易除,閣臣從中挽回,猶冀無大禍。乃具奏稱忠賢勤勞,朝廷寵待厚,盛滿難居,宜解事權,聽歸私第,保全終始。忠賢不悅,矯帝旨敘己功勤,累百余言。向高駭曰:“此非奄人所能,必有代為草者?!碧街瑒t徐大化也。忠賢雖憤,猶以外廷勢盛,未敢加害。其黨有導以興大獄者,忠賢意遂決。于是工部郎中萬燝以劾忠賢廷杖,向高力救,不從,死杖下。無何,御史林汝翥亦以忤奄命廷杖。汝翥懼,投遵化巡撫所。或言汝翥向高甥也,群奄圍其邸大噪。向高以時事不可為,乞歸已二十余疏,至是請益力。乃命加太傅,遣行人護歸。
向高既罷去,韓爌、朱國禎相繼為首輔,未久皆罷。居政府者皆小人,清流無所依倚。忠賢首誣殺漣,光斗④等次第戮辱,貶削朝士之異己者,善類為一空云。熹宗崩,向高亦以是月卒,年六十有九。崇禎初,贈太師,謚文忠。
(節(jié)選自《明史》,有刪改)
【注】①沖年:幼年。②穾(yào):幽深。③奄人:特指太監(jiān)、宦官。④光斗:左光斗,明朝官員,因對抗大宦官魏忠賢。下獄而死。
2.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其漸當防 漸:兆頭 B.向高請俟法司復奏 俟:等待
C.率倚向高 率:全部 D.矯帝旨敘己功勤 矯:糾正
3.下列四組中,全部表明葉向高“匡救朝政”的一組是(3分)
①構殺太監(jiān)王安 ②致使人揣摩于奧穾不可知之地,其漸當防
③向高以去就爭,乃奪俸而止 ④下其事,可決勝也
⑤宜解事權,聽歸私第 ⑥乃命加太傅,遣行人護歸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葉向高輔佐年幼的熹宗,勸他不應該視客氏比顧命大臣劉一燝還重要。他也因此得罪了魏忠賢。
B.御史率眾指責宮廷事務,太監(jiān)請求皇帝把他派往外地。御史因為葉向高的營救而得以幸免。
C.楊漣上疏彈劾魏忠賢,廷臣紛紛跟進。葉向高認為決勝的時機已到,也奏請解除魏忠賢的權力。
D.葉向高雖然盡心盡力匡扶朝政,但最終還是認為自己對國家的時局已無能為力,多次乞求離職o
5.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忠賢雖憤,猶以外廷勢盛,未敢加害。(3分)
(2)居政府者皆小人,清流無所依倚。(3分)
參考答案
2.D(矯:偽造)
3.C(排除①④⑥)
4、C(葉向高并不認為這是決勝的時機)
5.
(1)魏忠賢雖然氣憤,但因為外廷勢力還很強大,不敢加害葉向高(得分點:“以”1分,補出“葉向高” 1分,通順1分)
(2)占據朝廷要職的都是些小人,淸廉的士大夫們沒冇值得倚靠的人 (得分點:居、淸流各1分,通順1分)
參考譯文
熹宗執(zhí)政之初,全國人民都髙興地希望國家得到治理。然而皇帝本來就很年輕,不能夠辨別忠臣和奸臣。魏忠賢、客氏逐漸竊取了國家大權,陰謀殺害太監(jiān)王安,逐步趕走了吏部尚書周嘉謨和言官倪思輝等人。大學士劉一爆也極力請求離職。葉向高進諫說:“客氏出宮又進宮,而顧命大臣劉一爆還趕不上一個保姆,會致使大臣們在深不可測之地無法揣摩,這樣的兆頭應當防止?!蔽褐屹t看到葉向高的奏疏指責自己,十分恨葉向高。葉向高為人光明磊落,品性有高尚品德且寬宏大量,喜歡扶持培養(yǎng)好人。第二次當宰相,侍奉年幼的皇上,不能像神宗時忠誠直諫,但還是有多次匡正補救。給事中章允儒請求減少上供的袍服。太監(jiān)激皇帝發(fā)怒,命令廷杖章允儒。葉向高兩次上疏營救,于是剝奪章允儒俸祿一年。御史率眾指責宮廷事務,太監(jiān)請求皇帝把他派往外地,御史因為葉向高的營救而得以幸免。給事中陳良訓上疏指責有權勢的太監(jiān),魏忠賢摘取奏疏中“國運將終”的話,命令將他下獄,葉向高以辭職相爭,于是只剝奪陳良訓的俸祿而己。
熊廷弼、王化貞獲罪當死。言官勸皇帝盡快處決他們。葉向高請求等待司法部門復核之后再決定?;实弁饬恕N褐屹t雖然已經暗恨葉向高,但是當時朝臣跟魏忠賢對抗的全部依附著葉向高。到了六月,楊漣上疏彈劾魏忠賢的二十四大罪狀。葉向高認為事情將要到了決裂的份上,是極不妥當的。廷臣先后上疏數十次,有人勸葉向高頒布這事,可以擊敗魏忠賢。葉向高考慮到魏忠賢并不能輕易鏟除,閣臣從中斡旋,還希望不至釀成大禍。于是上疏稱頌魏忠賢勤勞,朝廷太寵愛他,盛名之下難免招致非議,應該解除他的權力,讓他回老家,保全他的始終。魏忠賢不高興,偽造圣旨為自己表功,累計一百多字。葉向高吃驚地說:“這不是太監(jiān)所能夠干的,一定是有人代替他起草的?!眰刹旌蟮弥?,此人是徐大化。魏忠賢雖然氣憤,但因為外廷勢力還很強大,不敢加害葉向高。他的黨徒中有人勸導他制造大案,魏忠賢這才下定決心,在這之后,工部郎中萬煨因彈劾魏忠賢而遭受廷杖刑罰,葉向高極力營救,無效,萬焴死于棍下。不久,御史林汝翥也因為冒犯太監(jiān)而遭受廷杖。林汝翥很害怕,投奔遵化巡撫駐所。有人說林汝翥是葉向高的外甥,眾太監(jiān)包圍葉向高的住宅大聲喧鬧。葉向高認為自己對國家的時事己無能為力,乞求離職己達二十多次,到這時請求離職更加堅決?;实塾谑敲罴臃馊~向高為太傅,派行人護送他回家。
葉向高罷官后,韓煻、朱國禎相繼成為首輔,沒多久都被罷免了。占據要職的都是些小人,清廉的士大夫們沒有值得倚靠的人。魏忠賢首先誣陷殺死了楊漣,然后是左光斗等人一個一個地被殺害、侮辱,貶除朝廷中的異己分子,好人都被趕走了。裏宗去世,葉向高也在當月去世,終年六十九歲。崇禎初年,追贈為太師,謚號文忠。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唐]元稹公諱倰,字德長。宣州觀察使崔衍狀為南陵,會南陵賦錢三萬,稅輸之戶天地相遠,不可等度,由是歲累逋負,人被鞭迫
- 段志玄文言文閱讀理解答案段志玄,齊州臨淄人也。父偃師,隋末為太原郡司法書佐,從高祖起義,官至郢州刺史。志玄從父在太原,甚為太宗所接待。義兵起
- 活板沈括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皆為板本。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
- 文言文魏武游俠及翻譯魏武游俠是曹操和袁紹年少時搶新娘的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文言文魏武游俠及翻譯,我們來看看。原文魏武(即魏武帝曹操
- 隋書原文:楊汪,字元度,本弘農華陰人也,曾祖順,徙居河東。父琛,儀同三司,及汪貴,追贈平鄉(xiāng)縣公。汪少兇疏,好與人群斗,拳所毆擊,無不顛踣。長
- 劉弘基,雍州池陽人也。父升,隋河州刺史。弘基少落拓,交通輕俠,不事家產,以父蔭為右勛侍。大業(yè)末,嘗從煬帝征遼東,家貧不能自致,行至汾陰,度已
- 原文:二十一日,宗元白:辱書云欲相師,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嘗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
- 趙普文言文閱讀訓練趙普,北宋宰相。后周時為趙匡胤幕僚,掌書記,曾參加策劃陳橋兵變。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趙普文言文閱讀訓練,供參考閱讀!趙
- 《當機立斷》文言文閱讀理解《當機立斷》原文:道中有車載甕,塞于路。屬天寒,冰雪峻滑,進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集,鈴鐸數千,羅擁在后,無可
- 余姚縣海塘記宋·王安石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縣事謝君為之也。始堤之成,謝君以書屬予記其成之始,曰
- 梁興甫 都穆 城南梁興甫者,身干短而膂力驚人。永樂中,嘗往南京,止洪武門,見守門軍胄掠人物..,心甚不平,因以好言諭之。
- 后漢書原文: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為著姓。恂初為郡功曹,太守耿況甚重之。更始①立。使使者徇郡國,恂從耿況迎使者于界上,況上印綬,使者納
- 《濟上作》徐禎卿兩年為客逢秋節(jié),千里孤舟濟水旁。忽見黃花倍惆悵,故園明日又重陽。徐禎卿(1479-1511)字昌谷,常熟梅李鎮(zhèn)人,后遷居吳縣
- 李白傳白,字太白,山東人。母夢長庚星而誕,因以命之。十歲通五經。自夢筆頭生花,后天才贍逸。喜縱橫,擊劍為任俠,輕財好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
- 張岱【作者】張岱原文: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fā)入山,駭駭為野人。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愕窒不敢與接。作自挽詩,每欲引決,因《石匱書》未成
- 《勸學》文言文鑒賞《勸學》作者是荀況(約前313——前238年)戰(zhàn)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字卿,人們尊稱他為荀卿。他的散文說理透徹,氣勢渾厚
- 文言文翻譯:《觀潮》【導語】《觀潮》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贊美了錢塘江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感情。 以下關于
- 明史原文:周尚文,字彥章,西安后衛(wèi)人。幼讀書,粗曉大義。多謀略,精騎射。年十六,襲指揮同知。屢出塞有功,進指揮使。寘鑠反,遏黃河渡口,獲叛賊
- 明史原文:楊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禎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勤學嗜古,有聲館閣間,與黃道周善。十年冬,皇太子將出閣,充講官兼直經筵。延
- 宋史李芾傳文言文翻譯大家看的懂宋史李芾傳文言文嗎?下面小編整理了宋史李芾傳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閱讀學習!《宋史·李芾傳》原文及翻譯原文:李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