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蜻蜓教學設計
語文 課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03 21:20:00
課文《放飛蜻蜓》出自三年級下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
【課文】
一天午后,陶行知從村里走出來,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
翠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蟲子?!?br/>“吃露水?!币粋€男孩說。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說:“吃草?!薄俺詷淙~?!薄俺阅嗤?。”
陶先生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蒼蠅、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
孩子們點點頭。陶行知從翠貞手里取過蜻蜓,高高舉起。陽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閃一閃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問:“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誰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點水。”
“尾巴是掌握飛行方向的?!?br/>陶行知將蜻蜓小心地翻過去,指著它的尾巴說:“你們看,它的尾巴是一節(jié)節(jié)的,又細又長。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調(diào)整方向。據(jù)說,在它餓極時,會將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過,以后又會長出來。”接著他又指指蜻蜓的頭部對孩子們說:“它的眼睛很大,結(jié)構(gòu)很復雜,是由成千上萬的小眼睛構(gòu)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孩子們?nèi)肷竦芈犞?。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說著,把蜻蜓還給翠貞。翠貞用征詢的目光看著小伙伴們,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放了它,放了它,讓它回家去!”翠貞張開小手將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開翅膀向空中飛去。
【前言】
《放飛蜻蜓》是一篇記事的文章,通過講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勢利導,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類的朋友,并放飛蜻蜓的故事,教育學生要愛護有益的動物,激發(fā)學生探求有關動物的科學知識的興趣。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學設計】
一、扣題引發(fā),理清脈絡。
1、板書:蜻蜓。你對蜻蜓有哪些了解和認識。學生交流。
2、揭題、讀題,讀好“蜻蜓”這兩個后鼻音。啟發(fā)猜想:讀了課題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質(zhì)疑,個別回答。
3、導入: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大家的猜想來寫的。這個和小朋友們說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們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讓孩子們放飛蜻蜓的經(jīng)過嗎?快讀讀課文吧!
4、初讀,理清脈絡:
(1)第一遍讀,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閱讀,掃除障礙,教師巡視指導。
(2)第二遍讀,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弄清詞語意思。
(3)第三遍讀,根據(jù)板書(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讓學生填上恰當?shù)脑~,弄清文脈。
5、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詞陶行知慈愛撫摸七嘴八舌搶著蒼蠅蚊子朋友掌握保持結(jié)構(gòu)復雜成千上萬入神
二類字帶的詞語:翠貞田埂平衡據(jù)說孑孓一撅一撅的
會的學生教讀,不會的直接出示拼音讓學生讀。
(2)你在讀課文時覺得課文中還有一些詞語讀不準的可以再交流一下。
(3)檢查對課文的朗讀,相機正音。指導讀通一些難讀的句子。
(4)多種方法理解詞義。學生交流。說近義詞:慈愛撫摸入神說反義詞:復雜
(5)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脈落。
一(1 )捉蜻蜓
二(2—10)談蜻蜓
三(11 )放蜻蜓
二、簡析首尾,聚焦“放飛”。
1、學習第1自然段。
指名朗讀,了解大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孩子們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學習第11自然段。
(1)自己讀一讀這一段,思考:從哪兒可以看出孩子們都同意放蜻蜓了?“紛紛”
“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遍。
(2)從孩子們的舉動中你體會到了他們是怎樣的心情?
3、激起懸念。
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飛”呢?(在課題“放飛”下加重點號)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樣和這群孩子談蜻蜓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讀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
三、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再次認讀。
2、學生找出簡單的,可以自己寫好的字:舌、蠅、蚊、餓、構(gòu)描紅、記憶字型。
3、教師范寫:陶、慈、搶(強調(diào)左邊不是“倉”)、復,抓住重點筆畫進行提示。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
3、查找關于蜻蜓的資料。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課文《船長》出自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爾威船長像平常一樣,把“諾曼底”號輪船從南安普敦開往
- 課文《桂花雨》出自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中秋節(jié)前后,正是故鄉(xiāng)桂花盛開的季節(jié)。小時候,我無論對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賞。父親總是
- 課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出自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高爾基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他很愛自己的兒子。有一年,高爾基在意大利的一
- 課文《架橋》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森林里有一條小河,河上沒有橋,過河很不方便。小猴和小熊都想在河上架橋。每天,小猴
- 課文《寓言兩則》出自二年級下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一、文言文《南轅北轍》選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詩原文如下:【原文】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
- 課文《梅花》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教材簡說】《梅花》一詩教學時
- 課文《敬業(yè)與樂業(yè)》出自九年級上冊語文作業(yè)本練習冊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我這題目,是把《禮記》里頭“敬業(yè)樂群”和《老子》里頭“安其居,樂其
- 課文《三峽之秋》出自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三峽已經(jīng)是秋天了。三峽的秋天,從大江兩岸的橘樹和柚樹開始。這些樹,生長在陡峭
- 課文《燕子專列》出自三年級下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一年春天,在歐(ōu)洲(zhōu)瑞(ruì)士的一個車站,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diào)
- 課文《郵票上的齒孔》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848年的一天,有個叫亨利·阿切爾的英國人路過街邊的一個郵筒時,發(fā)現(xiàn)有
- 課文《咕咚》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木瓜熟了。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咕咚!兔子嚇了一跳,拔腿就跑。小猴兒看見
- 課文《真正的英雄》出自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今天,我們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們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擔內(nèi)心的悲痛,
- 課文《夸父追日》出自三年級下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很久以前,有個長得又高又大的巨人,名字叫夸父。他坐在地上,就像一座大山。他一站起來
- 課文《白公鵝》出自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要是可以把軍銜授給禽類的話,這只白公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了。它板正的姿勢啦,步態(tài)啦
- 課文《燈塔爺爺?shù)呐笥选烦鲎孕W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知道燈塔爺爺都有那些
- 課文《亡羊補牢》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從前有個人,養(yǎng)了幾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原來羊圈(juàn
- 課文《奇特的遺囑》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億萬富翁米爾頓?皮特里病逝后,留下了一份非常奇特的遺囑。他在遺囑里決定,從
- 課文《狐貍列那》出自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天氣冷極了。狐貍列那的家里已經(jīng)沒有吃的了。他到外面給孩子們找吃的東西。出了家門,
- 課文《我想弄明白》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有好多好多玩具,就是沒有一樣完整的?;疖嚾避囕?, * 少扳機,坦克沒炮筒,
- 課文《說勤奮》出自四年級上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什么?是勤奮。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