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十九日復上宰相書》文言文鑒賞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6-21 03:17:08
《后十九日復上宰相書》文言文鑒賞
原文:
二月十六日,前鄉(xiāng)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①:
向上書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謶?a href="/cd/b/bugan5975.htm">不敢逃遁,不知所為,乃復敢自納于不測之誅,以求畢其說,而請命于左右②。
愈聞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然后呼而望之也;將有介于其側(cè)者,雖其所憎怨,茍不至乎欲其死者,則將大其聲疾呼而望其仁之也③。彼介于其側(cè)者,聞其聲而見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然后往而全之也;雖有所憎怨,茍不至乎欲其死者,則將狂奔盡氣,濡手足、焦毛發(fā),救之而不辭也④。若是者何哉?其勢誠急而其情誠可悲也。
愈之強學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險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窮餓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聲而疾呼矣,閣下其亦聞而見之矣,其將往而全之歟⑤?抑將安而不救歟?有來言于閣下者曰:“有觀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終莫之救也,閣下且以為仁人乎哉⑥?”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動心者也。
或謂愈:“子言則然矣,宰相則知子矣,如時不可何?”愈竊謂之不知言者,誠其材能不足當吾賢相之舉耳;若所謂時者,固在上位者之為耳,非天之所為也。前五六年時,宰相薦聞,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與今豈異時哉⑦?且今節(jié)度、觀察使及防御、營田諸小使等,尚得自舉判官,無間于已仕未仕者⑧;況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進人者,或取于盜,或舉于管庫,今布衣雖賤,猶足以方乎此⑨。
情隘辭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憐焉⑩。愈再拜。
注釋:
①鄉(xiāng)貢:唐代不經(jīng)學館考試由州縣推薦應科舉的士子。相公:宰相。
②自納:自取。請命:請求指示。左右:指宰相左右執(zhí)事的人,敬辭,實指宰相本人。
③介于其側(cè)者:站在他身邊的人。望其仁之:期望他們憐惜救助自己。仁,動詞,實行仁義之舉,即救助。
④濡(rú):濕。焦:燒焦。
⑤強學:勤奮刻苦地學習。不惟:不曾考慮、思索。險夷:艱險和平坦。亟:急迫。
⑥爇(ruò):焚燒。
⑦抽擢:提拔。
⑧節(jié)度、觀察使:節(jié)度使是一道(地區(qū)單位)或數(shù)州的行政長官,執(zhí)掌軍、政、財、民等大權(quán)。觀察使主要是考察州縣官吏的政績。防御、營田:防御使主管一州軍事,常由刺史擔任。營田使管理屯田。判官:唐代節(jié)度使、觀察使、防御使、營田使等的`僚屬,協(xié)助其工作。中唐以后,判官人選不再由吏部任命,多是節(jié)度使等自行挑選任用。
⑨或取于盜:《禮記·雜記》記載孔子說,齊國宰相管仲曾選用兩位原來做強盜的人做官,后來齊王還委任其為公臣?;蚺e于管庫:《禮記·檀弓》記載趙文子曾從晉國管理倉庫的人員中,挑選了七十余人,任命為各級官員。方:相當。
⑩情隘辭蹙(cù):心情郁塞辭氣迫急。裁:定奪,斟酌。垂憐:垂顧憐惜。
鑒賞:
這是韓愈在唐德宗貞元十一年(795)寫給當時宰相的一封信。韓愈在貞元九年中進士,以后又參加了禮部的博學宏詞科考試,但一直不被朝廷任用。貞元十一年,他曾三次給宰相寫信,本文是第二封信,表現(xiàn)了他希望宰相不拘一格提拔自己的心情。全篇文章,總以“勢”“時”為樞紐,或敘述,或設(shè)喻,或議論,委婉曲折,表明了自己處境艱難,渴望得到宰相的舉薦任用,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
文章開頭先設(shè)一喻:“蹈水火者”,并將救援的人分為父兄子弟與非父兄子弟,以及介其側(cè)的有“所憎惡”者與無“所憎惡”者,認為這些人都會盡力救助的,為干謁宰相作了鋪墊。中段是正論,論宰相提攜后輩是不可推諉的責任,重點在分三層駁“時不可”,層層深入,詞懇意切。文末又引古人作證,并表明倘被提拔決不辜負期望作結(jié)。千轉(zhuǎn)歸一,渾成圓熟。全文情辭懇切,不卑不亢,感情看似低沉悲戚,為文卻??鄽猓匆菘烧b。篇中有兩個轉(zhuǎn)換處,尤值得細加品味:一是“有來言……為仁人乎哉”,應其前成為波濤,推其后出示正文論述;二是“古之進人……方于此”,將全文翻到浪尖,順勢便歸落到自己身上,鎖住全篇,手法高明。
妙評:
氣最條達,筆最曲折。他人條達者最難曲折,曲折者不復條達矣。
——清·金圣嘆《天下才子必讀書》卷十
第二書只設(shè)一喻,第三書只引一客,往復自道,淋漓滿志。
——清·儲欣《唐宋八大家類選》卷八
此單就前書中所云負才不遇處,以蹈水火為喻,寫得異樣窮迫,異樣懇切,雖使石人聞之,亦當下淚。末復以居上位不宜推諉于時,在宰相尤可取必于君,而布衣不至有負于舉三意,為異樣聳動,異樣勸勉,以堅其意。筆致跌宕繚繞,真千古無匹矣。
——清·林云銘《韓文起》卷三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初中文言文教學策略摭談一、創(chuàng)設(shè)情趣氛圍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學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于文言
-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時云長在側(cè),孔明全然不睬。云長忍耐不住,乃高聲曰:關(guān)某自隨兄長征戰(zhàn),許多年來,未嘗落后。今日逢大敵,軍師卻不委用,此
- 文言文中考試題分類詳解:《曹劌論戰(zhàn)》2009全國各省市《曹劌論戰(zhàn)》中考試題全解析1.阜新市(09遼寧省) (一)閱讀[甲][乙]兩文,回答9
- 三國志原文: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謀泄,皆伏誅。公①自東征備,破之,還于官波。二月,紹遣淳于瓊、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自引兵至黎陽,將波河。
- 《岳陽樓記》原文及譯文注釋《岳陽樓記》這篇課文通過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后產(chǎn)生的不同感情,表達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
-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兩虎相斗附譯文《兩虎相斗,必有一傷》①莊子②欲刺虎,館豎子③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
- 《瘞旅文》文言文閱讀練習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
- 顧炎武原文:嗚呼!自治道愈下,而國無強宗。無強宗是以無立國,無立國是以內(nèi)潰外畔,而卒至于亡。然則宗法之存,非所以扶人紀而張國勢者乎!&nbs
- 書林紀事文征明習字《書林紀事》原文: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于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
-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
- 史記原文: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奢。奢因說曰:“君于趙為貴公子,今縱
- 那些年你倒背如流的文言文課文【經(jīng)典傳送】那些年你倒背如流的文言文課文,你還能背出幾篇?《勸學》、《陋室銘》、《師說》、《岳陽樓記》……那些年
- 邵伯溫原文:王介甫與蘇子瞻初無隙,呂惠卿忌子瞻才高,輒問之。神宗欲以子瞻為同修起居注,介甫難之;又意子瞻文士不曉吏事,故用為開封府推官,以困
- 韋祐,字法保,京兆山北人也。少以字行于世。世為州郡著姓。祖駢,雍州主簿。舉秀才,拜中書博士。父義,前將軍、上洛郡守。魏大統(tǒng)時,以法保著勛,追
- 常熟有桑悅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瑰寶,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常熟有桑悅文言文翻譯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
- 李澄,遼東襄平人,隋蒲山公寬之遠胄。以勇剽隸江淮都統(tǒng)李垣府為偏將。又從永平節(jié)度李勉軍,勉帥汴,表澄滑州刺史。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賊希烈以為
- 高中必修五文言文復習文言文怎么寫復習?我為各位整理了高中必修五文言文復習,歡迎各位參考下面的文章。高中必修五文言文復習必修五文言文復習-《陳
- 文言文《雜說四·馬說》譯文及注釋《雜說四·馬說》是一篇初中語文教材里的文言文,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峨s說四·馬說》譯文及注釋,歡迎大家
- 寫給兒子的文言文回信吾兒:你好!你寫給父母的信,爹媽已閱。你說學校的生活、住宿條件太差,你想退宿一事,父母也能理解,人人都向入往舍適安樂的生
- 《阮郎歸·天邊》文言文賞析《阮郎歸·天邊》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作品。這首詞寫于汴京,是重陽佳節(jié)宴飲之作。詞中感喟身世,抒發(fā)了作者客居思鄉(xiāng)的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