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二柄》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7-13 19:23:06
韓非子
原文:
明主之所導(dǎo)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故世之奸臣則不然,所惡,則能得之其主而罪之;所愛,則能得之其主而賞之。今人主非使賞罰之威利出于己也,聽其臣而行其賞罰,則一國之人皆畏其臣而易其君,歸其臣而去其君矣。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釋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則虎反服于狗矣。故劫殺擁蔽之主,兼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則未嘗有也。
人主將欲禁奸,則審合刑名;刑名者,言與事也。為人臣者陳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專以其事責(zé)其功。功當(dāng)其事,事當(dāng)其言,則賞;功不當(dāng)其事,事不當(dāng)其言,則罰。故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則罰,非罰小功也,罰功不當(dāng)名也;群臣其言小而功大者亦罰,非不說于大功也,以為不當(dāng)名也害甚于有大功,故罰。昔者韓昭侯醉而寢,典冠者見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覺寢而說,問左右曰:“誰加衣者?”左右對曰:“典冠?!本蚣孀锏湟屡c典冠。其罪典衣,以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為越其職也。故明主之畜臣,臣不得越官而有功,不得陳言而不當(dāng)。越官則死,不當(dāng)則罪。守業(yè)其官,所言者貞也,則群臣不得朋黨相為矣。
人主有二患任賢則臣將乘于賢以劫其君妄舉則事沮不勝。越王好勇而民多輕死;楚靈王好細(xì)腰而國中多餓人;齊桓公妒外而好內(nèi),故豎刁自宮以治內(nèi);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進之;燕子噲好賢,故子之明不受國。故人主好賢,則群臣飾行以要君欲,則是群臣之情不效;群臣之情不效,則人主無以異其臣矣。故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人主欲見,則群臣之情態(tài)得其資矣。故子之托于賢以奪其君者也,豎刁、易牙,因君之欲以侵其君者也。其卒,子噲以亂死,桓公蟲流出戶而不葬今人主不掩其情,不匿其端,而使人臣有緣以侵其主,則群臣為子之①、田常②不難矣。故曰:“去好去惡,群臣見素?!比撼家娝?,則大君不蔽矣。
(節(jié)選自《韓非子·二柄》,有刪減)
【注】①子之:春秋戰(zhàn)國時燕國的相國,他慫恿燕王效法堯舜將王位讓給他,后來燕國差不多名存實亡了。②田常:春秋時期齊國大臣。齊簡公四年田常殺死簡公,擁立齊平公,任相國。從此,齊國的政權(quán)完全由田氏控制。
譯文/翻譯:
明君用來控制臣下的,不過是兩種權(quán)柄罷了。兩種權(quán)柄就是刑和德。什么叫刑、德?回答是:殺戮叫做刑,獎賞叫做德。做臣子的害怕刑罰而貪圖獎賞,所以君主親自掌握刑賞權(quán)力,群臣就會害怕他的威勢而追求他的獎勵。而現(xiàn)在的奸臣卻不是這樣。他們對所憎惡的人,能夠從君主那里取得權(quán)力予以懲罰;對所喜愛的人,能夠從君主那里取得權(quán)力予以獎賞。假如君主不是讓賞罰的威嚴(yán)和利益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聽任他的臣下去施行賞罰,那么全國的人就都會害怕權(quán)臣而輕視君主,就都會歸附權(quán)臣而背離君主了。這是君主失去刑賞大權(quán)的禍害。老虎能制服狗,靠的是爪牙;假使老虎去掉它的爪牙而讓狗使用,那么老虎反而會被狗所制服。君主是要靠刑德來制服臣下的,如果做君主的丟掉刑賞大權(quán)而讓臣下使用,那么君主反而會被臣下所控制了。所以田常向君主請求爵祿而賜給群臣,對下用大斗出小斗進的辦法把糧食施舍給百姓,這就是齊簡公失去獎賞大權(quán)而由田常掌握,簡公因而遭到殺害。子罕告訴宋桓侯說:“獎賞恩賜是百姓喜歡的,君王自己施行;殺戮刑罰是百姓憎惡的,請讓我來掌管?!庇谑撬位负钍バ塘P大權(quán)而由于罕掌握。宋桓侯因而遭到挾制。田常僅僅掌握了獎賞大權(quán),齊簡公就遭到了殺害;子罕僅僅掌握了刑賞大權(quán),宋桓侯就遭到了挾制。所以當(dāng)代做臣下的如果統(tǒng)攝了刑賞大權(quán),那么這代君主將會遭受到比齊簡公、宋桓侯更大的危險。所以被劫殺被蒙蔽的君主,一旦同時失去刑賞大權(quán)而由臣下執(zhí)掌,這樣還不導(dǎo)致危亡的情況,是從來沒有過的。
君主要想禁止奸邪,就要去審核形名。形名是指言論和職事。做臣下的發(fā)表一定的言論,君主根據(jù)他的言論授予相應(yīng)的職事,專就他的職事責(zé)求他的功效。功效符合職事,職事符合言論,就賞;功效不符合職事,職事不符合言論,就罰。所以群臣言大功小的要罰;這不是要罰小功,而是要罰功效不符合言論。群臣言小功大的也要罰;這不是對大功不喜歡。而是認(rèn)為功效不符合言論的危害超過了所建大功,所以要罰。從前韓昭侯喝醉酒睡著了,掌帽官見他冷,就給他身上蓋了衣服。韓昭侯睡醒后很高興,問近侍說:“蓋衣服的是誰?”近侍回答說:“掌帽官?!闭押畋阃瑫r處罰了掌衣官和掌帽官。他處罰掌衣官,是認(rèn)為掌衣官失職;他處罰掌帽官,是認(rèn)為掌帽官越權(quán)。不是不擔(dān)心寒冷,而是認(rèn)為越權(quán)的危害超過了寒冷。所以明君駕馭臣下,臣下不能越權(quán)去立功,不能說話不恰當(dāng)。超越職權(quán)就該處死,言行不一就該治罪。司守本職,言而有信,群臣就不可能結(jié)黨營私了。
君主有兩種禍患:任用賢人,臣下就會依仗賢能來威逼君主;隨便推舉,就會敗壞事情而不能成功。所以君主喜好賢能,群臣就粉飾行為來迎合君主的欲望,這樣群臣的實情便不會顯露;群臣的實情不顯露,君主便無法識別他的臣下了。所以越王喜好勇敢,以致民眾大都輕視死亡。楚靈王喜愛細(xì)腰,結(jié)果國內(nèi)有許多甘愿挨餓的人。齊桓公心性妒忌而愛好女色,所以豎刁自行yan6*割以便掌官內(nèi)宮。齊桓公愛好美味,易牙蒸了自己兒子的腦袋去進獻。燕王子噲喜歡賢名,所以子之表面上不接受君位。所以君主流露出厭惡情緒的,群臣就會迅速掩蓋;君主流露出喜好情緒的,群臣就會假裝能力。君主的欲望表現(xiàn)出來,群臣的情態(tài)表示就有了依托。所以子之假托賢名來篡奪君位,豎刁易牙借著君主的欲望來侵害君主。其結(jié)果,子噲因兵舌而死,齊桓公死后直到蛆蟲爬出門外也得不到安葬。這是什么原因呢?是君主把真情流露給了臣下招致的禍害。臣下的真情不一定就是愛戴他的君主,而是為了重利的緣故。如今君主要是不掩蓋自己的真情,不隱藏自己的意圖,而使臣下有機會來侵害自己,那么群臣充當(dāng)子之、田常這樣的角色就不難了。所以說:去掉喜好厭惡,群臣暴露本色。群臣暴露本色,國君就不會受蒙蔽了。[
《韓非子·二柄》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人心多從動處失真文言文譯文人心多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靜坐,云興而悠然共逝,雨滴而 冷然俱清,鳥啼而欣然有會,花落而瀟然自得。何地?zé)o真
- 元 略略生( )岐嶷①,幼則老成。博洽群書,好道不倦。神龜中,為黃門侍郎。元乂專政,虐加宰輔。略密與其兄相州刺史中山王熙欲起義兵,問罪君側(cè)。
- 吳中復(fù),字仲庶,興國永興人。父仲舉仕李煜為池陽令曹彬平江南仲舉嘗殺彬所招使者城陷彬執(zhí)之仲舉曰世祿李氏國亡而死職也彬義而不殺。中復(fù)進士及第,知
- 杭世俊喜博先生①一歲必兩歸錢塘②。歸后無事,或攜錢數(shù)百與里中少年博望仙橋下。時錢文敏視學(xué)③浙中。一日盛暑,張蓋往訪先生。踏過橋下,文敏從輿④
- 文言文《幽王擊鼓》閱讀訓(xùn)練題幽王擊鼓周宅豐、鎬,近戎。幽王與諸侯約: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近,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 貧兒學(xué)諂嘉靖間,冢宰嚴(yán)公①,擅作威福。夜坐內(nèi)廳,假兒義子,紛來投謁。公命之入,俱膝行而進。進則崩角②在地,甘言諛詞,爭妍獻媚。公意自得,曰:
- 秦繆公乘馬昔者,秦繆公乘馬①而為敗②,右服③失而野人④取之??姽酝笾?,見野人方將食之于岐山之陽??姽珖@曰:“食駿馬之肉而不飲酒,余恐其傷
- 富貴不能滛文言文翻譯富貴權(quán)勢不能使自己的言語舉止過分、超越常理;另一解為”迷惑“,即不受富貴權(quán)勢所迷惑,明道而行正,是現(xiàn)代人見文生意,嚴(yán)格講
- 伯牙絕弦的故事文言文《伯牙絕弦》寫出了俞伯牙和鐘子期之間情誼深厚、重情重義的情感和知音難覓的現(xiàn)象。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聿澜^弦的故事文言文!
- 《李若拙》文言文閱讀題含答案和譯文李若拙,字藏用,京兆萬年人。父光贊,貝、冀觀察判官。若拙初以蔭補太廟齋郎,復(fù)舉拔萃,授大名府戶曹參軍。時符
- 舟行過市的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題。夏翁,江陰巨族。嘗舟行過市橋,一人擔(dān)糞,傾入其舟,濺及翁衣。其人舊識也,僮
- 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中的成語·鴻鵠之志:比喻遠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披[被]堅執(zhí)銳:身披堅硬的護甲,手上拿著
- 文言文《五柳先生傳》譯文及注釋《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寫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段辶壬鷤鳌纷g文及注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
- 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習(xí)題附答案(一)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元見之,即收而養(yǎng)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為?”將欲更棄之。元對日:“有生之?dāng)?shù),莫不重其性
-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平時,仕州郡。王莽時,連征不至。家累千金,隱居養(yǎng)志,好施周急。每歲農(nóng)時,輒載酒肴于田間,候勤者而勞之。其墮懶
- 橋玄字公祖,漢末梁國睢陽人也。少為縣功曹。時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國,玄謁景,因伏地言陳相羊昌罪惡,乞為部陳從事,窮案其奸。景壯玄意,署而遣之
- 《鄒忌諷齊王納諫》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①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
- 浣溪沙·紅橋①懷古和王阮亭韻納蘭性德無恙②年年汴水③流。一聲水調(diào)④短亭⑤秋。舊時明月照揚州。曾是長堤牽錦纜⑥,綠楊清瘦至今愁。玉鉤斜⑦路近⑧
- 文言文翻譯:觀潮中國歷史悠久,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漢語成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語言文化之一,而文言文的存在為漢語增添了一絲精彩!&nbs
-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課《詩兩首》課后答案1.帆在遠方尋求什么,把什么遺棄在故鄉(xiāng)?2."波濤在洶涌—寒風(fēng)在呼嘯,桅桿弓起勒腰在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