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教學設計
語文 課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17 06:53:53
課文《鞋》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回家,把鞋脫下,
爸爸媽媽回家,把鞋脫下,
爺爺媽媽回家,也都把鞋脫下。
大大小小的鞋,
就像一家人,
依偎在一起,
親親熱熱地說話。
就像大大小小的船,
回到安靜的港灣,
享受家的溫暖。
【教材簡說】
《鞋》這首兒童詩描述了家庭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雖說這個細節(jié)人人都可見到,卻很少有人將鞋想象成一家人。本文采用想象、擬人的手法把鞋緊湊地排列在一起,來表現(xiàn)一家人的親密關系。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7個生字,會寫“媽、回”等5個字,認識偏旁“女、白”。
3引導學生感悟家的美好及親情的溫暖。
【教學方案一】
一、激趣導入,聯(lián)想揭題
1.謎語導入。
聰明的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帶來一條謎語請你們猜,比一比誰最機靈好嗎?媒體出示謎語:“小小兩只船,沒槳又沒帆。白天帶它到處走,黑夜停在床跟前?!?br/>猜到了嗎?是什么?(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兒童詩———《鞋》。(板書帶拼音課題)
2.聯(lián)想揭題。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鞋”,讀了課題“鞋”你聯(lián)想到什么呢?(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聯(lián)想,但不占用過多時間。)
(這一設計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同學們由“鞋”聯(lián)想到這么多事情,真是愛動腦的孩子。我們來讀《鞋》這首詩,看看作者由鞋聯(lián)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好,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老師提出要求:讀的人要讀正確、通順。聽的人能夠至少提出一處優(yōu)點,同時指出不足之處。
3.根據(jù)同桌提出的優(yōu)點與不足再試著練讀一下。
4.指讀展示。誰愿意把自己讀得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指讀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讀出停頓、重音。(以這首詩為載體使學生初步感受朗讀兒童詩的方法。)
多媒體相機出示:我/回家,把鞋/脫下。
爸爸媽媽/回家,把鞋/脫下。
爺爺奶奶/回家,也都/把鞋/脫下。
大大/小小的/鞋,依偎/在一起,
就像/一家人……
(不必逐句指導停頓,教師小結的時候指出可以根據(jù)句意、感情的需要自然停頓,把重點強調的地方讀成重音。)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促使學生多次與生字見面,幫助學生在讀中識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但要注意避免學生會背誦小詩后不再看字,形成機械背誦的狀態(tài),不利于讀中識字。)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生自由匯報)
2.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將理解詩的字面意思、有感情朗讀、讀中感悟內涵結合起來,并處理以下幾個問題。
(1)“大大小小的鞋就像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親親熱熱地說話?!?br/>媒體出示:擬人化的鞋圖。
教師提問:
A.為什么把大大小小的鞋說成一家人呢?
(此設計目的是向學生滲透比喻這一修辭方法。)
B.“依偎在一起”是什么樣子呢?請同學們做做依偎的動作。
C.看著圖片,想象這“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講什么親熱話呢?學生匯報。
(借助對“鞋”擬人化的描述喚起學生對自己家人在一起親親熱熱說話的樣子及內容的回憶,進而體味一家人在一起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的情感。針對學生的想象,教師要及時評價,為指導朗讀作鋪墊。)
D.怎樣讀出相互關心、彼此溫暖的感情呢?
指讀后教師相機指導:依偎———讀得輕一些,語音稍長些,表現(xiàn)很親近,依偎在一起舍不得分開。
大大小小、親親熱熱———在讀疊音詞的兩部分時,要注意語調、聲音上的變化,如“親親”讀得高一些,“熱熱”讀得低一些,或作相反處理。
學生練讀,指讀,教師示范讀。
E.教師小結:經(jīng)過一天的學習和工作,每個人回到家中享受親情的溫暖,享受家庭的溫馨,多么幸福??!
(2)“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靜的港灣,享受家的溫暖?!?br/>教師提問:同學們知道“港灣”指的是什么地方嗎?(生自由說)
想看一下“港灣”的樣子嗎?
多媒體出示大連海港的畫面。教師畫外音:這是海港,遠洋的輪船都來到這里休息,在這里檢修、加油、補充淡水和食物,為下一次出行作好充分的準備。
教師提問:課文中的“回到安靜的港灣”,“港灣”指的是輪船休息的地方嗎?
(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港灣”與“家”的關系,作者把家比喻成港灣。)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像這一艘艘的船,工作、學習一天后要回到家里,與家人共進晚餐,高高興興地聊天,享受家庭生活的平靜與溫馨。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和家人嗎?請你讀這首詩,表現(xiàn)出家的溫暖及你對家的熱愛。
四、引導背誦
多媒體出示:回家,把鞋脫下。
鞋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鞋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趣味識字
1.集中識字,檢查識字情況。
同學們在朗讀過程中一定認識了許多生字朋友,請你們同他們打打招呼吧。
多媒體出示字詞:皮鞋脫下在一起親熱溫暖把
2.交流識字方法,鞏固識字。
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把最好的方法跟同桌說一說。
(旨在交流識字方法,提高識字效率,幫助學生鞏固識字。)
3.趣味游戲,鞏固識字。
(1)以打撲克牌的形式練讀生字。
(2)用老師說生字,學生找字卡的形式鞏固識字。
六、總結
【教學方案二】
一、檢查背誦
1背誦:可以結合畫圖來背誦;愿意背的站起來齊背。
2你是怎么背下來的?(交流背誦方法)
3再背誦。
二、字詞訓練
1出示字卡,落實本課要求會認會寫的字。
(1)學生自由讀詞語。教師指名讀。用個別詞語說句子。
(2)(把生字從詞語中分離出來)自主實踐,識記生字。比一比,看誰記得又多又快。
(3)搶答比賽,看誰認得又快又準。
2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
回媽也的在
(2)看一看,想一想,寫這些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寫字的注意點。結合學生發(fā)言,老師重點指導:
回:注意“口”的筆順“丨冂口”,小口寫完再封大口。
媽:“媽”字是女字旁(認識女字旁)。注意“女”與“馬”兩部分在田字格中左右的分配,“女”的第3筆在橫中線上,做偏旁時橫不出頭,“馬”字所有筆畫的起筆均以豎中線為標準。關鍵筆畫“”的前半部分分別寫在豎和橫中線上。
也:第2筆寫在豎中線上。
在:第2筆“丿”與第3筆“丨”的交叉點在橫中線上,“丨”與豎中線平行。
的:(先認識白字旁)白字做旁,形體細長。結構左窄右寬。
(3)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生字。
3照樣子說詞語:大小大大小小熱鬧熱熱鬧鬧
紅火()多少()
高低()快樂()
不限于此,還可以自己想,自己說。
4選自己喜歡的詞填在“自選詞語”的空白處。
三、讀《小學語文閱讀資源(注音版)》中的相關文章
四、推薦作業(yè)
寫田字格里的字。書寫時,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盡量寫漂亮。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課文《給奶奶送陽光》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奶奶的腿不好,不能出門曬太陽。有一天我去玩,金色的陽光灑滿天地間。我趕緊
- 課文《蘆葉船》出自四年級上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的故鄉(xiāng)在長江口的崇明島上。那里河道特別多,橫的、豎的,像蜘蛛網(wǎng)一樣。一開春,河
- 課文《從臺灣飛回來的鴿子》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前些日子,住在臺灣的爺爺回上海來探親。那些天,家里像過節(jié)似的,可熱
- 課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出自高一語文必修一,其原文如下:【原文】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她是童養(yǎng)媳,大堰河,是我的保
- 課文《春曉》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窘滩暮喺f】《春曉》是一首古詩,
- 課文《祖國多么廣大》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祖國多么廣大》介紹了祖國在同一時間內由南到北氣候的不同和從西到東景
- 課文《地球媽媽》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地球媽媽》是一篇活潑生動、韻律優(yōu)美的小文,它以兒童的視角去觀察,以孩子
- 課文《回自己的祖國去》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美國阿爾巴城的一座優(yōu)雅別致的洋房前,一輛小汽車停了下來。華羅庚下了車
- 課文《居里夫人的三克鐳》出自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課文】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劇場看雜技表演,節(jié)目
- 課文《六個矮兒子》出自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山腳下住著老爺爺、老奶奶一家。他們有六個矮兒子,總是長不高。一天,矮兒子們對爸爸
- 課文《詠華山》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古時候,有個小孩兒跟先生去登華山。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A山真高哇!
- 課文《我又進步了》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通過說寫活動使學生能比較客觀地認識自己的進步,學習正確認識自己和增
- 課文《夢圓飛天》出自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課文】2003年10月15日,是一個令全世界華夏兒女難忘的日子。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風凜
- 課文《向往奧運》出自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課文】2001年7月13日,對于中國,對于北京,真是個難忘的日子。前兩天,就有記者問我
- 課文《大自然的語言》出自八年級上冊語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
- 課文《火車的故事》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明和爸爸去郊游。他們看到一列火車飛馳而過。這么長的火車車廂,一節(jié)連著一節(jié)
- 課文《公雞的臉紅了》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知道公雞的臉為什么紅了。懂得朋友、鄰居之間應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 課文《棗兒》出自九年級下冊語文書課本,其原文如下:【原文】人物老人、男孩[幕啟。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樹下坐著位形如雕塑的老人。幕后傳來童謠:
- 課文《達爾文澆花》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后的字。2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或感悟“好奇心”、
- 課文《小樹謠》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小樹謠》是一首兒歌,一共有三節(jié)。第一節(jié)講的是春天小樹發(fā)芽了,第二節(jié)講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