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水仙》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22 20:52:41
水仙原文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時①:春以水仙蘭花為命;夏以蓮為命;秋以秋海棠為命;冬以臘梅為命。無此四花,是無命也。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②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鄉(xiāng)也。記丙午之春,先以度歲無資,衣囊質(zhì)③盡,迨④水仙開時,索一錢不得矣。欲⑤購無資,家人曰:“請已⑥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庇柙唬骸叭暧麏Z吾命乎?寧短一歲之壽,勿減一歲之花。且予自他鄉(xiāng)冒雪而歸,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異于不反⑦金陵,仍在他鄉(xiāng)卒歲乎?”家人不能止,聽予質(zhì)簪珥⑧購之。
注釋
①時:季節(jié),季度。②秣陵:指南京。③質(zhì):抵押。④迨:等到。⑤欲:想要。⑥已:停止。⑦反:通“返”返回。⑧珥:用玉做的耳飾。⑨金陵:指南京
譯文
水仙這種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有四條命,各自存在于一年的一個時節(jié):春天以水仙、蘭花為命,夏天以蓮花為命,秋天以秋海棠為命,冬天以蠟梅為命。如果沒有這四種花,也就沒有我這條命了。一個季節(jié)奪走了我的一種花,這就是奪走了我一個季節(jié)的生命。
水仙花數(shù)南京的最好了,我之所以把家安在南京,并不是為了在南京安家,而是為了在水仙的故鄉(xiāng)安家。記得丙午年的春天,無富余錢財過年,當時窮困潦倒,等到水仙花開的時候,沒錢購買。家人說我要自己克制,一年不看水仙花也沒什么可奇怪的。我說:難道你們是想要奪去我性命么?我寧可少掉一年的壽命,也不想一個季節(jié)沒有花的陪伴。況且我從他鄉(xiāng)冒著大雪回到南京,就是為了看這水仙花。如果看不到,豈不是不如不回來南京,就呆在他鄉(xiāng)過年算了?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聽任我抵押首飾購買水仙花。
情感
文中兩次提到“家人”,就從側(cè)面反映出“我”的愛花如命。同時文中的首段也提到“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更體現(xiàn)出作者對水仙的喜愛溢于言表。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后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蘭溪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18歲補博士弟子員,在明代中過秀才,入清后無意仕進,從事著述和指導戲劇演出。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為“芥子園”,并開設書鋪,編刻圖籍,廣交達官貴人、文壇名流。著有《凰求鳳》、《玉搔頭》等戲劇,《肉pu6*團》、《覺世名言十二樓》、《無聲戲》、《連城壁》等小說,與《閑情偶寄》等書。
相關(guān)試題及答案
9.解釋下列加點詞語。(4分)
(1)各司一時 (2)欲購無資
(3)請已之 (4)是何異于不反金陵
10.下列句中加點的“而”與“且予自他鄉(xiāng)冒雪而歸”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B.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D.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聽予質(zhì)簪珥購之。
12.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回答問題。(3分)
對于水仙,作者可謂“愛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現(xiàn)了這一點?文章兩次寫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
9.(4分)(1)季節(jié) (2)想要 (3)停止 (4)通“返”,返回(每小題1分,意對即可)
10.(2分)B
11.(4分)(1)一個季節(jié)剝奪我(喜歡的)一種花,這是剝奪我一個季節(jié)的生命啊。
(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聽任我抵押首飾購買水仙花。(每小題2分)
12.(3分)冒雪趕回南京看水仙花;竭盡家財買水仙花。作用是襯托作者對水仙花的喜愛。(意對即可)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shù)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并侵
- 文言文《次北固山下》鑒賞《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的作品。此詩以準確精練的語言描寫了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
- 《后十九日復上宰相書》文言文鑒賞原文:二月十六日,前鄉(xiāng)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①:向上書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謶植桓姨佣?/div>清史稿原文:于敏中,字叔子,江蘇金壇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進士,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書華嚴、楞嚴兩經(jīng)。累遷侍講,典山西鄉(xiāng)韓愈《與于襄陽書》原文及翻譯導語:韓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下面《「甲」大將軍鄧騭...》文言文練習附答案【甲】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南史原文:蕭思話,南蘭陵人,孝懿皇后弟子也。思話年十歲許時,未知書,好騎屋棟,打細腰鼓,侵暴鄰曲,莫不患毒之。自此折節(jié),數(shù)年中,遂有令譽。頗袁中道原文:洞庭為沅湘等九水之委,當其涸時,如匹練耳;及春夏間,九水發(fā)而后有湖。然九水發(fā),巴江之水亦發(fā),九水方奔騰皓淼,以趨潯陽;而巴江之水《伶官傳序》文言文練習附答案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文言文《陋室銘》寫作手法《陋室銘》的寫作技法運用繁雜,在區(qū)區(qū)八十一字內(nèi)運用了對比,白描,隱寓,用典,借代類比等手法,而且押韻,韻律感極強,讀《農(nóng)桑輯要·蠶事預備·變色》文言文作者:佚名《務本新書》:清明,將甕中所頓蠶連,遷于避風溫室,酌中處懸掛。太高傷風,太下傷土。谷雨日,將連取隋書原文:趙才,字孝才,張掖酒泉人也。才少驍武,便弓馬,性粗悍,無威儀。周世為輿正上士。高祖受禪,屢以軍功遷上儀同三司。配事晉王,及王為太子隋書原文:李景字道興,天水休官人也。景容貌奇?zhèn)ィ隽^人,美須髯,驍勇善射。平齊之役,頗有力焉,授儀同三司。以平尉遲迥,賜爵平寇縣公。及高智王志愔,博州聊城人。擢進士第。中宗神龍中,為左臺侍御史,以剛鷙為治,所居人吏畏詟,呼為“皂雕”。遷大理正,嘗奏言:“法令者,人之堤防,不立則《魚我所欲也》文言文及譯文《魚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為依據(jù),對人的生死觀進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強調(diào)“正義”比“生命”更重要,主張舍后漢書原文:黃瓊字世英,江夏安陸人。瓊初以父任為太子舍人,辭病不就。遭父憂,服闋,五府俱辟,連年不應。永建中,公卿多薦瓊者,于是與會稽賀純、舊唐書原文:李光弼幼持節(jié)行,善騎射,能讀班氏《漢書》。少從戎,嚴毅有大略,起家左衛(wèi)郎。光弼以景城、河間兵五千入太原。前此,節(jié)度使王承業(yè)政弛謬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①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孔子曰:周書原文:鄭孝穆,字道和,滎陽開封人。孝穆幼而謹厚,以清約自居。年未弱冠,涉獵經(jīng)史。父叔四人并早歿, 昆季之中,孝穆居長。撫訓諸弟中考必背文言文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