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面喎口》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14 15:03:26
標簽:
三國志
原文:
曹瞞傳云:太祖少好飛鷹走狗,游蕩無度,
其叔父數(shù)言之于嵩。太祖患之,
后逢叔父于路,乃陽敗面喎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風?!笔甯敢愿驷?。
嵩驚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問曰:“叔父言汝中風,已差乎?”太祖曰:“初
不中風,但失愛于叔父,故見罔耳?!贬阅艘裳伞W院笫甯赣兴?,嵩終不復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譯文/翻譯:
曹公小時候喜歡飛翔奔跑的動物,放蕩不羈,不務正業(yè),游蕩無度。他的叔父看不慣,屢次將曹公的行為告訴曹嵩,要求這個做父親的好好管教曹公。曹公知道后,很擔憂。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這位叔父就假裝“敗面咼口”(毀傷面容,歪臉咧嘴之意),叔父覺得奇怪,忙問其故。他說:“我是忽然中風了?!笔甯格R上告訴曹嵩,曹嵩吃了一驚,連忙叫喚曹公過來,卻見他好端端的,面貌如故。曹嵩問他:“你叔叔說你中風,難道他說錯了?”曹公說:“我本來是沒有中風的,但是叔叔不疼愛我,所以他就說我壞話了?!庇谑?,曹嵩懷疑他的弟弟說謊。自此之后,曹公的叔父每次在曹嵩面前講他的過失和不是,曹嵩都不太相信。于是,曹公就更加得意妄為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明史原文:劉基元至順間舉進士,除高安丞,有廉直聲。行省辟之,謝去。及太祖下金華,定括蒼,聞基名,以幣聘,基未應??傊茖O炎再致書固邀之,基始出
- 王著教帝學書太宗①朝②,有王著③學右軍書,深得其法,侍書翰林④。帝聽政之余,留心筆札⑤,數(shù)遣內(nèi)侍⑥持書示著,著每以為未善,太宗益刻意臨學。又
- 于襄陽名頔,字允元,河南洛陽人,公元798年(唐德宗貞元十四年)九月以工部尚書為山東道節(jié)度使。由于做過襄陽大都督,故稱于襄陽。公元801年(
- 歐陽修《王彥章畫像記》原文及翻譯導語:歐陽修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歐陽修《
- 史記原文:晉文公重耳,晉獻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賢士五人;曰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武子。自獻公為太子時,重耳固已成
- 程頤原文:① 齋之前有石盆池。家人買魚子食貓,見其煦沫①也,不忍,因擇可生者,得百余,養(yǎng)其中,大者如指,細者如箸。支頤而觀之者竟日
- 高考語文常見的文言文20個古今異義詞盤點往屆高考語文常見的文言文20個古今異義詞行李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古義:出使的人。夫人今義:
- 課文文言文陳元方候袁公陳元方候袁公,在《世說新語》里,直接介紹陳元方言行的至少有九條,分布在《德行》《言語》《政事》《方正》《規(guī)箴》《夙慧》
- 逍遙游(節(jié)選)文言文翻譯導語:《逍遙游》表達了沒有任何束縛、自由自在活動的觀念,正是莊子自然觀的體現(xiàn)。下面是這篇文言文的翻譯,歡迎參考!逍遙
- 史記原文:二世又遣使者之陽周,令蒙恬曰:“君之過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內(nèi)史?!碧裨唬骸白晕嵯热耍爸磷訉O,積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
- 天臺縣郭老之女,年十七,姿色甚麗,嫁同里旗卒。年二十三,因夫臥病,至里社祠中祈禱。本衛(wèi)千夫長①李奇見之,心慕焉。去村八十里之楊村,向設(shè)亭障,
- 晉書原文:朱伺字仲文,安陸人。少為吳牙門將陶丹給使。吳平,內(nèi)徙江夏。伺有武勇,而訥口,不知書,為郡將督,見鄉(xiāng)里士大夫,揖稱名而已。及為將,遂
- 文言文原文翻譯文言文原文翻譯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資料,歡迎閱讀哦。文言文原文翻譯文言文《以柔克剛》選自初中文言文閱讀,其古詩原文
- 王浚,字士治,弘農(nóng)湖人也。家世二千石??2┥鎵灥?,美姿貌,不修名行,不為鄉(xiāng)曲所稱。晚乃變節(jié),疏通亮達,恢廓有大志。嘗起宅,開門前路廣數(shù)十步。
- 初中文言文重點語句翻譯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千軸不如一書原文柳開①少好任氣②,大言凌物。應舉③時,以文章投主司④于簾⑤前,凡千軸⑥,載以獨輪車。引試⑦日,衣襕⑧自擁車入,欲以此駭眾取名
- 劉禹錫《陋室銘》作品賞析《陋室銘》文章開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大氣之語開篇,既顯得出手不凡,也為以后的陋室歌功頌
- 孫承宗,字稚繩,高陽人。貌奇?zhèn)?,與人言,聲殷墻壁。始為縣學生①,授經(jīng)邊郡,喜從材官②、老兵究問險要厄塞,用是曉暢邊事。熹宗即位,以左庶子充日
- 《傷仲永》文言文教學后記上完了這節(jié)課,我和學生們一樣,感覺意猶未盡,似乎仍沉浸在課上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叵脒@節(jié)課,無論是學生的合作交流,還
- 《本草綱目·石部·食鹽》文言文《本草綱目·石部·食鹽》作者:李時珍釋名亦名鹺。氣味甘、咸、寒、無毒。主治下部蝕瘡。將鹽炒熱,用布包好,令病人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