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專美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7-03 08:51:50
舊五代史
原文:
李專美,字翊商,京兆萬年人也。遠祖出姑臧大房,不以才行相尚,不以軒冕為貴,雖布衣徒步,視公卿蔑如也。少篤學,重節(jié)耿拗,以父樞唐昭宗時常應進士舉,為覆試所落,不許再入,專美心愧之,由是不游文場。偽梁貞明中,河南尹張全義以專美名族之后,奏為陸渾尉,秩滿,改舞陽令。后唐天成中,安邑榷鹽使李肅辟為推官,時唐末帝鎮(zhèn)河中,見其醇雅,心重之。末帝一日曾宴于衙署,專美亦預坐,末帝曰:“某夜來夢主上召去,何也?”客無對者,專美屏人謂曰:“將來必為嗣主。”由是愈重焉。末帝留守長安,奏為從事,及移鎮(zhèn)鳳翔,遷為記室。末帝即位,除尚書庫部郎中,賜金紫,充樞密院直學士。初,末帝起自鳳翔,大許諸軍厚賞。洎至洛陽,閱內(nèi)庫金帛不過二三萬,尋又配率京城戶民,雖行捶楚,亦所獲無幾,末帝憂之。會專美宿于禁中,召而讓之曰:“卿士人子弟,常言有才術(shù),今致我至此,不能度運以濟時事,留才術(shù)何施也!”專美梗言奏曰:“臣才力駑劣,屬當興運,陛下猥垂錄任,無以裨益圣朝,然府藏空竭,軍賞不給,非臣之罪也。臣思明宗棄代之際,是時府庫濫賞已竭,繼以鄂王臨朝,紀綱大壞,縱有無限之財賦,不能滿驕軍溪壑之心。國之存亡不專于賞須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賞當功罰當罪則理道也若不改覆車之轍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今宜取見在財賦以給,不必踐前言而希茍悅之。”末帝然之。及其行賞,雖不愜于軍士,然洛陽戶民獲免鞭笞之苦。尋遷兵部侍郎、端明殿學士。高祖入洛,以例除名。三年,復授衛(wèi)尉少卿,繼遷鴻臚、大理卿。開運中,以病卒,時年六十二。
(節(jié)選自《舊時代·李專美傳》)
譯文/翻譯:
李專美,字翊商,是京兆萬年縣人。他的遠祖出自姑臧大房,不把自己的才華和品行作為崇榮、高尚,不把做高官當作尊貴,即使身穿布衣,徒步行走,看那些王公貴族不覺得有什么了不起。專美從小很愛學習,耿直重視名節(jié),因為父親李樞在唐昭宗時曾經(jīng)參加進士考試,結(jié)果在覆試中落選,并且不允許第二次參加考試,李專美心里十分愧恨,從此不再進入考場(參加科舉)。后梁貞明年間,河南尹張全義因為李專美是名門望族的后人,奏請任命他為陸渾縣縣尉,任職期滿后,改任舞陽縣縣令。后唐明宗天成年間,安邑榷鹽使李肅征召他擔任推官,當時后唐末帝鎮(zhèn)守河中,見李專美敦厚文雅,心里很重視他。末帝有一天曾在衙門大擺筵席,專美也參與了,末帝說:“某天夜里夢到主上召我而去,這是為什么呢?”坐客們都沒有辦法來回答,專美屏去眾人對末帝說:“你將來一定會成為繼位的君王。”因此末帝更加器重專美。末帝留守長安,奏請任命李專美做從事,等到調(diào)任鎮(zhèn)守鳳翔,又升遷他擔任記室。末帝即位后,授予他尚書庫部郎中的官職,賜予他金紫,讓他擔任樞密院直學士。起初,末帝在鳳翔起兵時,曾給諸軍許諾,待奪取帝位后予以重賞。但等到了洛陽,發(fā)現(xiàn)內(nèi)庫金帛不過二三萬,(遠不夠許諾的數(shù)量),不久又按比例向京城居民攤派,雖然對他們杖擊鞭打,也所得無幾,為此他甚為憂慮。正趕上李專美在禁中值夜,(末帝)于是召李專美過來并責備他道:“您如今導致我到這種地步,不能揣度形勢來幫助解決此時的國事,留著你的才學手段做什么呢!”專美梗直地上奏:“臣才力駑鈍,恰逢時運昌隆,承蒙陛下屈身錄用,我沒有給圣朝帶來什么貢獻,但是國庫空虛,軍隊賞賜不能供給,并不是我的罪過呀。我想到明宗去世的時候,當時國庫因隨意賞賜而枯竭,接著鄂王當政,綱紀大壞,縱然國家有無限的財力賦稅,也不能滿足驕橫軍隊的猶如深溝長溪一般的貪求物欲之心。國家的存亡之道,不專在于施行賞賜,應當使刑法政令在朝廷確立,使之在全國得以推行,有功勞應當賞賜,有罪應受到懲罰,這才是理政之道啊。如果陛下不吸取失敗的教訓,白白地使百姓陷于困境,國家的存亡就不可知道了。如今應該取用現(xiàn)存的財賦來獎賞他們,不一定要履行之前說過的話來暫且取悅他們?!蹦┑壅J為他說得對。等到進行賞賜的時候,雖然沒有滿足軍士們,但洛陽城的百姓免受了鞭笞之苦。不久李專美晉升為兵部侍郎、端明殿學士。后晉高祖石敬瑭進入洛陽,按照舊例將李專美罷官除名。天福三年,李專美再次被任命為衛(wèi)尉少卿,接著升任鴻臚卿、大理卿。后晉出帝開運年間,因病去世,時年六十二歲。
《李專美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費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興,以材勇為游徼卒。聚少習技擊。太祖遇于濠,偉其貌,深相結(jié)納。定遠張家堡有民兵無所屬,郭子興欲招之,念無可使者。太
- 金史原文:韓企先,燕京人。九世祖知古,仕遼為中書令.徙居柳城,世貴顯。乾統(tǒng)間,企先中進士第,回翔不振。都統(tǒng)杲定中京,擢樞密副都承旨,稍遷轉(zhuǎn)運
- 莊子原文:昔者海鳥止①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②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yǎng)養(yǎng)
- 高考文言文知識:特殊的判斷句《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一句話: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義也。這句是否是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呢?從句子形式上來
- 岳武穆王飛墓,在杭棲霞嶺下,王之子云袝焉。自國初以來,墳漸傾圮,江州岳氏諱士迪者,于王為六世孫,與宜興州岳氏通譜,合力以起廢,廟與寺復完美。
- 舊唐書原文:王晙,滄州景城人,徙家于洛陽。晙弱冠明經(jīng)擢第,歷遷殿中侍御史,加朝散大夫。時朔方軍元帥魏元忠討賊失利,歸罪于副將韓思忠,奏請誅之
- 北史原文:柳虬,字仲盤,河東解人也。虬年十三,便專精好學。時貴游子弟就學者,并車服華盛,唯虬不事容飾。遍受《五經(jīng)》,略通大義,兼涉子史,雅好
- 鄭遨,字云叟,滑州白馬人也。唐明宗祖廟諱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學,敏于文辭。唐昭宗時,舉進士不中,見天下已亂,有拂衣遠去之意,欲攜其妻、子與
- 二鶴救友文言文翻譯二鶴救友主要講述兩只喜鵲救助朋友的寓言故事,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二鶴救友文言文翻譯,希望大家喜歡。二鶴救友文言
- 《孫權(quán)勸學》 文言文習題含答案《孫權(quán)勸學》 文言文閱讀【甲】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條。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
- 《宋史·岳飛傳》文言文練習題閱讀《宋史·岳飛傳》(有節(jié)選),完成8-11題。(14分)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
- 原君 黃宗羲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
-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
- 先妣事略歸有光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來歸。逾年,生女淑靜,淑靜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殤②一人,期而不
- 潘慎修,字成德,泉州莆田縣人。父承祐,仕南唐,至刑部尚書致仕。慎修少以父任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開寶末,王師征江南李煜遣隨
- 文言文閱讀海市蜃樓習題登州①,時有云氣,如宮室、臺觀②、城堞③、人物、車馬、冠蓋④,謂之海市?;蛉闸荨?,疑不然也。歐陽文忠曾出使河朔,過高唐
- 張方平集原文:馬絳,大名人。景德元年,詔下貢舉。諸舉子推絳就試,守令勸駕,遂首薦登甲科。釋褐,試秘省校書郎,出知婺州義烏縣。至則開縣扉,凡辯
- 明史原文:張振德,字季修,昆山人。祖情,從祖意,皆進士。情福建副使,意山東副使。振德由選貢生授四川興文知縣。縣故九絲蠻地,萬歷初,始建土墻數(shù)
- 文言文重要知識點復習虛詞“之”用法講解中考文言文知識點復習:虛詞“之”用法講解一、代詞1、人稱代詞,譯作“他”、“她”、“他們”①公與人乘,
- 樂不思蜀文言文練習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